茫茫原野上,兩支大軍正在遙遙對峙,蒼涼之風越過荒野疾吹而來,將兩支軍隊的旌旗颳得飄舞拂動,烈烈作響。
蕭孝先率領著遼國大軍,遙望北方華夏國大軍的凜然軍威,心中暗自嘆息,不知此戰之後,天下大勢又將會有何等變動。
他此次雖然率領著二十餘萬大軍,卻已經是大遼國所能拿出來的最後力量了。
在取得了明顯的優勢之後,華夏部力量迅速增長,現在的實力已經徹底地壓倒了遼國。
經過長時間的蠶食吞併,遼國境內各部落望風歸降,大遼國原本遼闊的疆域,現在已經被華夏國吞併了大半,只餘下南部大片州郡現在還處於皇太后蕭耨斤的統治之下,奉新帝耶律重元爲主,而北方的契丹部落或降華夏,或尊耶律宗真、別古特等人爲主,實際上也與降了華夏國沒有什麼分別,只是稱呼上稍微好看些罷了。
現在,蕭孝先得聞消息,在統合了各方勢力之後,華夏國的十萬騎兵大軍已經在羅大成的率領下南進,目標直指幽州,而南方宋境內的探報也傳來消息,宋帝趙禎終於下定決心,派遣將領率大批宋軍集結於邊境地帶,意欲進兵遼國趁火打劫,若是讓他們共攻於幽州城下,只怕幽州無法抵擋這雙方面的打擊,一旦城破,太后與新帝被擒,大遼就只有亡國一途了。
蕭孝先無可奈何,與姐姐商議之後,親自率領所有兵將,北上阻截華夏國大軍,希望能以優勢兵力擊破敵軍,然後回師護衛幽州,哪怕以殘兵對抗宋軍,他也有信心擊敗孱弱的宋人。
可是面對十萬華夏騎兵,蕭孝先卻是一點信心都沒有。現在雖率傾國之兵來迎戰,卻也是孤注一擲,若此時兵敗,就此戰死,也省得再爲國事煩憂了。
在他的身後,兵將雖多,密密麻麻布滿大片原野,卻有許多部隊都是陣形散亂,士兵臉上都有緊張恐懼的神情。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蕭孝先已經召集了所有能找到的兵馬,卻有大批都是當地部隊,戰鬥力並不如何強勁,深入宋境打草谷欺負宋人還可以,若要與天下最強悍的兵馬相比,自然相形見絀。
其中還有大批遼兵,卻是漢人,都是從幽雲十六州中抽出來的守衛部隊,那裡漢人居多,自然有漢人加入軍隊,幫著契丹人打草谷攻擊南朝。此時一同都被拉了來,面對著北方的華夏大軍,許多人都被嚇得面白脣青,知道今日一戰,恐怕自己躲不過去此劫了。
華夏大軍的強勁戰力,天下皆聞。當初在草原之時,就能以屈屈數萬人,消滅十餘萬遠征精銳遼軍,現在聚兵十萬,南下進擊遼國殘兵,本方就算超過他們一倍有餘,也未必是敵人的對手。
在他們的前方,遙遙相對的華夏騎兵大軍,人人端坐在戰馬之上,在狂風吹拂下凝立不動,整個部隊恍如一體,如山般凝重,森寒戰意沖天而起,威壓遍佈天地之間。
大軍前方,無數兵將簇擁之中,華夏之主身披盔甲,勒馬而立,遙望對面散亂的遼軍,面色冷峻,緩緩舉起手來,向前做了個手勢。
馬蹄聲響起,千餘強壯騎兵縱馬馳出陣列,奔到遼軍陣前,放聲大呼,齊聲喊出華夏之主的諭令:只要對面的敵軍能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就可免除死罪;或降兵不是契丹人,還可以加入華夏部族之中,成爲普通的部衆,不必做奴隸。而若有遼兵能夠反戈一擊,不論原來出身何族,都按有功論,加以提升階層,不僅不必做奴隸,還會有更多的賞賜。
這千人都是精選出來的大嗓門的部衆,一批人用契丹語喊完後,又換上另一批人用漢語大聲疾呼,召喚漢人反抗契丹人的暴政,日後在華夏國境內,就不必做低等小民,受契丹人的欺凌了。
喊完之後,又換上一批人,用雙語大聲高喊進行威脅,聲言若是對方的敵人誓死不降,戰後定要大行懲罰,檢索所有屍體的身份,將他們的親人都貶爲奴隸,到草原上、深山中做苦工,永世不得翻身。
此言一出,對面已經心動的漢族遼兵都不由膽寒,知道自己若是戰死,不但害了自己性命,連親人也都害了。除非現在就把臉用刀砍花,讓人認不出屍體的容貌,可是花名冊上的籍貫、名字,又怎麼塗改得掉?
而一旁的契丹士兵也都對同伴的漢人怒目而視,既嫉恨他們有如此優待,又痛恨華夏族如此兇狠,若是自己爲國戰死,將來大軍敗績,國土被侵吞,自己的親人也要因自己而受害,按照華夏軍法,親人中的男子高過車輪的都會被處死,而女人都會被當成奴隸擄去,成爲勝利者的妻妾奴婢,這樣的待遇又如何能夠承受?
漢人遼兵被契丹士兵瞪得膽寒,都不禁握緊手中武器,暗生戒備之心。就算同在一軍之中,各族人等之間的對峙也隱隱形成,大敵當前,卻不能一致對外,同伴間彼此提防,氣勢自然削弱,與對面恍若一體、充滿森然戰意的華夏騎兵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中軍處的蕭孝先已經眉頭緊皺,知道再讓這些敵人喊下去,只怕部下漢人都要逃光,而契丹士兵也要心生怯意,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十分不利。
想到此處,遼帥再無他意,當下馬鞭一指,大聲喝令,要部下騎兵立即出擊,攻破敵軍!
此時,那上千大嗓門的華夏戰士正在喊到,若是契丹士兵臨陣倒戈攻擊遼軍,可以保全家人不做奴隸;若是臨陣投降,只要在戰俘營中報上名字和籍貫,親人中的男子也可以不被處死,還有親人重見的機會。
正喊得起勁,突聞戰鼓聲隆隆響起,無數敵軍騎兵縱馬馳出,殺氣騰騰地向這邊衝來,那些戰士見勢不對,慌忙在千夫長的命令下,縱馬向兩邊馳開,遠遠避開敵軍衝擊方向。
蕭孝先居中指揮,看著十餘萬騎兵大軍傾巢而出,越過荒野向前狂馳而去,聲勢駭人至極,不由咬牙冷笑。
雖然敵軍號稱十萬,看上去浩浩蕩蕩,但在他眼中看來,其中有許多戰士身邊都帶著空馬,人數最多不過四五萬人,面對著自己十餘萬騎兵的衝擊,縱然不潰敗,也要受創甚劇,那時自己再將剩下的騎兵與大批步兵派上去參與攻擊,便可奠定勝局。
爲了這一戰,他蒐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戰馬和士兵,此時在心中默默祈禱,只望此戰得勝,大遼國就還有復興的希望!
十餘萬騎兵大軍越過荒原,向前狂奔,所有的遼兵都在放聲嘶吼吶喊,與鐵蹄踏地聲混在一起,聲勢震天動地,幾可令風雲變色。
羅大成勒馬立於軍中,望著敵軍鋪天蓋地狂涌而來,面色絲毫不變,只是舉起手來,淡然下令。
在他身後的四萬騎兵,在號角聲中排成整齊的隊列,向著戰場兩邊疾馳,化爲巨大的扇形,面對著遠處狂奔來的遼軍,每一個戰士都舉起手中長弓,搭上了利箭,銳利的箭尖在陽光照射下,反射著森然寒光,遠遠看去,便如滿天寒星一般。
前方的敵軍狂馳而來,成鋒矢陣形疾衝向華夏大軍陣營,只在轉瞬之間,就已經衝進一箭之地,遼軍騎兵們放聲咆哮著,朝著前方的華夏大軍狂衝而去。
陡然間,號角聲霎時轉爲淒厲,幾乎同時,無數拉開長弓的華夏戰士都鬆手放開弓弦,“嗖嗖”聲如狂雷震響,在華夏陣營中發出,漫天利箭如狂風暴雨般,朝著馳來的遼軍飛射而去。
箭雨越過長空,數萬箭矢遮天蔽日,讓天地爲之一暗。淒厲的呼嘯聲在天空中響起,隨之而來的凌厲箭矢從空中落下,射入大隊遼軍之中,無數狂暴的力道劈在遼兵們的身上,將大批遼兵轟下馬去,利箭直透甲冑,將臟腑射透,鮮血順著箭桿流淌出來,灑在荒原上面。
無數戰馬也在此時被利箭射穿身體,慘嘶著跌倒在荒原上。淒厲的慘叫與馬嘶聲震天響起,與遼兵們的咆哮嘶吼聲混在一起,顯得雄渾悲壯,頗有英雄遲暮之意。
面對著前方漸趨散亂的遼軍騎兵狂涌而來,端坐在馬上的華夏騎兵絲毫不爲所動,依然迅速張弓搭箭,朝著前方射去。
這一波的箭雨帶來了更大的打擊,無數遼兵中箭落馬,隨即被後面馳來的大隊騎兵踏在身上,腦漿迸裂,骨肉成泥,鮮血染紅荒原。
以華夏騎兵長弓的射程,也最多隻放得三箭,便在號角的催促聲中,掉轉馬頭,向著遠方馳去,將被箭雨所襲、變得混亂的遼軍丟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