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貫中看來,正宗的皇帝應該是劉家人,因此,他對三國中最弱小的蜀漢政權著墨最多,並且捧出了幾位明星,關羽是其中最閃亮的一位。斬顏良、誅文丑,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刮骨療傷,“忠義”二字在關羽身上得到了極致地表現。長期跟隨關羽的人也受了傳染,都有從一而忠的信念,得知關羽的死訊,王甫跳樓,親隨周倉抹了脖子,坐騎赤兔馬也不認馬忠這個新主人,絕食而死,想當初,這匹馬跟隨呂布時可沒這個氣性。
漢室垂危之際,不同於一般百姓和中級官員,那些地位顯赫的重臣大多選擇了袖手旁觀。這些封疆大吏大多是自己轄區內的“土皇帝”,他們不想失去已經獲得的一切而成爲一個沒落政府的陪葬品。他們不想背上“”的惡名,但也不爲“政府”出力,明哲保身並藉機發展自身勢力是他們的策略,這也是爲什麼十八路諸侯伐董卓,虎頭蛇尾,最終草草收場的原因。
這些諸侯之所以結成聯盟,名義上是匡扶漢室,其實是在尋找機會。在他們之前,董卓抓住了機會,一個人獨享了勝利果實。有這麼一個榜樣,其他人很有些“見賢思齊”的想法。對他們來說,打倒了董卓,自己無論在政治資本上還是實利上,都會有極大收穫。既然只想撿便宜,自然是出工不出力,因爲沒有人想拿自己的家底去同董卓“死磕”。十八路諸侯的聯盟解散之後到曹操統一北方之前,導致天下戰亂不斷的正是袁氏兄弟、公孫瓚、孫堅、曹操、張楊、馬騰、張邈、陶謙等地方諸侯。
十八路諸侯的救駕之舉雖是雷聲大雨點小,做樣子的成分居多,其中還夾雜著撿便宜的心理,但畢竟這些諸侯名義上還是擁護“政府”的,聽到有人號召就跟著站了出來。還有不少諸侯連姿態都懶得做,劉焉父子和劉表就是其中的代表。
益州牧劉焉是漢景帝四子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在漢靈帝時代他毛遂自薦去治理益州。臨行之前,漢靈帝特別召見了他,對他說了不少推心置腹的話,無非是希望這位親戚將來能夠爲政府出力。可是,劉焉卻有自己的小算盤,上任之後他同“中央”斷絕了來往,在“政府”最需要他的時候玩起了隱身把戲。劉焉死後將位置傳給了兒子劉璋,完全把益州變成了自家的“自留地”。
劉表同劉焉一樣,也是漢室宗親,同樣是魯恭王劉餘的後代。身爲荊州刺史的劉表地盤很大,“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在漢末地方割據勢力中,劉表算得上是一個“大軍閥”了。
如果劉表、劉焉、劉璋等人能夠堅定地支持“中央”,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相信當時很多“牆頭草”也會跟著響應“政府”的號召。可惜,這幾位皇親覺悟都不高。
社會動盪時期,考驗人的機會多,人性的弱點能得以充分暴露。
三國時期反覆無常的代表當數呂布,三姓家奴的稱號不是白叫的,數數呂布跟過的人,一隻手都不夠用。在《三國志·呂布傳》中,陳壽是這樣評價呂布的:“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呂布生得一表人才,器宇軒昂,極有男子漢氣概。不過,相貌出衆的人往往愛慕虛榮,呂布也有這個毛病。他的老鄉李肅對此十分了解,知道對自命英雄的呂布來說,名馬的誘惑力是難以抵擋的,因此在“策反”呂布時主張送以赤兔馬。果然,呂布見馬之後大喜,爽快地用義父爲籌碼做成了這筆交易。
一匹好馬可以大大提升武將的自信心,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都是因爲馬快,對手反應不及。何況,有了一匹好馬,即使吃了敗仗,三十六計走爲上,跑得也比追兵快,保命是沒有問題。正因爲如此,呂布後來被困在下邳時也不在意,說自己有赤兔馬,啥都不懼。
識時務者爲俊傑,呂布覺得跟丁原混沒有前途,轉而去投靠董卓,這在亂世本也無可厚非。不過,拿舊爹的人頭給新爹做見面禮,這戲就演過頭了。當時的另一位名將徐晃就沒他這麼無恥,他投靠曹操時,滿寵曾勸他殺了上司楊奉、韓暹,徐晃毫不含糊地拒絕了。
如果呂布能夠一直跟著董卓,他們之間的強強合作很可能會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十八路諸侯聯手伐董卓尚且輸了,相信至少有一段時間,這些諸侯不敢再大著膽子單獨上門挑釁。當時的形勢對董卓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散夥之後的各路諸侯爲了爭奪地盤,開始另闢戰場自相殘殺。董卓躲在長安高築牆、廣積糧,並無消滅其他諸侯一統天下的意思,袁紹等人也無意去和他死磕。這種情況下,呂布本該享受風花雪月的好日子,可他卻好像腦子“短路”了,爲了一個來歷不明的女人,親手扳倒了自己的靠山。
即便要收拾董卓,至少也要體現出忠君愛國的境界,而不是停留在爭風吃醋的層面上。呂布完全可以同王允先協商好事成之後的分贓條件,而不是像一個被搶了女人的毛頭小夥子般血氣十足,不管不顧。
以當時的情形來說,李傕、郭汜等人本來就懼怕呂布,董卓一死,呂布完全有機會接替他的位置。剷除董卓,呂布是最大的功臣,理應受獎。將所有的罪名推到董卓身上,呂布以義子的身份出頭安撫他的舊部,這纔是穩定局勢的上策,可呂布沒有這種眼光。這下麻煩大了,從天子的救星到亂軍土匪,是呂布一手造成的,董卓的舊部無不把他恨之入骨。
殺了兩個乾爹,呂布可以憑此名留青史了。在被董卓舊部趕出長安之後,呂布去投靠袁術,袁術早就聽說了呂布的事,不敢引狼入室。接下來,呂布先後投靠了袁紹、張楊、張邈、劉備——換主子比換衣服還快。
被曹操在定陶打得一敗塗地,呂布沒有辦法,只好去投奔劉備。劉備被曹操支開去打袁術,呂布趁機“鵲巢鳩佔”,坐了劉備的位子。當時,劉備剛剛接手陶謙的產業,自封爲徐州牧,儼然一副“大軍閥”的派頭,這一下又被打回了原形。從來都是“借雞下蛋”的劉備這次卻被呂布算計,自己積攢下的“蛋”被他一鍋端了。劉備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設想了一系列報復呂布的計劃。最終,在白門樓上,面對求饒的呂布,曹操向劉備徵詢意見,劉備只輕飄飄地說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如此精練而睿智的話,應該由郭嘉或賈詡說出來,而不應出自缺乏語言天分的劉備之口。如果不是劉備早在心中默唸多時,絕不可能脫口而出。
不過,曹操最後殺呂布,絕不僅僅是因爲劉備這句話。從曹操對待張遼的態度來看,曹操的態度很清楚,他之所以徵詢劉備的意見,是想看劉備如何表現。
與呂布乞命求饒獲得的結果不同,張遼反而因爲大罵曹操受到禮遇。看來,做武將的兵敗被俘,即使要“投誠”,也要講究方法,不能太沒骨氣。沉得住氣的像文聘、黃權等人,說他們忠心也好,有心計也好,不管怎麼說,不僅沒有背上棄主罵名,名聲反而因投降變得更好了。
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投降曹操不久的龐德從容就義,而跟隨了曹操幾十年的于禁卻貪生怕死,屈膝投降。關羽對這種軟骨頭自然不會以禮相待,只有取笑:“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污刀斧!”關羽兵敗,于禁也被當做戰俘移交給了東吳。曹丕稱帝之後,孫權怕受到魏、蜀兩國的聯手攻擊,主動示好,把于禁遣送給了曹魏。曹丕沒有當面批評于禁,而是讓他去拜祭曹操的陵墓。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主從一場,幾十年的交情,應該去看望一下老主人。于禁到了曹操的陵墓前,才領教到曹丕的陰險用心,原來自己在關羽面前可憐求命的醜相被製成了壁畫供人蔘觀,這下人丟大了,于禁受不了這種精神折磨,不久便羞愧而亡。
幾十年的亂世,大浪淘沙,最後站出來重整山河的是曹操。曹操是做大事的人,不像董卓一樣沒文化,他知道,如果不樹立良好的形象,自己的江山是坐不穩的。如果下面的人都像董卓、呂布一樣缺乏忠心、反覆無常,自己的位置也坐不穩。因此,曹操雖然對異己毫不留情,但是,對忠義之士還是很寬大的。王修哭袁譚,曹操沒有加罪,反而待爲上賓。脂習哭孔融,曹操雖然不開心,也大度地放過了。對沮授,曹操更是寬大,雖然沮授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被俘之後也不低頭,但曹操也沒有爲難他,甚至還想重用他。直到沮授鐵了心逃跑時,曹操這才無奈地把他殺了。
對賣主求榮的人,曹操正好拿來做反面教材。張魯手下的謀士楊松本來幫了曹操不少忙,張魯投降之後,楊松失去了利用價值,曹操給他定了個賣主求榮的罪名,將其斬首示衆,同當初劉邦對丁公的做法如出一轍。
漢奸的下場,在蜀漢和東吳也都有代表人物,一個是蜀漢的黃皓,一個是東吳的岑昏。司馬家的人應該感謝這兩個人,沒有他們,西晉是否能夠統一中國很成問題。東吳被滅亡之後不過短短三十年,就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假如蜀漢和東吳能夠挺過難關,司馬炎一死,西晉很難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不過,司馬昭對黃皓的“報答”方式卻是以“蠹國害民”的罪名,將其押赴市曹凌遲處死。岑昏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這種特殊待遇,就被義憤填膺的東吳人民自己解決了。
能成大事的奸雄劉備
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不僅使短短幾十年的三國曆史膾炙人口,更使曹操背上了千載罵名,以“白臉奸雄”的形象名留後世。不過,這種評價對曹操很不公平。漢室傾頹,始作俑者並非曹操。在曹操走到歷史舞臺中央之前,東漢政府早已名存實亡。皇帝被人當做印章一樣搶來搶去,連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被人欺負得只能暗地裡哭鼻子。到了這個地步,所有諸侯都已不再對漢室存有一絲忠心。從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手段來看,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連善終都難。
後人之所以對曹操缺乏好感,多是出於書中曹操的那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單以常識來看,說這種話的人一點兒也不奸,倒像個愣頭青。這話傳出去,一定會壞了名聲,哪還有機會耍奸稱雄。
如果要推舉三國第一奸雄的話,劉備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劉備同他的老祖宗劉邦有許多共同之處,《三國志》上說“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完全是一副紈絝子弟的形象。不過,他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只要有機會就靠上去。他一副善人面孔,別人一般不怎麼對他起戒心。細算劉備曾投靠的主子,絲毫不比呂布少。雖然劉備是個災星,投靠了誰誰倒黴,大半生都在走下坡路,可他卻總能在別人的地盤裡重新拉起一支隊伍。自出道至“赤壁之戰”後,獲取荊州長達二十四年的時間裡,劉備屢敗屢戰,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漢末天下大亂,劉備不甘寂寞,他積極投身於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劉備出道之後先投靠了幽州太守劉焉,劉焉是漢魯恭王之後,同劉備是遠親。劉焉對這個拜在自己門下的幹侄子並不信任,讓他賣命時,只給了他區區五百人,並且還安排了一個親信鄒靖壓在他頭上。劉備覺得沒有出頭之日,想起了以前的老師盧植官居中郎將,於是轉而前去投奔他。盧植還是很信任這個弟子的,一見面就給他增派了一千人,並且讓他去同皇甫嵩、朱雋打交道。雖然得到的兵馬不多,但劉備還是很滿意,他知道同“軍界要員”搭上關係,對自己日後事業發展大有幫助。
可惜,這個靠山劉備沒能傍多久,盧植因爲得罪了宦官,被押解回京治罪,劉備只好自嘆命薄。他本想保存實力,帶兵回家等待時機,可半路上湊巧救了盧植的繼任董卓。劉備以爲董卓多少會對自己的救命之恩有所表示,可沒想到董卓是個勢利眼。董卓見劉備是個平民百姓,不願意自貶身價折節下交,就端起了臭架子,一點兒都不領劉備的情,劉備失望而去。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公孫瓚行軍途中經過平原,時任平原縣令的劉備不想放棄這個機會,連忙跟去湊熱鬧。劉備很清楚,太守、州牧、刺史都走馬燈般換個不停,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職位更是朝不保夕,因此他並沒有把縣令當“鐵飯碗”,而是致力於尋找更好的機會。這一回,劉備兄弟三人很露臉,虎牢關前三打一贏了呂布。可是“盟軍”聯合“軍事行動”的目的卻沒達到,沒有把獻帝搶到手中,那些“大老”自己沒撈到好處,哪有心思提拔一個無名小輩,劉備只好回去再當他的平原縣令。
雖然劉備前幾次投機革命沒有實質性收穫,僅僅是跑了幾回龍套,但卻爲他贏得了不錯的聲譽。北海太守孔融被黃巾餘黨圍攻時,指名道姓向這個小縣令求救。孔融之所以首先想到劉備,除了劉備的聲譽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孔融的北海郡太偏僻了,遠水解不了近渴,相隔只有幾百裡的平原縣令劉備是距離他最近的救星了。
對劉備來說,這又是個好機會,黃巾軍雖然人數衆多,卻只是一羣烏合之衆。當初,劉備兄弟三人出山第一戰便以五百士兵將程志遠的五萬黃巾軍殺得一敗塗地,博得了一個滿堂彩,這也是劉備一生中最值得誇耀的勝利。有了這樣輝煌的戰績打底,劉備對付黃巾還是有心理優勢的。何況,孔融的北海郡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劉備欣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