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居庸關。
“你是說,有東北軍的人,去找過楊延禪?!”營房內,劉成裕震驚問向身前的劉成勃。
“正是!”劉成勃肯定點點頭,“來人很可能是柴進,有人看見楊延禪,親自將柴進送出殺虎口北口。”
“看來,長城是守不住了……”劉成裕輕嘆一聲,“楊延禪之前就和東北暗中有來往,只是咱們找不到證據罷了。”
“要不要帶人,先拿下楊延禪?”劉成勃建議道。
“此時要阻止楊延禪獻關,也來不及了,算了,殺虎口有5000將士把守,只要守住一日,文清的10萬大軍,瞬間就會殺到,我我第二軍團主力,反倒被對方纏住了……”劉成裕猶豫了一下,搖頭否決。
“那,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啊!”劉成勃焦急道
“殺虎口若失,東北軍會師南下,咱們留在這里,就會成為孤軍。這樣吧,命令長城橫斷山以東,我第二軍團各部,迅速向太原城方向集結,建立第二道防線!”劉成裕不再猶豫,果斷下令,“另外,通知橫斷山西線的全慶王子,率第一軍團余部,也盡快向太原城靠攏。”
”諾!”劉成勃趕緊下去傳令。
“廣慶皇帝,真的氣數已盡?!”劉成裕背負雙手,看向南方,此時,他還不知道,雁門關的李廣,也已經歸順了文清,另外,剩下的第二軍團將士,他也沒能全部帶回太原城……
幸虧劉成裕之前,在殺虎口安排有自己的人,提前得到了楊延禪起事的消息,否則,長城沿線的7萬北方軍主力,恐怕都要被東北軍,包了餃子!
有時命運,會給你制造一些小障礙,哪能什么事,都讓你順風順水?
##########
7月1日。
李廣、楊延禪分別收到戴宗和柴進轉交的文清親筆信后,率北方軍第三軍的231師和233師兩個師,宣布起義。
當日,文清率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黑旗9萬將士,和月牙兒的4萬蒙古鐵騎,兵進雁門關。
雁門關上。
當李廣在城頭上,看到關外13個巨大的騎兵方陣,依次展開,旌旗獵獵,殺氣滿天,心中震撼無比:沒想到,文清用了10年時間,就從一個明不見經傳的大清關營長,擁有了如此足以橫掃九州的無敵鐵騎!而且文清的內力修為進度更是驚人,聽說已經達到6級巔峰了。
“開關!列隊出迎!”李廣沉聲命令道。
“這……是!”關上2個團長,剛才都嚇傻了,他們兩個,是雁門關之戰后提拔起來的團長,也算是231師的老人了,但與文清卻不熟,聽李廣如此一說,那還聽不出其中的意思,忙不迭點頭,為廣慶皇帝做擋箭牌這種事,咱還是別做了吧,否則,死了,連個烈士都算不上!
另外三個團長,都是李廣的生死兄弟,之前李廣私下里打過招呼,饒是如此,也被東北軍的陣勢嚇出一身冷汗,幸虧咱們李廣將軍跟文清大帥熟啊!
他們不知道,文清給予李廣的禮遇,是空前的……
當文清見到一身戎裝的李廣,率領231師5000將士,出關列陣,趕緊一催黑云獸,帶著趙云馳出東北軍軍陣,迎了上去。
“李廣參見文清大帥!”李廣揮手命231師將士列陣,自己則單人獨騎,來到文清馬前,扳鞍下馬,躬身就拜。
“李老將軍,折煞文清了!”文清趕緊下馬攙扶,由衷感嘆道:“當年,老將軍輔佐先帝,守住了雁門關,今日,又讓雁門關,避免了一場血戰,大漢帝國的百姓,會銘記老將軍的功勛!”
“大帥言重了!”李廣眼含熱淚道,“守衛邊關,是我大漢將士的職責,大帥讓4000里長城,不再受外敵侵擾,建大漢帝國萬世基業,我李廣理當獻出雁門關!”
“231師的將士們!”文清手拉李廣,高聲喝道:“我知道,30年來,雁門關兩次大戰,231師分別剩下了800人和500多人,太原保衛戰,231師折損過半,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為守衛雁門三關,血灑關頭,今后,這雁門關,將不再是我大漢帝國的邊關,我文清,會銘記你們今日的壯舉!”
“愿追隨大帥,逐鹿中原!”
“愿追隨大帥,逐鹿中原!”
“愿追隨大帥,逐鹿中原!”
231師5000將士,振臂高呼。
“向231師致敬!”
“向231師致敬!”
“向231師致敬!”
9萬東北軍將士,9舉9喝!
“老將軍,請上馬進城!”文清待聲音平息,對李廣抬手說道。
“好!”李廣扳鞍上馬,見文清沒有上馬,正詫異間,就見文清大手拉住李廣的戰馬馬韁,抬腿就走。
“大帥,使不得,使不得啊!”李廣沒想到,身為東北大帥的文清會親自為自己拉馬,在馬上一邊惶恐說道,一邊就要下馬。
“老將軍為我大漢帝國戎馬一生,我大漢帝國實虧欠將軍太多,我是晚輩,理當為老將軍拉馬!”文清言辭懇切,阻止李廣下馬。
確實是,這些年,李家為守衛邊關,不知陣亡了多少男兒,李廣已經年近60,就是因為當年李少卿事件,一直做了30年的師長,卻毫無怨言,默默守護雁門關30年,今日又避免大漢帝國東北軍和北方軍自相殘殺,其正氣感召天下!
“好!”李廣淚水終于忍不住流下來,哽咽說道:“大帥今日為末將拉馬,他日必能一統九州!”
“走!進關!”文清大手一揮,拉著李廣的戰馬,進入雁門關。
雁門關前,231師5000將士,感動得淚水長流,齊聲跪倒:
“恭迎大帥!恭迎李將軍!”
“恭迎大帥!恭迎李將軍!”
“恭迎大帥!恭迎李將軍!”
……
李廣理應受到這樣的禮遇:
創華45年,大漢帝國20萬大軍北伐,李廣率231師一直打到飄香湖畔,作為后衛部隊保證了大軍安全撤離。
創華49年,李廣在雁門關血戰3晝夜,阻擋了契丹3萬鐵騎南下。
創元11年,契丹10萬鐵騎,擊破曲徑關南下,李廣的231師是第一支增援太原的部隊。
創元13年,李廣隨劉成裕率第二軍團5萬大軍增援大清關,迫使契丹10萬鐵騎退兵,跟在獨孤去病之后,沿路追殺500里。
創元15年,李廣隨劉光武率10萬北方軍深入契丹草原,在飄香湖畔阻擊了契丹1萬西方軍團西進,保證大軍進入契丹汗庭300里,迫使契丹、蒙古8萬進攻白城、黑城的聯軍撤退。
創元20年,李廣在雁門關,協助太平公主血戰4晝夜,打退了15萬契丹、蒙古聯軍。
創正3年,契丹11萬鐵騎擊破朔州關南下,李廣率231師,又是第一個增援到太原城下……
同一時刻,張飛率領的鑲黑旗2萬5千將士,也順利進入了楊延禪駐守的殺虎口。
楊延禪也同樣接受了鑲黑旗全體將士的最高禮遇……
##########
雁門關內。
文清剛剛在231師的師部就坐,外面荊軻匆匆進來:“大帥,隱宗傳來最新消息!”
“什么消息?”文清抬眼問道。
“長城東線的劉成裕、劉成周、西線的全慶王子,已經率北方軍第四軍主力、第三軍余部和第一軍團余部,主動放棄關隘,向南撤離。”
“噢?!”文清心頭一沉,沒想到劉成裕的動作如此之快,看看一旁的李廣、張良,問道:“能確定是撤往哪里了嗎?”
“目前還不清楚。”荊軻據實答道。
“如果所料不差,應該是太原方向。”張良微微點點頭。
“可惜!沒想到對方撤退的如此堅決,現在再追,恐怕來不及了。”文清稍微有些遺憾,北方軍主力若是撤走,將來兵進中原,恐怕阻力會大上數倍!
“嗯……”月牙兒也點點頭,“雁門關離太原城雖然不遠,但中間還有原平、祈州幾座城池,若咱們全力追趕,也會在這幾處關隘遇阻。”
“那就隨他們去吧,咱們的大軍,尚未完成集結,目前還沒有那么大胃口,一口吃掉對方。”張良建議道。
“大帥,還有一個情況……”荊軻欲言又止。
“什么情況?”文清詫異問道。
“據楊延禪將軍傳回來的消息,他們東側陽高關的235師,似乎沒有動!”荊軻答道。
“真的?!”文清騰的站起身形。
陽高關他當然知道了,那里的守將,是劉光仁的孫子---劉志揚!
“這劉志揚想干什么?”秦叔寶眉頭一皺,喃喃念叨。
“劉成裕不會是想用他,來拖住咱們吧?”多睿鐸分析道。
“管他的,小叔,您給我3天時間,我正黑旗給您拿下陽高關!”常茂一聽有仗打,趕緊請命。
“恐怕不用打了……”張良微微一笑,阻止常茂道。
“為何啊?!”常茂撓撓頭。
“這劉志揚,怕是想為自己,留一條退路啊……”徐士績立時就聽明白了,微微笑道。
“不錯!這恐怕不是劉志揚的意思,更不是劉成裕的意思。”張良解釋道。
“四哥是說,是劉光仁的意思?”月牙兒聰明無比,也想明白其中道理。
“那就太好了,若是這劉志揚起義,劉成裕和全慶王子撤往太原的總兵力,就只剩下6萬5千人了,將來對付起來,要少費很多周折啊。”文清興奮道。
“既然這樣,我建議,咱們主動派人前去示好。”張良建議道。
“嗯!”文清點點頭,沖戴宗言道:“你去一趟殺虎關,通知楊延禪,請他出面,帶人去一趟陽高關,就說,我文清歡迎劉志揚加入東北軍!”之所以請楊延禪出面,是因為他和劉志揚,可是在洛陽一同辦的婚禮,熟的很!
“遵令!”戴宗轉身離去。
“張良,你下去命令橫斷山西側的李逵、岳云鵬,率鑲黃旗、鑲白旗3萬5千將士,即刻從曲徑關入關,留下鑲黃旗一個師,鎮守西線長城,剩下3萬將士,迅速向雁門關集結!”文清沖張良吩咐道。
“好!”張良應了聲,下去安排。
##########
劉志揚到底是怎么想的?
7月2日。
北方軍235師駐地---陽高關。
235師師長劉志揚,前日就接到了爺爺劉光仁的一封密信,陷入沉思。
劉光仁在密信中,只有一個意思,就是要劉志揚獻出陽高關,加入東北軍!
劉志揚知道,爺爺劉光仁作為劉家的家主,之所以示意自己投奔文清,還是在考慮后面的選擇,劉家,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了……
所以,在大伯劉成裕要求自己隨同撤離時,劉志揚選擇的沉默,按兵不動。
正在此時,外面有親兵來報:“陽高關南門外,楊延禪率233師5000將士列陣關外,求見將軍!”
“來的夠快的啊!”劉志揚微微一笑,站起身形:“命令全師將士,出關列陣!”
”諾!”那名親兵領命下去。
陽高關外。
楊延禪見劉志揚率部出關,就猜到了八“九”分,遠遠抱拳施禮:“劉兄別來無恙啊?!”
“楊兄倒是走在了兄弟前面啊!”劉志揚催馬來到近前,心照不宣,親熱打招呼。
“哥哥我今日來,是想邀請劉兄弟,一同到雁門關見文清大帥!”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楊延禪直言道。
“兄弟我正有此意!”劉志揚微微一笑,“這就走!”
“好,痛快!”楊延禪哈哈大笑,沖劉志揚后面的235師將士朗聲道:“235師的兄弟們,咱們兩個師今日,就一起投奔明主!”
“大風!”
“大風!”
“大風!”
1萬將士,舉刃高呼!
7月4日。
北方軍235師師長劉志揚,率235師宣布起義,隨楊延禪的233師、
張飛的鑲黑旗共3萬5千將士,抵達雁門關,受到了文清的熱情接待。
##########
7月6日,見殺虎口、雁門關不攻自破,劉成裕、全慶王子等人,被迫率北方軍余部,撤退到山西郡太原城,加上山西郡李天澄率領的5000郡兵,7萬大軍,固守太原,另外位于北平郡霞云嶺橫刀山莊的3000劉家子弟,也一同撤往隨軍太原,那可是劉家的根基啊。
自此,4000里長城,不攻自破。
太原城內。
全慶王子一臉沮喪,率第一軍團2萬將士,進入太原城,見到劉成裕苦笑道:“沒想到,4000里長城,文清兵不血刃就擊破了,好在,咱們的人都撤回來了……”
“全慶王子有所不知,我只帶回來4萬5千將士,劉志揚沒有跟回來……”劉成裕嘆口氣。李廣歸順文清,他隨驚訝,但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文清之前在雁門關時和李廣比較熟悉,他是見到三弟劉成周后,才知道劉志揚留在了陽高關未動,此時,也隱隱猜到,應該是二叔劉光仁做了手腳。
“人各有志,勉強不得!”全慶王子先是一愣,劉志揚可是劉家的人,沒想到卻歸順了文清,不過,劉志揚也不是第一個歸順文清的劉家人,之前,劉成溫、劉成琦、劉志噲不就是先后為文清效力了?遂安慰道:“我7萬大軍,守住太原一年半載,當無問題,后面看情況再說吧……”
“也只好如此了---”劉成裕點點頭。有些事,他不好跟全慶王子提,他不知道,廣慶皇帝知道劉志揚的事之后,會不會對劉家有所懲戒。
##########
7月6日。雁門關。
文清將北方軍231師、233師、235師三個師,吸收入東北八旗軍序列,其中231師并入鑲黃旗,233師并入正藍旗,235師并入鑲黑旗。
而后,文清留下楊延禪率并入正藍旗的233師,護衛長城東線,蒙古鐵騎部署1萬鐵騎,由鐵闊臺率領,留守草原,西夏鐵騎部署2萬將士,由李黃蓉、李輔國率領,留守西夏。
文清在雁門關,帶著秦叔寶、張飛、武松、趙云等人,拜祭了獨孤去病的墓,又到曲徑關,拜祭了楊延興、李少卿等人的墓。
明日,文清就要率部南下,臨行前一日晚上。
李黃蓉率部趕到雁門關,親自將裴元慶率領的3萬西夏鐵騎,交到文清手上。
“蓉兒,讓裴元慶率軍來就行了,你怎么還親自來了?!”文清心疼道。
“蓉兒不能象月牙兒一樣,親自陪清哥哥逐鹿中原,但蓉兒會為清哥哥,看好西域和西夏,今夜,就當是為清哥哥送行……”李黃蓉羞澀伸出玉手,來解文清腰帶。
“嗯!好啊…….”文清立時,熱血沸騰。
“今夜,清哥哥要好好陪陪蓉兒……”李黃蓉低哼一聲……
此處省略3000字---
“你給我寫的那首詞,蓉兒很喜歡,有沒有曲子啊?”干完壞事,李黃蓉趴在文清胸膛上,滿眼期待問道。
“有啊---不過今日太累了,以后再找機會唱給你聽吧?”文清睡眼朦朧道。
“不行,現在就要唱!”李黃蓉不依道,見他沒有反應,玉手狠狠掐了一下他胸口上的肉。
“哎呀哦---”文清一驚而醒,睡意全無,無奈道:“好吧,好吧,我唱給你聽---”
說罷,輕輕嗓子,低聲唱道: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生死白頭,
幾人能看透,
紅塵呀滾滾,
癡癡呀情深,
聚散終有時,
留一半清醒,
留一半醉,
至少夢里有你追隨,
我拿青春賭明天,
你用真情換此生,
歲月不知人間,
多少的憂傷,
何不瀟灑走一回…….”
“真好聽---”李黃蓉趴在文清胸口上,沉沉睡去,夢中,他們兩個在一起嬉笑打罵,白頭到老---
就這樣,李黃蓉與文清纏綿了一夜,算是勞軍壯行了……
李黃蓉的此次勞軍,文清也是有收獲的,他的第82個穴道沖破了,往7級初階的修為又邁進了一步。
##########
7月7日清晨。雁門關南口。
文清立于雁門關城頭之上,虎目掃過,下面,是排列整齊的9個巨大軍陣,分別是東北八旗除在山東的鑲藍旗外的七個旗,4萬蒙古鐵騎、3萬西夏鐵騎。
“將士們!”文清提真氣,朗聲喝道:“廣慶皇帝昏庸無道,今日,我要帶領你們,逐鹿中原,平定九州!”
“逐鹿中原,平定九州!”
“逐鹿中原,平定九州!”
“逐鹿中原,平定九州!”
23萬將士,舉刃高呼,聲震四方!
“出發!”文清大手一揮。
這一日,文清親率正黃旗、正黑旗、正白旗、正藍旗、鑲黃旗、鑲黑旗、鑲白旗7旗主力,共16萬東北八旗軍,4萬蒙古鐵騎、3萬西夏鐵騎,共23萬將士,兵出雁門關,揮師南下,拉開了逐鹿中原的序幕……
契丹立國200年,也沒能動用如此強大的鐵騎南下中原,更別說文清這23萬鐵騎身后,還有至少40萬青壯的支援!
這次文清揮師入關,從北面的長城沿線和東面的山東郡,至少調動了30萬精銳主力,50萬青壯,80萬人進軍中原,那是何等的波瀾壯闊!
所以,他兵進中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他準備好了!
準備好面對所有的艱難險阻,面對中原1500萬百姓,面對40萬中央軍,面對廣慶皇帝!
他唯一沒有準備好的,是如何面對他的公主將軍--
##########
洛陽皇宮,乾清宮。廣慶皇帝、趙德芳、王行滿、夏侯元讓、王青棟、趙銘科。
“好個李廣、楊延禪、劉志揚!”廣慶皇帝怒火中燒:“王行滿,你帶人,把劉家給朕滿門抄斬!”
“皇上!”夏侯元讓看看王行滿,見王行滿面有難色,跨前一步,勸柬道:“劉家還有劉成裕、劉成周率7萬北方軍在太原城、劉成功在東南軍,若是此時動劉家,恐怕會激起更大的兵變!請皇上三思!”
“是啊,皇上,”趙德芳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趕緊進諫道:“臣建議,對劉家,還是不要逼其謀反,可以讓其戴罪立功,只要守住太原,事情還有回轉的余地。”劉家此時的5級初階以上強者,可沒多大損失,而且在不斷進階,麾下將士戰力猶存,是中央軍僅存的精銳,若是逼急了謀反,皇帝的江山就要崩塌了。
“太平公主善于守城,若她能盡心盡力,東北軍若想拿下太原城,恐怕要付出慘烈代價。”王行滿邊上建議道。
“唉!……”廣慶皇帝長長嘆口氣,剛才他在氣頭上,他何嘗不知道,這幾年,無論如何削弱劉家,培植其他世家,劉家在軍中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那好吧,就讓太平公主、劉志夫率部增援太原城。守衛太原城的8萬大軍,以太平公主為主將,全權負責。不過,為防止劉家再有異心,夏侯元讓,你把劉成表等人,給朕關起來。”
”諾!”夏侯元讓躬身應是。
“另外,司馬述、張義郃所部,再進攻山東已然沒有意義,命他二人,分別退守邯鄲和安陽吧,只要能守住這三座城池,相信東北軍,一時也威脅不到洛陽。”皇帝又沖王行滿命令道。
“遵旨!”王行滿躬身領命。
于是,皇帝在趙德芳、王行滿、夏侯元讓等人的建議下,不得不再次啟用太平公主,賜還烈焰刀,命其和劉志夫,率金吾衛1萬將士,增援太原城。
為防止太平公主和劉家有異心,皇帝把劉光仁,留在了洛陽,同時,把劉成表以下20名不會武功的劉家人,連同小青和她那兩個孩子,軟禁在雷鋒塔下的那個院落中。
##########
雷峰塔下。
太平公主和小青,正看著小青的兩個兒女嬉戲,外面“呼啦啦”來了一群人,太平公主詫異詫異抬起頭,這雷峰塔下,平常很少來人啊?
“爹……你怎么來了?”當太平公主看清來人時,吃了一驚,正是父親劉成表,后面,還跟著20幾個劉家的人。
“唉!”劉成表苦笑搖頭,“志揚在陽高關,歸順了文清,皇帝遷怒于劉家了……”劉成表簡單把情況和太平公主介紹了一下
“原來如此……”太平公主一看就明白了,那廣慶皇帝,分明是把劉家不會武功的人,都軟禁起來了。沒想到,自己在這雷峰塔下,消息閉塞,短短半年多,那小冤家,已經擊破長城,不日就會率部南下。
這些年,自己也不知道,和那小冤家,到底是什么關系,是希望他越來越強大,還是偃旗息鼓,龜縮在東北,但當你在深夜醒來,發現心因為想念某個人而隱隱作痛,你把它叫做什么?
“太平公主接旨……”太平公主正胡思亂想間,一個尖細的嗓音傳來。
“李公公?……皇帝有何旨意?”太平公主一愣,來人正是廣慶皇帝的貼身太監---李公公。
“公主自己看吧。”別看李公公自恃是皇帝身前的紅人,對別的人橫眉豎目,但對太平公主,卻是客氣的很,也許是太平公主地位超然,也許是太平公主是他侍奉過的劉太后孫女,也許是太平公主手里經常握著烈焰刀吧…..
“嗯。”太平公主打開圣旨一看,上面寫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命太平公主為太原城主將,與劉志夫率金吾衛增援太原……”
“這……”太平公主遲疑看了看劉成表,她實在是滿心不情愿面對那小冤家。但若是自己抗旨不遵,劉家忤逆的罪名就做實了,那牽扯的范圍,就不是眼前這20幾號人了,恐怕是上萬人的性命了。
“好吧,本將軍去太原就是了。”太平公主微微點點頭。
“那就好,”李公公松了一口氣,轉身從身后一個太監手上,取過一個長條包袱,鄭重遞給太平公主,“這是皇上讓雜家轉交給公主之物。”
“這是?……”太平公主玉手接過來,尚未打開,嬌軀一震,這東西入手的感覺,她太熟悉不過了,正是跟了自己13年的---烈焰刀!她雖然被軟禁在雷鋒塔下,但也借機潛心修煉,修為已經突破了6級初階大關,烈焰刀在手,至少是6級高階強者的戰力呢!
“皇上的意思是:請公主以大漢社稷為重,遵從劉家300年來的承諾,護衛大漢正統,不能讓那文清異姓,占了大漢天下!”李公公肅然道。
“太平記住了!……”太平公主心中一凜,正色道。
于是,7月8日,太平公主在雷鋒塔下,接到圣旨和烈焰刀后,為皇帝要挾所迫,只好率軍出征,和劉志夫迅速挺進太原,與劉成裕、全慶王子率領的大軍會合,這樣,守衛太原的中央軍,增加到8萬將士。
##########
太原城內。
太平公主見到了大伯劉成裕,三叔劉成周等人。
“這么說,皇帝是拿劉家的人做要挾了?”劉成周怒不可遏道。
“不錯!”太平公主微微點點頭。
“他娘的,不如咱們就反了他!”劉成周勃然大怒。
“三弟不可!”劉成裕趕忙勸阻,“皇帝不仁,咱們劉家不能不義啊……”他又想到了父親劉光武在臨終前的諄諄教導。
“是啊!不管文清如何打著東王的旗號,但那文清,終究不是我大漢傅氏皇族的血統。”劉志夫無奈嘆口氣。
“家主和你爹有何話說?”劉成裕又問太平公主。
“我爹說,時機未到,不可擅自行動!”太平公主介紹道,“二爺臨行前囑托,讓咱們先守住太原,后面的事,看文清那邊如何進展,再行決斷。”
“嗯!”劉成裕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現在的主動權,掌握在那文清手中,若他真要攻打太原,少不得,咱們劉家要和他兵戎相見了!”
“大伯放心,太平知道其中利害關系!”太平公主哪能聽不出來,劉成裕這是在提醒自己,不能感情用事。
“太平你能明白就好---”劉成裕滿意點點頭。
##########
山東。
司馬述率領的6萬中央軍,只有2萬東南軍戰力稍強,試探性攻擊了一次聊城,損失了3000將士,就無力再戰,雙方一直處于對峙狀態。
陽谷方向,張義郃率領的北方軍第一軍,有爆熊師壓陣,倒是戰力不俗,但陽谷關內,有孔云書、孔孟沖、朱仝率領的3萬5千守軍,雙方人數相當,張義郃也算是名將,和爆熊師師長劉志禁一商量,自然不會猛攻硬打,做無謂消耗,所以,雙方都心照不宣,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聊城城下。
“爹,聽說皇上讓咱們撤軍?!”司馬化及匆匆行入司馬述大帳。
“嗯!”司馬述一臉憔悴點點頭,“形勢已然急轉直下,李廣、楊延禪、劉志揚獻關投降,文清率23萬鐵騎,兵不血刃擊破長城,大軍現已南下。”
“他們劉家,到底是怎么搞的?!”司馬化及聽說劉志揚投降,不滿道。
“現在不是爭論這些事情的時候,劉成裕、全慶王子、太平公主等人,正率8萬將士,在加強太原城的防御,如果我所料不差,文清不會強攻太原城,而是會饒過太原,進攻中原腹地,所以咱們這里,恐怕沒有再進攻的必要了。”司馬述解釋道。
“嗯!文清那廝若是饒過太原,咱們就會腹背受敵,在沒有堅城依托之下,斷難堅持住。”司馬化及別看是個花花公子,但在東南軍歷練這么多年,還是成熟了不少。
“所以,咱們要盡快退守邯鄲,讓張義郃率部退守安陽,依托邯鄲、安陽的堅固城防,與那文清,決一死戰!”司馬述咬牙道。
“孩兒明白!”司馬化及應道。
就這樣,進攻山東的司馬述,只好被迫放棄了對山東的進攻,親率6萬中央軍退守邯鄲。
與此同時,身在陽谷關的張義郃、劉志禁,則率4萬北方第一軍團主力,退守安陽。
##########
7月16日。太原城下
待文清率部一路南下,原平、祈州已是兩座空城,文清拿下原平、祈州后,大軍挺進到太原城下。
“大伙看,下一步咱們如何行動?”帥帳內,文清虎目掃過帳內眾將。
“太原城內,現在有太平公主、劉成裕率領的8萬主力,若是強攻,恐怕會傷亡慘重啊……”秦叔寶嘆口氣。
“管他的,8萬守軍又如何?!還能比契丹鐵騎的戰力強?”常茂到底是年輕氣盛,不服道。
“太原城不比野狐嶺,對方本來就戰力不俗,再依托九州大陸少有的堅城,加之善于守城的太平公主坐鎮,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很難攻破,況且,不知要陣亡多少將士!”張良慨嘆道。太原城內不但有8萬精銳,而且有劉成裕、劉成周、太平公主、劉志夫、劉成勃5位強者呢,其中劉成裕的修為聽過剛剛過了7級初階,就是獨立面對文清的軒轅刀,也有一戰之力,另外戰力達到5級初階的將領大有人在,是八旗鐵騎兵出東北以來面對的最強悍對手,依托太原堅城,比之當年契丹鼎盛時期的鐵騎戰力還要強大。
“要不這樣吧,我帶人圍住太原,你率主力南下,先攻占邯鄲,截斷太原與中原的聯系如何?”月牙兒知道文清心思,建議道。
“也好!……”文清無奈點點頭,“咱們兵分兩路,月牙兒、裴元慶,你們蒙古鐵騎和西夏鐵騎,就別南下了,我怕中原百姓有抵觸。”
“好!”月牙兒和裴元慶贊同點點頭。
“李逵,你率2萬鑲黃旗也留下,咱們要保證圍困太原的兵力,超過對方!”文清再次吩咐道。
”諾!”李逵躬身應道。
“張良,讓孔孟嘗率山東郡兵,進抵邯鄲,與我南下大軍會合,另外,命令劉志噲、孔孟沖所部,兵進安陽,務必纏住張義郃所部!”
“明白!”張良應道。
果如司馬述所料,文清讓月牙兒率4萬蒙古鐵騎、3萬西夏鐵騎和李逵的鑲黃旗2萬將士,圍困太原城。自己則親率正黃旗、正黑旗等6旗,14萬東北八旗將士,與孔孟嘗率領的3萬山東郡兵,共17萬大軍,兵進邯鄲城。
劉志噲、孔孟沖率領的鑲藍旗、東北水師,共4萬大軍,則包圍了安陽城,孔云書則撤回濟南留守,和孔鶯鶯等人一起,從山東方面,為大軍籌措糧草。
文清知道太平公主和劉成裕等人在太原城后,打心眼里,不愿和劉家刀兵相見。
況且,太原城內的8萬大軍,那都是大漢帝國,響當當的主力,又有善長守城的太平公主親自坐鎮,不知雙方要犧牲多少將士,才能分出勝負。
皇帝知道文清主攻邯鄲的消息后,命尉遲敬德率王青書的1萬南大營,增援邯鄲。
##########
7月19日,邯鄲城。
連年征戰,加上文清大軍圍城,這些年,司馬家與文清,勢不兩立,卻眼睜睜看著文清的力量,一日日壯大,而自己輔佐傅正胥和傅廣慶兩代皇帝,6征西蜀無果,司馬述氣急攻心,身體終于跨了……
“化及啊---”病榻前,司馬述有氣無力對司馬化及說道:“你大哥武功盡廢,今后,這家主之位,就傳給你吧。”
“父親!……”司馬化及跪在床前,泣不成聲。
“皇帝這天下,恐怕做不了多久了,你若能殺出邯鄲,就退回東南,看能不能與文清,劃江而治吧,千萬記住,要為司馬家,留下一支血脈,就把我葬在邯鄲吧……”司馬述說完,氣絕身亡,他愧對先帝傅君峰,自然沒臉葬在傅君峰身側了。
“文清,我司馬化及與你,勢不兩立!”司馬述病床前,司馬化及咬牙切齒說道。
“司馬將軍,節哀吧---”剛剛增援到邯鄲的尉遲敬德,帶著王青書行進來,勸解道:“咱們還是商量一下,如何抗擊東北軍的進攻吧。”
“好吧!”司馬化及這才擦擦眼淚,站起身形:“想攻破堅城邯鄲?我看那文清準備用多少東北軍陪葬!”
“就是,咱們在邯鄲,與東北軍拼他個魚死網破!”王青書也躍躍欲試道。
“咱們別輕敵,東北軍進攻邯鄲的數量上雖然不會超過咱們守城兵力的三倍,但戰力強悍,不容小覷!”尉遲敬德還算比較冷靜,沉聲提醒。
“他們東北軍之前雖然順風順水,但那都是在野戰,九州大陸真正的堅城,他們還沒遇到過,今日到了邯鄲,可就沒那么多便宜可占了!”王青書不屑道。
王青書說的不無道理,東北軍雖然歷經多次大戰,但真正的攻城之戰,也就是漢城那一戰,象雁門關是不攻自破的,太原城目前是圍而不打,邯鄲城確實是他們面臨的第一個硬骨頭---中原腹地的四大堅城之一---邯鄲!
邯鄲城中不但有6萬士兵,還有至少3位戰力超過5級初階的猛將!
“嗯!尉遲將軍說的也有些道理,咱們不能輕敵!”司馬化及沒了老爹,一下子也沉穩了許多。
##########
創慶6年7月19日,司馬述在邯鄲病死,臨終,將家主之位,傳給司馬化及。
司馬述,也成為皇帝傅君峰在世時,留下的8大重臣中,最后一個還忠于廣慶皇帝之人,也是廣慶皇帝手中僅存的三個六級強者之一,其他兩個人---劉光仁和劉成裕,廣慶皇帝對其控制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司馬述在先帝傅君峰去世后,位極人臣,這些年確實是呼風喚雨,但最終卻郁郁而終,不過,他也算是善終……
皇帝得到司馬述病死的消息,著實傷心了三日,命司馬化及,繼續統帥邯鄲城的大軍,領大將軍軍銜。
武林榜上,再次失去了一位六級中階強者---司馬家家主,大漢帝國刑部尚書---司馬述!
遠在杭州的貂蟬,從大哥司馬智及口中得知父親司馬述身死,也是悲痛不已,無論如何,畢竟那是生她養她的父親啊!
這些年,她也是夾在文清和司馬家族中間左右為難,其實她一個弱女子也做不了什么,更別說調和雙方的矛盾了,只能看著兩方打打殺殺,為兩邊都捏著一把汗,誰受到傷害她都難受,最后只能選擇隱居而置身事外,順其自然了。
父親司馬述去世了,大哥司馬智及隱退了,還有二哥司馬化及、三哥司馬士及、侄子司馬成都等人呢,那都是她的至親,后面的大戰在所難免,以前她是更多為文清的安危擔心,現在開始擔心司馬化及等人的生命安全了,雙方這么不死不休打下去,司馬家族早晚還會有更多的子弟陣亡的!
##################################################
(作者的話1:現實歷史中,李廣難封,本書中,算是給李廣一個補償吧……)
(作者的話2:東北軍順利突破長城沿線,下一步就該摧枯拉朽了吧?未必!)
(作者的話3:司馬述也去世了,他們那一代人落幕了,司馬述在本書中算是個典型的反面人物了,前后侍奉傅氏皇族三代君王,對前兩代都有些不忠……
現實歷史上的安陽--上古三皇五帝時期,五帝之一顓頊建都于今安陽黃縣境內,在位78年。夏朝,第六個國王胤甲(別名孔甲)即位,建夏都于西河(今安陽湯陰西河)。
殷商后期,安陽是商都殷墟。商朝一共進行了13次遷都。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時期,都城從“奄”(位于今山東省境內)遷到“北蒙”(今安陽市殷都區)并改稱“殷”。史稱“盤庚遷殷”。商王朝在殷共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78年。前1046年,周武王率諸侯之師伐商紂,牧野之戰,紂王兵敗自焚,殷亡。
春秋時期,安陽先屬衛國,繼而屬晉國;戰國時期,安陽屬魏國,后屬趙國。“安陽”一名始于戰國。秦統一六國后,安陽地區大致屬河內郡和邯鄲郡,置安陽縣。
西漢初年,廢安陽縣并入蕩陰縣,此后直到西晉才得以重置。東漢末年屬袁紹勢力范圍。204年,曹操打敗袁紹,攻取鄴(安陽地區),重建鄴城,使鄴城成為東漢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為魏王,定魏國之都于此;220年,曹丕代漢,遷都洛陽。
西晉時期,屬司州魏郡。十六國時期,鄴先后成為后趙、冉魏、前燕三國的都城。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天興四年(401年),在鄴立相州。東魏初年,鄴成為東魏的都城。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歡次子)篡魏,改國號為“齊”,仍都鄴。577年北齊滅于北周。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楊堅鎮壓了相州(今安陽)總管尉遲迥,下令火焚鄴城,安陽城成為新鄴城。
隋末今安陽滑縣一帶翟讓、李密領導瓦崗軍起義。寶應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適討伐駐相州的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叛軍。唐末藩鎮割據時期,相州屬魏博節度使管轄。
宋初,相州隸屬河北西路,并置彰德軍節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為彰德府。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隸屬于中書省。明清時期大體屬河南省,復為“彰德府”。)
(作者的話4:文清現在的兵力是越來越多了,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場一場大,首先他面臨的就是堅城邯鄲,邯鄲在歷史上,可是有名的很那。)
(作者的話5:廣慶皇帝這時候又想到太平公主了,這不是難為太平公主嗎?好在只有一個太平公主,如果有10個8個太平公主,估計文清這中原也不用打了,嘿嘿。)
大炳嶧所著---《鐵血柔情之大漢帝國》又名《天地十三珠演義》,全書共380萬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謝發布網站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