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當代的縣城
一逛之下,何曉軍發現此時的寧城,竟比他的想像中要繁華多了,隱隱與他腦裡殘留的這個年代的上海、省城這樣大城市,都有一比。
在何曉軍的想像中,這個應該是三十年代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縣城,應該和後社會農村的一個墟差不多。
而今天這一逛,何曉軍才知道了他家鄉的這個縣城在當今這個年代,竟不下於他從書中或影片看過的這個年代的省城,只是比省城小多了。
或許,當前的情形看,把寧城稱之爲小省城,應該一點也不爲過。
眼前的寧城,何曉軍見到的繁華之處,就是各種各樣的商鋪不少,這些商鋪除了有當時常見的日雜店、小食店和藥材店之外,他還見到了有幾家象徵著當時繁華的行業,錢莊和酒館。
還有一個讓何曉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小小的縣城中,竟有一家規模不小的妓院。
妓院所在的縣城城西,是當今縣城最繁榮的地方,因爲,在這一帶,竟有何曉軍前世時在這個地方都已經絕跡的兩種交通工具。這兩種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與船。
海山屬於那種南方的水網地帶,整個的地區,遍佈著蜘蛛網一樣大大小小的河流,所以,有船這種交通工具,本一點也不奇怪。
之所以何曉軍的前世時,船這種交通工具在這個地方絕跡,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當時的蓄水發電,截住了不少的河流源頭,讓海山境內的河流變淺。二是河道的嚴重堵塞,也造成了河流變淺、變窄。
河淺了、窄了,船當然就無法通航,所以,在何曉軍的前世時,境內的河道上,除了幾隻可以忽略不算的小小魚船之外,船這種的交通工具,也就完全絕跡了。
此時,何曉軍看到的是城裡唯一的妓院對面,有一個小型的碼頭,碼頭上泊滿一些大大小小的船,這些船,無一例外的都在缷貨。
從碼頭的繁榮中,不難猜測到,船此種運輸、交通工具,在當時的作用和地位。
離妓院不到半里的地方,是何曉軍前世時的車站,現在,這裡也是車站,不過卻是火車站。
身爲海山人,海山的輝煌歷史,何曉軍當然就瞭解不少。
在海山的歷史中,建造中國第一條民辦、第二條商辦鐵路這一筆,肯定就是最輝煌的一筆。
清末的時候,一個在美國從事鐵路工作長達四十餘年的海山華僑,爲了繁榮家鄉的經濟和解決當地人的就業問題,提出建築海山新寧鐵路的計劃。
幾經周折之後,這個在海山修建鐵路的計劃,才獲得清政府的批準。
修建計劃獲批後,在家鄉民衆和華僑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海山各地華僑和同鄉會的努力,籌集了超過二百萬銀元的資金。
海山的新寧鐵路,可以說是當時國內歸爭氣的一項工程,因爲,它是在“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僱洋工,工程由本縣人自辦”的原則下完成的。
新寧鐵路在一九零九年通車,於一九三九年日本入侵廣東時,由國民黨政府下令拆除。
新寧鐵路被拆除之後,海山從此就沒有了火車這種交通的工具。可以說,如果單在這方面比,海山在何曉軍前世的二千年,還比不上大半個世紀前的當時。
軍迷的何曉軍,對新寧鐵路在抗戰那段時間的歷史還是比較清楚,“七七事變”之後,國內所有的交通設置都成了日軍空襲的目標,就是在中國南方邊陲的新寧鐵路也不例外。
一九三七年的十月中旬,日軍派出飛機10架次空襲牛灣渡口,渡江鐵船被炸沉;十月下旬,又派飛機4架轟炸會城火車站,使鐵路新寧鐵路受到嚴重破壞,只能分段行駛有軌汽車。
到了一九三八年年尾省城淪陷後,國民政府爲防日軍利用鐵路推進,下令拆毀鐵路。鐵路由沿線十里之內的居民分段拆毀,車頭、車廂、鐵軌拆毀掩藏,路基被掘爛,枕木則作爲拆鐵路的居民的酬勞。
一九三九年年頭,新寧鐵路公司正式結束並遣散員工。一個月之後,江門淪陷。
新寧鐵路沿線共值三千萬港元的設備、車廂、鐵軌大部分遭到日軍洗劫或散失於民間,到了一九四二年,國民政府僅收集到33782條鐵軌用來修建黔桂鐵路。
由見到的火車站,聯想起了這段歷史的何曉軍,在爲當地的這個即將成爲歷史的火車嘆息的同時,也清楚了他現在所處的年代,肯定就是在一九三九年之前,否則,縣城就不會還有火車在運行。
見到了這兩種在他前世時,當地都沒有的交通工具之後,何曉軍就已經知道了寧城在當時那個落後的社會中,無論經濟與政治的地位,都不可小視。
逛縣城的過程中,還讓何曉軍在寧城的街上,竟見到了爲數不少的一種當時罕有的交通工具,就是那個年代的奢侈品——自行車。
知道一點歷史的人都會清楚,在三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自己的自行車品牌和生產能力,國土上行駛著的自行車,百分百是從外國進口的。
何曉軍前世時,從一些老人那裡知道,海山由於華僑多,所以,海山在每個年代,都有不少這個年代特色的、華僑從國外帶回來的物品。
看來,此時行駛在寧城的自行車,應該就是這樣的一種特殊物品。
何曉軍注意了一番縣城街上行駛的那些自行車,就看清了這些自行車,都是他前世時在展覽華僑史的博物館中見過的進口品牌,如英國產的三槍牌和克加路牌等。
一路下來,何曉軍在縣城裡竟見到了不下百輛的自行車。
何曉軍從他所見到的寧城當時的房子估計,當時的寧城,居住人口應該不超過兩萬人。也就是說,寧城當時平均每百多人就擁有一輛自行車。在當時那個工業力量貧瘠之極的國土上,相信寧城這個擁有自行車的密度,可能在當時的中國絕無僅有。
單從自行車這一景象看,當代的寧城,應該是一個不算落後、而且也不算窮的地方。
而從一個小小縣城,竟不止一家錢莊和酒館這情形看,就更看出了寧城起碼在錢銀的出入上有不少的業務,在對生活水平的追求上有一定高度。
那家規模不小的妓院,就更顯露出寧城的繁華。古語不是說:飽暖才思*欲?有了這樣的行業,也側面證明了這裡的人起碼不用在溫飽線掙扎。
綜合所見的一切,何曉軍得出的結論是他家鄉的縣城,在這個年頭的生活水平不錯。
得出了這個結論之後,何曉軍心中一陣欣喜。
一個生活水平不錯的地方,各項的需求就多,會給就業提供機會,也會給社會提供商機。換句話說,也給何曉軍以後的生活創造了機會。
寧城在當時雖然不大,中心區也不過是兩平方公里左右,但由於邊走邊觀察,走了大半個小時之後,何曉軍他們纔算走遍了縣城,來到了縣文書通知他們前來的、當時縣政府的辦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