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袁肅千等萬盼總算在淮安迎來了北京發來的命令,中央政府批準他之前的保舉,允許設立淮安和淮北兩處警備司令部,以及對陳祿衫的上任鹽城縣長的安排。有了這份命令,接下來的建制擴充便更有底氣。
自從向北京發去電文,到等到北京回復電文,這過去的近一周時間里,袁肅一直都在忙碌著籌集資金和安排人員采購軍火。這件事進行的很順利,前后只用了三天時間,淮安和淮北兩縣縣長的位子便賣了出去,可見覬覦此位的人大有人在。
淮安是富庶之地,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七萬的價格拍板決定下來。而買下縣長一職的反而不是本地最富有的商戶,偏偏就是前任淮安知府盧有道。據下面的人打聽來說,盧有道本身雖然有一些積蓄,可遠遠還不夠出七萬元的現款,最后卻是由幾個商人出資幫助盧有道買下縣長,盧有道則承諾今后必然會保障這些商人的政治利益。
淮北想必淮安要差很多,不過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好在占據淮河的一個頭。陳文年與當地的士紳名流們一番交涉,最后還是以四萬五千元的價格成交。買下縣長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上一任縣長自己。
淮北不像淮安之前經歷過一場戰斗,所以省府是有口實有名義將前縣長撤職查辦。淮北從南北內戰一開始就沒什么大的動靜,陳文年率部抵達時,該縣縣政府是五臟六腑俱全,從縣長到吏員都有人在崗。
簡單的來說,也不算是把淮北縣長賣出去了,無非是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勒索了現任縣長一筆。對于現任縣長來說雖然是怨聲不止,可又能怎么辦?豈不說這些人有刀有槍,再者背后還是大總統侄子在撐腰,只怕連安徽省長都不敢吱聲。
陳文年事先早已把淮北的情況匯報給了袁肅,袁肅打心底里確實也不想敗壞自己的名聲。但相比于眼前實際的利益來說,有時候還是有果斷的做出取舍。
收上來這十一萬多的款子,加上第一混成旅本身攜帶的現款,再又從北方銀行貸款八萬多,袁肅手中總算湊齊了三十萬元的啟動資金。
當然,在湊資金的同時,該進行的工作一點都沒有拖拉。
郭文遠一抵達淮北就馬上在郊區買下一座莊園,又吩咐縣府把淮北警備司令部的招牌連夜趕制出來。莊園前后經過兩天不停息的修繕、添置和更改,兩天之后立刻變成了威嚴的警備司令部大樓。大樓里該有的辦公物什、電報機、宿舍、地圖儀器等等,主要的陳設一應齊全,至于剩下的小物件則今后一點一點再做添設。
第二團早先還專門在郊區開辟了一處營盤,是以一個廢棄的農園為基礎,從第二團抵達淮北便開始著手布置。起初是打算讓給戰爭結束之后,分散到各地的部隊在收攏時所用,后來索性就直接讓給警備司令部充當兵營。
關于警備司令部建軍的事宜,郭文遠同樣不敢怠慢,在與陳文年協商之后,先將第二團分出來的一個營進行編制,再把本地的警方、救火營乃至縣府衛隊全部收編起來。如此一來大約湊齊了兩個營七百余人。
隨后又立刻打出旗號,正兒八經的開始招募新兵。
招募新兵完全是按照第一混成旅的規格,報名參軍者一人發十塊錢安家費,安家費不會交給士兵而是直接郵寄到家中。警備司令部的士兵日常生活待遇也盡可能參照第一混成旅,一日三餐,按時提供被服用品。
消息一經傳出,淮北城內響應者并不多,畢竟城中老百姓生活還算不錯,沒必要在這個亂世去參軍。倒是下面那些鄉鎮有不少人紛紛趕來投軍,大部分是農民子弟,也有一些無業游民,反正為的就是混一口飯吃。
至北京把命令發下來的這天,淮北這邊已經有近八百人被錄入新兵營。平均每天報名的人數實際上是有三百余人,但并不是什么人都會被錄入,還是要經過一番基本的篩選。
郭文遠干了一年的民兵工作,對組織訓練方面很有心得。他決定一邊繼續招募,直至招滿到兩千人為止,一邊分批次組織訓練。預計前后分為三批,一批訓練三百五十人。
在新軍軍官安排上,他是從第二團當中抽調基層士官破格升任為新軍的軍官,也就是說原先第二團的排長調入新軍擔當連長,諸如此類。其目的就是在擴充軍隊的同時,保留第一混成旅的骨干,不至于因為新軍而消弱第一混成旅自身的實力。
шωш ?ttκǎ n ?¢ O
同時為了保證軍官人才的培養和后續補充,他還仿照何其鞏在灤州開辦的隨營學堂,建立警備司令部教務處,教務處下設速成隨營學堂。學制和學習內容與灤州隨營學堂一樣,文化知識聘請當地的夫子來授課,政治方面則由郭文遠親自督導,軍事教育則由二團團部來負責直接教練。,
新軍番號暫時設為淮北治安隊,遵照袁肅之前的吩咐先編滿五個營。
在這五個營當中,二團分出的一個營抽調部分主干,組成一個表率及領導作用的教導營。教導營視為治安隊精銳所在,也負責培養士官和部分基層軍官。
相比于淮北,淮安這邊幾乎與郭文遠的做法不謀而合,不過因為袁肅親自坐鎮此處,在進展上是要比淮北更開。到六月二十一日這天,淮安警備司令部已經招滿了五個新兵營,配合第一團分出去的一個營,在編人員已經有兩千人。
當然,這還遠遠沒有到達第一期的標準。好在淮安富庶之地,人口眾多,再加上之前南北內戰,造成許多其他地方的流民盤踞附近,因此在招募方面并不算太難。全縣各鄉鎮都設有新兵報名處,本地士紳階級雖然很擔心此間軍事力量膨脹太快,引發縣政府過多負擔,可考慮到是大總統的侄子而且又是中央的命令,也只能強顏歡笑的積極配合。
在淮安警備司令部的番號上面,袁肅沒有像淮北那樣取一個很土的番號,而是分為內外兩個稱呼,對外則稱謂淮安警備旅,對內則稱為“淮安旅”。內部稱呼是方便回到灤州之后,統計個人麾下兵力所用。也許用不了多久,第一混成旅也會改稱為“灤州旅”。
淮安的新兵訓練設為兩個新兵營同時開訓,袁肅親自坐鎮指導,第一團和第三團軍官盡數出馬。他自然不會在淮安停留很久,所以要在返回灤州之前,馬力全開的協助淮安旅完成各方面的建設。
兩地警備司令部軍隊已然成形,接下來袁肅要關心的除了日常訓練之外,便是軍火采購方面的問題。事實上,在兩淮警備司令部開始組建軍隊之初,各地軍火商已經絡繹不絕的趕到淮安推銷軍火,其中不乏有從上海跑來的外國商人。
任誰都看得出來,袁肅此番在淮北、淮安的動作不小,一口氣計劃編起近五千人的部隊,其中所需要的軍火數量不言而喻。更何況軍火商最喜歡尋找那些新建部隊來合作,因為軍火不是一次性商品,之后的補給、維護、更新都是長久的利益所在。
不過袁肅還是很有理性,并沒有因為這些軍火商開出的小利小惠而所動。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經濟狀況,雖然占據了淮安、淮北,可即將供應的部隊也翻了兩倍,再加上淮安、淮北也不是立刻就能提供經濟來源,從長遠角度來說,還是必須有所節制。
最終,他還是敲定了南京的兩批次軍火,一批是通過賄賂,以每支三十元的低價購買了兩千支第八鎮俘虜的武器;另外一批則是從金陵制造局以每支七十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千支儲存的新槍,并且又以一支六十二元的價格,預定了三千支在產步槍。
金陵制造局知道袁肅是大總統侄子,而且又有中央的命令,自然也不敢亂開價。所預定的三千支步槍計劃分三次家伙,分別今年八月底、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底。
除此之外,灤州旅部儲備的軍火當中也抽調了一千支保養最好的漢式步槍,預計月底之前便能全數送到淮安。
到了六月二十五日,南京的軍火陸續送到淮安。經過袁肅和趙山河的統計之后,又分出一半轉送到淮北。嚴格的說,淮安這邊需要的槍械是大數字,畢竟淮安一開始要招募的士兵多不少,而且單單招募的進度上也要快過淮北。
不過綜合考慮,與其兩邊都缺槍,還不如先把一邊湊齊全了,另外一邊再慢慢來填補。
再者淮安終歸距離南京很近,又有京杭運河的交通樞紐。金陵廠后續生產的新槍很快就能送達,若是今后一點一點的轉送到淮北,反而還更麻煩、更消耗運輸力。
淮北、淮安的武器清一色為漢式步槍,至于軍服暫時沒有訂做,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論證。而購置了這么一大批武器,子彈方面卻得另外想辦法。袁肅在淮安、淮北這邊的大動作,合肥、南京方面即便再忙也不會坐視不理。
原本倪嗣沖和馮國璋都打算追究此事,倪嗣沖甚至早先連發了好幾封電文催促淮北撤軍,為此還調動一個團的部隊抵達宿縣,儼然擺出一副劍拔弩張的姿態。袁肅只拖延了幾日,中央命令便派了下來,隨后他便直接以中央的命令做了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