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談判的內幕消息外人鮮知,但是通過在總統府和外交部的內部人員,奉天這邊還是很快收到了相關的談判內容。袁肅在得知日本人態度惡劣,始終不肯承認這是一次侵略行動,更不肯公開予以道歉,雖然他本人對道歉不道歉也不是很在乎,自己真正在乎的還是實際的權益,但日本方面的“不合作”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儘管在前天剛剛收到總統府的回電,這份回電的措辭十分奇怪,表面上盡顯是安撫和讚賞之意,又是慰勞遼東作戰的全軍,又是表示儘快論功行賞。但是實際上卻是要求遼東這邊必須按兵不動,而且就這件事還專門做了一番解釋,不能因爲一時意氣而造成國際外交留下不可恢復的痕跡。
就袁肅本人而言,他不得不慎重考慮這份電報更深層的意思,畢竟袁世凱之所以這樣來撰寫電報,這其中肯定是有其他的暗示。其實就算不費腦子,直接也能推測到如果違抗中央政府的命令行事,後果肯定不會有好事。不管最後是否更好的推動外交談判的發展,但“不停命令”這個帽子算是扣定下來了。
不過並不因爲這樣的風險,他便會輕易就範,自己看準的還是袁世凱稱帝需要拉攏一批軍事將領的支持。尤其是經過了遼東一戰,他袁肅的名聲在國內必然會又上升一個檔次,單憑這一點袁世凱就不能輕易的制壓自己,最多就是今後發展的路子不太容易罷了。
可細細想來,袁世凱的歷史壽命似乎也沒有幾年了。
當然,除此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是緊隨總統府發來的電文之後,陸軍部又專門發來一封密電。這封密電是段祺瑞親擬,以陸軍部總長的名義命令袁肅按照既定計劃執行,隨時進兵遼東腹地,儘可能多佔取遼東領土,爲談判之事提供便利。
其他的不必多想,單單有段祺瑞的授意就足夠了。
第一點陸軍部畢竟是全國軍事中樞機構,陸軍部派發下來的命令名義上就是最高命令;第二點腹黑點說,就算這件事真的會鬧出不愉快,袁肅到時候也能把責任推卸到段祺瑞身上。
於是在十一月十六日上午,袁肅正式下達執行反攻計劃。
營口第一兵團和第二師第一旅即刻向東城區發動進攻,針對還盤踞在營口近郊和沿海地區的第五師團登陸部隊進行清掃。同時蓋州防線上,十七師、第一旅和第二師兩個旅,也立刻展開對第五師團主力部隊的合圍。
僅僅停息了兩天時間的遼東戰火,再次被點燃了起來。並且較之之前而言,實際上這次反攻的規模要遠遠超過日軍進攻的規模。
營口東部地區的日軍早已聽說了中日談判的消息,因此在十四日便停止進攻,等到師團司令部撤退的命令。只可惜師團司令部一直沒有確切的消息,這邊兩個聯隊的兵力也只能繼續等待。本以爲中日進入談判階段就意味著停戰,哪裡知道中國軍隊這會兒又主動發起反攻。
第二艦隊的大部分主力艦已經撤回旅順海軍基地,只留下一些輕型軍艦和運兵船還停泊在渤海海灣上,等待接應營口這邊的部隊撤回。事實上第二艦隊到今天業已等得不耐煩,只是再不耐煩也不能拋下這幾千人不顧。
失去海軍炮火的掩護,面對兩倍多與本部的中國軍隊,再加上連續消耗多日所剩物資不多,營口東部地區的日軍很快就陷入包圍的困境之中。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即便中日兩國已經開始談判,但軍隊駐守的防線依然沒有任何鬆懈,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進攻還是能夠從容展開防守作戰。
營口東部的戰事很快升溫起來,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打的十分頑強。
中國軍隊兵分三路進行迂迴包抄,不過卻在東城區的巷戰中與日軍防守部隊糾纏不下。另外兩路迂迴到沿海地區發起夾攻,很快就爆發了大片區的肉搏戰。中國士兵的士氣十分高漲,而且人數衆多,一下子反而讓日軍拿手的白刃戰變得十分不利。
交戰整整持續了一天,袁肅前後調集了兩批部隊進行輪換進攻,不給日軍一絲一毫喘息休息的時間。而日軍除了幾艘輕型軍艦提供極其有限的炮火支援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外來援助,士兵們疲憊應戰,防守的強度每過一個鐘頭就會大打折扣。
截止到傍晚,中國軍隊完成了對海岸一帶地區的佔領,徹底將東城區內餘下的日軍殘部包圍了起來。東城區的巷戰進行的十分吃虧,不僅對中國軍隊而言吃虧,對日軍軍隊而言同樣吃虧。前者是缺乏巷戰經驗,而且又急於求成,因此讓潛伏在暗處的日軍有機可乘。後者一開始還有一定優勢,可是隨著中國軍隊分區切割,部隊逐漸的分散,彼此之間更是失去聯絡,僅僅只能各自爲戰。
因爲天色已暗,再者與日軍的巷戰也造成了一定傷亡,袁肅果斷下令各部停戰作戰,於東城區周邊設防圍攏。他原本就沒打算一口氣將營口的日軍全部消滅,即便是包圍了東城區剩下的日軍殘部,也只是打算儘可能收爲俘虜。
現階段已經不是重創日軍生力軍,又或者是製造一些重大的政治影響。遼東這邊接下來的所有軍事行動,全部都只是爲了給中國談判代表團增加砝碼罷了。只要能抓一批俘虜,這批俘虜就能被當作商品在談判桌上賣出去,到時候日本代表團要考慮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倒要看看還有沒有之前的傲慢之態。
蓋州防線的戰鬥進站並不像營口這邊順利,畢竟營口這裡兩個聯隊的日軍登陸隊,目前儼然屬於一支孤軍,既缺乏物資又孤立無援,所以能夠一鼓作氣完成包圍。蓋州這邊集中著第五師團主力部隊,又有炮兵又有後勤指揮系統。
第一旅和第二師兩個旅之前連據守陣地都打得十分艱難,更別說反守爲攻。
中日雙方在蓋州南部斷斷續續交戰四、五回,有零星的摩擦,也有大規模衝鋒。但是直到一天戰鬥結束下來,中國軍隊並沒能佔據多少便宜,僅僅只是在第一輪突然襲擊時攻克了日軍在正南方向的兩處軍事據點。
趙山河和田文烈本打算收回之前淪陷的西南側翼陣地,可惜連續好幾次衝擊都被擊退,甚至因爲多次衝擊而出現火力斷點,險些讓日軍打了一個防守反擊。好在下午兩點鐘時張作霖十七師及時趕到日軍東翼發起進攻,迫使日軍分兵防守,這才把日軍稍微高漲的氣焰完全壓制了下來。
只不過縱然有十七師的加入,可正面對戰中日軍隊的素質還是最大的鴻溝。
袁肅對蓋州這邊的戰況並沒有過多批評,他無非只是希望通過軍事行動製造壓力,要說唯一寄予希望的目標還是在營口這邊。他在當晚發到蓋州的電文裡稱,今後對日作戰不必急於求成,只需趁勢而爲即可。
當天晚上,旅順司令部便將遼東這邊再發變故的消息轉發到了北京。
直到次日凌晨時在北京的日本外交代表團才收到電文,內藤新平和日置義都大感頭疼,連夜磋商許久。到天亮後再次動身前往廣渠門外交部公務招待所時,日本代表團的幾位主事官全部都是臃腫著眼睛,不過所有人的情緒卻顯得異常激動。
剛剛進入會場不久,內藤新平根本沒有落座下來,直接用陰沉並且帶著憤怒的語氣說道:“諸位,既然中日雙方決定進行外交談判,至今已經是第三天的會期,可是對於貴國不遵守和平談判最高原則和國際道義的慣例,我感到十分的不滿。”
昨天袁肅組織進攻的消息並沒有向北京及時做出交代,所以北洋政府這邊絲毫沒有收到任何風聲,也完全不知道內藤新平究竟是什麼意思。
陸徵祥微微擰著眉頭,保持著冷靜的語氣問道:“內藤閣下,我希望你能把話說更明白一些,我們完全不知道你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內藤新平大聲的斥責道:“你們的軍隊昨天再次向我第五師團發起進攻,目前已經截斷了第五師團從營口海岸撤退的路線,我第五師團兩個聯隊的兵力正被困在營口城內。”
聽完這番話,中方代表團衆人都露出了幾分詫異的臉色。
倒是段祺瑞臉色只是稍微變化了一陣,隨即很快又恢復鎮定——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陸徵祥負責中國與日本的談判。在日本的脅迫下,也因袁世凱急著當皇帝,需要取得日本的支持,便同意了“二十一條”,由陸徵祥執行簽字。簽字後,國內震驚,陸徵祥一時爲國人所痛罵,皆指他爲賣國賊。這位風雲一時的外交總長成爲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由於受到人民痛罵,輿論指責,陸徵祥也感到無顏面對國人,所以,後來袁世凱稱帝,要封他爲侯爵,他堅決予以拒絕,並偕夫人逃往北戴河暫避。袁世凱死後,陸徵祥纔回到北京,繼續擔任外交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