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

整整兩年多的幽禁生活,張飛時常借酒澆愁,既頹廢又無奈,苦不堪言。

可是他的家眷和族人們卻對這種生活十分滿意,日子過得十分安逸,悠閑且愜意,樂在其中。

不僅如此,他的家眷和族人還時常在他耳邊絮叨,勸他切莫一意孤行,遇事需冷靜,不可莽撞,而后便是替李利說好話,絮絮叨叨的沒完沒了。在他們眼里,李利儼然是完美無瑕的仁義君子,大仁大義、大慈大悲,實為世間絕無僅有的大好人。

每次聽到這些極其空洞,近乎于虛情假意的勸告,張飛便忍不住生氣,卻又無言以對,無從反駁。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拎著酒壇子一頓狂飲,喝得酩酊大醉,酒醉之后耳根子就徹底清靜了,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一醉解千愁,拋開煩惱與憂愁,在無盡惆悵中酣然睡去。

置身于這種處境當中,張飛固然愁腸百結、生不如死,但他的家眷和族人們的所作所為亦在情理之中,本身并沒有錯。畢竟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一生所求就是圖個安穩的生活,除此之外沒有過高的奢望和要求。

他們沒有張飛的凌云壯志,亦無他那份執著而堅定的堅持,或者說是愚忠,他們只忠于自己和家人,只看現實生活處境。當他們的訴求得到滿足之后,他們不僅安于現狀,還對眼前所擁有的生活十分珍惜。并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份安穩而平靜的生活,不愿得而復失,更不會讓它輕易溜走。

對于他們的訴求和愿望。張飛并非不知道,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理解并不代表接受。無論如何,張飛都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一切,可是他又無力阻止家眷親屬們接受這份沉重的饋贈,而這就是張飛苦不堪言、痛不欲生的源頭所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就在張飛、關羽等人迫于家眷和族人的壓力不得不屈服的時候。他們預料之中的勸降并沒有到來,李利仿佛忘了他們的存在。不聞不問,以至于他們一直在忐忑之中過著安穩舒適的生活。

直到李利平定徐州返回長安之后,一聲令下,便將張飛、關羽二人調到軍中戰騎營。擔任名不符實的副將副統領。

自始至終,李利既沒有接見他們,也沒有詢問他們各自的意愿,更沒有半句勸降的話,而是直接下令讓他們二人前來軍中任職,聽候差遣。

這就是李利收服張飛、關羽二人的始末,整個過程就這么簡單,直截了當,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端是干脆利落。而且,效果很好。接到調令的張飛、關羽二人,盡管滿肚子怨恨。卻不得不遵從軍令,前往自己所在的戰騎營點卯,參與營中將領議事。

這是因為,雖然張飛和關羽二人不懼一死,一千一萬個不愿意替李利賣命,但是有一個原因促使他們不得不做出事與愿違的抉擇。這就是。他們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在他們身后還有闔家老幼及族人上百口。不管怎么說。這些人都是被他們連累,才被集中起來送到長安,從而跟他們住在一起。是以他們縱有一死了之的大無畏氣節,卻不能對這些受牽連的族人置之不理,更不能棄之不顧,無論如何都要給這些人一個滿意的交待。這是人生在世的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人不能無群,更不可能無視家眷和親屬的存在。

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個人都是娘生父母養的,否則他根本無法生存。個人理想和志向抱負,往往需要屈服于現實處境,服從于現實生活,從而做出許多違心的決定,做出事與愿違的事情。而這么做的原因只是為了生存,不僅是自己能夠生存下去,還要顧全親屬和族人。

張飛、關羽等人的現實處境便是如此。按照他們預料中的設想,被俘之后必將遭遇威逼利誘,亦或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降,從而將他們收為己用,讓他們替李利賣命,為他打天下。可是事實卻與他們事先的設想背道而馳,預料中的勸降根本沒有出現,甚至于李利根本不和他們見面,無需任何交談,便直接將他們調到軍中效命。

面對如此情形,張飛、關羽二人又能如何,敢抗命不尊么?

正是因為他們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招進軍中,使得他們秉持出工不出力的態度跟隨大軍出發,對行軍打仗之事漠不關心,儼然是身在西涼心在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于是,心不在焉的張飛便自然而然的成為周瑜掌軍立威的目標,淪為其樹立威信的“替死鬼”。可是張飛本人并沒有“替死鬼”的覺悟,反倒擺出破罐子破摔的姿態,儼然將兩年多積累下來的憋屈和怒火一股腦的全都發泄出來,擺開架勢,公然與西涼眾將對峙大堂。

然而他卻忘了,他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兒”,并非孑然一身,他身后還有一百余口家眷和族人。是以他自己腦袋一熱便把這些親人都拋之腦后,可惜的是他暴怒之下可以忘卻這些人的存在,卻不代表別人也會像他一樣健忘。恰恰相反,別人對他的處境記得清清楚楚,片刻不曾或忘。

周瑜和李暹二人都對張飛的處境知之甚詳,尤其是他的直屬上司李暹。從張飛調到他帳下聽用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如何駕馭這頭“犟驢”,很清楚“犟驢”的軟肋在何處。再加上李暹本身地位超然、身份特殊,這就使得性情暴躁如烈火的張飛,下意識中對李暹禮讓三分,儼然將李暹和周瑜區別對待。以至于。他敢公然駁斥周瑜,,卻不敢對李暹不敬。

大堂上。

當李暹不留情面地點明張飛軟肋的時候。張飛頓時氣得火冒三丈,豹眼怒瞪,怒火中燒,雙手攥緊成拳。隨著手臂不斷積蓄力量,促使那砵大的拳頭上青筋暴突,骨節“咯咯”作響,顯然他已經忍無可忍。準備對李暹動手了。

暴怒之中,張飛那雙比獵豹還要兇狠嗜血的眸子死死地盯著李暹。卻見李暹神色平靜,眸光深邃,眼瞳中毫無畏懼之色,反而泛著幽幽寒光。似乎正等著他出手。

看到這一幕的張飛不禁惕然心驚,滿腔怒火不由為之一頓,隨即一點點熄滅,一點點沉寂,一點點消失。當怒火漸漸消退之際,諸多思緒涌上心頭,迫使張飛不得不冷靜下來梳理思路,平生第一次在盛怒之中壓制住了暴戾的脾氣,從而絞盡腦汁思考對策。

事實上。張飛之所以能夠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不僅因為李暹提到他的親屬家眷令他心存顧忌,還因為堂內數十名將領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令他備感壓力巨大。這讓他有種被群狼環伺的感覺,似乎只要他稍稍一動,這些虎狼之將便會一擁而上,將他撕成碎片。這種儼如泰山壓頂一般的威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面對如此巨大的威壓。張飛唯一能做的就是強迫自己冷靜,不可沖動。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他固然不懼一死,奈何他死了事小,連累闔家一百余口悉數被誅則事大,兩相對比,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百感交集之中,張飛隱隱感覺李暹出面問罪似乎另有深意,并不單單是為了指責訓斥他,似乎還隱含著包庇保護的意味。捕捉到這種感悟之后,張飛心思急轉,重新將剛剛發生的一幕從頭到尾梳理一遍,漸漸李處頭緒,證實了他的判斷。

“原來李暹將軍之所以對他厲聲詰責,表面上看似嚴厲、不留情面,實際上卻是在袒護他。若不是李暹突然橫插一竿子,只怕他現在已被周瑜問罪斬首,祭旗立威了!”佇立半晌,張飛終于想通了這場爭斗的癥結所在,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危險處境。

明白這一切的始末之后,張飛心頭一陣失落,備感凄涼。想他張飛縱橫沙場十余載,自恃勇猛過人,一身是膽,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卻不料十幾年后的今天竟然淪為祭旗立威的替罪羔羊,任人宰割,卻無絲毫反抗之力。但是,心中凄涼之余他又感到一絲溫暖,而這份極其珍貴的暖意便是源于李暹對他的袒護。

說起來,在這次奉命前往李暹帳下聽候調遣的半年時間里,張飛一直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其中就包括他的頂頭上司李暹。然而李暹卻對此毫不介意,反而時常把他叫到軍帳里飲酒,席間兩人幾乎沒有交談,一味地埋頭飲酒吃肉,而后喝得酩酊大醉,被李暹命人把他抬回營帳,派遣親兵服侍他安寢歇息。

這種情形先后發生過四次,無形中讓張飛漸漸習慣了這種特殊的相處方式。他很喜歡和李暹拼酒,爽快盡興,一碗一碗對飲,毫不做作,亦沒有半分繁文縟節,端是暢快淋漓。

通過歷次拼酒,張飛清楚地感到李暹其人外表呆板木訥,沉默寡言,實則心思細膩,待人坦率寬厚,是真正的表里如一的忠義之人。

在這一點上,張飛感覺自己和李暹意氣相投,脾氣秉性極其相似,頗有相逢恨晚、一見如故之感。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李暹比他沉穩,處事穩重,外表木訥卻極具內秀,屬于典型的大智若愚。而這亦是張飛最為欽佩李暹之處。因為他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躁易怒,動輒鞭撻軍士,以致隨行親兵對他畏懼如虎,根本不敢違逆他的命令,連說話都哆嗦。

這些不經意間的細節,之前并沒有引起張飛的注意。或者說,他把自己對李利的怨恨全都轉嫁到了李暹身上,因此對李暹所做的一切并不領情,自然也體會不到其實李暹一直對他頗為照顧。

直到此刻面臨生死抉擇之際,張飛方才意識到李暹這個時候出面指責他的真正用意。指責訓斥是假,包庇袒護他才是真。也正是有了這份明悟,促使張飛想起李暹之前對他的種種善意。切身體會到李暹的好,以及李暹此刻毫不留情的話語中隱藏的深意。

一念至此,張飛緊緊攥著的拳頭慢慢松開,看向李暹的目光浮現一抹濃濃的感激,遂拱手一揖,終是大徹大悟了。

張飛的神色變化悉數落在李暹眼里,看到他終于明白過來。李暹不禁暗自松一口氣,遂轉身退回原位。擺手示意趙云、馬超和黃忠等人落座,不必大動干戈。趙云三人當即會意,既而相顧一眼,紛紛放下戒備。重新坐下來。待他們三人落座之后,堂下其他將領隨之松弛下來,各自落座,文官們見之紛紛效仿。

果不其然,就在李暹不急不緩地坐下之后,張飛大步出列,行至大堂中央,恭聲道:“末將當堂頂撞都督,實屬不該。請都督責罰!”

此話一出,堂下眾人不由長噓一口氣,徹底放松下來。大堂內爭鋒相對的氣息隨之散去,氛圍變得緩和起來。許多文臣武將不禁輕輕點頭,對張飛主動請罪的態度頗為認可,紛紛以為只要張飛主動請罪,此事便可就此揭過。畢竟,大戰在即。若是統兵將領之間不和,勢必影響全軍士氣。繼而影響整個戰事。

兩者相比,孰重孰輕已然不言而喻。在這一點上,堂內眾文武的意見一致,都認為眼下軍中將領之間必須團結一心,切勿滋生嫌隙,以免影響大局。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周瑜之所以問罪張飛,絕不單單是因為張飛當眾藐視他,真正用意是當眾立威,樹立三軍主帥的無上威信。而這一點,堂下眾人之中能夠領悟意圖的并不多,僅有坐在堂下兩側前列的寥寥數人而已。

是以張飛主動請罪并不代表此事就會到此為止,輕易揭過,結果如何最終取決于周瑜的態度。畢竟他才是大軍主帥,堂下眾文武都要聽從他的調遣,這是他應有的權利,也是責任。

“哼,責罰?”盡管張飛請罪的態度十分誠懇,但位于上階的周瑜對此并不領情,反而皺著眉頭,滿臉慍色的冷哼一聲。

隨即,周瑜沉聲道:“隨軍主簿何在?張飛公然藐視本都督、違抗軍令、咆哮公堂,三罪并處,該當何罪?”

“呃,這、、、”此時擔任隨軍主簿的是武都太守裴潛,然而他只是大軍駐扎漢中時的臨時主簿,主要負責統籌出征大軍的糧草輜重和后勤供給,并不參與軍紀稽查;畢竟他的本職是武都太守,并非全職主簿。是以當周瑜詢問應該如何處罰張飛之際,裴潛聞聲色變,頓時語塞,遂不由得扭頭看向剛剛任命的西涼軍主簿楊阜楊義山,示意他出面答話。

與此同時,裴潛的臉上浮現一抹為難之色,遂將目光投向坐于左側首位的李暹身上。這是因為他是堂下屈指可數的真正領悟周瑜意圖的文武官員之一,他不僅知道周瑜想干什么,還知道李暹剛剛出面訓斥張飛的真實意圖。因此,他此刻將這種得罪人的事情推給楊阜,并不是他自己缺乏擔當,刻意推諉搪塞,而是隨著李暹出面干預,事情的性質已然改變,不再是處罰張飛那么簡單,這其中還牽涉到上將軍李暹。

可是一旦牽涉到上將軍李暹,那么眼前之事的性質便徹底變了。雖然周瑜是主公李利任命的三軍主帥,按照慣例,理應掌管全軍的生殺大權;但是上將軍李暹牽涉其中,無形地使得這件原本很簡單的事情陡然變得復雜起來。

事態上升至這種高度,牽涉到周瑜和李暹二人,像裴潛這樣一郡郡守實在不宜牽涉其中,即便是不偏不倚、據實直言,卻仍是欠妥。是以他第一時間將自己摘出來,把事情推給楊阜,由他代為作答。此舉既是明哲保身,亦是表明自身態度,潛臺詞便是他裴潛只聽命于主公李利,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一概與他無關。

看到裴潛的目光,楊阜點頭會意,當即不假思索的接著裴潛的話茬,恭聲道:“稟都督,秉承主公頒布的軍紀,抗命不遵者、斬。藐視主將者、斬,公然咆哮軍帳或議事大堂者,杖責三十至一百。視情節程度依次遞增,恣意妄為者、斬。是以,張飛將軍觸犯以上三條軍紀,按律當斬!”楊阜雖是初來乍到,但是熟知軍規軍紀,因此遵照周瑜提出的罪名逐項作答,中間連個磕絆都沒有。一氣呵成,很是順暢。

堂下眾人聞聲色變。剛剛松弛下來的神情再度變得凝重起來,堂內的氣氛隨之改變,寂靜無聲,令人備感壓抑。這一刻。大多數人的目光并不在張飛身上,也不在上階的周瑜身上,而是紛紛以審視的目光看著楊阜。這其中有幾道目光頗為耐人尋味,驚詫、質疑、不解等神情悉數浮現其中,其間還夾雜著幾分贊賞之色。

楊阜這番話無疑是給人一種投其所好的味道,頗有幾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愣頭青的架勢。剛剛周瑜提拔他進入軍中擔任主簿、西路軍參軍,可謂投之以桃;而今他轉手便順著周瑜透漏出來的意愿,當眾宣布張飛按律當斬,是為報之以李。

可是。堂下眾文武都看出上將軍李暹有意袒護張飛,難道他楊阜看不出來嗎?如果他看出了其中門道,那么是不是意味著他在周瑜和李暹之間已經做出選擇。旗幟鮮明地投向周瑜呢?莫非這位被主公李利賞識的隨軍主簿竟是這般淺薄,認為主帥周瑜在軍中的地位遠遠勝過上將軍李暹么?

就在眾人浮想聯翩之時,但見楊阜說完話后并未落座,而是對上位的周瑜躬身一揖,繼續說道:“依照軍紀,張飛將軍理應處斬。然則時下正是大軍出征之際,亦是正需用人之時。而張飛將軍乃沙場悍將,主公之所以將其調到軍中,便是為了讓其沖鋒陷陣,攻城拔寨。是以,張飛將軍雖然罪在不赦,但是法理無外乎人情,理應事急從權,留其性命,酌情處置。”言盡于此,楊阜再不多言,躬身站在張飛身邊,靜候周瑜的決斷。

不得不說,楊阜后面補充的這番話與之前所言截然不同,儼然三百六十度大轉彎,跨度極大。乍聽起來,讓人感覺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但細細琢磨一番又覺得很有道理。關鍵是,他說出了李利派遣張飛參戰的真正意圖,這才是最具說服力的。這是因為李利的命令和意圖是不容置疑的,任何事都必須服從于李利的意愿,否則就行不通。

堂上的周瑜聞言后,眉頭微皺,神色陰沉,頗為不悅的道:“大軍出征在即,正是用人之際固然不假,卻無須這等公然抗令之輩!主公常言‘無規矩不成方圓’,軍紀就是軍紀,不容更改,膽敢違抗軍紀者就必須予以嚴懲!來呀”

“都督且慢!”眼見周瑜不改初衷,仍然堅持問斬張飛,于是不等周瑜下令,李暹便插話打斷了他后面的話,起身說道:“都督息怒,末將尚有下情稟報。”

“哦?上將軍但講無妨,本督洗耳恭聽。”周瑜神色微變,頷首沉吟道。

李暹接聲道:“時下大軍未動,戰事未起,倘若先斬軍中大將,勢必影響全軍士氣,此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斷不可取。此外,張飛乃末將帳下部將,其人公然抗令、咆哮公堂,乃末將教導無方,管教不嚴之過。而今張飛犯下大錯,末將身為主官難辭其罪,理應一同受罰,還請都督明鑒。”

“嗯?上將軍”周瑜聞聲色變,欲言又止,遂閉口不言,捋著胡須沉思起來。半晌后,他滿臉陰沉的道:“上將軍所言不無道理。既如此,此番罪責暫且記下,允許其戴罪立功,將功折罪。然則,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甲士何在,將張飛這廝拖出去,當眾重杖六十,以儆效尤!”

話音未落,就在甲士押解張飛走出大堂之時,周瑜霍然起身,朗聲下令:“上將軍李暹、胡車兒、呂蒙聽令,午后整軍,傍晚出發,經米倉道進軍巴郡,不得有誤!”

“諾!”李暹三人齊聲應諾,隨即大堂議事結束,眾文武相繼離開。

當他們走出大堂看到正在受刑的張飛之際,某些心明眼亮之人眼瞳中閃過一抹高深莫測的笑意。很顯然,他們已然看出了一些門道,至少看得出此次當堂立威的不是周瑜,而是上將軍李暹。而周瑜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逢場作戲,實際上他此番純粹是“陪太子讀書”,其目的便是替李暹在此次南征益州之中樹立威信,并助其收服張飛?

—————————————————

第238章 鐵騎入夢(五)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902章 風云會,諸侯云集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625章 關東風云戰河東(一)第411章 一群漂亮娘們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44章 這一拜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82章 只手遮天破春秋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119章 無塵宮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448章 冀州軍第一將才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54章 矛與盾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11章 龍爭虎斗之馬超首戰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773章 張良計,過墻梯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726章 霧里看花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13章 勇士戰歌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410章 小白臉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194章 出頭鳥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須眉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92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849章 唇亡齒寒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859章 你為家族獻身吧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161章 后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625章 關東風云戰河東(一)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柜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6章 先下手為強第9章 初露鋒芒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14章 悍將波才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211章 龍爭虎斗之馬超首戰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
第238章 鐵騎入夢(五)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902章 風云會,諸侯云集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625章 關東風云戰河東(一)第411章 一群漂亮娘們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44章 這一拜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82章 只手遮天破春秋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119章 無塵宮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448章 冀州軍第一將才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54章 矛與盾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11章 龍爭虎斗之馬超首戰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773章 張良計,過墻梯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726章 霧里看花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13章 勇士戰歌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410章 小白臉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194章 出頭鳥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須眉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92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849章 唇亡齒寒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859章 你為家族獻身吧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161章 后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625章 關東風云戰河東(一)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柜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6章 先下手為強第9章 初露鋒芒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14章 悍將波才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211章 龍爭虎斗之馬超首戰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丹凤县| 常宁市| 大庆市| 剑川县| 台州市| 怀集县| 民乐县| 临邑县| 龙陵县| 乐东| 平泉县| 常山县| 金门县| 玉山县| 商丘市| 广水市| 武城县| 湘阴县| 五莲县| 汤阴县| 漳州市| 内丘县| 且末县| 巧家县| 靖江市| 广灵县| 谢通门县| 宝兴县| 镇巴县| 陆良县| 台州市| 贡觉县| 通城县| 阿勒泰市| 贵阳市| 绍兴县| 白水县| 靖江市| 东方市|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