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五章 捭闔長安(二)

?

陳湯一直忙個不停,連馮兒求他教兩下子泰山拳法的工夫都沒有。想要去拜訪侯應,可沒有人知道他的居處,這一計劃也只好作罷。

他在籌劃著,該給自己變個身份了,當然,也要幫一下杜勳,一起做武官,最好是去西域或朔方,那樣可以避開長安複雜的官場,施展各自的專長。但是,事情的發展總是不以他的意志爲轉移的,張臨、劉更生等人帶來的不都是好消息。

現在,大將軍許嘉掌握朝中的實權,尤其是人事大權,而且與石顯等人打得火熱。許嘉做官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賣官,不過,他的胃口很大,價碼很高,僅僅一年多時間,就把長安的官職賣得差不多了,想在臨近各郡謀個千石的職位,也動輒千金的。即便這樣,位子也剩下不多了。

陳湯也很懊惱,怎麼,我有錢了,官位卻沒有了,想買個官都買不到?

不過,他沒有氣餒,千方百計蒐羅信息,得出的結論是,雖然朝廷看似鬧官荒,實際上是缺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大漢北方邊界線東西兩點危機四伏。烏桓高句麗先是不斷進犯,被甘延壽痛擊,不敢再來進犯了。後來,他們派人在太守府製造火災,並造謠嫁禍甘延壽。石顯聽到消息後,向皇上進了一言,甘延壽被免職回長安。遼東方向亂成一鍋粥。

喲,我還得爲甘延壽破費點,不能讓一個將才浪費了。陳湯想。

西域都護韓宣也多次上書,請求朝廷換人換防,因爲那裡的壓力太大,他實在承受不了了。郅支的三千殘兵在西域人眼中就是神兵,聞之喪膽。西域各國都害怕郅支,暗中向他稱臣納貢稱臣,都護府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大漢的統治岌岌可危。

韓宣真是個廢物!看來,我得去西域,重整隊伍,會會郅支!陳湯握緊了手,自言自語。

眼下,要買個官!最好是和甘延壽捆綁一起,買西域都護府的一套官職,順便捎帶上杜勳。

陳湯一說,杜勳真上心了,比誰都召集,不斷地催促陳湯:

“子公兄,你快點行動吧!大將軍要出使匈奴了。這一去,可得半年時間啊!”

就在這時,宮中的宦官來催促他,趕緊進宮,皇上召見。

他特意穿過藁街,由北闕而進宮。他觀察了路邊的蠻夷邸,特別注意進出的人數和著裝。看到那麼多匈奴人急急匆匆的神態,他猜想著,裡面不知又有多少陰謀呢。

宣室裡,只有皇帝一個人在等候著陳湯。

“陳愛卿,你和侯愛卿對邊疆形勢的分析和認識,高出他們許多。我很想把你們找到一起再做仔細研究,可惜啊,侯愛卿染上重病,無法入朝。朕只得向你諮詢了。朕還是再次提出當年的問題,你認爲,當今大漢軍務最大的憂患是什麼?當務之急是什麼?”

“陛下,臣的答案與當年一樣,只是對策更具體些。臣以爲,大漢最大憂患還是在匈奴,重點打擊對象是郅支,藉此敲山震虎,威懾呼韓邪,分化瓦解其他部落,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效果。”

“仔細道來。”

“東北方向,各支蠻夷隊伍現在鬧得正歡,攪得邊關不得安寧。但仔細想想,他們都是烏合之衆,爲暫時的利益而茍合,最終難成氣候。烏桓高句麗是兩支實力最強的隊伍,但他們畏懼甘延壽的威嚴,在他的眼皮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於是,使用詭計加害甘延壽。目的雖已達到,但他們的聯

盟也到了解體的時候了。我們可以派使者分別去兩個部落,用重金拉攏撫慰他們的首領,然後,離間他們雙方的關係,用不了幾天,他們就會大打一場,互爲仇敵的了。陛下的東北之憂就可解除了。”

“爲什麼要重點打擊郅支呢?路途遙遠,我們是不是鞭長莫及呢?”

“陛下,首先,我們不能把郅支與呼韓邪看成鐵板釘釘一成不變的死敵,在某種特定情況下,他們是可能化敵爲友的。更何況他們永遠淌著匈奴的血,永遠都是匈奴人。既然這樣,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捐棄前嫌,東西攜手,夾擊大漢的。只是條件尚未成熟,現在還不是時候。”看著皇上不太相信的神情,陳湯也沒有接著展開。

“其次,河西四郡是個關鍵環節,因爲它南有西羌西南夷等部落,北有匈奴、丁令等國,東聯長安,西接西域,是戰略前線,也是戰略樞紐,必須有充足的人員財力物力的準備。據我所知,各路的敵人都在緊盯四郡,四周也常有小規模的戰事。”皇上點了點頭。

“其三,做好了思想和軍事準備後,要堅決不失時機地消滅郅支,以最小的代價贏取最大的戰略利益,以穩固大漢在西域的勢力範圍,震懾對大漢有非分之想的人,讓大漢天子的浩蕩皇恩惠及天下。”

“據朕所知,郅支逃到康居後僅僅剩下三千多人,它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陛下,匈奴人看似烏合之衆,戰勝,則聚合一起,戰敗則各自逃竄。但是,他們也有極強的組合再造的能力,隨時隨地都可能生根發芽。只要有單于在,他們就能征服四周部落,使之成爲匈奴新的成員。今天還是烏孫人、康居人,明天就都成了匈奴人,而且還很難再變回原來的烏孫或康居人。現在,郅支雖只剩下三千人,但是他的精華,久經沙場的精銳,絕對不可小視。正是靠這三千人,他牢牢控制了康居,並打敗了烏孫,重新樹立起霸主的形象。如此下來,就不愁有人來投奔,就不愁再建一個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口的大匈奴。”

“再者,郅支是個極聰明的人,善於反思,勇於決斷。屢戰屢敗後,郅支很快就汲取教訓,改變戰略,調整具體的對策,他確實是個難對付的人。他一改匈奴逐水草而居無固定居所的習慣,在都賴水邊建立了一座堅固的城池,命名爲單于城,從而形成了一個與西域都護府抗衡的新的權力中心。他的野心很大,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半徑萬里的大帝國,連長安、洛陽都劃在了這個範圍之內。”

“他現在還沒有實力達到這種地步吧?”

“是的,陛下。但很快就能這樣,到了那時,我們就可能非常被動了。他們的再造能力太強了,超出人們的想象,所以我們要防患未然。”

“可是,要攻打郅支,肯定要勞師遠征,曠日持久,我們經歷的戰事太多了,老百姓也正在休養生息,抽不出人員組織大軍遠征,國庫也承受不了如此之大的開支。”皇上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陛下,我們可以因地制宜,我們可以借。”陳湯把“借”說得特別重,“可以西域都護府爲前哨,以戰爭收穫爲誘餌,糾集城郭各國的人馬,以夷制夷。”他又細細道來。

“陛下一向是解救弱小蠻夷於水深火熱中,他們都感恩不盡,盼望有機會報答陛下。匈奴不拿他們當人看,對他們祖祖輩輩非常殘暴,他們也想報仇雪恨。比如,剛剛歸順的山離羌,他們的首領靡諾就

打算自己出資,組織五千人的部隊,接受漢將的節度指揮,配合漢軍,攻打匈奴。據我所知,西域諸國中,這樣的部落不在少數。”

“好!借兵殺敵是個好辦法。那麼,這項任務艱鉅無比,你看,派誰去統轄西域最合適呢?”皇上盯著陳湯問。

“陛下,臣陳湯去最合適!”陳湯斬釘截鐵,沒有半點猶豫。但是,皇上卻沉思了片刻,半晌才說:

“陳湯,朕的想法也是如此。但是,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我們還是穩重爲好,不能草率從事。朕登基以來,一直宣揚以德治天下,朝中的儒生與朕一樣,特別看重節操,他們都有一種道德潔癖,雖然你也知道,這只是他們的幌子,但是,他們的言辭卻有極大的殺傷力。他們不會很情願地接受你一步到位擔任千石、二千石官職的現實,肯定會加以阻撓的。如果你挑頭接管西域都護府,他們肯定會鬧翻了天的,到最後,我們還是一無所獲。因此,朕有個想法,要想避免這個後果,就得給你找個好搭檔。”

“陛下,是誰呢?”陳湯一急,話語脫口而出。

“呵呵,陳湯。是甘延壽!你和他搭個班子,甘延壽做都護,以他爲主,你輔佐他。你看怎麼樣?”

陳湯半點失落感也沒有,乾脆利落地回答:

“回陛下,臣陳湯願意。”

“好。朕很快就與大將軍丞相等會商一下,不久,就會下達詔書,給你們授予官職,配齊人馬。”

“謝主隆恩!”

雖然是如此拜謝的,但陳湯一聽“會商”一詞,目光增添了一些迷茫。

皇上要說的事兒不止這些。

“朕還有件棘手的事情,你幫著想想辦法。”

“陛下,臣聽著。”

“匈奴的左伊秩訾王害怕呼韓邪懷疑他迫害他,要向大漢投降,已經率領千餘人越過邊塞,進入北地了。你看,是接受他,還是送回匈奴呢?”

這個信息也是出乎陳湯所料,他馬上定了定神:

“陛下,無論如何,不能將他送回去。如果那樣,我們在四夷中將失去威望,沒有人會相信大漢能主持正義給他們做主了,不會再有人投奔大漢了。這樣看來,必須留下他。”陳湯又望了一眼皇上,接著說:

“既然我們要把他留下,就該名正言順,就該封侯賜地,爲其佩戴王侯的印綬。”

“這樣合適嗎?呼韓邪會怎麼想?”

“陛下,本來漢將韓昌、張猛與呼韓邪是有約定的:漢匈雙方都不接受對方人員投降,投降者要就地遣返。但此事肯定特殊,要特事特辦。據我所知,呼韓邪猜忌心很重,本來是靠左伊秩訾王才度過難關,卻因他功勞大,容不下人家,把他往絕路上推。我們接受左王,是按道義行事,不是干預匈奴內政。因此,臣料想,呼韓邪是沒有膽量也沒有臉面來要回左王的。”

“再者,呼韓邪也知道,他暗裡做的那些事情,大漢也不是完全不知道的,擺上桌面來,恐怕遭受的不僅是責罰了。”皇上也心領神會。

“陛下,我們做了這些之後,還是需要好好安撫呼韓邪的。大將軍出使匈奴時,要高規格地獎賞單于,送給他們更多的糧食物資,穩住他,一點點感化他。即使做不到,也可延緩災禍的發生,以保證我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解決郅支單于。”

“嗯,說的不錯。朕採納了。”

(本章完)

第五十八章 陳湯兵諫第十一章 初現裂隙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五十九章 君臣心事大結局 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八章 甘陳際會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五十八章 陳湯兵諫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十七章 東西單于(一)第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三章 灞水垂綸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七章 耀武西市第四章 謫戍朔方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三十四章 鵰鶚岡上第一章 寒夜跪靈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二十七章 蠻夷館中第九章 煮酒論兵第八章 甘陳際會第三十一章 丞相召見第四十八章 笑泯恩仇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三十四章 鵰鶚岡上第一章 寒夜跪靈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二十二章 鏖戰西羌(三)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四十八章 笑泯恩仇第三十章 靡諾輸誠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九章 煮酒論兵第三十八章 東線安寧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五十二章 阿爾圖斯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四十五章 公孫扶禮第三十七章 西進尖刀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章 高人侯應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七章 耀武西市第五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十二章 奔赴東西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五十章 合黎山上第十七章 東西單于(一)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十四章 未央輕寒(二)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二十二章 鏖戰西羌(三)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十六章 未央輕寒(四)第四十五章 公孫扶禮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三十七章 西進尖刀第六章 立身長安第四十章 運籌戎旅第二十章 鏖戰西羌(一)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六十六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四章 謫戍朔方前言與人物指數表第三十一章 丞相召見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四十六章 至教兄弟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四十一章 天水講武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十一章 初現裂隙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四十一章 天水講武第六十四章 劍拔弩張
第五十八章 陳湯兵諫第十一章 初現裂隙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五十九章 君臣心事大結局 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八章 甘陳際會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五十八章 陳湯兵諫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十七章 東西單于(一)第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三章 灞水垂綸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五十五章 奔向烏壘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七章 耀武西市第四章 謫戍朔方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三十四章 鵰鶚岡上第一章 寒夜跪靈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二十七章 蠻夷館中第九章 煮酒論兵第八章 甘陳際會第三十一章 丞相召見第四十八章 笑泯恩仇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三十四章 鵰鶚岡上第一章 寒夜跪靈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二十二章 鏖戰西羌(三)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四十八章 笑泯恩仇第三十章 靡諾輸誠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九章 煮酒論兵第三十八章 東線安寧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五十二章 阿爾圖斯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四十五章 公孫扶禮第三十七章 西進尖刀第三十九章 西陲異動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章 高人侯應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七章 耀武西市第五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十二章 奔赴東西第十九章 東西單于(三)第五十章 合黎山上第十七章 東西單于(一)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十四章 未央輕寒(二)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十一章 軍團榮譽第二十二章 鏖戰西羌(三)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二十六章 捭闔長安(三)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十六章 未央輕寒(四)第四十五章 公孫扶禮第二章 瑕丘歲月第三十七章 西進尖刀第六章 立身長安第四十章 運籌戎旅第二十章 鏖戰西羌(一)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六十六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四章 謫戍朔方前言與人物指數表第三十一章 丞相召見第二十三章 鏖戰西羌(四)第四十九章 張掖休整第四十六章 至教兄弟第六十章 未央廷辯第五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六十三章 水畔決戰第三章 不孝之罪第四十一章 天水講武第二十八章 三輔酣宴第十一章 初現裂隙第二十一章 鏖戰西羌(二)第六十一章 挺進烏孫第四十一章 天水講武第六十四章 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