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

bookmark

陽夏南郊在進入十月之前,其實風景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六七月份,這裡還有一片不小的油菜花地。本來油菜花在陽夏這種天寒地凍的地方就不多見,所以在這能有這麼一塊也是尤爲難得,初秋時節,常見少男少女結伴到此遊玩。不過現在這裡早已只剩下一片的冰天雪地,視線所及盡是一片皚皚白雪,雪地中一腳踏下去幾乎沒膝,完全感覺不到半點生機。

大概是後知後覺自己問的有點不合時宜,那句話出口後,看到兩人的反應樊梨就自覺地閉嘴,不再去向老馬追問。按說那人吧,作爲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世人當作傳說一般津津樂道的天才,即使自己那時太小沒有過多的瞭解,但多少還是有些耳聞的,加上後來又刻意地去了解了許多,所以要是讓自己大致講講他的事蹟,也是能有些說道的。不過出於小丫頭好奇心重,而且自認爲畢竟那麼多年過去了,遼以暢應該不會十分在意,所以沒有多做考慮便想到哪說哪地問了一句。

可是看到兩人,特別是那個自己原本以爲只會油嘴滑舌嘴皮子不留情的浪蕩世家子遼以暢,剛纔盯著自己那眼神,彷彿就是在說“你確定要問這個問題?小命會不保的哦”。那一刻,樊梨才覺得,自己這個心直口快的性格,在那些心裡有一塊旁人不能觸碰的地帶的人面前,還是保持沉默爲好。

然而問了之後同樣是沉默,三個人就這樣一言不發地走完了整條陽夏大街,走到南門的時候,還在忌憚遼以暢那令人膽寒的眼神的樊梨,竟然看到他剛過了守城士兵的檢查就縱馬飛馳,幾個瞬息就消失在茫茫的雪地中。不明所以的丫頭正準備策馬追上去,旁邊老馬一把抓住繮繩。

“喂,丫頭,你們都跑了剩我老馬一瘸一拐怎麼追得上啊!”

樊梨望著遼以暢消失的方向,還是有點不安地說:“他不會想不開吧?”

老馬笑著擰開酒葫蘆塞子,往嘴裡灌了二兩竹葉青,說道:“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纔不會爲這點事想不開呢,不過每次提到這事,即便是過去了這麼多年,總還是會有點觸動的。不難理解,畢竟那是他唯一的哥哥啊。”

見樊梨欲言又止,一向善於琢磨別人心思的老馬立馬就猜到了她心中所想,乾脆就放下酒壺,一步一步地走在雪地上,頭也不回地說:“現在你想聽我家大殿下的故事,我倒是可以講給你聽。這些東西啊,在老馬心裡頭也藏了十多年了,不想說,也找不到人可以說,好了,今天就講給你樊丫頭。兩個殿下,待老馬都是頂頂好,以岑殿下那時候誰都瞧不上,不知爲何卻樂意把老馬當成好哥們。這麼多年啊,挺想他的······

“現在的江湖,要論誰的成就最高,非我家王爺、武當山陳中洛和撲潮島魏君白三人莫屬,江湖百年,曾經的五大宗師凋零殆盡之後,也確實只有他們三人能扛起江湖的大旗了;當今論年輕一輩中誰天賦最高,都尚帥谷煬之子谷鵲臣、鼎劍閣劍鼎容復、皇帝身邊的貼身侍衛黃拓與武當山劍癡段崇阿四人是公認的四大武道奇才,可以說天下武道的未來基本就在這四個人身上了。不過,不管是老一輩三大巨擘,還是如今四大天才,要跟十年前的以岑殿下比,那簡直都不夠看的。遼以岑,那時候的這三個字,那纔是天下江湖的忌諱啊······

“古今習武者,想要達到天人合一的聖人境界,必要跨過的五道門檻,分別是守拙、通幽、坐照、入神、洞天。前四個境界取自十九道九段棋力,守拙之前,都是些沒有真正踏上武道門檻的門外漢。‘三十少通幽,五十難坐照,百年不過三入神,千年難得兩洞天。’說的基本上就是要達到這些不同武道境界的難易程度了。雖然千年間也只有三百年前摩詰寺的王摩詰踏進了洞天,不過近百年來,能修煉到坐照入神境的人倒是慢慢多了起來,不過破境速度最快的,還是得數千年難得一遇的遼以岑了。

“以岑殿下生而守拙境,十三歲通幽,十五歲坐照,十六歲上劍海七劍取走劍海三大名劍之一的‘霸唱’,可以說震驚了整座江湖。當時的老不死陳中洛說,不出十年,整個江湖將會是他一個人的江湖。可惜啊可惜,天妒英才,後來在澈月剛剛攻下大殷帝都朝歌的時候,晟彥的人暗算了他,他走的時候,才十七歲,幾近入神,卻沒等到自己擁有整座江湖的那天······”

老馬一口氣說完,沒有像剛纔一樣盯著樊梨等待這丫頭拋出什麼問題,而是靜靜地取下酒塞子又灌了一口竹葉青,就不再說下去。

樊梨靜靜地聽完,期間沒有插話,也實在沒什麼要問的,只是若有所思地看著老馬,看他滄桑的臉上藏不住的那點感傷,融進不願化入愁腸的竹葉青順著他滑稽的山羊鬍子掉下來。

素來對江湖上聲名遠播的傳奇人物十分感興趣的樊梨,對老馬講的這些當然大多數是知道的,而且這個遼以岑,又是十多年來江湖最具有傳奇性的天才,他的故事家喻戶曉,樊梨知道的肯定只會比老馬說的這些多。可是不知道爲何,此刻的她就是沒有了想繼續往下了解的慾望。

“沒事就走吧,以後你會知道得更多的。”又重新把酒壺拴在腰間的老馬轉過身望著樊梨,半天,又加了一句讓她一頭霧水的話。

“你這個丫頭蠻有趣,我老馬喜歡。”

樊梨老馬二人再看到遼以暢的時候,已經是在陽夏城南十幾裡之外的一處廢棄多年的小茅屋前邊了。遼以暢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隻蹩了一腳的破板凳,正像個安詳的農夫,坐在茅屋前悠閒地沐浴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陽光。見兩人過來,一副早就瞭然於胸的神態,僅僅是瞄了二人一眼,又閉上眼睛不知道是在養神還是在想什麼心事。

見此情景,老馬朝身邊丫頭笑了笑,一瘸一拐走到那正在遼以暢身後也相當無聊的小白龍面前,愛撫地撫弄著它的鬃毛。樊梨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做什麼好,想找個坐處,四下又全是厚厚的積雪。無奈只得重新爬上已經是累得不堪的小紅馬背上。

“真當它是隻畜生啊,就準你人休息,不讓馬歇歇腳啦?”遼以暢瞇著眼睛,懶洋洋說道。

本來準備回一句“關你屁事”的樊梨壓住火氣,想到自己先前的失言,又看了看這小紅馬確實是一副不情願讓主子上身的樣子,當下就忍了,放下已經踏上馬鞍的一隻腳,儘量不讓他察覺到不爽地說:“那你給我找個坐的地方唄?”

遼以暢屁股往邊上挪了挪,眼睛瞥了一下身下的板凳:“喏,不嫌棄的話這個分你一半?”

樊梨也不管什麼男女授受不親,不作任何考慮就向那空出的半截板凳走去,正要坐下,遼以暢卻又伸出一腳放在凳子上,朝她輕浮一笑:“這板凳太短,兩人坐上面太擠,不如你就坐我腿上吧,我的腿可比這木板子來得舒服。”

“小流氓,休想佔本女俠便宜,別說你腿上,從今以後只要你染指過的東西我都不會去碰了,噁心!”

再也忍不了的樊梨咬牙切齒說完,返身又要上馬。遼以暢卻直起身來,拍了拍衣裳,朗聲道:“老馬,別再擺弄那幾戳毛了,出發咯。”

老僕應了一聲,走到仍是沒有翻身上馬去的樊梨丫頭面前,別有用心地說了句“出發了”,就牽著馬跟在遼以暢後面走了。只剩下憤憤的樊梨一隻腳吊在馬鞍子上,想發作又強行壓住怒火,看著漸行漸遠的主僕二人,放下腳來,牽著小紅馬,走到那隻已經倒在地上的蹩腳板凳前狠狠踢了兩腳,罵罵咧咧了幾句才重又跟上去。

看得到遠處巍峨雪峰的時候,這個一路從西南到東北大約徒步行走了六千里路程的中年人終於是停下了腳步。

中年人打扮素淨,行爲規矩,如若沒有那柄隨意挎在後背的巨劍,和臉上那道觸目驚心的一寸來長的刀疤,任誰也不會懷疑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市井百姓。刀疤劍客停在一片茫茫雪地裡,擡頭望了望遠處的雪峰,用手背擦了擦額頭滲出的細汗,掂了掂背上巨劍,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從劍閣到陽夏的這段路,這個鼎劍閣劍客雖說只來往了兩三回,卻也算得上是輕車熟路,加上自己身上的任務緊急,趕路時往往三步並作兩步,常人快馬加鞭都得走上個把月的路程,他停停走走僅用了兩旬時光。記得自己出發時,劍閣那邊還沒有落今年第一場雪,可是前幾天在洛陽就聽說劍閣剛凍死了一位八品朝臣的幼子。越往北走,氣候越是天寒地凍,若不是這邊是皇城根上天子腳下,恐怕凍餓而死之人要遠遠多出西戎那邊。如今他所在的京畿,雖說這幾天天氣轉晴,只有夜間偶爾會飄點不大的雪花,這覆地三尺的積雪和阻斷江河的堅冰仍是沒有要融化的意思。就像他現在站立的地方,依然是一腳下去尺把深的坑。劍客回首望望身後,長蛇一樣的深坑,記錄著自己這一路的坎坷。

他也在想,這條路,到底是通向天堂,還是地獄;是人生的飛黃騰達,還是生命的戛然而止。

想到這他又望了一眼眼前不足十里的高聳入雲的雪峰,答案,就在那裡。

“我們上山去幹嘛?”賭氣不語已久的樊梨發現了不對勁後還是忍不住向遼以暢問道,“不是說去朝歌嗎,就往南直走就好了,幹嘛要上山?”

見遼以暢這邊沒有要搭話的意思,老馬答道:“要去朝歌,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

樊梨還想頂老馬一句,本來不打算說話的遼以暢望著她淡淡說道:“你不是想知道遼以岑的事嗎?”

“遼······”已經吃了一次直言快語的虧的樊梨盯著一本正經的遼以暢,生生把後面兩個字嚥進肚子裡,回頭看了老馬一眼,老馬尷尬地笑笑,就去幫遼以暢繫馬。樊梨也沒再說什麼,跟著已經先行一步的少年向山上爬去。

上山的路並不十分坎坷,這山峰雖陡,卻早有人開發出了上下山的路,遼以暢對這些格外輕車熟路。即便是漫山都是雪白一片,腳下皆是幾尺厚的積雪,他仍是能夠準確無誤分辨出哪裡是路,哪裡不是,甚至連哪裡有個坑、哪裡有塊石頭、哪裡的泥軟不能踩、哪裡踩下去就是數十丈的深淵都記得一清二楚,所以遼以暢帶頭、樊梨居中、老馬一瘸一拐殿後的這三人,不算多麼辛苦,僅用了一柱香時間就到了半山腰。

遼以暢率先停下來的時候,樊梨看見他們面前不過是一叢長滿眼前視線的雜草,當時還以爲那人帶錯了路正想冷嘲熱諷幾句,但領路人遼以暢立即不慌不忙地撥開雜草叢,然後站到一邊,看了一眼小姑娘,示意她先鑽過去。樊梨不多做思考,小心翼翼俯身快速通過,再定睛看前方時,才發現原來前面又是別有洞天:現在自己站立之處原來是一片四圍都差不多一丈有餘的平地,因爲頭頂有密集的樹枝及雜草交織,所以並沒有覆蓋很厚的積雪,一腳纔上去,不過印出個淺淺的腳印子而已,不像外面那樣一腳一個大坑;平地另一頭,是一面光滑如玉的石壁,石壁也是丈餘來高,上面有幾行歪歪扭扭的字跡,頂上的雪松鬱鬱蔥蔥,枝條上的可愛霧凇正慢慢融化成水落下地來;石壁下方,開著一隻不大不小的洞,洞口大概樊梨稍稍低一下頭便能進入,再往洞口裡面看,就是黑漆漆一片,再找不出什麼新奇事物了。

樊梨初見這一番天地時著實有些震驚,一是震驚於在這深山之中沒想到還有這麼一處雅緻的所在,二是沒想到看似足不出戶的紈絝公子哥遼以暢居然也知道而且好像只有他一人知道這麼一處隱秘的所在。正想著將心中疑惑問一問他,就看到最後進來的遼以暢看看四周又看看自己,解釋道:“這個地方,就是我和他小時候最喜歡來的地方。”

樊梨當然知道遼以暢口中的那個“他”指的是誰,也知道既然都來了這個地方,定然是會將“他”和他之間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講與自己聽的,就不去追問,只走到石壁前,試圖摘下那美麗的霧凇,無奈那霧凇看似近在咫尺,卻絕不是她踮起腳尖或跳起來就能夠到的。幾次嘗試都無功而返後,童心未泯的丫頭又俯身看那石壁上的字,字跡歪歪扭扭卻格外力道十足,寫的是“願將腰下劍,直爲取南蠻”“聖人霸唱妃子笑,晟彥西戎谷幽蘭”之類,反正是自己看不懂的。

遼以暢看著樊梨,她頭髮上落滿細碎的雪花,正和身上的梨花瓣子相得益彰。

“這是我哥剛剛沒的時候我寫的,那時候我淨想著爲他報仇,就學著古人的詩句寫一兩句殘句,依葫蘆畫瓢,結果都是四不像。不過你現在讓我寫,卻是連那時候的水平都不一定有了。”遼以暢向那幾句詩走去,語氣平靜聽不出感情。

走到樊梨身邊,遼以暢半蹲下來,撫摸著兒時刻下的句子,笑容也好像稚童的樣子,不無感慨地說:“我當時居然這麼矮。”

老馬站在剛進來時候的地方,一言不發,也一動不動,想著嘆口氣,卻又不敢嘆出聲;樊梨想著也去摸摸那些一定是揉進了他男兒血淚的字句,手到一半卻又縮回,望著旁邊那張即便是印著笑容都看不出開心的俊俏臉龐,竟不自覺地升起一絲同情。

“走吧,”遼以暢收回思緒,站起來從腰上取出火褶子點著,率先向洞口走去,“去裡邊吧,小心腳下,注意頭頂,洞裡可有大蛇。”

樊梨可不怕,還是按照先前上山時的順序走在中間,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地朝前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她感覺走了好長時間,都快要趕上剛剛上山所用的時間了,眼前卻是一樣的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自己剛進洞時就一腳踩到坑裡,要是尋常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早就把腳崴了,自詡爲皮糙肉厚的樊梨僅僅是哼了一聲,然後蹲下來揉了揉又繼續前進了。

藉著遼以暢的火光,樊梨發現雖然洞裡光線彷彿始終不見亮,空間卻是慢慢地變寬敞了。才進來時僅能容一兩個人並行,還相當悶熱,洞中溫度比起洞外差不多一件裙子的區別,大概這也是洞口那片空地幾乎不積霜雪的原因之一。此刻空間變大,通風也漸舒暢,再往裡走竟有一絲涼意。她還留意了洞中環境變化,驚奇地發現原來這裡還有小水潭,難怪會感到陰冷,遼以暢繞著水潭邊走,光線又暗,所以譚中有無魚蝦或是水怪就不得而知了。再往前,又隱隱約約看到了生火的遺蹟,黑得晶亮的柴灰撒在地上薄薄的一層。又走幾步,樊梨就看到了地上的幾點陽光,在歡快地跳躍追逐。這時候前面的火褶子被遼以暢滅掉,自己跟著他轉了一個彎,一大片陽光就撲在自己身上,讓人有點猝不及防。

這個洞口,比入口大了不止一倍。

樊梨用手擋了擋眼睛,一馬當先朝洞口走去,剛走了兩步,又驚叫一聲猛然迅速往後撤——原來這隻洞口,是在半山的峭壁之上,再往前走,就得掉下那萬丈深淵。

遼以暢笑笑,望著洞口外說:“這山叫倚翠山,洞口外的深谷,叫唱月谷,現在的位置到唱月谷最深處,也就一百來丈的高度,你試試看,從這裡掉下去得花多長時間?”

樊梨看了看遼以暢,反常地沒有生氣,反倒是報以一個笑臉,好像是隻把他的嘲諷當作一個好笑的玩笑話聽。丫頭真心覺得這次的冒險不錯,尤其此時洞口外的美景,綿延雪峰與幽幽深谷一覽無餘,真是令自己心曠神怡,在這種美景下,什麼不開心都可以拋開不顧。

沒聽到樊梨的反脣相譏,竟感覺有點不習慣的遼以暢看了看已經搬了塊石頭雙手環腿坐下的樊梨,把身邊的兩塊已經磨得圓潤如玉的石頭分別給自己和老馬,兩人也一齊坐下。他看著樊梨渴望的眼神,並不去馬上講自己和那個人的故事,只是指著她身下的那塊石頭問道:“你知道這石頭那時候是誰坐的嗎?”

“遼···你哥哥?”樊梨第一反應就是遼以岑。

“不,是小皇帝曹瑨。”

這讓樊梨有點想不通:“皇帝?他也和你們一起玩?”

遼以暢理了理褲腳,回憶起那一段兒時的記憶來。

“我哥比我大七歲,我比曹瑨小三歲,我哥年少成名,在武道上突飛猛進,是舉世公認的天才;我雖不學無術,但從小飛揚跋扈,是囊雪城頭號混世魔王;那時候的曹瑨雖然是個皇室子孫,卻是個十足的廢物,懦弱無能,就跟著我們屁股後面玩,起初我們都是不待見他的,尤其我哥,最看不來這種整天無所事事,還老愛像女孩子一樣哭鼻子的人,不過我們發現不管我們捅了多麼大的簍子,他總能幫我們頂下來,就讓他和我們一起玩了。那時候的曹瑨,受到太子和其他想爭奪皇位的皇子及其黨羽的排擠,他和他母妃被先皇安排到囊雪的行宮居住,就是現在絳萼山莊的前身,當時說白了就是冷宮,所以有的是時間跟著我們鬼混。當時說鬼混是真的鬼混,我們三個常常到街上騙吃騙喝,橫行霸道,反正憑著我們是武寧王世子,他是澈月皇子,又沒人敢報官申冤。然後玩累了,就到這裡來。

“那時候的這裡和現在一樣,這裡放著三塊石頭,我現在坐的這塊就是我當時坐的,由於最小,所以坐的是最小最矮的;老馬坐的是我哥的,最高最大;你坐的是曹瑨的,當時這塊石頭,一坐上去就是一屁股的灰。”

樊梨一聽立馬站起來,反覆看有沒有粉末粘在裙子上,遼以暢笑了笑說道:“放心,我都說了是‘當時’了,這麼多年早就被曹瑨磨玉了,再磨不出粉末來了。”

樊梨拍拍屁股又坐下去:“就算髒了衣裳又怎樣,這可是當今皇上坐過的,一般人想坐還坐不了呢。”

“你認爲這是榮幸,我可不這麼認爲。其實當時我還不是十分反感他,就算他無所事事、懦弱無能,整天像個跟屁蟲跟在我們身後,又胸無大志,可現在,我,我們全家,都噁心這個澈月的皇帝。

“曹瑨十三歲無緣無故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澈月的大軍從晟彥帝都章華城外撤回來,然後跟晟彥使者議和。那個時候,我哥被晟彥的殺手用卑鄙手段暗殺還不到三個月,我爹,那時候還沒有封王,還是澈月五十萬大軍統帥的大將軍,正在戰場上和晟彥軍隊廝殺,只爲了能滅了晟彥爲他報仇。那時候全軍上下士氣高漲,拿下晟彥指日可待,傳言晟彥皇帝伊商尹誅都已經備好了遺訓。這個時候,先皇突然駕崩,太子無故暴斃,之前最不受先皇喜歡的曹瑨卻突然被人擁護上臺,第二天,一紙軍令,撤軍回朝,我哥的仇也就沒得報了。

“這幾年,不管是朝堂還是市井,人們多是在背地裡議論他這個皇位是怎麼得來的,有沒有弒父弒兄,是不是勾結權臣,不過沒人想知道他爲什麼那麼著急地撤掉正勢如破竹的軍隊,爲什麼在晟彥馬上就要亡國的時候選擇議和。當時的聖旨說的是‘勞民傷財,不堪重負,南北分治,以和爲貴’,不過在我看來,簡直······”

遼以暢講到這裡突然頓住,只看神情,並沒有多少傷心,但旁邊老馬和樊梨還是從中聽出了心碎的感覺。尤其老馬,這麼多年守在這位世子殿下身邊,基本上看見的都是他沒心沒肺的一面,從早些年的欺男霸女、飛揚跋扈,到後來的尋花問柳、打抱不平,世子殿下都是以笑臉示人時居多;但每次提到哥哥以岑殿下,總是會不自覺低落起來,見了那個他不待見了十年的無愁皇帝,也是愛理不理估計心裡還藏著殺他的心。整整十年,對以岑殿下的思念,是他所有的不開心的緣由。

老馬拿起酒壺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著嘴,不去插話,樊梨也自覺地沒有追問或者打岔,時而單手撐著下巴靜靜地聆聽,時而低下頭去和他一起感傷一會兒。講到這裡,遼以暢停下來看了看兩人,呼出一口濁氣,強顏笑道:“不過沒事,都十年過去了,我早就放下了。你,還有什麼想聽的,我索性今天就一五一十全講給你聽。”

本來對這類東西很感興趣的樊梨,此刻也不知道是不是聽得太入戲,鬼使神差地衝遼以暢搖了搖頭。遼以暢擡了擡頭,又看看洞口外,傍晚的日光正斜斜地照進洞來,潑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就閉起眼睛說道:“我要睡一會兒,你們誰吵我把誰踢下懸崖去。”

遼以暢說著正欲睡去,突然眼角餘光掃到一束寒光。警覺的他轉過頭去,在入口方向,一個陌生的身影正在向自己靠近。

這個普通市井百姓裝束卻揹著一柄巨劍的中年人,不急不緩地走到轉角處,笑容儒雅地看著三人,彷彿在和他們打招呼,卻實在讓人升不起一絲好感。

“現在要是睡下了,可就一輩子都醒不了呀。”

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十五章 無情有情第十章 以岑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五章 無情有情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零.楔子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章 以岑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六章 女司祭第八章 四五之爭零.楔子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零.楔子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九章 偕行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章 以岑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零.楔子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九章 偕行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十章 以岑第十章 以岑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零.楔子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
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十五章 無情有情第十章 以岑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五章 無情有情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零.楔子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章 以岑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六章 女司祭第八章 四五之爭零.楔子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零.楔子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第五章 無愁皇帝 癡心姑娘第八章 四五之爭第九章 偕行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第十八章 生死場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章 以岑第二十章 死士已死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二章 第一第二第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章 蘅蕪舊館 新科探花零.楔子第七章 有曲斷腸 有女姓莊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九章 死士當死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九章 偕行第三章 桃李福地 武寧洞天第二章 鮮衣怒馬 笠下梨花第十章 以岑第十章 以岑第六章 女司祭第十六章 半個故人零.楔子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四章 無極殘塔 撞鐘仙人第十一章 倚翠山 唱月谷第十七章 家事國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枣庄市| 丹寨县| 波密县| 巨鹿县| 青龙| 邛崃市| 随州市| 南汇区| 香河县| 平谷区| 定日县| 梁山县| 石家庄市| 纳雍县| 巨野县| 兴和县| 普定县| 江门市| 新绛县| 瓮安县| 黑水县| 江华| 怀宁县| 临桂县| 锦州市| 株洲市| 都兰县| 淮安市| 巩义市| 合江县| 富民县| 富川| 微博| 托里县| 清苑县| 嘉荫县| 昌邑市| 寿宁县| 辽宁省|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