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一怔,這才想起自己與長孫渙商議之后,就急急去了滎陽。
還沒來得及將與長孫渙達成的共識,告訴魏征等人。
“賓王不必著急,之前我與長孫渙已經達成諒解,他選擇中立、兩不相幫,是我同意的。畢竟長孫氏現在的處境很尷尬,我能體諒長孫渙的難處。”
魏征嘆道:“殿下啊,政斗皆是你死我活,殿下能體諒他人,陛下能體諒殿下嗎?”
李沐道:“魏公且聽我把話說完,我此去滎陽,卻是長孫渙的主意。”
魏征一愣,似乎有些領悟,“殿下是說,長孫渙為殿下籌劃鄭氏的半成股份?”
“正是。”
魏征沉默思忖起來。
不一會兒,魏征抬起頭道:“難道長孫渙想借此成為陛下的心腹,為殿下內應?”
李沐含笑道:“希望如此吧。”
從李沐口中得到證實,魏征與馬周擊掌而笑。
如今情勢已經很明顯了。
李世民手中四成半的股份,少了鄭氏半成,就只有四成。
而李沐四成股份,得到鄭氏半成,那就有了四成半,已經占據優勢了。
三人高興了一會,魏征問道:“殿下,那長孫渙入民部之事,我等該如何應對?”
“頂回去。”李沐想了想道,“頂得越狠,陛下就越會相信長孫渙。”
魏征道:“那若是真把長孫渙的侍郎給駁回了,豈不得不償失?”
“是有可能,但朝堂上并非只有民部侍郎一個官位,就算做不成民部侍郎,還可以做吏部、兵部侍郎嘛。民部已經有了許敬宗,多長孫渙一個不多,少長孫渙一個不少。”
魏征點點頭道:“殿下所慮甚是。”
馬周道:“臣還有一事,需要殿下斟酌。”
“賓王請講。”
“此次新政之事,岑文本、劉洎其中一人或者二人同時泄密,已經無容置疑。而背后顯然是陛下授意,否則各地世家豪門未必有如此齊心,一同換購田地。此事,不知殿下有何決斷?”
“賓王之意又該如何?”
“以臣之見,當將此事公之于眾,揭露岑文本、劉洎的罪惡,如此一來,也能打擊陛下的聲望。”
李沐看向魏征,問道:“魏公以為賓王此策如何?”
魏征遲疑了一下道:“老臣以為,此事還需緩緩,正如馬尚書所言,岑文本、劉洎二人泄密,只是揣測,并無證據。此時若公之于眾,恐怕也難以服人,更何況有陛下為二人撐腰,未必能討得了多少好處。”
馬周的諫言其實李沐是聽進去的。
這確實是個打擊李世民的好機會。
到現在,李世民已經被自己逼到了懸崖邊上。
出錯是自然的,但李沐還是沒有想到李世民會用這種損招。
做為一個穿越者,李沐深知,要造史稱一代雄主的反,確實不易。
可與生俱來的身份,讓李沐不得不反。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李沐就此罷手,聚集在身邊的很多人就會散去,掌控的勢力就會越來越小。
最后的結果就是,李沐只能坐以待斃,等待李世民的鋼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既然要造反,通常就只有兩條路,一是內戰,二是政變。
可李沐終究有一顆赤子之心,不想因家仇,而禍害天下漢人。
其實以李沐現在的實力,只要知會西北朱邪克勒率大軍南下,然后暗中令邊塞守軍邊打邊退,退至涼州,如此京畿震動,李世民做為皇帝,就不得不派兵對抗。
如此,就足以調空京城十二衛和京畿一帶各州府兵。
到時,單憑神機衛就足以控制整個長安。
可問題是,這樣做真得好嗎?李沐擔心萬一重演五胡亂華,豈不成了歷史的罪人?
而另一條路——政變。
以李世民現在的心性,自覺有一搏之力,豈肯輕易禪讓?
就算是將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恐怕也難以如愿,李沐能殺嗎?
一旦弒君,忠誠于李世民的大臣就會聯絡天下宗室,以“勤王”名義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叛亂,到時神州大地烽火連綿,無數生靈涂炭。
當然李沐可以屠盡長安城中所有異己份子,但由此產生的后果是,這些被殺臣子背后的勢力一樣會借機生亂,而整個朝廷也將因此陷入崩潰。
李沐曾一次次地問自己,坐天下,最需要的是政通人和,如果以此得到天下,能人和嗎?
所以,李沐這些年不停地探索一種相對平和的謀反之路。
那就是用絕對的實力去碾壓,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只是這條路非常艱辛,相比而言,揭竿子造反是容易多了。
攝政王的位置,就是逼迫李世民犯錯的手段。
否則,李沐又豈會輕易離開江南道那個經營數年的根據地,來當這勞什子的攝政王?
李沐的用意無非有二,一是用攝政王的名聲,讓天下都知道有自己這么個人。此時的通訊基本靠吼,又沒有電臺、電視、報紙,想要讓天下知道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據朝堂高位。這樣至少在縣、鄉一級以上的官場,就會熟知李沐的名字。
一個人,如果連名字都不被人熟知,又怎能得到人擁護呢?
二就是逼迫李世民亂中出錯,就象現在這樣。
現在,李世民竟以天下百姓的生計為代價,泄露新政秘密給各地世家,爭搶田產,哄抬地價,欲圖遏制自己。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又道是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李世民此舉,無疑是飲鳩止渴,將自己架上火上烤。
李沐非但不驚恐,反而有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這機會。
李沐想了想道:“魏公所言有理,關鍵還是在證據。我是這么想的,先壓一壓,等調息令的效果顯現,各地大小世家遭受重創,必會有所分化,到時,咱們要的證據就會自個兒跳出來。恐怕那時,就算陛下也救不了他們了。”
魏征、馬周相視一眼,皆點頭道:“殿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