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年5月27日美國對加拿大宣戰并立刻對加拿大的工業基地實施全面轟炸,海軍正在奪取加拿大軍港哈利法克斯,兩個步兵師推進到了弗雷德里克頓城郊。沒有英國的支援,單靠加拿大顯然無法獨自對抗美國的進攻。從27日的情況來看也確實如此,但是加拿大人并非坐以待斃,在發覺美國向北部邊境大量集結兵力之后也作了相應的安排,在英國的壓力下反擊美國的計劃也被重新啟用,只是加拿大總督和軍隊將領一直在等待英國的態度所以沒有發動才讓美國搶了先手。
28日凌晨,英國內閣宣布增援加拿大,不過目的是“維持加拿大的獨立”,也沒有向美國宣戰。雖然英國的態度仍然含混不清,但是戰爭已經開始,顯然加拿大軍隊必須要支撐到英國可能的增援到來。于是加拿大參謀長下達命令立刻按照“布朗計劃”實施對美國人的反擊。
在20世紀初,加拿大已經對越來越強大的美國心存戒心,在獲得美國正在制定入侵加拿大的計劃后決定要拿出對策,于是一群軍官便制定了一份防御美國入侵的方案。方案的主旨是一名叫布朗的上校提出的,所以冠以“布朗計劃”。“布朗計劃”的要義是“以攻為守”,一旦發現美國有入侵的跡象立刻攻擊美國本土。鑒于加拿大和美國的實力相差太遠,“布朗計劃”并非想占領美國領土,而是要借主動進攻牽制美軍,打亂美軍的部署,以求盡量拖時間等到英國軍隊從本土來援。
“布朗計劃”在1921年4月正式列入加拿大國防部計劃,代號“國防部一號計劃”。直到1928年,英美暫時沒有發生戰爭的可能,加拿大才在英國的壓力下取消“布朗計劃”,理由是“美國不會進攻加拿大”。在發現美國有戰爭企圖時,加拿大軍隊參謀部便把“布朗計劃”又拿了出來。
令英國人和加拿大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軍隊在1930年開始制定入侵加拿大的“紅色戰爭計劃”并于1935年被麥克阿瑟參謀長批準。現在美軍正是按照“紅色戰爭計劃”實施作戰。
在“紅色戰爭計劃”中美軍是要首先拿下加拿大第一大軍港哈利法克斯以阻止英國的增援,同時利用港口之便威脅加拿大東部重鎮迫使加拿大簽訂城下之盟。而布朗上校當年對美軍的進攻方向猜錯了,他認為美國會分三路進攻,東路的目標是加拿大一、二大城市蒙特利爾和多倫多以及商業中心漢密爾頓、首都渥太華。所以東路的加拿大軍隊主要集結在這些城市周圍,面對美軍直接殺向哈利法克斯不免手忙腳亂。但是加拿大軍隊準備迎擊美軍東路和中路的部隊卻發現國境線那邊根本沒有幾個美軍。這下可熱鬧了,東路加拿大軍輕易的突破了美國國民警衛隊的防線殺向美國境內西雅圖,而中路的加拿大軍隊則以一部向底特律發起牽制性進攻主力則象散步一樣打進了布法羅。美國陸軍本來就規模偏小,國民警衛隊剛剛動員還無法完全封鎖邊界,羅斯福又為了作出一副不是處心積慮要打加拿大的樣子在宣戰以后才開始大規模動員,所以在加拿大軍這兩個進攻方向上美軍根本沒有多少力量。雖然加拿大軍兵力也不多,但是卻也打得很順手。
國強剛剛給洛克希德和萊特公司的高層開完技術會議,確定將發展發展高空使用的增壓發動機列為優先發展項目和原本為飛機研發的機載電臺技術要使用到汽車用收音機上的兩個發展計劃,等他走出會議室聽到秘書們正在談論加拿大軍隊已經打到西雅圖立刻又把公司高層們趕回會議室,連夜重新確定洛克希德公司擴產規模并決定從即日起飛機增加招收新工人,爭取三班倒飽和開工。因為西雅圖對于美國航空工業來說是個重要的城市,波音公司的工廠主要就在西雅圖。既然加拿大人打到了西雅圖,那么波音公司工廠受損的可能性就很大,波音公司即使不垮也會受損很大,洛克希德公司又會去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這真是天賜良機呀。
事態發展也確實和國強猜想得一樣。雖然西雅圖的美國老百姓拿起家中的步槍組成民兵勇敢的阻擊加拿大軍隊,但加拿大軍隊畢竟是一支經歷過一戰裝備有機槍和輕炮的正規軍,很快就突入了西雅圖地區。波音工廠自然是加拿大軍隊一個很好的目標,無論是從削弱美國的戰爭潛力還是為加拿大軍隊提供一個據點的角度來說。加拿大軍人在占領波音工廠之后從工廠的收音機里收聽到加拿大電臺發布的新聞有美國轟炸機把炸彈扔向孤兒院和學校的報道再看看工廠里生產線上的轟炸機半成品不禁怒從心起,一把火點起來燒毀了幾條飛機生產線。
實際上美國人轟炸孤兒院和學校確實不是故意的,有些菜鳥飛行員和投彈手根本就找不到目標,就隨便把炸彈扔下去了事。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作為一個飛
行員是輕松了,但卻給國家背上了巨大的包袱。在戰后,美國陸海軍都不得不裝模作樣的起訴了幾個飛行員。
話說美國人得知加拿大軍隊打過國境線一片驚慌,美國陸軍把正規軍集中在哈利法克斯方向,其他方向只有國民警衛隊,非常空虛,在西線根本沒有辦法立刻派出足夠的部隊堵截加拿大反擊部隊。現在阻止加拿大軍隊繼續深入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派飛機轟炸,支援國民警衛隊作戰。陸航轟炸機部隊那些一直等待機會說服國會“轟炸機部隊可以單獨結束戰爭”的軍官們也是主動請纓,于是成群結隊的美國轟炸機又轉而轟炸西雅圖等地。美國陸航的菜鳥們徹底把波音工廠炸成了一片廢墟,對加拿大軍隊造成的損失卻不大,因為加拿大軍隊已經繼續向波特蘭和斯波坎推進,這幾個州的國民警衛隊還正在調動中,沒有什么能阻止加拿大人的前進。一時間美國謠言四起,舊金山、博伊西、印第安納波利斯和波士頓都有人宣布發現了加拿大軍隊的蹤跡,美國一下子處于一種歇斯底里中。
羅斯福對美國陸軍的無能很不滿,當時參謀長們可是保證不會出任何問題的。但是現在不滿歸不滿,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美國沒有足夠的陸軍但是卻不乏“民兵”的傳統,而且美國民間有大量槍械。于是30日在白宮的號召下,各地的民兵組織承擔起了國民警衛隊調離之后的警戒任務。這些民兵們愛國熱情高漲,警惕性更是無與倫比。既然大家認定黑人和墨西哥人是英國損害美國的工具那就要格外警惕,見到游蕩的黑人或是象墨西哥人的先一槍撂倒再說。一些行動可疑的居民的住宅也受到民兵組織的搜查,沒想到竟然被民兵們發現了一個大陰謀。
5月30日在麥迪遜一群民兵攔下了一輛卡車,在民兵們準備對卡車進行檢查時車上的人突然用機槍猛烈開火然后迅速逃離。民兵們都是當地人,人頭熟,很快就找出卡車是屬于一個德國來的猶太移民的。在這個人家里警察和民兵不但找到一批武器,在搜尋武器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地圖和一份猶太建國計劃。這份計劃中準備使來自歐洲的猶太移民在美國北部聚居,控制當地經濟,然后通過投票將威斯康星和明尼蘇達兩個州從美國獨立出來,在英國的支持下建立猶太國。計劃的最后提到如果美國不允許兩州獨立,猶太人應該采用武力。
憤怒的民兵在周圍地區搜捕計劃上提到名字的猶太人,果然在幾個剛剛離開的猶太人家里發現了相同的計劃。在這種歇斯底里的時刻發現了如此重大的陰謀讓民兵們徹底爆發了,他們開始闖入每個可能是猶太人的家里進行搜查,由于懷疑這些猶太人手里有武器,被搜查者稍有反抗就會被當場擊斃。美國也不缺排猶的傳統,一天之內越來越多的民兵加入到搜查猶太人的行列中,而警察基本對此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各地工業資本控制的報紙更是對此推波助瀾。到6月3日,排猶事件已經蔓延到美國各個州,羅斯福的緊急講話也失去了作用。
歐洲各國都有排猶傳統,歐洲移民組成的美國骨子里也排猶,只是猶太銀行家控制了美國的金融,所以排猶是一個敏感話題,歷任總統也都不會無緣無故去觸碰這個傷疤。但是在戰爭的催化下,在全民歇斯底里的情況下美國排猶情緒大爆發,民兵也就是美國老百姓水管這個猶太建國計劃是一小撮人搞出來的還是整個猶太群體都參與了,反正就是要反猶。至少把猶太人趕走搶工作的人就少了不是?
在這種背景下,羅斯福為了防止騷亂進一步升級在6月20日簽署特別法案,對近10年來入籍的猶太人進行甄別,并且暫時拒絕猶太人入境。
在大西洋另一邊希特勒再次握著海因里希的手“干得好。這下整個世界都會反對猶太人。不用再擔心猶太銀行家利用美國來干涉德意人民的行動了。”
他話鋒一轉“這次戰爭也會讓各個國家看到英國的虛弱。英國人連加拿大都不敢保護,難道會有人相信他們會保護奧地利、捷克和波蘭嗎?現在到了我們全力實施計劃的時候,但是現在還不能發動戰爭,德國人民還沒有必勝的信心。但是我會給他們信心,首先我要讓奧地利和德國完全合并。”
現在明眼人都能看出英國是不打算為了加拿大和美國打一場全面戰爭了。美國入侵加拿大已經快一個月,美國海軍還襲占了加勒比海上英國的幾處殖民地,可是英國皇家海軍仍在慢悠悠的集結,還在遠東留下一支強大的艦隊美其名曰防備美國人。這支艦隊只是在6月17日與美國在菲律賓的艦隊發生過一次對峙,但是雙方都沒有開火。要是英國真的想為加拿大出頭英國的艦隊應該早就出現在美洲海面或者其亞洲艦隊已經和美國亞洲艦隊拼得你死我活。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
在英國海軍慢騰騰集結的過程中,美國人拿下了哈利法克斯封鎖了加拿大東海岸,加拿大進入美國的襲擾部隊在攻陷奧林匹亞、波特蘭和斯波坎后就在美國國民警衛隊和民兵的阻擊下寸步難行,然后被從東部抽調來的美軍團團包圍只得于6月19日投降。美國的轟炸機也幾乎炸毀了所有加拿大南部的重要工廠和發電廠,也就是說加拿大已經被打爛了。
6月29日,龐大的英國艦隊才從英國本土出發依然慢吞吞的向美洲進發。7月3日加拿大就接受了美國的條件,美國宣布停戰。在這一消息宣布時英國艦隊才徒然加快速度,趕到加拿大外海與美國艦隊對峙,英國內閣也發表宣言要求美國保證加拿大獨立的地位。
羅斯福本來就沒有打算侵占加拿大的領土,要的只是拔除英國在美洲的據點和打爛加拿大的工業以徹底排除英國在美洲的勢力。既然英國主動退讓了羅斯福也不會得寸進尺。而且美國軍隊在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是糟糕,連個加拿大軍隊的騷擾都應付不了,真要是深入加拿大腹地面對加拿大民兵還不知道會打成什么結果。雙方一拍即合,開始談判,7月30日美國、加拿大、英國三方簽訂了哈利法克斯條約,規定英國和加拿大不得利用加拿大領土從事干涉美國內政的活動,加拿大軍隊數量限制在5萬人。至于戰爭賠款啥的,雙方都沒提。
從英國和加拿大方面來說不想繼續戰爭就肯定拿不到戰爭賠款,提了也白提。從美國方面來說無論是羅斯福還是國會議員們都清楚索要戰爭賠款可能真的把英國逼得與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全面對抗,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誰都不提錢的事。條約簽訂后美國便從加拿大領土和加勒比海英國殖民地撤軍,英國也撤回了艦隊,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兩個國家沒有打起來扼腕嘆息。日本是最明顯的一個,日本海軍艦隊和陸軍師團已經全部集結就等著美國和英國有一個戰敗日本就可以去搶一塊殖民地,可誰知道兩邊沒打起來日本輿論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被困在龍口海灘上的日本第16師團和11師團一部也借機撤回了東北,實在是沒有希望完成作戰計劃了。隨著時間的拖延人民軍快速機動師和炮二旅一部也趕到龍口,雖然沒有重炮但是日軍每天都要接受140mm迫擊炮空爆彈的持續打擊。日軍手里沒有碼頭無法卸載重炮,反擊不利,只有每天忍受嚴重的傷亡。最讓日軍崩潰的還是第二次TB3機群的地毯式轟炸。這次每架轟炸機都是滿載,扔下的炸彈象雨點一樣,而且炸彈里有一些奇葩品種讓日軍不寒而栗。比如說帶著降落傘的炸彈由于下降速度小不會鉆進沙子里損失爆炸的能量;比如一種能炸出火雨的炸彈,火雨濺到哪里哪里就持續燃燒,用水和沙子都無法滅火,很多日軍因為不能忍受被眼睜睜的燒死開槍自殺。
關東軍已經意識到這次登陸已經全面破產,用安藤利吉的話說“登陸部隊成了沙灘上的鯨魚”。這樣撤退就成了必然,借口是現成的“準備用兵于南洋”,除了幾個資深外交官外日本從上到下就沒有反對的。5月31日雨過天晴,關東軍出動近千架次飛機掩護登陸部隊撤離龍口。
日軍撤離之后,龍口沿海幾乎家家帶孝,何老三也在陣亡者之列。在一次短兵相接時何老三以一對多連挑三個鬼子。老兵掌握純屬的北洋刺法威力不是蓋的,最終何老三被日軍的三八槍在近距離打中,半個后背都快炸開了。他的侄子抱起他來的時候他竟然努力一笑“殺了好幾個小日本,夠本了!”說完才含笑咽氣。
劉宗漢從情報上看到“準備用兵于南洋”這句在日軍內部的流行語時差點兒跪了:太霸氣了,太自信了,你也不說要動誰的禁臠,就不怕美英兩家一塊兒扁你?
不過日本人就是這樣,一旦發現有機會就野心勃勃。但是顯然日本人對英國的鬼忍神功沒有防備,轉眼間美英兩家就打不起來了,這讓日本上下打了雞血一樣的激情如何釋放?作戰計劃都制定好了呀!但是面對美國、英國的海軍依然強大的現實,日本陸海軍還是明智的選擇了閉嘴,不在公開討論到南洋搶地盤的事情。但是日本人總以為別人都和他們日本人一樣,英國吃了虧總會有一天報復美國,至少裂痕已經存在了,日本只要占住有利位置等到美英兩國一起全面沖突日本就可以大干一場。相比啃不下來的華北硬骨頭,日本這次真的把目光投向了南洋甚至印度。
希特勒認識到了英國的軟弱,斯大林看到了英國的衰落,墨索里尼更加起勁兒的叫嚷要統治北非。正如丘吉爾在回憶錄中所說“加拿大戰爭讓世人看到了英國力量的衰落,這便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可以說正是加拿大戰爭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