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緊張的白崇禧知道何應欽作為總參謀長有權作出整編決定,何況他只是秉承蔣委員長的旨意作出具體安排,可他是負責訓練作戰的副總參謀長,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跟他商量,對可能的災難性后果缺乏必要的防范,顯然是對他不愿大規模大范圍的整編態度不滿意。
他對此也能理解,三、四戰區國軍的混亂狀況是讓人著急,蘇北八路軍的大勝、華北日軍的無功而返是讓人羨慕,蔣先生又是個心高氣傲的人,過去還常以國軍數量眾多聊以自慰,現在黨內黨外、國內國外都在夸贊八路軍的抗日功績讓一國元首難免下不了臺。
他一直奇怪共產黨八路軍為什么一改山區游擊戰的傳統戰術,不惜暴露實力引來日寇圍剿也要連續發動大規模戰役,不僅僅是要練兵、要獲取裝備物資、要保護敵后百姓,更主要的就是用自己的戰績逼迫國家主要軍事力量的國軍知道差距、感到羞恥、奮起直追。
想來這應該是陳海松的布局,抗戰前的廬山上他就向蔣先生提出過整頓國軍的建議,后來廬山授銜、武漢召見、九江召見他都在不遺余力地提出改造國軍的建議,甚至把八路軍的訓練大綱、作戰條令送給軍委會作參考,讓包括他在內的國軍高層無不暗自感嘆,這哪里是視國民黨為仇敵的共產黨高級干部的舉止,活脫脫就是黨國的忠臣干將嘛!
然而國府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繼續不溫不火、不急不躁地夢游,保持著龐雜、混亂、虛弱、被動的固有狀態,讓他感到失望甚至憤怒,接連組織八路軍大規模破襲、發動反攻作戰。展示八路軍實力,想激勵國軍的戰斗激情,沒想到卻遭到壓制,換來他的離職。
這讓他意識到傳統習慣的頑固,通過說服蔣先生實現國軍的脫胎換骨是不可能的。所以僅僅是委托自己帶去了一份形勢分析報告,連武漢辭行都不去冒著生命危險直飛重慶,在國府大后方連篇累牘地指責國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其用意無非是讓更多的人向政府施壓。
這倒好,蔣先生被小狐貍激怒了,在三四戰區受刺激了。從廣州秘密部署了整編行動,動機肯定是好的,效果也應該是好的,可是心浮氣躁的蔣先生實在不是一個高明的戰略家,改革軍制、整頓部隊必須是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下在人員裝備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分階段進行。
就共產黨搞整編也是在抗戰之前進行的,據說三月份就開始。八月份上前線,整編了五個月,國府五月份去點驗時已經是強悍,全部是甲種師編制換裝,這才造就了平型關大捷。
即使后來部隊在敵后生存吸收了大量國軍潰兵、當地民眾,部隊擴大了三五倍,也是利用日軍主力南下的空隙在相對穩定的根據地完成的新兵訓練。現在鬼子回過頭來對付八路軍其實面對的已經不是平型關時的八路軍了,兵力更多、火力更猛、戰術更精、士氣更高。
可這些情況蔣先生并不了解,他一旦下決心做一件事那就相當認真、相當執著,不顧一切都要做成。現在他想的最多的應該是提高國軍戰斗力,最少也要達到華南飛行基地警衛營的作戰水平,這是他見到的唯一的一支八路軍部隊,要是見了程世才的十師、黃克誠的三師、傅秋濤的新六軍、王凱的特戰大隊還不知道會震驚成什么樣子、急迫成什么樣呢!
可急能改變現實嗎?共產黨做的到的國民黨不一定做得了,關鍵是追求不一樣、依靠的力量不一樣,他把自己的學生看的很重、評價很高,其實他的學生中最優秀的一半死在了北伐前線一半跑到了共產黨。留下的或許悍勇、或許服從,卻并不吃苦,缺乏理想。
把國軍的未來寄托在這些人手里并不明智,這些人深受傳統文化、舊軍隊影響,帶有很深厚的封建愚忠思想。自我標榜為蔣先生的鷹犬,唯蔣先生馬頭是瞻,結成團體相互提攜,足見其正蛻變成一只新的軍閥武裝,中央軍沒有成為國家的軍隊成為蔣先生的私軍。
私軍最大的弊端就是聽命于首腦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蔣先生旨意正確時他們會做出有利于國家民族的事,蔣先生判斷失誤時他們也會無所作為,蔣先生認識偏差時他們就成了助紂為虐的鷹犬,從抗戰以來的表現就看出來他們中許多人并不具備統兵才能。
私心作祟的蔣先生看重的是忠誠并不在乎將領們的小節,只要效忠于他,被他欣賞,什么貪財、好色、吸毒、耍錢、安置裙帶、橫行鄉里統統可以不予追究,以致他的黃埔精英們正在和老舊軍人一樣失去清貧、吃苦、拼命、奉獻等寶貴精神,漸漸淡漠了軍人的職守。
憂心重重的白崇禧通過李宗仁調查了第五戰區整編情況,知道戰區主力桂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8個師6個軍11、16、21集團軍得以保留,還把川軍兩個師、鄂軍、豫軍各一個師補充到桂軍序列里來,也算是蔣先生對桂軍的信任,對李宗仁、自己的倚重與拉攏。
而其他地方軍拆的挺厲害,東北軍于學忠第5集團軍,鄂軍老將徐源泉26集團軍,西北軍馮治安的19集團軍,川軍孫震22集團軍、王贊緒29集團軍等地方部隊雖沒被撤編,部隊縮編成一個軍,插進來一個被中央軍接管的地方軍。只有張自忠33集團軍與孫連仲第2集團軍、李品仙11集團軍、廖磊第21集團軍、湯恩伯31集團軍等得到加強。
第九戰區粵軍張發奎第8集團軍、吳奇偉第9集團軍,東北軍萬福麟20集團軍、川軍王陵基30集團軍、浙軍樊崧甫十二軍團等也被這樣改編,只有滇軍盧漢第1集團軍、俞濟時第3集團軍、關麟征15集團軍、羅卓英19集團軍、商震20集團軍、胡宗南34集團軍得到保全并得到加強。黃埔佼佼者胡宗南、俞濟時、關麟征步入高級將領行列。
第三戰區兵力薄弱相對單純,湘軍劉建緒第10集團軍、川軍楊森27集團軍、蘇軍韓德勤24集團軍、浙軍上官云相32集團軍四個集團軍在眾多南方地方實力派的運作下得到保留,陳明仁、蔣伏生等大批黃埔軍官充任軍、師主官。主導編制、訓練、作戰,隱隱有接管之勢。
幾十個直屬戰區的暫編、新編、獨立軍師旅被撤編混編進各集團軍,新組建幾十個炮兵團,造成人員裝備大范圍大規模變動,出現極大混亂。大軍閥實力得保暗自慶幸,小軍閥尸骨無存怨聲載道,顧祝同、李宗仁、陳誠等戰區主官忙于調整編制、調配裝備、調解矛盾。
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諫無效心力交瘁的白崇禧深感自己與蔣先生的做事原則、治軍理念、抗日方略有太大差異,自己這種比較純粹的軍人、以抗日為先的將領,不是蔣先生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所需要的。還是讓何應欽、陳誠這些唯命是從亦步亦趨的心腹去做吧。
他的拂袖而去,讓蔣先生大感失望和不解,一路上談的挺開心,他也支持整編,操作中也考慮了桂軍上下的感受,非但沒有削弱還有意識地予以加強。怎么還有這么大的怨氣?
何應欽倒無所謂,他覺得國軍已經從抗戰前期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總結出了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部隊經歷了磨練,從慌張、混亂中走向穩定、成熟,漸漸取得了戰場優勢,經過此次整編。補充進大量進口裝備,不會再有丟城失地的可能,走了誰都無所謂。
再說他這個和蔣先生日本振武學校同學、黃埔軍校同事、中央軍第二號實權人物,也看不上比自己小三歲卻目空一切、被軍內尊崇為小諸葛的白狐貍,地方軍閥出身,多次參與反蔣戰爭,兩次逼迫蔣先生下野,蔣先生對他猜忌防范很深,加之反對兼并雜牌、多方維護陳海松以及共產黨八路軍,政治上相當幼稚。就是自己不走遲早也得被蔣先生踢出中樞。
想到這進言道:“委座不用計較,此人一向清高自用,整編沒有讓他參與,覺得受到冷落心里不快,出去散散心也好。他是軍閥出身。眼里只有廣西一地缺乏政治方略,不理解委座以黨統軍的建軍原則,看到那么多大小軍閥受到削弱,難免兔死狐悲心生怨念。”
“這我是有思想準備的,卻沒想到反應這么強烈,話說的很重,讓我很擔憂啊!”
“沒他說的那么嚴重,各戰區都在抓緊調整,有一個月就能完成兵力火力的整合,到那時進口裝備全部到位,鬼子就是想打也不敢打了,敢打也無法占到便宜。我們的新編制、新裝備、新戰術足以讓日軍遭遇開戰以來最強有力的阻擊,讓他損兵折將徹底喪失攻擊力。”
“還得抓緊,陳海松、白崇禧一個善戰一個善謀,都預測鬼子還會針對武漢、廣州、洛陽發起突然襲擊,反復說鬼子的國內動員能力相當迅速,國內工業健全生產能力很大,民眾參加侵略戰爭的意愿相當強烈,可以很容易組建十幾個新編師團,不能不讓人擔憂。
五個戰區因為新主官、新裝備、新兵、新戰術,編制混亂人心惶惶,裝備還在運輸途中,確實處于不堪一擊的危險時期,你趕緊通知各戰區,最少先整編出兩個齊裝滿員的集團軍放在一線緊急備戰,防止鬼子的突然進攻,事關國家生死存亡,不能不謹慎對待。”
“是,下來我就安排,據報英法支援的第一批殖民地的封存武器已經進入邊境,云南方面正在組織力量前運,一個月怎么都到了,委座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