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三皇子的聲音再度響了起來,不緊不慢地,仿佛在敘述著一個故事:“此事,還是要從淑儀夫人的死說起。淑儀夫人死后,兒臣與幾位皇兄皇弟細加探查,卻叫兒臣查出了一件奇事,便是那重傷未愈的宮人——阿栗。”
他將聲音放得很慢,似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聽得清:“據令史驗看傷口得知,在諸死者之中,阿栗是第一個被刺的。兒臣彼時并沒太在意此事,只是因阿栗生還,便又順著她的來歷往回追溯,卻是叫我查到,原先在秦家服侍皇妹妹的那些仆役,到如今幾乎都已經死絕了。”
“此話怎講?”中元帝問道,猜忌的眼神再度向秦素的身上繞了一繞,“什么叫都死絕了?”
三皇子挪動了一下身子,沉聲語道:“父皇請容兒臣細細道來。兒臣察知,從中元元年而始,在秦家服侍皇妹妹的,乃是一對夫妻,分別叫做阿福與阿妥。中元十二年秋,在皇妹妹離開連云田莊重返青州的當晚,這對夫妻便死在了一場大火之中,幾乎尸骨無存。”
三皇子的語聲在大殿中回蕩著,整個壽成殿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連中元帝都在安靜地聽著他的講述。
縱然是跪伏于地,可三皇子的臉上,卻涌出了一陣欣喜。
他第一次有了種被人重視的感覺。這絕非他擔著的那個不入流的光祿大夫才能得來的。
他不由越發放慢了語速,繼續說道:“除了這死于大火的夫妻之外,另有一個叫阿豆的使女,也是從小跟著晉陵公主的。可巧合的是,還是在晉陵公主離開連云前的那段日子,這個叫阿豆的使女便失蹤了,從此后音信全無,就像是這世上根本沒這個人。”
中元帝摩挲扶手的動作頓了頓,像是聽得有些不耐煩,眉心微皺:“不就兩個下人么?死了便死了,有何緊要?”停了停,又將手一揮:“起來說話。”
“謝父皇!”三皇子似是喜極,這三個字說得特別響亮,起身后又躬身向上:“父皇見諒,這事兒的時間拖得很長,必須從頭說起,才能聽出其中意味。”
“罷了,你繼續說。”中元帝淡聲說道,陰鷙的視線再度掃過秦素。
秦素還是方才的模樣,只是沒再喝茶的,而是安靜地坐著,眉眼間不見憂怒,唯有一派寧和。
僅是這般從容的氣度,滿座中人倒也覺出幾許不凡來。
三皇子面帶得色地看了看她,勾唇一笑:“除了阿豆與那夫妻二人之外,上京地動那日,皇妹妹的貼身使女阿谷被亂石砸死;其后,皇妹妹自上京回到秦家,結果,就在她去九霄宮清修之前,曾在上京服侍過她的一個叫做阿葵的使女,卻是落水而亡;再其后,皇妹妹于九霄宮中清修,原先曾服侍過她的另一個貼身使女——錦繡,便也在這期間失了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說到這里,他將視線往四下里掃了掃,結語似地說道:“至此,皇妹妹身邊僅剩的唯一一個知根知底的使女,便只有阿栗了。至于現在皇妹妹身邊的宮人,多是上京地動之后從秦府各處的田莊調來的,她們對皇妹妹所知所曉,根本比不上死去或失蹤的那幾個。”
滿殿寂然,諸皇子的視線在三皇子與秦素的身上輪流地打著轉兒,其中的大多數人,都露出了沉思與揣度的神色。
大戶人家死幾個仆役并不算什么。只是,被三皇子這樣單挑出來一說,秦素身邊仆從的死亡或失蹤,便顯得有點反常了。
秦素斂眉看著身上的紅衫,心底忽然一片清明。
那一刻,那些疑問與不解,終于有了答案。
原來,發生在她身邊的一切,全都是為了這一刻。
那個瞬間,她的眼前似又浮現出了九霄宮的那一晚,那個叫阿烹的黑衣人,先殺錦繡、后刺阿栗的情形。
看起來,由始至終,這些人的目的都只有一個:
除去所有對秦素知根知底的人。
縱然她并不明了他們這樣做原因何在,但很顯然,前世今生發生在她身邊的諸多怪事,如今已然有了水落石出的跡象。
“照你這般說來,晉陵身邊的仆役,都是死于非命嘍?”中元帝陰沉的語聲響了起來,如森然的風,拂過大殿。
三皇子向他躬了躬身:“是,父皇。據兒臣查到的線索,皇妹妹身邊一眾仆役之死,絕非偶然,而是被人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除掉了。”
中元帝沒說話,唯陰冷的眸光掃向了他。
三皇子心底顫了顫,不敢再賣關子,連忙說道:“依兒臣所見,那人除掉這些知根知底的仆役,其目的只有一個,便是要讓所有了解皇妹妹底細的人,半個不存。”他說著便又指向了那疊口供,說道:“除卻這些仆役之外,秦世章當年的死,只怕也不是意外。這口供里頭亦有記載。”
中元帝沉著臉看了看口供,視線驀地停在了第一頁的某處,面上劃過了一抹震驚:“果然如此?”
“是,父皇。據兒臣推測,秦世章應該也是被人陷害至死的。”三皇子往旁踱了一步,語速放緩:“而那個神秘人之所以要把所有知曉皇妹妹根底的人都除去,其中原因也不難猜,那便是:讓皇妹妹順利進宮,從一介卑賤的外室女,搖身一變,成為萬人矚目的公主,以便”
“且慢。”一個聲音陡然打斷了他。
眾人循聲看去,這才發現,說話之人,竟是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太子。
一見是他站了出來,場中諸人無不心下了然,雖不曾言明,但每個人的神情上卻都帶出來了幾分。
既然三皇子此前一口咬定,這陰謀不僅與桓氏有關,亦牽涉到晉陵公主,則與桓氏始終站在一條線上的太子殿下,自是不能坐視。
此時開口,卻是正當其時。
“太子殿下這是有話要說?”三皇子帶笑不笑地看著太子,面上有著一絲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