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三皇子話音一落,所有人的視線,便全都轉去了秦素的身上。????壹?看??書看·?
三皇子就像是沒發現眾人的變化,仍是不緊不慢地繼續著他的講述:“那妾室被秦氏郎主收留后不久,便即被那老族長暗中派人滅了口。而那個小小女嬰,則進入了秦家,成了一名外室女出身的庶女。至于那位真正的公主,她亦留在秦家,卻是長成了一名低賤的仆役。一晃眼間,十余年匆匆而逝,遠在遼西的那戶大族,終于等來了赦免的良機,那老族長那時候早已仙逝,而其最為疼愛的嫡長孫,卻就此生出了更多的心思。”
說到這里,三皇子略微停了一會,復又續道:“彼時正是中元十三年,皇帝陛下因思念膝下愛女,遂悄悄派了一隊人尋找公主。這消息不知怎么被那嫡長孫知曉了,于是,他便又想起了老族長當年定下的魚目換珠之計。他是個極好的執行者,可謂雷厲風行,他提前叫人來到秦家,只說要尋找丟掉的女嬰,憑借當初對真公主的了解,竟讓他騙得了那戶人家的信任,順利地將真公主認回族中,成了族中最小的女兒;而被當作外室女養著的那個女嬰,則順理成章地被那些尋找公主之人當成了公主,于是搖身成為了大陳最尊貴的女郎,享愛民愛戴、得天子眷顧,可謂萬千寵愛在一身。”
“真真可嘆哪。”三皇子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仿佛無限感慨,那似有若無的眼風時不時便要往秦素的方向轉上一轉:“那大族的嫡長孫乃是極有野心之人。?·他手里扣著真公主,就是以防萬一,若是往后再有什么大罪降身,他便可以拿真公主要挾;而他送假公主進宮,亦非單純地要讓自家幼妹享萬世尊榮,而是與那假公主里應外合,二人聯起手來,意圖敗壞我朝綱、顛覆我大陳。”
言至此,他猛地收住話聲,凌厲的眸光看向諸人,一字一頓地道:“如此行徑,若說不是謀逆,又是什么?”
這慷慨激昂的語聲,讓殿中再度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皆不說話,然他們臉上的神情,卻是比言語豐富了許多,其中猶以二皇子最為夸張。
只見他大張著眼睛,來回地看著秦素與桓十三娘,像是恨不能把眼睛摘下來粘在她二人身上才好。
諸皇子之中,唯一喜怒形于色之人,如今也就只有他一個。縱然這與他平素八面玲瓏的為人有些相悖,然當此情形下,卻也不能說他夸張。
被二皇子這樣看著,秦素卻仍是面無異色,安坐著喝茶,就如同真的在聽一個故事。
而桓十三娘卻是滿面震驚,更兼被二皇子多看了兩眼,于是在震驚之外,她的面頰上,更是升起了兩團紅云,越顯得風姿纖弱,似細柳扶風。
“胡鬧!”驀地,在這詭異的壓抑中,殿宇中傳來了一聲斷喝。
眾人皆是一驚,紛紛轉眸,便見太子殿下已是離座而起:“三皇兄現在是在做什么?”他厲聲斥道,一派怫然:“什么‘你猜測’、‘你推想’、‘你要說一個故事’……真真不知所謂!三皇兄這是在拿朝堂正事、拿皇族的臉面當兒戲么?無憑無據地便胡亂編造歪曲出一個故事來,攀誣他人。此等行徑,與小人何異?”
他本就是病體未愈,此刻又是情緒激動,一番話罷,便又劇烈地咳嗽了起來,直咳得腰都直不起來。一時間,整個殿宇間都回響著他的咳嗽聲。
中元帝略帶嫌惡地地看了看他,清嗽一聲,提聲喚道:“來人,給太子換盞茶。”
立在門外的邢有榮高聲應是,不一時,便有小監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替太子殿下換了盞茶,復又哆嗦著退了下去。
太子的一痛怒斥,直是將殿中的氛圍重又變得緊張起來,守在門外的小監一個個全都能躲多遠躲多遠,唯有邢有榮,躲不得也避不開,只得苦著臉立在門外,一張臉凍得青白,兩手縮在袖中,不住地打著抖。
新茶入手,太子卻未及喝,而是先向上道了一句“謝父皇”,方端起飲了一口,那陣劇烈的咳嗽也終是漸漸停了下來。
“我兒以為,此事……不可信?”中元帝淡然的眼風,掃向了滿臉疲倦的太子。
殿宇寂靜,似是連空氣都被壓得凝實,沉沉按在每個人的心頭。
這是暴風雨將至的氣息,沉悶得叫人透不過氣來。幾位皇子此時皆是束手垂眸,三皇子更是避立一旁,躬身站著,連頭都不敢抬。
“若是父皇問兒臣的意思,兒臣以為,此間種種,皆為揣測。”
在這滿殿的壓抑之中,太子殿下的聲音卻像是有了一種強硬,突兀而又不合時宜地,響起在眾人耳畔。
“哦?”中元帝挑了挑眉,虛飄的視線滑過秦素,旋即便牢牢鎖在了太子的身上:“然則我兒以為,此事該當何解?”
“無憑無據,虛造所謂的事實,其用意,不過是陷害忠良、冤枉無辜,最終擾亂我大陳朝綱。如此而已。”太子殿下穩穩地說道,雖不曾抬頭,然他語氣中的堅定,卻是所有人都能聽得出的。
大殿中,響起了一陣輕微的吸氣聲。
太子殿下此刻的表現,委實叫人吃驚。
在中元帝的面前,太子殿下從來都是沉默的、溫馴的甚至于是軟弱的。為了不引起中元帝的不滿,他連母族呂氏都不敢多提,更不敢與擁立太子的桓氏走得太近,只能疏離以對。
而此刻,這個慣是隱忍的太子殿下,卻一反常態地跳將出來,與中元帝唱起了反調,這意味著什么,直是不言而喻。
幾位皇子低垂的眼眸中,不同程度地閃過了光亮。
“三皇兄先是誣皇妹妹殺人,然,可有人親見?可有兇器?殺人前后的動向又是如何?三皇兄一概未說,道理何在?”太子殿下繼續說道,條理十分清晰:“其后,三皇兄又編了個魚目換珠的故事,然何以為魚目?何以為珍珠?三皇兄卻始終語焉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