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哦?”三皇子玩味似地看了看秦素,又看了看太子殿下:“這人所說的主公,是何人?”
俞氏的臉色越發地白,雙唇亦微微顫抖起來:“他說的主公,是……是……桓家的大郎君。”
殿宇中,再度變得安靜起來。
俞氏說出的最后幾個字,就如同一句詛咒,讓在座的所有人,都微微色變。
良久后,中元帝的語聲方才響了起來:“俞氏,你見到桓大郎了?”
俞氏連忙垂下了頭,兩手扶地,顫聲道:“回陛下的話,是的,那桓大郎……親來了一趟青州,將十三娘領走了。”
“那是何時之事?”中元帝問道,面色反倒不再像方才那樣陰冷,而是一臉散淡。
俞氏立時回道:“回陛下,民婦記得那是前年夏末時候的事兒,大約是在處暑前后。具體的,民婦委實是想不起來了。”
俞氏話音落地,殿中又是一片安靜。
說起來,這俞氏言語謙恭、條理清晰,行動間又有一種溫婉柔和的感覺,極易予人好感。
聽了她的話,中元帝的神情似是緩和了些,溫言道:“起來回話罷。”
俞氏連忙伏地謝過,旋即便站起了身。
三皇子此時便上前一步,向著中元帝揖手道:“父皇當還記得,前年的處暑前后,正是晉陵公主被認回之時。可父皇與我們卻從不知曉,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桓氏亦認回了他們的女兒,亦即這位桓十三娘。如此巧合,兒臣乍然聽聞時,心里是惶惑的,總覺得,這樁樁件件,就像有人經過精心算計,掐好了前后時間,將兩件事……同時達成。”
他拖著長音說出了最后一句,一臉地意味深長。
除秦素之外的所有人,此時皆是目露震驚。
好一會兒后,四皇子方才顫聲道:“這莫非竟是……貍貓換太子?”
此聲一出,滿室俱寂。
秦素陡然轉眸,冷厲的視線向他身上一轉。
四皇子似是自知失言,一語說罷立時便將衣袖掩了口,蒼白而溫秀的臉上,泛起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貍貓換太子,四皇弟這話卻也不盡然。”三皇子俊雅的臉上溢著笑,抬手撫向腰畔的螭紋玉珮,眸光微閃:“依我說,魚目換珠,還差不離。”
四皇子仍舊維持著失言而驚的神情,怔忡地點了點頭。
三皇子便又看向了中元帝,躬身道:“父皇,兒臣斗膽,想要在此時將兒臣的推測,或者不如說是一個離奇的故事,說予眾兄弟姊妹聽聽,不知可否?”
“可。”中元帝從口中吐出了一個字,面無表情。
三皇子卻是滿臉地歡喜,再向他躬了躬身,便轉向了眾人:“說起來,這個故事要從十五年前說起。”
他的語聲沉而緩慢,仿佛故意要讓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五年前,本朝有一大族,正于遼西邊陲受那流放之苦,那時,他們偶爾聽到了一個傳聞,道說才登基的當朝天子有一幼女流落民間。這戶大族聽了這事,便動起了別樣的心思。這戶大族乃是我朝冠族,實力雄厚,他們要調查這些事情,還是很容易的。而幾經查訪之后,他們終是查知,那落難的小公主卻是被好心人收留了,而收留她的那戶人家么……”
他轉動眼珠往四下看了看,便看向了俞氏,含笑道:“我們便假說那好心的人家便姓秦罷。”
語罷,便勾了勾唇。
眾人的視線盡在他身上,此時見他如此表情,有那么一兩個人,已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三皇子此時便又道:“這秦氏收留了下了當朝公主,卻根本不知其真正的身份,只將其當仆役一般對待。而在查知這件事后,遼西的那個大族,本來大約是想借獻上公主之機,立個大功,也好得來大赦之令的。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新帝登基,天下大赦,這戶大族卻并不在赦免之列。那老族長是個極為精明的角色,立時便明白,在短時間內想要重回京城,卻是極難的了,就算拿公主去換,只怕亦換不來回京之機。于是,這老族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便想出了一個連環之計。而若依此計,輕者欺君,重者謀逆,卻是為我大陳,埋下了一個隱患。”
“這……又是從何說起?”四皇子像是聽得入了神,不由自主地開始發問。
三皇子聞言,便勾了勾唇:“四皇弟請想,那流放的大族明知公主在何處,卻不上報朝廷,而是將這消息隱了下來,只想待價而沽,這是不是欺君?”
四皇子微微點頭,秀氣蒼白的臉上是一抹沉思:“這確實算是欺君了,不過,僅憑這一件事,卻也遠遠構不成謀逆。”
“誠如四皇弟所言,僅此一事,自不能稱之為謀逆。”三皇子接口說道,面上的笑容很是溫雅:“所以我才會說,這是個連環計。此計最毒之處,便在于一計雙用,可攻可守,委實大妙。”
他賣關子似地停住了話聲,舉眸四顧,卻見中元帝雖然神情淡然,但眼底有微光閃動,顯是聽得入了心,而其余諸皇子更是一臉地聚精會神。
三皇子心下極是得意,清了清嗓子,再度續道:“守株待兔、待價而沽,此乃這連環計的第一層,其目的么,自然是為了為族中求得最大的利益、獲得最大的好處;而這連環計的第二層,那就誅心了。這老族長不只按下公主的消息絕口不提,更是悄悄命族中的一名妾室,帶著這個家族才出生不久的一名女嬰,按照真公主及其生母一路流落的路線,重走了一遍。這家族幼女本就與公主同年,那妾室的年紀亦與公主生母相仿,如此一來,這計策的第二步——‘混淆’——便完成了。那妾室帶著這族中幼女,一路顛沛流離,終是來到了好心人秦氏所在的郡縣。因那妾室因生得極美,勾得那秦氏郎主與之結識。那秦氏郎主見她母弱女幼,便動了惻隱之心,于是便將這妾室收作外室,而那個女嬰,則被他認在了膝下,成了秦氏的外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