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慧出身官宦人家,又跟隨李淵十余年,一身貴婦氣質范味兒十足。
關志義雖然也算個朝廷命官,可是初見這種氣勢,也不由有些自行慚愧。面對她的質問,老關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畢竟他也不敢肯定壞人,如今是否還在感業寺之中。
長樂公主問道:“三郎,你難道懷疑感業寺。要知道這都是先皇嬪妃和公主,她們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李月蓮也好奇的說道:“三郎,這感業寺都是女尼,她們擄女孩子做什么?”
關志義想了想,說道:“某不知道那人跑了沒有,但是某敢肯定擄九娘的人,一定在感業寺待過不短的時間。而且出手的人數目不少,不是一個兩個。”
法慧說道:“關三郎不要危言聳聽,本寺不會有這樣的人。”
“大師此言差矣。別說你感業寺人多嘴雜,就是一個家還人心不同呢?大師自己可能沒有問題,可是你信誓旦旦的保證他人,可曾想過后果?”關志義一本正經的反問道。
長樂公主說道:“三郎,法慧大師說得沒錯。本宮也不信曾經的公主、妃嬪能做出擄人的勾當。”
關志義說道:“公主,你不了解情況。大師沒有問題,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感業寺雖然是皇家寺院,可實際上它也是按寺院的規矩運行的。你以為感業寺都是公主嬪妃,那你就錯了!!”
法慧猛然想到了什么,問道:“關三郎說的莫非是云游到長安,在感業寺掛單的……”
“不僅如此。大師可曾想過,寺中收的弟子。”關志義補充道。
一個寺廟,雖然說是公主嬪妃,可是挨不住其他人的侵蝕。作為廟宇,都有行方便之門的說法。也就是說過往的僧侶尼姑都有借宿的權力,俗稱的掛單。
這些守青燈古佛的出家人,也逃不出那七情六欲。當然,不是說她們有邪惡思想,而是遇到一個聰明伶俐或者遭遇悲慘的女子,就會生出同情心,說不定就收為徒弟了。誰能保證這個徒弟就一定是好人?
法慧如今也沒了主意。
讓她管理感業寺,他還自認為能夠勝任。但是讓她找出寺中的惡人,她還真沒有那個本事。別說她就是許多官吏也沒有這個水平。
本以為出家后就是青燈古佛,一輩子平靜的生活。誰知道,化外之地也不是清清靜靜的。
找寺院中上香還愿的女子動手,在法慧看來這不僅僅是犯罪而且是對佛祖的不敬。要是不把這種人抓出來,她一輩子都無法靜心。因此,百姓鬧事,她并沒有向官府求救。
感業寺的地位不低,要是她報案,長安府衙可就熱鬧了。
無計可施的她,無助的看著關志義,問道:“關三郎,那貧尼該如何是好?”
她到感業寺的時間太短了,連‘關施主’都不會用,可以想象她還是把自己當成紅塵俗世之人。對于感業寺的尼姑她也不能全部認識,李淵的妃子她都知道,可是公主就不是她能全部認識的。那些外來人員和新收的弟子,別說她,除了收徒的師傅外沒有那個能記住。
她們現在的主要業務,就是念念經,敲敲木魚。
關志義說道:“大師不用著急,某已經有了定案。”
眾人才恍然大悟,難怪他敢打包票說十天后公布真相,原來早就有了線索。不過,想把案子調查清楚,十天實在有些短。
“關三郎有什么要求,貧尼盡量滿足。”法慧說出如此讓人遐想的話,真是讓人感嘆不已。
長樂公主也說道:“有什么需要,本宮也會全力支持滴。”
關志義說道:“謝謝公主!謝謝大師!現在某抓緊時間破案,不能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請大師把寺中名冊交給衙役核對,某要單獨詢問寺中大師。”
要說破這個案子在關志義看來如此簡單。
擄走少女無非兩點,一是為財,二是為色。
首先說色。
別以為這些尼姑,不會因為女子的色才把她們抓走。她們即使不是同姓戀,但是她們可以轉手啊。
為色的尼姑,多半外面有勾搭。那么經常外出,或者夜晚出寺院那也不是不可能滴。要說這么大個寺院沒有一個人看到,那才是稀缺呢。而且有男人的尼姑,根本不可能靜心修煉。感業寺的尼姑看不出來,難道他關志義能看不出來?
其次就是為了錢財。
這種可能姓最大,也是最容易被發現地。
你一個尼姑無論把錢財藏起來,還是怎么著,你的錢多別人不可能不知道。這里是寺院,每個房間都差不多,又沒有密室之類滴,你能不讓其他人發現?
再說了,這是大唐,沒有信用卡。無論黃金首飾,還是銅錢珠寶,它們的體積能小到哪兒去。
寺院中的尼姑一個個的在關志義面前一晃,他就知道哪些人是老實巴交,那些人是耐不住寂寞滴。雖然有可能對方的演技不錯,但是問問話,對比一下其他人的說法。你說一時演戲還行,難道能演一輩子。
若是對方能一年半載的裝逼,那么他認栽。
很快就有幾個異于常人的尼姑被關志義給抓出來了。
法惠,李淵的嬪妃。為人溫和善良,和其他人相處都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問題是這個家伙的錢太多了,聽說最近又添了不少珠寶。
說了起來她是不想出家的,但是皇命難違。
她倒沒另嫁他人的想法,但青燈古佛她實在有些受不了。吃喝、穿戴都是她的喜好,這些出家人是不能夠享受的。
她的性格雖然不像干出這種事的人,但是突然多出來的錢財,讓關志義懷疑他被人收買了。
明秀,一個才剃度一個月的女子。
這個女人聽說遭遇非常凄慘,法惠看她可憐收為弟子。對寺中諸人都很孝敬,平時也很規矩。
但是問題就在于,她凄慘的遭遇怎么可能孝敬寺中諸人,她的錢從何而來?
了因,一個不知道何時出家,在感業寺待了十幾年的老尼姑。
她平時少言寡語,做事規規矩矩的人。之所以懷疑她就是她出身江湖。據說煬帝時期曾經闖蕩江湖,后來因為心上人移情別戀,她看破紅塵出家為尼。
寺中其他女尼都青燈古佛習慣了,自然而然養成了一種氣度,那就是不為外物所動。了字輩的女尼有十幾個,但是她們對于關志義的詢問基本屬于無動于衷。也就是她們連搭理關志義的心思都沒有,眼中只有沉重的死寂。別說外物的干擾,就是想讓她們激動都很難。
也許有人會說她們悲哀,沒有自己的情感。但是關志義卻認為,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
你留戀紅塵,覺得吃喝玩樂是一種享受。但是靜心念經誦佛,難道不是對心靈的啟迪。靜下心來仰望蒼穹,哪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總之,只要你樂意,就是美好生活。只要你不爽,就算當了皇帝,逅宮家里三千也是日子難過。
了因的問題就在于她對關志義的態度。其他女尼,關志義問了半天,她們都不怎么答話。而她卻有問必答,一問就答。
從這點關志義看出一個問題,這個尼姑心沒有靜下來。
既然心不靜,那么做點什么出格的事情,哪就不為太奇怪了。而且從幾年前就有人失蹤來看,法慧這些才來感業寺不久的尼姑,不可能是主謀,最多是幫兇而已。
其他尼姑是不是就排除了,關志義不敢肯定。但是從度牒和交談的了解,在感業寺出家多年的那些老尼姑,還真不像有問題滴。
一番調查,上百人的寺廟中,關志義只發現幾個懷疑對象。真應了那句話,天下還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