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經過這些年的從政生涯和辦私學,孔子的人生并不快樂。相反!進入了迷茫期。
表面!他是越來越風光,官越做越大。不僅祭祀時可以進入太廟,平時有什么禮儀活動,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可除了忙碌之外還是忙碌,時間久了,覺得沒有意思。
他的人生,不只是來從事主持禮儀活動的,不只是一個禮官。而實際!他連禮官都算不,他只是禮官手下的一個辦事員,一個聽令于禮官的下人。
自尊!讓他本能地抵觸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認真思考了起來:我是圣人嗎?大哥方基石說我是未來的圣人,我是這樣地圣人?一個替別人辦事的“圣人”?
可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
不做官,不把官職做大,生活都成問題,生存下去都成問題。只有做官,領取那一份俸祿,才能養家糊口。
現在!家里有五口人吃飯。不努力掙錢,連吃飯都成問題。何況!辦學方面,持平都成問題。有不少沒有交學費的學生,都是吃住在他這個先生家里的。而收到的那點學費,補貼這個虧空都不夠。
現在的孔子家里,有五口人吃飯。后來的亓官氏又懷了,如愿地生養了一個女兒。加孟皮的女兒一直生活在他家,一家是五口人吃飯。
辦私學方面,孔子一直都沒有花太多地時間,還是老辦法,他只教大學生,再由大學生去教小學生。先來的學生教后來的學生,聰明的學生幫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
之所以子路以及后來的顏回等人一直追隨孔子,并不是后來學者和儒家的那些吹鼓手所說的:被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而是!子路等人都成為了孔子私學的“留校”老師。
孔子把他們留下來,讓他們“留校任教”。然后!從學生的學費,拿出一部分錢給他們,作為他們的工資。不然?子路、顏回等人靠什么生活?腦袋進水了差不多,一生都跟隨孔子。
沒有收入來源他們憑什么生活啊?
孔子給予的工資,是很少的。收到的學費多,給予子路等留校任教的老師工資多一些。沒有定數的,誰家有困難了,給的多一些。在這方面,孔子是不具體過問的,一般都是由亓官氏來決定。
如果你認為“工資”低,你可以離開。“畢業”了你可以走人,沒有人強迫你。
而子路等人,為了學習更多地知識,都留下來了。留在先生家里一可以解決生活問題,二又可以幫助先生教書。三!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也沒有其他什么好去處。
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里,你有才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俸祿多的工作,都被世襲貴族給世襲了。你頂天去這些人手下當差。人家不需要學問,管著你行。
跟現代社會的投資商、股東一樣,人家有錢投資不需要有學問,你有學問沒有錢投資你是給別人打工的命。在保證投資商贏利的前提下,你的工資才有保障。當投資商的投資沒有回報的時候,你的工資堪憂了。最后的結果可能是:卷鋪蓋走了,或者是被老板炒魷魚。
這天!孔子把方基石找了過來,讓亓官氏炒了幾個菜,準備了兩壇好酒,關房間的門,與之對飲談了起來。
“你說我是未來的圣人?我怎么越來越覺得我成了廢人,我成了別人的勞動工具(機器人)?我?我沒有了我自己的人生!我?我的人生難道在魯宮做個禮官?不!做禮官手下的一個辦事員?被禮官吆喝著?事情是我做的,功勞卻變成禮官的……
教書育人?我教書育人了嗎?我?我這個校長當的,幾天都沒有一節課!我?……”
說完在魯宮做官的事,又想起教書方面的事,孔子嘆息了起來。
自從官做大后,他變得忙碌了起來,私學方面,幾天都難得回來一課。他覺得他越來越不配當這個“校長”了,更不是這里的主講老師。
不忘初心!孔子還是沒有忘記,自己學禮的目的!自己辦私學的目的!無論是學禮還是辦私學,目的只有一個,那是:拯救這個禮崩樂壞的社會!
真的!不是搞形勢主義,嘴說說迎合主旋律的官場話,而是!孔子的“初心”!
在德育方面,他感覺自己并沒有作為。他沒有教導學生什么,如何做人?他是這樣做人的,不必教導學生,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在潛移默化地教學。學生看著你,你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然后是模仿。
所以!不必說那么多廢話。
正如現代社會一樣:貪官昨天還在工作會議講反腐倡廉,今天被調查組給帶走了。你說?你昨天說的,是不是廢話?放屁?
還有!他把編排出來的周禮,并沒有實際意義,都只是流于形式了。表面!在公共場合,大家都還遵守周禮,一副人模人樣地。可一轉背,又我行我素了。特別是那些世襲貴族和大臣們,更是如此!
好像?周禮是用來束縛下面的人的,對于君王和大臣以及世襲貴族們,沒有作用。
如果是這樣地話,要周禮還有什么用呢?
不能以身作則,不能親自遵循,你還要搞什么周禮呢?搞形式啊?
所以!孔子沒有教導學生德育方面的,只是親自示范了。也因此!他覺得自己做得并不夠。不!他覺得他并沒有做什么對社會有益的事。
如果自己是未來的圣人的話?那么?自己應該是有所作為的。
面對孔子的迷茫,方基石自然是說不出所以然。反正!他也覺得:他的人生沒有什么意思。特別是這些年,他一樣沒有作為。保護圣人?他并沒有保護孔子或者是老子。這些年!他兒女情長了,呆在家里守著妻子兒女了……
“也許?我們要去東周洛邑了!”方基石喝了一杯酒,把酒杯放下,說道。
“去東周洛邑?”孔子驚問道。
“老子仍然是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我們也只有去找他老人家,才能解開心的疑惑……”
“可我?”孔子想了想,說道:“我現在是魯國的官員,我?怎么去東周?我?”
作為魯國的官員,你不能離開崗位,你想去東周洛邑你必須有理由。
“這個?”方基石想了想,出主意道:“你不是魯國的禮官?你為魯國排演了那么多禮儀排場,你可以向魯公請求,去東周洛邑找老子問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