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

bookmark

石頭一家走在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上,東張西望的打量著臺南市,在他們的身邊,是和他們一起來的移民,表情也都和他們差不多,而在隊伍的最前面,則是一個年青的小吏,據剛纔他介紹說自己姓王,這讓石頭他們立刻都以‘王大人’相稱,雖然這位姓王的小吏知道自己根本配不上‘大人’兩個字,但卻還是十分享受的默認了這個稱呼。

石頭他們在臺南市住了一晚後,今天早上還沒吃早餐,所有人就立刻集合,然後分成每百人一隊,每隊有一個負責的小吏,而這個小吏將帶著他們參觀臺南市。

這位王大人先是帶著石頭他們來到臺南市的中心大街上,早上正是行人最多的時候,因爲所有人都要忙著上工,上工之前則要吃早飯,不過因爲臺南市的生活節奏明顯比內地的傳統城市要快的多,所以很少有人會願意起那麼早做飯,也正是因爲如此,每天清晨的大街上,不但有各種各樣的早餐鋪子開張,而且還有許多做早飯的小攤子。

王大人就是帶著石頭他們在一個早點鋪子裡吃的飯,至於飯錢,則是由王大人墊付,不過他讓店鋪主人開了個條子,日後可以用這條子報銷。接著石頭他們這一隊人就跟著王大人在臺南市的街頭轉,先是到了市中心的臺南縣衙看了一下,又沿著中心大街前進,雖然周圍的行人對這些移民十分好奇,但看到王大人時,卻也沒人上前詢問。

臺南是個港口城市,同時也是臺灣第二大商業城市,城中商人如雲,大街上更是貨車不斷,南來北往的客商在城中穿梭。即便是寬闊的中心大街,有時候還會被堵上。

石頭他們這些人山裡出來逃民哪裡見過這種場面,就算是石頭本人,也只不過是在一個小城鎮上呆過,根本沒想到臺南市會如此繁華。

在城中轉了一圈後,王大人又將石頭他們帶到碼頭一帶,那裡不但是船多,而且碼頭兩側還建著不少工廠,比如蔗糖廠、造船廠、食品加工廠等等,這些工廠有大有小。大的有上千人,小的也有上百人,而且無論廠子大小。廠裡面都是一副忙碌無比的景象。

這些工廠讓石頭他們大開眼界,特別是進過工廠的石頭,他以前認爲自己呆過的那個製茶廠已經算是不錯的工廠的,可是和臺南市的這些工廠一比,簡直就像是個土作坊一般。看看人家這工廠,不但管理嚴格,而且秩序井然,甚至有些工廠還有統一發放的工作服,看起來倍精神。

整個上午他們都是在各個工廠參觀,中午也是在其中一個工廠裡湊的飯。說起來這些工廠的伙食還不錯,雖然比不上他們上船後吃的那頓飯,但卻也有肉有菜。比他們在家時吃的強多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王大人又帶著他們乘車到了城郊,這裡就是種植園的天下了,之前早就安排好了種植園,石頭他們又跟著進到種植園裡。參觀了一下種植園裡的各種作物,以及南洋奴隸們在種植園幹活的情景。

一直到了晚上時。王大人又帶著他們在街上吃過晚飯,然後纔回到移民的臨時住處。不過當他們回來時,已經有不少其它隊的移民回來了,而且現在正聚合在外面的空地上,同時前面還站著幾個官員,看樣子是要開會。

石頭他們跟著王大人進到會場,然後又等了一會,當所有移民都回來後,臺上那個穿著官袍的真正大人才開口道:“各位來臺灣的移民們,想必今天你們已經見到本市的繁榮與安定,又見到城外的工廠和種植園,那麼現在你們就有兩個選擇,第一是進到工廠裡做工人,以後生活在城市,第二則是按照當初移民官說的條件,官府分給你們土地,讓你們擁有一個自己的種植園,當然了,無論是做工還是種地,都會有專門的人給你們做培訓,不過現在卻需要你們將自己的選擇報上來,我們好統一安排!”

對於這個官員的話,石頭他們並不感到意外,因爲昨天已經有官員和他們通過氣了,知道要在做工還是種地上做出個選擇,因此並不感到意外,甚至在今天參觀工廠和種植園的時候,他們已經在盤算著這件事了。

說起來石頭他們這些人雖然沒有見過世面,但卻也都不傻,一般人都是選擇要辦種植園,因爲這樣可以分到一百畝的土地,而且有了土地之後,還是可以進城來打工,雖然沒時間種地,但到時打工掙了錢,買上幾個奴隸幫著種就是了。

也正是這個打算,讓所有的移民都選擇了土地,畢竟那可是一百畝的土地,雖然臺灣的土地不怎麼值錢,但至少對於石頭這些一窮二白的移民們來說,百畝土地卻也是一筆不少的財富了。

看到這些移民全都選擇了土地,臺上的官員也露出得意的微笑,他何嘗不知道這些移民們的小算盤,不過這個選擇本來就是故意的,一來臺灣地廣人稀,哪怕種植園很多,但大片的荒地還是有不少,所以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分給百姓。而且這些移民有了土地後,就會對臺灣有了一種眷戀之情,肯定不會再輕易離開,這也是臺灣留住移民的策略之一。

既然選的都是土地,那麼接下來的就簡單了,石頭他們在臺南市接受了一段時間的農業教育,主要是教他們如何種臺灣的各種作物,以及管理種植園方面的各種問題,這些對石頭爹和鐵山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農來,並不算太大的問題,所以很快他們就學的差不多了。

石頭一家和鐵山一家選的土地緊挨著,他們兩家分別都是九口人,剛好是每家九百畝。本來石頭他們還以爲和大唐一樣,只有成年男人才有土地,可是到了臺灣才知道,原來女人和孩子也有土地,換句話說,他和香椿每生一個孩子,家裡就多分一百畝地。另外還一個讓他十分興奮的事,那就是臺灣鼓勵生育,生的孩子多,那就會獲得大量的補償甚至孩子從小到大根本不用他們自己花錢養。這點倒也是讓鐵山十分高興,因爲之前擔心有孩子加重負擔,他兒子鐵大就一直沒敢要孩子,現在終於沒有這方面的顧忌了。

分給石頭他們的土地也在臺南縣境內,不過是在偏東北方向,已經臨近臺東縣了。這裡是一片小平原,而且還有兩條小河流過,條件十分不錯,只不過這片平原上長著幾片森林,若是想種植作物的話,需要把這些樹木給砍了,然後再把土地平整一下,需要花費不少的力氣。

石頭他們來的時候,這片小平原上已經有幾戶漢人種植園了,而且在分給他們的土地上,也已經建了幾座簡陋的木屋,算是讓他們有個住的地方,若是不滿意的話,可是再蓋新的,另外官府還給他們提供了足夠吃兩季的糧食,另外還有一些農具和種子,,幫他們度過最初的階段。

剛到自己土地上的第一天,鐵山和石頭爹就沿著自己的土地轉了幾圈,臉上都快樂出花來了,雖然這些土地還都是荒地,但卻全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只要好好整治一翻,肯定也是上好的田地,這點可以從附近的種植園看出來,人家那裡已經變成良田,而且地裡的甘蔗和水稻長的都不錯。

轉完了自己的土地後,兩家人又聚到一起開了個會,本來石頭是想到城裡打工的,畢竟那裡的工錢一月一結,來的錢比較快,不過現在有這麼大的土地,若是他一走的話,光靠石頭爹孃和香椿肯定不行,所以最後大家一合計,兩家的壯年男子都不許外出,至少也要把自己家的土地整出個樣子再說,畢竟他們現在都還買不起奴隸,有不少重體力活都得自己幹,缺了男人可不行。

對於這個決定,石頭和鐵大也都十分明白,所以從第二天開始,他們就在地界打上樁子,然後拉上草繩以示土地的所有權,接下來他們則拿起斧頭和鋸子,開始清理土地上的樹木,那些比較貴重或筆直粗大的樹木則被他們囤積起來,以後會一起賣給木材廠,光是這些木材的收入,就能讓他們收穫第一桶金。

不過在清理樹木的同時,他們也沒忘了開墾土地,只不過他們兩家的壯年男人不多,所以最後兩家不得不合力開墾,而當把砍伐的木材賣掉後,他們立刻買了兩頭耕牛,這些牛都是臺灣本地養的牛,事先已經調教好了,下了地就能幹活,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有了耕牛之後,他們兩家的耕種纔算是走上正軌,而且開墾土地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不過即便是這樣,兩家也沒能開墾多少能種的土地,最家兩家只開墾出一百畝的土地,然後分別種了一半的甘蔗和水稻,另外他們還賣了幾頭豬崽和小羊,讓家裡的孩子放養,反正荒地還多的是,閒著也是閒著。

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3章 捕奴船隊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9章 鹽票法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742章 駕崩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71章 推廣酒精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12章 有女一帆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14章 末羅遊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8章 師徒相見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429章 藍寶石?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11章 落魄漁民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11章 工商論第36章 文心發火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
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3章 捕奴船隊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11章 忐忑的李治第49章 鹽票法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742章 駕崩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102章 獻策之人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71章 推廣酒精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12章 有女一帆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514章 末羅遊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8章 師徒相見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429章 藍寶石?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章 本王會仙術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11章 落魄漁民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8章 楊妃的當頭棒喝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542章 大唐備戰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81章 兩支殘槊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11章 工商論第36章 文心發火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著我退婚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中方县| 余江县| 德州市| 桦甸市| 逊克县| 隆昌县| 九江县| 阿勒泰市| 红河县| 大安市| 商南县| 南京市| 河池市| 囊谦县| 武强县| 常宁市| 奉节县| 左权县| 光山县| 中超| 太白县| 湾仔区| 华阴市| 临邑县| 峨眉山市| 金昌市| 禹城市| 花莲市| 周宁县| 桐城市| 房产| 冷水江市| 大余县| 固原市| 云安县| 太白县| 桐城市| 军事| 玉林市|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