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366章 風議郎

bookmark

崔二店裡的人看到外面華貴的馬車,一個個全都驚詫莫名,不知道來的是什麼大人物,竟然要齊王府的正規軍護送?

有幾個腿腳快的好事客人跑出去打聽消息,很快就又跑了回來,一臉驚喜的大聲叫道:“各位,來的是齊王殿下的兄長,也是一個王爺,不過聽說好像犯了什麼事,所以來找齊王殿下,現在被任命爲咱們新羅的總督大人!”

聽到來人是齊王的兄長,客店裡的所有人都露出了幾分驚容,雖然之前他們話中對李愔有些不敬,不過那也只是嘴上說說罷了,若是放在平時,別說是見到李愔本人了,哪怕是見到一個普通的唐商,他們也都要上前討好兩句,更何況現在來的竟然是李愔的兄長,大唐的皇子之一。

“什麼叫做總督,是不是和大唐的都督差不多?”有些心思的人注意到總督這個陌生的稱呼,因此在震驚之後,立刻開口問道。

不過跑出去的人也只是粗問了一下,打聽到來人的身份後就立刻跑了回來,至於總督是個什麼官職,他們卻也不太清楚,只是聽別人說,他們新羅分成的兩個州中,好像就數這個總督的官最大。

剛纔店中的人還在抱怨齊王不重視他們,派來的官吏都是些不重要的人,可是沒想到這才一轉眼的功夫,竟然來了一位自己的兄長來做總督,雖然他們還不明白總督是幹什麼的,不過光聽這個名字也知道,手中的權力肯定不小。這個巨大的意外讓店中的人都有些尷尬,一個個低頭吃著早飯。嘴巴也都老實起來。

不過就在這時,櫃檯中的崔二卻忽然敲了敲桌子。然後笑呵呵的說道:“各位街坊可得抓緊時間了,再晚一點的話,那可要遲到扣工錢了!”

一聽崔二的話,客中人這才發現,現在日頭已經升起來了,離上工也沒多少時間了。這下所有人都著急起來,端起大海碗幾口喝光了稀飯,然後抓起饅頭塞到懷裡就往外跑,眨眼間的功夫。剛纔還坐滿人的大堂已經跑的一乾二淨,只剩下崔二和兩個小廝收拾東西。

不過崔二收拾了一會後,吩咐兩個小廝小心收拾,自己卻轉身進了旁邊的庫房,庫房裡放著一些糧油等物,另外還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飯館的帳薄,不過崔二走到桌子邊卻沒有記帳,而是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本子。將今天店中客人說的話全都記錄下來,等到天黑之時,自然會有人來找他取這些記錄。

崔二這次回來,有些事並沒有對家人說。比如他在泗沘除了見到大哥崔大,另外還見到一個齊王名下的神秘組織,這個組織派人和他接觸。讓他做組織中的‘風議郎’,所謂風議郎。其實就是將自己周圍所能聽到的一些消息,特別是與齊王統治這裡有關的消息。全都記下來上報,而這個組織則會給他們豐厚的報酬,而且還有一些特權,比如他開店所需要的各種材料,都有專人給他送來。

崔二隻是個小人物,根本沒什麼國家民族的概念,在他看來,只要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做什麼都無所謂,更何況這個風議郎的身份雖然不能公開,但卻有著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崔二考慮了一下也就答應了,來到金城這段時間,他每天都會把周圍聽到看到的事情記錄下來交上去,相當於做了齊王府的一名眼線。

等到天黑飯館打烊之後,崔二按照以前的規矩,將寫好的東西交給一名樣貌普通的人,而這個人則帶著這些記錄回到金城王宮後側的一處小院子裡,這裡是一片十分機密之地,除了有特殊腰牌的人外,其它任何人都不得進入。

崔二的記錄送到這裡後,立刻被這裡的書吏將其中的關鍵提煉出來,然後再次記錄上交,這次卻是交到一個年輕人手中,而這個人正是武媚娘手下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也就是那位閻王楊老先生的義子楊十手中。

崔二的所謂風議郎,其實正是武媚娘手中情報組織的外圍成員,這些風議郎的成份五花八門,開店的、賣菜的、殺豬的等等什麼人都有,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爲誰工作,只知道每天將聽到看到的消息上報,然後按照情報的價值,每月領取豐厚的報酬,其中崔二能寫會算,所以算是風議郎中比較重要的成員,他提供的消息也比較受重視,經過刪減之後,可以直接送到楊十手中。

楊十將崔二和其它一些風議郎送來的消息整理了一遍,然後又送到王宮之中。金城的王宮本來是李愔居住的地方,不過後來李愔離開後,這裡就空置下來,而今天李佑來到金城,以他的身份,住在王宮裡倒也合適,只可惜他身上的王爵丟了,李愔只得給他封了個總督之職,雖然沒有爵位,但至少官位極高。

楊十的情報送到王宮裡,但卻不是給李佑的,說起來李佑這個總督只是掛個名字,李愔根本不會真的讓他掌權,而李佑也不會真心幫李愔,所以這次李佑來金城,除了他們一家外,另外陸洪也跟著一起來了,他暫時充任李佑的副手,全權處理北韓和中韓的所有政事。

金城王宮已經被改爲總督府,前半部是各級官吏辦公的地方,進進出出的人不在少數,而在最中心的一處房屋中,陸洪坐在椅子上正在處理政務,當他看到楊十送來的情報後,疲憊的臉上卻露出一絲笑容,口中也是自言自語道:“看來以蜀王擔任總督一職,以此來安定新羅故民之心的計策,總算是起了效果。”

當初李佑被髮配到泗沘見到李愔,李愔知道這是李世民不想殺兒子,所以把李佑送到自己這裡避難的,所以無論他再怎麼不喜歡李佑,卻也不能真的拿他怎麼樣,最多是給對方點臉色看,可最後還是得好吃好喝的養著。不過陸洪卻認爲李佑有大用,然後將原因講了出來。

原來據陸洪得到的情報,北韓和中韓,也就是原來的新羅故地,最近情況有些不穩,當初李愔之所以能控制住新羅,主要就是靠著和金勝曼的聯姻,然後又藉著新羅饑荒,以糧食來安定民心,不過現在饑荒已經過去,而且新羅的國號和女王都還在,再加上李愔這段時間一直專注於南韓的發展,畢竟那裡離登州最近,所以這讓新羅人對故國念念不忘,甚至已經有了一些不穩的跡象。

對於這種情況,陸洪分析出原因後,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法,那就是派一名重量級人物坐鎮在金城,最好是李愔的至親之類的,以此來鎮定人心。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李世民就把幾個兒子分封到控制力比較薄弱的南方爲王,就是出於這種目的。

不過李愔的身份特殊,老爹是皇帝,兄弟也都是親王,至於兒子,更是還沒有生出來,只有一個纔剛剛滿週歲的女兒,根本無人可派。但正所謂天隨人願,陸洪正在爲此事發愁之時,卻沒想到李佑卻從天下掉下來,所以他立刻找到李愔,希望把李佑派到金城來坐鎮,而李愔聽到陸洪的分析後也覺得有道理,所以也就同意下來。

不過北韓和中韓是兩個州,李佑卻只有一個,所以派李佑做哪個州的刺史都不合適,最後李愔想到總督這個稱號,所以乾脆就封李佑爲兩韓總督,代他管理北韓和中韓兩州。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真正管理兩州的,卻還是他派去的陸洪,以後若是陸洪回來,也只會由兩州的刺史管理,李佑根本插手不了當地的政事。

而現在楊十送到陸洪的情報也已經證明,以李佑擔任總督這條計策已經起到一定的效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民心,不過對於這些新羅人,卻不能這樣一味的安撫,只有等到他們把倭國滅掉之後,再挾著勝利之勢,將抽調出去的軍隊駐紮回來,到時北韓和中韓將再無人敢不服齊王府的統治。

想到這些,陸洪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微笑,同時又給主管工商業的部門下了條子,讓他們催促工廠全力生產各類食品、布料等,爲將來的倭國之戰做好物資準備。

而就在陸洪緊張的處理著兩州政事的時候,總督府後半部分,也就是李佑一家居住的地方,卻有人正在大發雷霆。

“呯!”一支從大唐運來的珍貴花瓶被李佑一下子摔到地上,化成千萬道碎片四處飛濺,大殿中的侍女僕人也都是嚇的臉色蒼白,他們都是跟著李佑的老人,深知這位五皇子的脾氣,所以在李佑發脾氣時,根本沒有人敢上前勸一勸。

等到李佑的脾氣發的差不多了,這才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氣呼呼什麼話也不說,不過就在這時,大殿的門口忽然又來了一隊僕婦,擁著中間的一個婦人,而婦人手中還牽著一個四歲的孩子,正是李佑的妻子韋氏和他的兒子李道。(未完待續)

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384章 奴港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著整個世界第111章 工商論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350章 試槍(上)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13章 甘露殿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241章 二堂叔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546章 流鼻血第294章 吞蕃城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550章 好姐妹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
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209章 六哥好志氣!第384章 奴港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1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493章 沿著李愔的腳步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著整個世界第111章 工商論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31章 朕是個好皇帝嗎?第350章 試槍(上)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713章 甘露殿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241章 二堂叔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358章 安置胡人的海島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546章 流鼻血第294章 吞蕃城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642章 李愔一家(下)第550章 好姐妹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平凉市| 清河县| 泽普县| 扬州市| 寻甸| 丹江口市| 江山市| 黔西县| 鹿邑县| 鄂尔多斯市| 同德县| 方城县| 黑水县| 屯留县| 高密市| 岑巩县| 宁波市| 普兰县| 万源市| 棋牌| 安国市| 轮台县| 油尖旺区| 平乡县| 新晃| 晋城| 深州市| 通辽市| 平罗县| 忻城县| 荣成市| 象州县| 建瓯市| 眉山市| 海阳市| 三江| 宁明县| 文水县| 樟树市|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