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四章

越南正式受清朝的冊封,是在順治十八年,承認前一年九月自稱國王的黎維祺為“安南國王”。到了嘉慶八年,改安南為越南,國王阮福映,年號嘉隆,越南人民稱他“嘉隆皇帝”,是一位英主。

阮福映在統一越南“三圻”時,曾經委托天主教神父,請求法國援助,與法王路易十六,訂立條約,愿割土作為酬謝,后來法援未到,條約當然不須履行,但法國的勢力卻就此伸入越南了。

從嘉隆皇帝以后,阮朝三代皇帝都不喜歡法國和天主教。因此,在道光、咸豐年間,越南也象中國一樣,常鬧教案。英法聯軍侵華的那幾年,法國海軍附帶在越南攻城略地,于是在同治元年夏天,越南被迫跟法國訂立了條約,賠款割地之外,另有專條:越南政府承諾,此后不以領土的任何一部分,割讓給法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

法國得寸進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個南圻,而心猶未足,還打算攘奪北圻,僅留下中圻給越南。到了同治十二年,借故攻陷河內,越南政府派出一員名將抵御法軍。這員名將叫劉永福,是中國人。

劉永福本名業,字淵亭,原籍廣東欽州,落籍廣西上思。早年跟過“洪楊”,洪楊失敗,余眾四散,其中有個叫吳鯤的,領余眾數千,進入越南,劉永福就在他部下。吳鯤一死,劉永福帶了兩百多人,翻山到了越南的高平省,自樹一幟,旗幟用黑布所制,號為“黑旗軍”。

劉永福生得短小精悍,不但勇壯豪邁,善撫部屬,而且善于術數,多謀能斷,在北圻披荊斬棘,招兵買馬,勢力日漸雄厚,越南國王阮弘住特加招撫,傳說還招了他做駙馬,頗為倚重。這時受命御法,在河內西門外遭遇,法將安鄴不敵而退,退到城門附近,為劉永福的先鋒吳鳳典趕到,一刀砍掉了腦袋。這是同治十二年冬天的事。

安鄴一死,法國反倒慎重了,派文官辦理善后,展開交涉,因為中國采取不干涉的態度,因而法國和越南訂立了新約。

這一同治十三年正月底,在西貢訂立的法越和平及同盟條約,重要的條款是:第一、法國承認越南為獨立國;第二、定河內等城為商埠;第三、開放紅河,也就是富良江而上到河內,法國有自由航行之權:第四、越南的外交事務,由法國監督,不得與他國有聯屬關系。這完全是為了排斥中國,而朝廷因為臺灣番社事件,對日交涉正吃緊的當兒,無暇四顧,只下了一道密旨給廣西巡撫劉長佑,“固守邊圍”而已。

不過,越南迫于法國的城下之盟,并不心服,所以一方面仍舊向中國上表進貢,一方面重用劉永福,授官為“三宣副提督”,準他在北圻商務繁盛之地的保勝,設局抽稅,以助軍餉。

這在法國,自然將劉永福視作眼中釘,必欲去之而后快,只是三番兩次用兵,劉永福屹然不搖。同時,中國由于言路的呼吁,朝廷亦漸漸重視越局,明的是由駐法公使曾紀澤照會法國政府,不承認同治十三年的法越條約,暗的是密諭云南、廣西派兵支援劉永福。這樣到了光緒七年年底,由于曾紀澤的電報,說法國謀占越南北境,并擬通商云南,不可置之度外,因而總理衙門奏請降旨,派李鴻章、左宗棠、劉長佑、劉坤一、張樹聲會商辦理。

這五名疆臣中,除了李鴻章,都是主戰的,言路自然更為激昂,甚至駐法公使曾紀澤亦主張對法國采取強硬態度。但是談洋務也好、談海防也好,恭王總是尊重李鴻章的意見,所以對法交涉,仍然出以持重。這樣到了三月初,李鴻章丁憂,不奉奪情之詔,而就在這時候法國在越南有了舉動,法國海軍上校李威利,率領一支四百五十人的隊伍,攻占了河內。

于是照例交涉與備戰雙管齊下,但不等曾紀澤向法國外交部提出抗議和要求,法軍先已將河內交還越南,前后一共占領了六天。越是如此,越見得法國居心叵測,推測緣故,或者是借此向越南示好,進一步又有修約的要求,而修約的目的,是為了驅逐劉永福,向中國要求通商云南。因此,主戰的議論,又復甚囂塵上,而朝廷的舉指,也是朝不惜決裂的路子上去走。

第一步是調動西南疆臣,曾國荃復起,署理兩廣總督,云貴總督劉長佑年紀大,鴉片煙癮亦大,被免了職,調陰鷙沉毅,有霸才之稱的福建巡撫岑毓英督滇,“唐拚命”唐炯也放了云南藩司。同時不準李鴻章回籍服三年之喪,只準假百日后,仍回天津駐扎,督率所部各營,認真訓練,并署理通商事務大臣。

當然,清流對此大事,是不會不講話的,張佩綸與陳寶琛聯名上了一個折子:“存越固邊,宜籌遠略”,共建兩策,一策是“命重臣臨邊”,用以“鎮撫諸國,鉤絡三邊”,或者可以嚇阻法國。這“重臣”自然是左宗棠、李鴻章,擇一以欽差大臣駐扎兩廣,督辦法越事宜。

這一策之下,又有四個綱目,除“集水師”、“重陸路”的軍務以外,又主張“聯與國”,說德法世仇,應該聯德制法,而聯德之道,不妨向德國訂造鐵輪,多買槍炮。

第一策是正,第二策是奇,奇兵之用在聲東擊西,張佩綸和陳寶琛建議:以左宗棠的南洋和李鴻章的北洋兩支大軍,假作全力對付日本,而另簡賢能,“秘寄以滇粵之事”,如彭玉麟、丁寶楨、張之洞都可膺選。如果說,以左宗棠或李鴻章,出鎮西南,象晉朝陶侃的移鎮廣州,唐朝的郭子儀備邊以服回紇,是重在威名懾敵。那么用彭玉麟等人的作用正好相反,象漢高祖識拔韓信,孫權重用陸遜那樣,名氣不大,敵人便不甚疑忌。

這樣的部署,可使法國錯認為中國對越南局勢,不甚在意,然后乘其不備,水陸大舉,進兵越南,包圍法軍。相持日久,法軍力不能支,“外懼德人,內耗兵餉”,只要稍微許法國一點好處,一定可以和得下來。萬一用兵小挫,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還在,可以讓他們出面轉圜談和,對國體亦無大損。

雖是紙上談兵,倒也頭頭是道。奏折中還力保廣西、云南兩藩司,滇藩就是“唐拚命”,廣西藩司叫徐延旭,山東臨清人,咸豐十年中了進士,就放到廣西當知縣,號稱知兵。

過了半個月,山西巡撫張之洞,也上了一個密折作桴鼓之應,認為宜籌兵遣使,先發預防,建議派李鴻章坐鎮兩廣,籌劃一切,同時保舉一批京外文武人才,總計三十九人之多,第一個就是張佩綸。

這就是李鴻藻一系的清流,所提出的國是主張。因為主戰,所以推重左、李,其實左宗棠還是陪筆,所真正重視的是李鴻章。但是,李鴻章對和戰大計,卻不肯輕易發言,要看內外情勢而定,交卸事畢,五月里回合肥老家奔喪去了。

不久,朝鮮京城發生兵變,攻占王宮,襲擊日本公使館,大院君李星應稱“國太公”,自行專政。日本決定以武力處理,中國駐日公使黎庶昌處置明快,直接打電報給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張樹聲,認為中國亦應當立即“派兵船前往觀變”。于是張樹聲跟總理衙門議定,派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統領北洋水師記名提督丁汝昌,道員馬建忠領兵到朝鮮平亂。南疆多事,東鄰生變,恭王憂勞交并,一下子病倒了,而景廉和王文韶又正當云南報銷案初起,憂心忡忡,自顧不暇,只有寶鋆和李鴻藻應付艱巨,自然大感吃力。

就在這時候,吏部候補主事唐景崧上了一個說帖,李鴻藻一見大喜。跟張佩綸一談,唐景崧條陳的辦法,正就是張佩綸所說的“奇兵”。

于是說動了恭王與寶鋆,決意采納,囑咐唐景崧將說帖代為奏折,由李鴻藻以吏部堂官的身分代奏。

唐景崧是廣西灌陽人,對越南情勢,原有了解,加以跟越南的貢使,詳細談過,所以這個折子在慈禧太后看來是“內行話”。

唐景崧說“救越南有至便之計”,就是重用劉永福。此人的名字,這幾個月來,慈禧太后已經聽多了,但問到他的生平,沒有人能說得完整,所以看到唐景崧談劉永福,格外注意,只見寫的是:

“劉永福少年不軌,據越南保勝,軍號‘黑旗’。越南撫以御法,屢戰皆捷,斬其渠魁,該國授以副提督職,不就,仍據保勝,收稅養兵,所部二千人,不臣不叛。越南急則用之,緩則置之,而劉永福亦不甚帖然受命。去歲旋粵謁官,則用四品頂戴,乃昔疆吏羈縻而權給之,未見明文,近于茍且,且越人嘗竊竊疑之,故督臣劉長佑有請密諭該國王信用其人之奏。

臣維劉永福者,敵人憚懾,疆吏薦揚,其部下亦皆驍勇善戰之材,既為我中國人,何可使沉淪異域?觀其膺越職而服華裝,知其不忘中國,并有仰慕名器之心;聞其屢欲歸誠,無路得達。若明畀以官職,或權給其銜翎,自必奮興鼓舞;即不然,而九重先以片言獎勵,俟事平再量績施恩。若輩生長蠻荒,望閶闔為天上,受寵若驚,決其愿效馳驅,不敢負德。

惟文牘行知,諸多未便,且必至其地,相機引導而后操縱得宜。可否仰懇圣明,遣員前往,面為宣示,即與密籌卻敵機宜,并隨時隨事,開導該國君臣,釋其嫌疑,繼以糧餉。劉永福志堅力足,非獨該國之爪牙,亦即我邊僥之干城也。”

唐景崧所謂“發一乘之使,勝于設萬夫之防”,有這樣的妙事,慈禧太后自然心動,但這“一乘之使”,難得其選。再看下去,不覺欣慰,唐景崧“以卑官而懷大志”,愿意自告奮勇,那就再好不過了。

于是第二天召見軍機,她首先就談到這件事:“這唐景崧倒是有心人,難得!他是那一年的進士?”

“他是崇綺一榜的翰林。”寶鋆得意洋洋地答道:“是奴才的門生。”

“既是同治四年的翰林,”慈禧太后不解地問:“怎么到現在還是吏部候補主事?”

這話就很難說了,說了是揭唐景崧的短處,但亦不得不說,“唐景崧散館,考的是三等,改了部員,平日為人不拘小節,所以官運不好。”寶鋆接著又說,“象他這樣的人,遇到機會,倒是能辦大事的。”

“我看他的折子,倒說得有點道理。劉永福是一定要收為我們中國所用的,唐景崧自愿跟劉永福去接頭,你們看怎么樣?”

“唐景崧來見過臣幾次,他不愿升官,亦不支公款,到越南更不必照使臣的章程辦理,這完全出于忠勇報國之忱。”李鴻藻又說:“臣的意思,擬請旨將唐景崧發往云南效力。他原折中‘乞假朝命’,朝廷是否格外加恩,請懿旨辦理。”

“只要他真能辦事,朝廷自然不惜恩典。不過,這一來,見了明發上諭,辦事不是就不能守機密了嗎?”

于是決定將唐景崧發往云南,交新任云貴總督岑毓英差遣委用,同時有密諭寄交岑毓英,說明原委,責成他協助唐景崧,相機入越聯絡劉永福。

這時李鴻章百日假滿,已在朝旨一再催促之下,由合肥回到天津,由朝鮮內亂引起的中日交涉,以及由越南引起的中法交涉,都要聽他的意見。李鴻章認為備戰議和,只能顧到一面,兩面為敵,力所不逮,同時他亦不相信劉永福能有什么大作為,徒然拖累官軍,陷入不了之局,所以對越事主和。因此,唐景崧的行期,也就緩了下來。

其時法國的駐華公使寶海,了解中國已決定了暗中支持劉永福牽制法軍的策略。這個策略可進可退,可收可放,可大可小,而法軍勞師遠征,緩急之際,調度相當困難,是處在很不利的地位,所以見機而作,特地由上海到天津,跟李鴻章會談,表示先不談對越南的宗主權與保護權,不妨僅商邊界與通商。

李鴻章是一向不反對通商的,邊界分劃亦不妨慢慢談判,所以很快地跟寶海達成了初步協議:中國撤退在北圻的軍隊,法國不侵犯越南的主權,中法兩國共保越南獨立,中國準許法國經由紅河跟云南通商。

協議的內容,分別請示本國政府。中國方面,毫無異議,法國方面的態度卻頗為曖昧,據說法國海軍對寶海與李鴻章的交涉頗為不滿,決定增兵越南。不久,巴黎的政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任內閣總理茹費理和外交部長沙美拉庫,不但推翻了成議,而且就象中國當年崇厚使俄辱國那樣,將寶海撤任,作為懲罰。

于是整個局勢又變成劍拔弩張了。一方面是越南的刑部尚書,到天津訪昭李鴻章乞援,一方面是云南藩司唐炯出鎮南關部署防務。這時,唐景崧亦已秘密入越,先到北圻山西,會見越南“統督軍務大臣,東閣大學士”黃佐炎。他是越南的駙馬,但統馭無方,隱匿了劉永福的戰功,所以彼此不和。

唐景崧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替他們化解嫌隙。

由于唐景崧的斡旋,越南再度重用劉永福,將他的黑旗軍由保勝調駐山西前線。接著唐景崧跟劉永福見了面,促膝深談,為他籌劃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勸劉永福據保勝十州,傳撤而定北圻各省,然后請命中國,假以名號。這是成王稱霸之業,劉永福自陳力薄不勝,愿聞中策。

“中策是提全師進擊河內法軍,中國一定助以兵餉,可成大功。”唐景崧接著又說:“如果坐守保勝,事敗而投中國,則是下策。”

“下策我所不取。”劉永福慨然答道:“我聽唐先生的中策。”

于是劉永福秘密進鎮南關,與云南提督黃桂蘭取得了聯系。同時,一面由岑毓英出奏,一面由唐景崧密函李鴻藻,朝旨發十萬兩銀子犒賞黑旗軍,劉永福亦捐了個游擊的銜頭,正式做了大清朝的武官。

等回到越南,劉永福率領他的黑旗軍,進駐河內省所屬的懷德府,而法軍在海軍上校李威利指揮之下,已連陷河陽、廣安、寧平等省,進逼黑旗軍,形成短兵相接之勢。

劉永福此時真是豪氣如虹,不等法軍有所動作,先下戰書,約期十日以后開戰。這是四月初三的事,十天以后便是四月十三。到了那天,黑旗軍果然展開攻擊,在懷德府的紙橋地方,與法軍遭遇,劉永福一馬當先,麾軍猛擊,陣斬李威利,法軍退入河內,憑城固守。唐景崧替劉永福以越南三宣總督的名義,寫了一道檄文,“布告四海”。于是遠近響應,抗法的義師有二十余萬人之多,越南國王封劉永福為“義良男爵”。

朝廷得此捷報,自然興奮。清議主戰,慷慨激昂,慈禧太后接納了李鴻藻的建議,依照清流一派早已申明的主張,下了一道上諭:

“前有旨,諭令李鴻章即回北洋大臣署任。現聞法人在越,勢更披倡;越南孱弱之邦,蠶食不已,難以圖存。該國列在藩封,不能不為保護;且滇,粵各省,壤地相接,倘藩籬一撤,后患何可勝言?疊經諭令曾國荃等,妥籌備御;惟此事操縱緩急,必須相機因應,亟須有威望素著,通達事變之大臣,前往籌辦,乃可振軍威而顧大局。三省防軍,進止亦得有所稟承,著派李鴻章迅速前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所有廣東、廣西、云南防軍,均歸節制。應調何路兵勇前往,著該大臣妥籌具奏。金革毋避,古有明訓,李鴻章公忠體國,定能仰副朝廷倚任之重,星馳前往,相度機宜,妥為籌辦。著將起程日期及籌辦情形,迅即奏聞,以紓廑系。將此由六百里密諭知之。”

這時天津到上海的電報已通,“六百里”密諭,片刻即達。李鴻章回籍葬親,假滿北上,正路過上海,住在天后宮行轅,接到電旨,大吃一驚。上海消息靈通,法國因為李威利兵敗陣亡,舉國大憤,政府已派兵艦四艘,陸軍三千,增援越,預備大舉報復,同時提出了“北圻軍費預算”,據李鴻章得到的消息,說是不限數目。而他,深知滇粵邊境的防軍,有名無實,此番受命節制三省軍務,名義好聽,其實無拳無勇,貿然而去,一世勛名,豈不付之流水?

因此,他逗留在上海,不肯北上,一方面敷衍,一方面寫信給張佩綸,對軍機頗為不滿,大為牢騷,說是“若以鄙人素尚知兵,則白頭戍邊,未免以珠彈雀。樞府調度如此輕率,殊為寒心。”最后公然表示:“鄙人為局外浮言所困,行止未能自決,仍候中旨遵辦。局外論事,事后論人,大都務從苛刻,孤忠耿耿,只自喻耳。”言外之意,預備抗命不從。

對法交涉,朝廷所倚重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李鴻章,一個是曾紀澤。曾侯在巴黎,與法國政府相處得不好,加以交涉棘手,所以俄皇加冕,他以兼任出使俄國欽差大臣的身分,到彼得堡覲賀后,就不肯再回巴黎。在彼者已不可恃,在此者又有倦勤之意,李鴻藻接到張佩綸的報告,相當焦急,跟恭王、寶鋆、翁同和商量的結果,只有先安撫了李鴻章再說。

于是仍舊授意張佩綸出面,上了一個“制敵安邊,先謀將帥”的奏折:

“一、請召重臣以顧北洋。李鴻章經營交廣,命駐上海;為該大臣計,金革無避,駐粵尤宜。臣上年亦嘗言之,今情勢小異矣!朝鮮之亂未已,日本之釁宜防,法人即力不能窺伺津沽,而間諜揚聲,在所必有;訛傳一警,復令回駐天津,人心易搖,軍鋒轉弛,非至計也。方今皇太后圣體初安,皇上春秋方富,而恭親王亦甫銷病假,宜節勤勞;畿輔根本之地,愿籌萬全,竊謂精兵利器,均在天津,李鴻章逍遙上海何益?該大臣持服已及期年,若援胡林翼例,飭署直隸總督,辦理法越事宜,事權既專,措置亦較周矣。

二、請起宿將以壯軍威。李鴻章署直督之議,如蒙采納,則曾國荃在粵久病,調度乖方,自應開去署缺,命張樹聲仍回本任。伏念兩粵吏治、餉源、防務,在在均待經營。張樹聲實任粵督,當必能殫精竭慮,以副委任;而粵東處各國互市之沖,水陸兩提督,皆系署任,宜有大將輔之,以壯聲威。前直隸提督劉銘傳,淮軍名將,卓著戰功,應懇恩令劉銘傳襄辦法越事宜,兼統兩粵官軍,或駐瓊崖,以窺西貢;或出南寧,以至越邊。洋槍精隊,始自銘傳,粵東地方集兵購器,尤屬易易,應飭今募足萬人,迅成勁旅,以赴機宜。”

直隸和兩廣,都是封疆中的第一等要缺,慈禧太后亦不能根據張佩綸一個輕飄飄的奏折,貿然調動,不過對他建議起用劉銘傳,卻認為是個好主意。但劉銘傳功成名就,家資豪富,在合肥家鄉大起園林,正在享福,是不是肯起而效命,難說得很。所以召見軍機,指示先征詢李鴻章的意見,至于對李鴻章的出處,竟不提起,張佩綸的折子也留中了。

這樣的情勢,顯得相當棘手,李鴻藻和張佩綸頗為焦急,因為李鴻章的意思,非常明白,要他到兩廣督師,是件辦不到的事。僵持的結果,必定貽誤時機,壞了大局,無論如何先要為李鴻章爭到回天津這一點,以后才好商量。

這層看法透露給恭王,他表示無可無不可。恭王這一陣的心境壞透了,本人多病,長子載澂長了一身“楊梅大瘡”,已不能起床。

因此,恭王雖剛過五十,卻是一副老境頹唐的樣子。經常請假,或者竟不入宮,有事多在府中辦,也懶得用心,公事能推則推,不能推亦無非草草塞責。這些情形,慈禧太后早有知聞,只為體諒他的處境,追念他二十多年的功勞,格外優容,從未責備,但心里當然是有所不滿的。

為了李鴻章的出處,是件大事,慈禧太后覺得一定先要問一問恭王,因而張佩綸的奏折一直留中,直到恭王上朝的那一天,才提出來商議。

“李鴻章回直隸,張樹聲回兩廣,我看都可以。不過,曾國荃呢?”慈禧太后說:“總得替他找個地方。”

“是!”恭王答應一聲,卻無下文。

“你說呢?”慈禧太后催問著,“總不能憑空給他刷了下來啊!”

“曾國荃身子不好。”恭王慢吞吞答道:“得給他找個清閑的地方,如今國家多事,那兒也不清閑。”

“話是不錯。”慈禧太后直截了當地答道:“辦法呢?你就說怎么安置曾國荃好了。”

“臣的意思,先內召到京,再說。”

慈禧太后非常失望,這樣催逼,竟逼不出他一句痛快話,只好提出她自己的看法:

“這跟下棋一樣,先要定下退守還是進取的宗旨,才好下子,李鴻章該到那里先要打定是和是戰的主意。如今既有劉永福能用,唐炯、徐延旭也都說能打仗,曾紀澤打回來的電報,也說不宜對法國讓步,再加上越南是心向著中國,這不都是能打的樣子嗎?”

“不能打!”恭王大搖其頭,“請皇太后別輕信外面的游詞浮議!說法國的軍隊勝不了劉永福,未免拿法國看得太輕,劉永福看得太重。至于徐延旭,剛到廣西,還不知道怎么樣。唐炯是前湖北巡撫唐訓方的兒子,是個绔绔。臣聽人說,唐炯出鎮南關,還帶著廚子,這還不去說它,最荒唐的是,唐炯嫌越南的水不好,專派驛馬到昆明運泉水去喝。這種人,怎么能打仗?”

“有這樣的事?”慈禧太后有點不信,“有些言過其實的話,也聽不得那許多。”

恭王碰了個軟釘子,不再作聲。寶鋆也是贊成李鴻章回任的,便即重申前請,不過他看出慈禧太后有不惜一戰之意,所以不敢主張議和,只這樣說道:“北洋是重鎮,將來不管是戰是和,朝廷發號施令,第一個先下給北洋,實在少不得李鴻章。”

“既如此說,讓李鴻章先回天津,接了北洋大臣再說。”

“圣諭極是。”寶鋆急忙答道,“為今之計,一面嚴飭各省布置防務,一面該趕快催李鴻章到京。如能化干戈為玉帛,自然最好。不然,軍務全盤調度,到底也還是要靠李鴻章。”

慈禧太后點點頭,轉臉看著恭王問道:“總理衙門,你看要添人不要?”

話雖如此,照各方面的情形看起來,卻是戰多于和的模樣。法國公使寶海奉調回國,調派駐日公使特利古,以特使身分來華,在上海與李鴻章會談,態度相當強硬,否認越南是中國的屬邦。同時表示,法國政府決定對越南用兵,即使因此與中國失和,亦所不惜。同時李鴻章又接到消息,法國國會通過北圻戰費五百萬法郎,海軍由孤拔率領,已開往越南,而中國西南邊防的力量甚薄,雖有廣東水師提督吳全美,統帶兵輪,在瓊州海面巡防,但決非法國海軍之敵,所以急電總理衙門,不可輕易言戰。

然而另外各方面的情形又不是如此,首先是曾紀澤和正在巴黎的招商局道員唐廷樞,都有電報打回來,曾主強硬對付,唐則報告法國政府對越南用兵一事尚未定局,語氣中表示不宜退縮。其次,劉永福的黑旗軍,在越南打得很好,其間由唐景崧往返聯絡,居中策劃,劉永福撤南定之圍,進攻海防。戰事實際上亦在擴大,亦不是朝廷所能遙遙控制得住的了。

不久,曾紀澤終于仍由彼得堡回到了巴黎。一到,法國總理茹費理就約見,很率直地告訴曾紀澤:法國決定在越南驅逐黑旗軍,如果發現中隊,亦是同樣辦理。曾紀澤大為憤懣,同時觀察法隊調動的情況,認為茹費理的話,不免虛言恫嚇,中國在越南應該搶著先鞭,造成進兵保護的既成事實,交涉反倒好辦。

因此,他一連打了兩個電報給李鴻章,第一個是催促趕緊向越南進兵,第二個是否認報紙上所載的新聞,說他已允許了法國任何和解的條款,同時要李鴻章以嚴峻的態度劉待特利古,甚至不理都可以。

這兩個電報,李鴻章不敢隱瞞,據情轉達京師。從對俄交涉以后,慈禧太后對曾紀澤頗為信任,所以接到他的這兩個電報,益堅一戰之心,而恭王始終支持李鴻章的看法,不愿輕易言戰。

慈禧太后對恭王的不滿,終于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但是,她并沒有責備,是比責備更有力的行動,指派醇王參與籌劃法越事宜。

這是一道明發上諭,而且奉旨之日,醇王就到軍機處閱看有關法越事宜的電報奏折。在上海的李鴻章,得到這個消息,知道局勢將有極大的轉變,倘不知趣,說不定又會有朝旨,派他到兩廣督師。因此,一面拒絕接見特利古,一面下令招商局調派一只專輪,升火待發。三天以后,他就上了輪船,直航天津,接了北洋大臣的關防。

在醇王主持之下,和戰兩途,同時進行。李鴻章仍舊回任直督,因為他服制未滿,所以朝旨只用署任的字樣。張樹聲回任粵督,而曾國荃則照恭王的原議,內召陛見,聽候簡用。

這時特利古在上海發表了很強硬的談話,預備帶領法國兵艦北上。因此,有一道密諭寄交李鴻章,如果法使北來,即由李鴻章在天津跟他會議,特別告誡:“堅持定見,勿為所惑。”

盡管是著著備戰的情勢,但已往幾個月,聚訟紛紜,游移不決,耽誤了進取的時機,而法國政府內部,卻已取得了政策上協調,猛著先鞭,迎頭趕上。水師提督孤拔,抵達海防,立即與陸軍指揮官布意,擬訂了一個急進的作戰計劃,展開攻擊。

這時候正好越南政局,發生變化,“嗣德皇帝”阮福時病歿無子,大臣擁立他的堂弟阮福升,稱號叫做“合和皇帝”。孤拔就利用這一時機,由海防率艦南下,直攻位在越南中部的京城順化。第二天,布意的陸軍,亦對懷德府的黑旗軍發動攻擊。劉永福所部因為河決被淹,退保丹陽。于是孤拔的艦隊,封鎖越南各海口,并且攻破順安炮臺,在第十天上,就迫使越南政府簽訂了二十七條的城下之盟,越南自承為法國的保護國。由法國派駐越南的“東京理事官”轉任為公使的弗羅芒,貼出告示,說越南全境盡屬法國,驅逐黑旗軍出境。

這是一個極大的轉變,使得中國政府在外交、軍事兩方面都處于極端不利的地位。但是法國政府卻還識不破中國的底蘊,所以一方面在外交上采取安撫的辦法,由法國外交部長沙梅拉庫照會曾紀澤,聲明對越南全境土地,無所損害,“并愿保存中國按照舊例,體面攸關的禮貌。”意思是可以承認中國對越南仍有名義上的宗主權。事實上越南亦仍不愿舍棄中國,就在與法國簽訂了順化條約以后,“合和皇帝”阮福升還曾致書兩廣總督張樹聲,請準許由海道入貢。

在另一方面,法國下定決心要掃蕩黑旗軍,在丹鳳地方激戰三晝夜,劉永福雖然勉強守住了陣腳,但傷亡極重。不多幾天,終于支持不住,與越南的統督軍條大臣東閣大學士黃佐炎,退到山西。劉永福部下只剩三千余人,軍心渙散,近乎解體,虧得唐景崧極力勸解,而中國所發的餉銀,亦適時由云南解到,才能穩定下來。

和戰到了最后關頭,大局不算決裂,曾紀澤在巴黎,李鴻章在天津,分別展開交涉,但醇王一意主戰,奏明慈禧太后,作了新的軍務部署,派彭玉麟帶領得力舊部,招募營勇,迅速前往廣東,與張樹聲妥籌布置。南北洋及長江防務,責成左宗棠、李鴻章、以及彭玉麟保薦的長江水師提督李成謀,“悉心規劃,妥慎辦理”。此外,以洋槍有“準頭”而頗為自負的吳大澂,在吉林練了三千“民勇”,可以抽撥,亦責成吳大澂親自統率,由海船直航天津,聽候調遣。

軍機上日夜會議,籌劃如何增兵添餉?但是談得多,做得少,因為恭王始終不主張興兵決裂。同時李鴻章奉到詔旨詢問戰守機宜,究竟有無把握?亦率直上陳,認為中國實力不足,應及早結束。這一下,備戰的各項事務,便又停頓了下來。言路大嘩,劉恩溥上折參劾李鴻章,貽誤大局,請另簡賢員,籌辦法越事宜。而清流中比較激烈的人,甚至要嚴參恭王。

到了十月底,果然有個山東籍的御史吳峋,上奏指責軍機全班,說“樞臣皆疾老疲累”。這雖是籠統而言,但亦可以分開來論。恭王與景廉多病,寶鋆年紀太大,李鴻藻清癯如鶴,當個瘦字,翁同和雖不瘦、不老、不病,但入直軍機以外,毓慶宮教皇帝念書,每日必到,本職工部尚書,瑣碎事務極多,還兼領著管理國子監的差使,同時他是極講邊幅的人,凡有應酬,必不疏忽,所以累得連逛琉璃廠瀏覽古董字畫的工夫都沒有了。為此,吳峋建議派醇王赴軍機處稽核,另簡公忠正大,智略果敢的大臣,入直軍機,換句話說,就是撤換全班軍機。這個主張,相當大膽,恭王認為不能不有所表示。

“我決意退讓賢路。”他在軍機處說,“讓我家老七來挑一挑這副擔子也好。”

“六爺,”寶鋆接口問道,“真是這么打算?”

“不這么怎樣著?還真的賴著不走,非得人來攆?”

“好!我追隨。”

寶鋆這樣表示,大家自然也都聲明,決心與恭王同進退。當然,誰也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太嚴重,誰也沒有真的辭出軍機的打算。

這是料準了慈禧太后一定會挽留,但是卻沒有料到慈禧太后借此機會有一番相當嚴峻的告誡。她毫不掩飾她的失望,責備恭王游移寡斷,始終不肯實心實力去籌餉調兵,最后是責望他跟軍機處與總理衙門都得極力振作。

恭王也實在無力振作,只訴說了許多難處,認為越南君臣不爭氣,疆臣都只看到眼前,不想一想兵連禍結,將來是如何了局?又說大家將劉永福看得太重。而特別加強了語氣說的一句話是:“洋人兵器甚精,決非其敵。”

“不是他的敵手,莫非就不該講邊防了?”慈禧太后說:“現在是在人家的地方打仗,好象勝敗都可以不大關心,若是在越南打敗了,人家攆到咱們國土上來,這又該怎么說?”

“臣豈不知能打勝仗,大張天威是好事?不過,實在沒有把握。臣還聽人說:劉永福在越南,跟法國在講和。果然有這樣的事,就更不可恃了。”

“你是聽誰說的?”

是聽李鴻章說的。李鴻章這話,跟好些人說過,已經證明他是為了急于議和,故意散布的謠言。恭王一時口滑,直奏御前,卻不便在詰問之下,進一步以謠言為事實,只好這樣答道:“現在外面謠言甚多,也當不得真。”

“對了,謠言當不得真。別人聽信謠言猶可說,軍機也聽謠言,就說不過去了。”慈禧太后問道:“我如今要句實實在在的話,岑毓英、唐炯、徐延旭,到底怎么樣?”

“岑毓英是能辦事的。唐炯,臣以前回奏過。徐延旭,”他指一指李鴻藻說:“大家都說他還不錯。”

徐延旭升任廣西巡撫,出于李鴻藻的力保,而聽恭王的語氣,似乎不以為然。因而李鴻藻不得不說話了,“徐延旭很能帶兵。”他說,“軍機已接到他的信,不日自龍州出關,駐扎諒山,親自調度。合粵桂滇三省之力,必可力固邊防。”

“我也是這么想。”慈禧太后的聲音很有力,“岑毓英、張樹聲都能打仗,都有自己練的兵,唐炯一向勇敢,徐延旭既然能帶兵,廣東的倪文蔚也不錯,兩總督三巡撫合在一起,還有劉永福。而且越南雖說跟法國訂了約,還是心向中國。照這情形看,應該能打勝仗,可是到現在還沒有頭緒。我就不明白,這是什么道理?”

其實她明白,只是顧全恭王的體面,有意不說。能打勝仗而至今沒有頭緒,只為恭王與李鴻章“內外相維”,一意向“和”的路子上走,調兵遣將,舉棋不定,慢慢都落在法國后面了。

恭王當然也聽出言外的責備之意,但是,他所了解的情形,與慈禧太后所知道的不同。徐延旭既老且病,信任他的一個患難之交,分發廣西的道員趙沃,而淮軍出身的廣西提督黃桂蘭,倚趙沃為護符,與越南的北寧總督張登憻臭味相投,每日在營里擁著年輕貌美的越南“妹崽”,飲酒作樂,因而北圻的民怨甚深,民心并不可恃。總之,照恭王看來,這個仗是不能打的,一打開來,難得收場。不過,慈禧太后已為許多慷慨激昂的清議所打動,一時難以挽回她的心意,更不能激怒了她,只有委曲將順,等“囂張”的主戰論,略略消減,方能全力推動和議。

在這樣的打算之下,對慈禧太后的不滿,只好裝作不解,依然是敷衍的話頭。話題由戰備談到交涉,慈禧太后便問到總理衙門,是不是也該添一兩個年輕力強、精明能干的人,幫著應付法國的公使和巴黎來的電報?

提到這一點,恭王靈機一動,隨即答道:“如今對各國的交涉甚多,倘能如慈諭,簡派一兩員得力的人到總理衙門,自于交涉有益。”

“你們倒看看,誰合適?”

“署理左副都御史張佩綸,就很合適。”

舉薦這個人,自慈禧太后到其余的軍機大臣,無不覺得意外。因為主戰的論調,就數張佩綸的聲音最響,而總理衙門辦各國交涉,自然是秉持“化干戈為玉帛”的宗旨,與張佩綸的素志,豈不相違?

“你說他合適嗎?”

“是!”恭王一反近來吞吞吐吐的語氣,答奏得清朗有力:“張佩綸為人極其明白,對法越事宜,屢有陳奏,見得他在這方面很肯留心。如蒙降旨,派張佩綸在總理衙門行走,和戰大計,他一定看得很透徹。”

聽這話也有道理。張佩綸本就在紅得發紫的時候,慈禧太后自然照準。

就在派張佩綸在總理衙門行走的那一天,接到電報,順化的局勢又有了變化,越南接位不多日子的“合和皇帝”阮福升象慈安太后那樣,忽然暴死。死因不明,有的說阮福升不堪法國的壓迫,憤而自裁,有的說是主戰派以毒藥弒主。看樣子以后一說比較可信,因為嗣位的“建福皇帝”阮福昊,名為前皇阮福時的繼子,其實是輔政阮說的親子,而阮說是主戰派。

這自然對中國有利,而對中國有利,就對法國不利。從順化條約訂立以后,法國就逼迫越南政府催促黃佐炎撤兵,同時表示,如果越南政府能撤除黑旗軍,法國愿意將所占的河內、海陽、南定三城交還。因此,劉永福的處境很難。不過,唐景崧已正式奉到朝旨:“設法激勵劉永福,不可因越南議和,稍形退阻”,而且懸下賞格:劉永福“如能將河內攻拔,保全北圻門戶,定當破格施恩”,同時賞銀十萬兩,以助兵餉。所以唐景崧力勸劉永福固守,黑旗軍中的第一員勇將黃守忠,亦表示寧死不退。法軍假越南以迫劉永福的計謀,歸于無用。

當時如此,于今主戰派勢力抬頭,劉永福和黃佐炎自然更不會退出北圻。于是法國在越南的統帥孤拔,展開新的攻勢,攻破興安省,捉住巡撫,解到河內槍決,分兵進窺劉永福在山西的防區。

軍情緊急,劉永福向云南告急,并無回音。再向廣西催餉,亦無結果。餉銀就是朝廷所賞的十萬兩,指定由廣西藩庫墊發,徐延旭妒嫉劉永福和唐景崧的優旨褒獎,硬是不肯墊發,甚至連軍火接濟都停止了。這一來不但劉永福進關募勇的計劃落空,連向廣東“十三行”所買的四百桿洋槍,價款九千兩銀子都付不出,惹得商人大吵大鬧,最后迫不得已,只有出一張“領結”,備一角公文,請商人自己到廣西藩庫去“領價”。

黑旗軍還在愁兵愁餉,法國陸軍的斥堠,卻已迫近山西,幸好唐景崧奉旨所管帶的四營滇軍,到了三營。都是疲瘦短小的新兵,十個人分不到一枝洋槍,就有槍也不會用。不過,總算有了三營人。唐景崧跟劉永福商議,借他的旗幟號衣,將這三營新兵,全部換裝易幟,列坐在城墻外面。法國的先頭部隊,遙遙望見,心憚黑旗軍,不敢輕舉妄動。唐景崧的這出變相“空城計”,總算有了效驗。

不過也只延宕了不多工夫。三天以后,法軍大舉進犯,水陸動用了十二條軍艦,四十艘民船,陸路有三千陸軍,后勤支援有五百車彈藥及夠一個月用的糧秣,浩浩蕩蕩,直薄山西。

調兵防守是由劉永福親自主持,陸路前敵由黃守忠扼守。山西城四門,亦都布置了重兵,劉永福自己駐外城,唐景崧則駐內城,看守老營。至于黃佐炎的部隊,一共有兩千人,劉永福指定駐扎南門外的一個村落中,應該如何協同作戰,一無指示。

不但如此,劉永福還下了一道命令:禁止越南兵進城。

這是因為劉永福接到密報,說越南的山西總督阮廷潤私通法國,所以作此防范的措施。唐景崧不大相信,但黑旗軍大多這樣說法,也只好將信將疑了。

部署既定,劉永福召集諸將訓話,定下殺敵立功的賞格,然后與唐景崧巡視防務,主要的是北面紅河邊上的一條堤。堤高齊城,上設鐵炮,最大的不過八百斤重,要用它來轟擊法艦,簡直是笑話!然而唐景崧怕動搖軍心,不敢說破。

法軍水陸兩途,都自東北進擊。黑旗軍迎頭擋了一陣,打了個小小的勝仗,殺了七個法國兵,割下腦袋,進城報捷。那知緊接著報來一個壞消息,河堤失守,黑旗軍已退入城內。劉永福急急下令閉城,并用令箭調黃守忠的部隊,包抄法軍后路。等軍心稍定,查問河堤失守的原因,才知道法軍炮彈,恰好打入河堤上的鐵炮炮口,轟然一聲,炮口炸裂,堤下清軍聞聲大駭,倉皇四散,牽動了黑旗軍的陣腳,以致不守。

劉永福氣得說不出話,唐景崧心里自然很難過,召集部下三營官密議,預備奪回河堤。于是招募死士,定下賞格,首先登堤的,保升守備,請賞花翎。到了四更時分,發動突襲,無奈這天剛好是十一月十五,月明如晝,須眉可見,堤上的法軍,得以展開有效的防守,三進三見,死了六七十個人,仍舊不能得手,只好退入城內。

轉眼天明。劉永福下令盡撤全城入城,準備固守。那知城門一開,信奉天主教,親近法國的越南“教民”,趁機混進城來,良莠莫辨,而且身為客軍,無從阻止。劉永福的禁令,無形中廢除,果不其然,第二天法軍攻城,彼此轟擊了一天,到傍晚時分,越南軍民里應外合,改著白衣,作了投降法軍的準備。

大勢已去,黑旗軍只好撤出山西,往南敗退。倉皇中不知唐景崧人在何處?劉永福痛不欲生,懸賞二萬兩銀子,募人入城救唐景崧。應募的一共六個人,無功而返。其實唐景崧已經逃出山西,與劉永福相遇于興化,兩個人抱頭痛哭,商量著整頓潰卒,反攻山西。

這一仗輜重盡失,第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補充子彈。派人到北寧請領軍械,及朝廷所賞的十萬兩銀子。結果廣西提督黃桂蘭,只撥了不足一戰之用的兩萬發子彈,賞銀分文全無。

虧得時逢冬令,紅河水泄,法艦航行困難,未能南下,戰事算是暫時停頓了。

第七章第十六章第七十章第六七章第三六章第一○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四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四一章第五三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六九章第四五章第九八章第一○七章第五四章第九四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三七章第十二章第五九章第五三章第九一章第六二章第九十章第七二章第六八章第八七章第七十章第十八章第六九章第五一章第八七章第五四章第九五章第十二章第四九章第九一章第一○一章第五八章第三十章第七九章第六七章第十二章第一○三章第九一章第三四章第五十章第八五章第四三章第四七章第六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五五章第五四章第八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三九章第四八章第六章第五八章第六七章第十四章第五章第六五章第三四章第五八章第三十章第一○一章第四二章第四九章第六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六一章第七四章第七一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四九章第一○四章第一○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五三章第五四章第三九章第一○四章第九四章第一○七章第七一章第八四章第五章第七十章第六章第四六章第四章第九八章
第七章第十六章第七十章第六七章第三六章第一○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四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四一章第五三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六九章第四五章第九八章第一○七章第五四章第九四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三七章第十二章第五九章第五三章第九一章第六二章第九十章第七二章第六八章第八七章第七十章第十八章第六九章第五一章第八七章第五四章第九五章第十二章第四九章第九一章第一○一章第五八章第三十章第七九章第六七章第十二章第一○三章第九一章第三四章第五十章第八五章第四三章第四七章第六十章第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五五章第五四章第八八章第二十六章第三九章第四八章第六章第五八章第六七章第十四章第五章第六五章第三四章第五八章第三十章第一○一章第四二章第四九章第六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六一章第七四章第七一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四九章第一○四章第一○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五三章第五四章第三九章第一○四章第九四章第一○七章第七一章第八四章第五章第七十章第六章第四六章第四章第九八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灵武市| 平江县| 京山县| 东源县| 余江县| 肃北| 沙雅县| 屯昌县| 延庆县| 连平县| 兴仁县| 扶余县| 化州市| 长治县| 汤阴县| 温泉县| 牡丹江市| 洛南县| 探索| 牡丹江市| 竹山县| 庆城县| 石狮市| 云南省| 正镶白旗| 长乐市| 攀枝花市| 卢龙县| 教育| 汾西县| 屯留县| 乌鲁木齐市| 文安县| 上虞市| 贵溪市| 军事| 彩票| 宣威市| 奉化市|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