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730章 巧遇

上海。

這是一座異常繁忙的新興城市。

城市群不斷的擴張,讓這座海上之珠逐漸顯‘露’出該有的姿態。

……

新上海,沒有城墻包裹,和這個時代其他的城市有著巨大的不同。

徐光啟也沒有把老縣衙作為行轅,而是在城外新建了沒有城墻保護的司農司衙‘門’。

……

如今的徐光啟倒是顯得年輕了許多,看著不像是七十歲的人。

接到京城的來信,徐光啟的臉上,充滿著笑容。

“憲之……,憲之……”徐光啟相當愉快的喚道。

“閣老,學生在……”史可法立刻答應道。

“大琉球設置官府之事成了,朝廷已經下文詢問司農司的意見了……”徐光啟愉快的說到,吃了這么多的苦,終于是出成績的時候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世人的認可,實在是一件美妙的事,這心情實在是愉快。

“真的?閣老,此事這么快就成了啊?……”史可法一直就跟在徐光啟身邊,做徐光啟的助手,聽到這個消息,楞了一下,稍稍的吃驚了一下,更多的是欣喜和欣慰。

徐光啟也是欣喜的看著史可法,不住地點頭。

“……閣老,終究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啊!如此之艱難,如此龐雜繁浩的事,終于是有了結果了……”史可法感慨道,負責百萬移民的吃喝拉撒,并且把他們遷徙幾千里之遠,這其中的繁浩,實在不是外人所能想象的;其中的艱難,也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的。

“是啊!多虧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啊!否則,此事絕不會有今日這般成就……”徐光啟欣慰的感慨道,辛苦的耕耘了許久,如今,終于是到了要收獲的時節了,這份成功和收獲的喜悅,一直縈繞著徐光啟。

“閣老,這次,怕不止是大琉球要設置州縣,‘洞’庭湖,鄱陽湖那邊呢?也是一般嗎?”史可法問道。

“呵呵呵,既然大琉球要設置州縣官府,那其他幾地,焉有不設置的道理?難道‘交’上來的糧食就不是糧食了?”徐光啟一邊說一邊笑看史可法。

“閣老說得是,如此就最好了,不然,如只在大琉球設置官府,升遷相關人等,倒是涼了其他幾處人的心……”史可法說道,見徐光啟以似笑非笑的目光看著自己,很是奇怪,疑‘惑’的看著徐光啟又道:“……閣老,為何這般看著學生,這……”

“呵呵呵……,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確實是沒說錯的,憲之之記得說別人,卻忘記了這上海縣,也在升格之列,這上海如今已經頗具規模,升格已經是意料之中的事,憲之為何就把自己忘記了呢……”徐光啟笑著說道,看著這個溫文爾雅的學生一步一步的成長起來,徐光啟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是一個老師教導學生的成就感。

“這……,閣老,這……,閣老取笑學生了……,學生也沒有像自根他們那般遠涉海外,冒生命危險去安置移民,開墾荒地,也沒有留在陜西吃苦,待的是這江南繁華之地,和他們比起來,學生實在是無顏談什么升遷……”史可法立刻謙讓道。

“憲之不可推辭,此也是命,否則為何是憲之來做上海縣令?而不是其他人?……上海縣的升格,不是憲之說不要就不要的,此關系到陛下的大謀略,上海縣升格是必須的事……”史可法笑著說道。上海縣注定日后是一顆海上明珠,注定是要傲視天下的,那就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個縣那么簡單。

“閣老教訓得是,學生明白了……”史可法跟著徐光啟很久了,也漸漸的知道了一些內幕,聽徐光啟如此說,也就立刻答應下來,沒有多謙讓。

“明白就好!憲之已經是六品官了,這次升格,上海縣升格成上海州,該是一個從五品官做這個知州,憲之倒是剛好……”徐光啟笑著說道。這司農司的人員敘功,升遷,評定功勞,都得經他的手,說這個話,他是絕對有資格的。

史可法的臉,微微的紅了紅,這可有些赤‘裸’‘裸’的分配官階、踩著點升官了。

“……敢問閣老,此次大琉球設置州縣,不知道閣老打算如何設置?”史可法微微的紅著臉,連忙把話題從自己身上扯開。

“此次大琉球設置州縣,還是不宜過猛,不能一下子到府,還是多設置州比較好,……至于如何劃分州縣地域,這個不難,如今的移民點已近有了一定的劃分,在這個的基礎上稍加規劃就可以了,這個,還是讓自根他們自己去忙吧……”徐光啟想了想,笑著說道。

“閣老言之有理……”史可法也跟著說道。州和縣的官階差距還是蠻大的,縣令不過是七品官,而知州卻是從五品了,若是和府比,差距更加大,知府是正四品,若是一下子把官品‘弄’到正四品,確實有些倉促不利于成長。若是只是縣和州,也不會太引起朝臣們的反感。

“此事憲之明白就好,暫且不要對外說,等朝廷的消息到了再說……”徐光啟笑著說道,和史可法分享了喜悅之后,又把這個秘密埋藏起來,如今還只是皇帝快馬送來的“小道”消息,正式的消息要延遲不少時日。

“學生明白……”史可法回答道。

……

北京城的天氣,相當得熱。

人們做事,都是盡量早上做的,絕不拖到中午去。

這一家人,出來的時候也是及早。

“娘,你說咱們今天能進到內城去嗎?”一個壯碩的男子說道,渾身都曬成了古銅‘色’。

“應該能的,這次,咱們坐馬車進內城,從宣武‘門’進去,應該不會被阻攔的,這身上,還帶著戶籍和做事的工號證呢……”年老一些的老‘婦’人和藹的說道。他們一家從陜西遷徙過來,已經安頓好了,做工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已經慢慢的熟悉了何種生活,做了一段工,拿到了一些工錢,也得了幾天的休假,正想利用這幾天休息去全自己的愿。

數十萬移民流向北京城,來給皇帝磕頭的人不在少數,逐漸的形成了風‘潮’。

原本給皇帝磕頭不是什么壞事,守城‘門’的官兵也不會怎么管,可奈何架不住人多,數十萬人絡繹不絕的進京,這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自然不可能無限制的放人進入內城,為了安全期間,這磕頭一般都只能在外城磕,一般都是在正陽‘門’外,因為正陽‘門’往北就是承天‘門’,承天‘門’往北就是午‘門’,就是皇帝住的地方了,所以,很多人都來這里磕頭。

但不少人覺得,既然要磕頭謝恩,還是離皇帝越近越好,還是在皇城根最好,所以,怎么進入到內城,靠近皇城根去給皇帝磕頭,就成了很多人琢磨的事,官府不讓進內城磕頭,老百姓想進內城磕頭,這件事,就成了雙方拉鋸的這么一個事,怎么進到內城給皇帝磕頭,在哪里磕,逐漸的在這些遷移的百姓中總結出了攻略。

老夫人也是有主見的,正陽‘門’外給皇帝磕過頭太顯得平凡,她還是覺得,自己該進到內城,該在皇城根下給皇帝磕頭,這樣,皇帝才會感受到他們家的心意,心中有了執念的人,總是很執著的。

怎么進內城磕頭,對于他們這些移民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負責內城和皇城安全的官兵也怕,這么多人,萬一出個好歹,這可是在內城,皇城根下,他們可兜不起,所以,理論上是不許進內城磕頭,可老百姓又是一片虔誠來給皇帝磕頭的,也不好把別人怎么怎么樣,進來了也就進來了,這事,也就這么僵持著,官兵繃緊了神經注視著一‘波’接一‘波’來給皇帝磕頭的人。

年輕壯碩的兒子拿出一個小本子,這就是他們的工號證,上面記錄了他們叫什么,哪里人,在那里做工等等信息。

這一家人出來的及早,天‘色’將將亮明就出來了,如今正趕第一躺進城的馬車,現在馬車還沒來,也就在這街邊說話。

“娘,聽說,琉璃齋在招‘女’帳房,咱也想讀書,想學算術……”年輕的媳‘婦’看著自己的婆婆,努力的把自己的心里話說了出來,這個想法,有些唐突了,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要讀書,說出這個話,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老‘婦’人原本很開懷的,聽了媳‘婦’這話,立刻皺起了眉頭。

“……娘,要是咱學會能識字和算賬了,就能去考琉璃齋的‘女’帳房,若是能考中,娘就不用再那么辛苦了,妞妞也可以吃得好一些……”年輕的媳‘婦’再次懇求道,平時這些話她倒是不敢說的,不過今天是個不錯的時機,今天一家人一起去給皇帝磕頭,這總是一件喜慶和嚴肅的事,想必婆婆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大發雷霆,即便是不答應,也還有回旋的余地,年輕的媳‘婦’倒是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年老的‘婦’人眉頭皺得更加的得高了。看了看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兒子也是一臉希翼的看著自己。老‘婦’人就知道,媳‘婦’肯定和自己兒子說過這件事了,自己兒子肯定也順著媳‘婦’,現在就等說通自己這里了。

“……,哎,帳房這個活,不是‘女’子能做的,那都是掌柜的,帳房先生們做的事,‘女’子去做,總不合適,一個‘女’人家和那些男掌柜帳房窩在一起,像個什么話……”年老的‘婦’人拒絕了自己媳‘婦’的請求。

“娘,不是的,不是去和那些男帳房先生一起,是琉璃齋招‘女’帳房,算賬也都是‘女’子在一起,沒有男人,不會有那些事的,琉璃齋的大掌柜是個‘女’的……”媳‘婦’立刻解釋道。

年老的‘婦’人眉頭更高了,自己的媳‘婦’果然是有些自己想法的人,當初從陜西遷徙出來的時候就很明顯了,現在,更是決心要去做琉璃齋的帳房,老‘婦’人在心里嘆息,自己這媳‘婦’,不是一個認命的人啊!

“……哎,娘也知道琉璃齋的大掌柜是‘女’的,可即便是娘讓你去考那個‘女’帳房,可誰教你讀書識字?算賬娘倒是會一些,可也僅僅就是會算幾個小錢小賬,那琉璃齋怎么記賬,娘也不清楚,你又到哪里去學去?不識字也不會算賬,誰要啊你?‘婦’道人家要拋頭‘露’面的總是不方便……”老‘婦’人嘆息的婉拒道。

“娘,咱不要去讀書,咱問過了那個教書的先生了,他說了,只要愿意去,他們學堂也收‘女’童,咱都問清楚了,他們是官辦的,不收學費,就是過年過節送點心意就成了,咱把妞妞也送到哪里去讀書,妞妞回家了,咱跟著妞妞學就可以了,不用耽誤做工的……”那個年輕的‘女’子連忙說道,把自己學習知識的途徑說了出來。

老‘婦’人聽了這話,為之一窒,半響說不出話,心倒是酸得很,且不管他媳‘婦’學不學得到,學成了會做什么,會有什么后果,光是她這媳‘婦’這份心,能想出這個辦法,能肯吃這份苦,總是不容易,心里勾起的是自己一個人獨立撫養兒子的艱辛,想起的是一個人支撐這個家,把媳‘婦’娶進‘門’的艱難,‘女’人怎么就這么難?

一家人都沉默起來,幾個大人都不說話,小‘女’孩也只能不解的望著大人。

正在沉默中,一旁出來一個老者,打破了這一家人的沉默。

這一家人說話都是用“官話”說的,到了京城,學官話會帶來很多便利,所以,這家人也在努力學習官話,平日里‘交’談也都盡量的用官話,不過學習的時日較短,也都說得磕磕絆絆。

老者費了好大的勁才聽懂,一看他們的形象,再聽他們說話,已經推測出的身份了,大概就是移民了,聽懂了他們之間的談話,也為這個一心求學的‘女’子所感動。

“哎……,就容老夫說句話吧……”老者忽然轉身到這一家四口前面說道。

見一個好似讀書人的老者前來搭話,一家人也不敢怠慢,連忙見禮答應。

“不知道老先生有何指教……”老‘婦’人說道。

“……先恕老夫個偷聽的罪……,如果老夫沒有聽錯,這應該是你的兒子,這應該是你的媳‘婦’,這個應該是你的孫‘女’了?不知可是遷移過來的?”老者先告了一聲罪,然后才把幾個人的關系確定下來。

“老先生客氣了,這大街上說話,本就是敞著的,怪不得先生,這位確實是老身的兒子,這位則是老身的媳‘婦’,這是老身的孫‘女’,咱們一家人都是托了陛下的福,從陜西遷移過來的……”老‘婦’人也相當客氣的回答。

老者聽了老‘婦’人的回話,也點點頭,覺得很滿意,陜西移民過來的人,說話能有這個水平,也算是這一家人有教養了。

“你們家移民過來多久了……”老者有問道,這不經意之間,原本是在大街上萍水相逢的兩伙人,轉瞬之間,倒變成了老者發問,那一家子回答了,似乎在老者看來,這就是天經地義的。

老‘婦’人也是有眼力的,看著這個老者的“態度”不凡,猜這個老者的身份可能不一般,這京城里,據說隨便拿石頭砸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個七品官老爺,所以也不敢怠慢,趕緊回答道:“……咱們家遷移到京城,有一個多月了,當時正是陜西大旱,青黃不接的時候移民出來的……”

“哦,到京城一個多月?”老者有些意外的問道。

“是的,一個多月……”老‘婦’人肯定的回答道。

“那你們家這官話說得還可以啊!字正腔圓的,若不是有些磕絆,幾乎算得上是正經的官話了,你們家以前就會官話?”老者對這個來了興趣了,追問道。

“呃……,這倒不是的,也就是遷移出來了才開始學的官話……”面對老者不斷的追問,老‘婦’人并沒有什么反感,反而更加小心的回答起來。

“一個多月就能把官話說道這種程度?這……”老者有些驚訝了,朝堂里帶著各種口音的官話從來就是一個噩夢,‘雞’同鴨講絕不是說笑話,若是都像這一家人一樣,一兩個月就能把官話說到這種程度,那該是朝廷的一大福氣。

老‘婦’人一家人聽到了老者的驚訝聲里的一些夸贊,也有著不小的驕傲。

“哎,……那你們為何又要學官話呢?為什么又學得這么快呢?”老者對這個很感興趣,超過了剛才那個‘女’子求學的事,追問道,也沒有絲毫尷尬,似乎這就是天經地義的。

老‘婦’人見老者問到了這個,有些為難了,這個“秘密”,她到底要不要說呢?說出來的后果是什么?

“若是不方便說,那就算了……”老者見這家人都有不小的為難,也就不準備問了。

“也不瞞老先生,咱們家之所以努力的學官話,就是為了能進內城,能給皇上磕個頭,咱們家受了皇上的大恩,做人不能忘本,咱們家是平頭老百姓,也沒有什么辦法謝皇帝,也只能遠遠的磕個頭,算是全了咱們家的愿……”老‘婦’人把自己學官話的緣由說了出來,按照移民們總結出來的“攻略”,若是坐馬車,說官話,穿得體面一些,那官軍一般也不會為難,進內城一般能成功,所以,移民之中學官話的絕不是少數,除了這個方面,在其他方面,會官話也有著很大的優勢,比如平時買個東西,說官話也才方便,比如會官話的,識點字的,會個算術什么的,一般不用直接自己做工,可以當個管理工人或者移民的小頭目什么的,待遇比一般的工人和移民要好得多,所以,學官話不用‘逼’,都在自動的用官話。

……

第179章 搭車第215章 當皇帝是很爽的職業第59章 有點雷人(一)第523章 潛意識里的誤區第399章 大網第700章 各種疼第726章 缺糧的紅線第399章 大網第479章 塵埃落定第283章 借人頭,激 情過后的現實第750章 地理志第790章 “內湖”第602章 老狐貍第154章 樊維城第441章 戰事已定,戰局將起第93章 果然來了第633章 風云驟起第49章 止痛劑第730章 巧遇第657章 第二階段第73章 “圣斗士”大亂斗第779章 一把劍第114章 孫元化第378章 鄭芝龍第558章 好事一堆,修路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611章 很蛋疼第45章 瞞天過海(四)第204章 高利貸也搭車收費第520章 公共交通業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772章 醫療衛生之大變革第242章 喜訊第364章 取巧第656章 開始落實戶籍政策第87章 稚嫩的戰爭機器第457章 晉商案爆發第557章 白桿兵的初戰(二)第21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29章 沒蒙住第220章 超級工程第582章 辯論第507章 “票戰”第448章 改變歷史的重擔第420章 交稅的憑證第180章 擠第440章 傳首第689章 局面第658章 給孔胤植上發條第97章 營造第735章 中華第788章 平倭第715章 公私兼顧第21章 春雨貴如油(一)第357章 慪到不行第360章 奇觀第402章 孫承宗也跟著賺錢了第486章 趟路的鹽商第709章 希望第764章 這個值第510章 奇葩的明朝工資政策第798章 何其難第175章 這個靶子很厲害第1章 夢回明朝第142章 皇協第68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第566章 勝利的到來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318章 爭風吃醋導致科技大爆炸第718章 報仇雪恨第167章 明朝的培訓費第542章 援軍在那里第371章 南方的來人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525章 官辦冶鐵所第649章 萬里之戰的棋局第443章 無敵之力第205章 高利貸搭車收費的起因第577章 一萬響第30章 情煽東北軍(一)第83章 家第43章 瞞天過海(二)第12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435章 觸及江南第642章 惆悵的楊改革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177章 游擊朝鮮和海權論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769章 大禍事第547章 有人搶戲第735章 中華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248章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犟驢第445章 選定第65章 母豬也能上樹第467章 大對決(二)第260章 論戰朝鮮戰略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1章 夢回明朝
第179章 搭車第215章 當皇帝是很爽的職業第59章 有點雷人(一)第523章 潛意識里的誤區第399章 大網第700章 各種疼第726章 缺糧的紅線第399章 大網第479章 塵埃落定第283章 借人頭,激 情過后的現實第750章 地理志第790章 “內湖”第602章 老狐貍第154章 樊維城第441章 戰事已定,戰局將起第93章 果然來了第633章 風云驟起第49章 止痛劑第730章 巧遇第657章 第二階段第73章 “圣斗士”大亂斗第779章 一把劍第114章 孫元化第378章 鄭芝龍第558章 好事一堆,修路第239章 給李自成加工資,定漁業第611章 很蛋疼第45章 瞞天過海(四)第204章 高利貸也搭車收費第520章 公共交通業第678章 利益所向第772章 醫療衛生之大變革第242章 喜訊第364章 取巧第656章 開始落實戶籍政策第87章 稚嫩的戰爭機器第457章 晉商案爆發第557章 白桿兵的初戰(二)第21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29章 沒蒙住第220章 超級工程第582章 辯論第507章 “票戰”第448章 改變歷史的重擔第420章 交稅的憑證第180章 擠第440章 傳首第689章 局面第658章 給孔胤植上發條第97章 營造第735章 中華第788章 平倭第715章 公私兼顧第21章 春雨貴如油(一)第357章 慪到不行第360章 奇觀第402章 孫承宗也跟著賺錢了第486章 趟路的鹽商第709章 希望第764章 這個值第510章 奇葩的明朝工資政策第798章 何其難第175章 這個靶子很厲害第1章 夢回明朝第142章 皇協第68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第566章 勝利的到來第480章 新的篇章第318章 爭風吃醋導致科技大爆炸第718章 報仇雪恨第167章 明朝的培訓費第542章 援軍在那里第371章 南方的來人第546章 三岔河的重要性第210章 商議中央銀行第525章 官辦冶鐵所第649章 萬里之戰的棋局第443章 無敵之力第205章 高利貸搭車收費的起因第577章 一萬響第30章 情煽東北軍(一)第83章 家第43章 瞞天過海(二)第128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435章 觸及江南第642章 惆悵的楊改革第253章 坑死明朝的林丹汗第177章 游擊朝鮮和海權論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769章 大禍事第547章 有人搶戲第735章 中華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248章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犟驢第445章 選定第65章 母豬也能上樹第467章 大對決(二)第260章 論戰朝鮮戰略第250章 戰略態勢,窮舉溫度計第1章 夢回明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祁连县| 璧山县| 维西| 竹溪县| 如皋市| 诏安县| 普宁市| 磐安县| 抚松县| 渭南市| 六安市| 香格里拉县| 镇赉县| 阜南县| 子长县| 宿迁市| 南川市| 祥云县| 嘉黎县| 黔江区| 马公市| 松原市| 桐乡市| 海南省| 惠来县| 淮阳县| 增城市| 保靖县| 菏泽市| 衡水市| 航空| 东宁县| 青海省| 隆化县| 湛江市| 阿克| 会东县| 吉安县| 伊通|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