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
一個村子而已,還能拿文人來干啥?
躊躇滿志的孟昭,第二天就接到任務:做會計!
“唉,山窮水盡,記賬便記賬吧,只能每日案牘勞形了。”孟昭暗自嘆息。
其妻余三娘卻說:“相公何必長吁短嘆,一到這大明村,便可掌管賬簿,難道還有更好的差事?相公若能管好賬冊,假以時日,必為朱村長之腹心。朱村長文武雙全,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便薦舉一二又有何妨?”
“對啊!”孟昭猛地醒悟。
宋朝雖禁止地方官私聘幕僚,卻又留了個很大的權力,那便是薦舉。
比如向知縣,可薦舉某位高級吏員,擔任西鄉縣的主簿或縣尉(這種小地方,主簿不要求進士出身,知縣薦舉有很大的成功幾率。但胥吏出身的官員,升到從八品就已是極限,基本不可能再往上爬)。
又比如李通判,可薦舉有功名的朋友,擔任洋州的佐幕官。
只要朱銘今后做了地方大員,就能舉薦孟昭做州府小官!
被妻子一提醒,孟昭瞬間干勁十足。
朱銘嘿嘿笑道:“想老婆了?”
鄧春暫時被任命為石匠頭子,負責處理山壁的那些大石頭。
一晚上時間,他們把除法都搞出來了。
孟昭猶豫一番,問道:“先生所授之法,學生能傳給拙荊嗎?”
數日之后,外來戶被組織起來,以工代賑挖堰塘。本村原住民,也可以來報名挖塘。
由于乘法符號還沒有教,他們自己畫個圈代表乘,利用九九表配合乘法豎式——北宋的九九乘法表,與后世乘法表剛好相反,最先背的是九九八十一。
“《西游記》。”朱銘頭也不抬。
孟昭頗為得意:“俺以前學過算術,先生之法極妙,完全可以套用過來。只是,這乘法與除法符號,還請先生傳授,俺用的是圓圈與圓圈加橫代替。”
孟昭喜滋滋說:“今日俺拜了朱相公為師,獲賜算術秘法,可不用算籌而計千萬數也!娘子隨便出兩個數,俺立即就能算出其相加之和。”
朱國祥說:“老白員外找了個讀書人,月俸八百錢。”
“唉,小民蒙昧,只可驅之以利。”孟昭在感慨的同時,又覺得自己學到了有用知識。
算盤的形制,在北宋已經發展成熟,但并未普及到窮鄉僻壤。而且,算盤的高級使用方法,要到南宋才理論豐富起來。
朱銘問道:“你會復式記賬法嗎?”
朱銘調侃道:“比你的工資更高啊。”
朱國祥無語道:“我上午安排堰塘工程,下午要教人數學,傍晚還要去檢查工地,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你居然躲起來寫小說?”
“我知道你不圖錢,”朱國祥翻著賬本,忍不住吐槽,“全是流水賬,看得我腦殼疼!”
孟昭說:“今日只教了加法,另教了減法符號,便是這樣寫一橫。”
朱國祥說:“以前經常看,但還沒自己做過賬。”
朱國祥把工人分為五組,每組安排不同任務,完成每日工作量即可下班。也可主動加班,而且要給加班費。
“加減乘除你都掌握了?”朱國祥有些驚訝。
朱國祥道:“已經正式拜師了,這余三娘閨名余善微,爺爺輩兒也算余家坳的大戶。爺爺死后,幾個兄弟鬧分家,聽說還打官司了。折騰來折騰去,每家分到的田產也沒剩多少。”
“算你有正當理由。”朱國祥一屁股坐下。
在明代以前,就拿“千”來舉例,可以寫成“遷”、“阡”、“仟”等不同形式,只要是同音字易于理解便可。
朱國祥笑道:“大可傳播出去,傳得越廣越好。你的妻子想學,一并來聽課便是。”
“那就你來教吧。”朱銘開始分配任務。
孟昭有些不信,跑去折了些小棍,排列算籌折騰半天,每次的結果都跟朱國祥一致。
簡單解釋之后,孟昭看明白了,疑惑道:“已有文字,為何另造字符?”
“我再教下去,他如果要臉的話,也得主動給我漲工資,”朱國祥說,“我明天回去看看,你把工地盯好了。”
孟昭徹底給整懵了:“數字太大,得用算籌。”
余三娘竟能舉一反三,自己寫出減法豎式,真把一道減法題快速做出。
下午時分,繼續教學。
孟昭還是挺聰明的,朱國祥教起來很省心,當天便把阿拉伯數字和規范大寫數字記牢。
朱國祥就此多了一個學生,不傳授別的,只教他使用阿拉伯數字進行四則運算,然后以此為基礎使用復式記賬法算賬。
這個命令傳達出去,效率大大提升,全都開始賣力干活,估計工期能縮短三分之一。
壹、貳、叁……這種大寫計數方式,在唐代就開始采用了,但直到朱元璋時才規范統一。
今天的課程,就是讓孟昭掌握阿拉伯數字和大寫數字。
朱國祥微笑道:“這只是最簡單的。”
朱國祥觀察其表情變化,已然知道其心思,順手寫出一串數字:“12345678,這是多少?”
如今村里沒有多少公產,水利設施由朱銘出錢。既然是個人投資,所有權也歸個人,村民用水得交水費。
白勝也操船回縣城招人,還差七個人,便可再賞一畝地。
朱國祥昨日翻閱賬簿,不僅流水賬讓人頭疼,那些五花八門的大寫數字也扯淡。
朱國祥說:“我見大光的賬冊,大寫數字寫法不定,便統一定為如此寫法。”
朱銘問道:“孟昭學得怎樣?”
張廣道還在奔走于四方大山當中,繼續努把力,再招些逃戶,他就能獲賜那匹母馬。
孟昭連忙跟上,隨朱國祥去山寨。
朱銘叫苦道:“朱院長,你以為我愿意啊?這《西游記》是寫給鄭胖子的,不僅要從他手里白嫖兵器,更是要與那鄭家拉近關系。鄭家可比西鄉首富盧官人有錢,咱們今后的發展,不能局限于西鄉縣,還得提前在洋州鋪好路子。”
除了挖土鑿石,還得把挖出的土方,全部挑運到山下堆放。
朱國祥說:“為了方便。”
朱國祥寫下一串阿拉伯數字,并把中文數字寫在旁邊。
乘與除這些術語,《九章算術》里便有了。
余三娘忙問其故,孟昭耐心解答,于是夫妻倆共同研究數學。
“多謝先生!”孟昭更加高興。
授課結束,朱國祥踱步回去,見兒子正在奮筆疾書:“寫什么呢?”
孟昭如獲至寶,反復練習之后,開開心心回家。
孟昭做了會計,田三被安排為出納,二人共同掌管錢糧出入。
而且朱國祥發現,這妻子的學習速度,要遠遠快于當丈夫的……
孟昭已然驚為天人,執弟子禮道:“承蒙恩惠,請先生授以算術秘法。”
第二天,朱國祥先去安排工地事務,孟昭依舊使用流水賬工作。
如果家里無人做官,便有數千畝地,一兩代之后就可能迅速衰落。
三百多人一起挖堰塘,速度還是挺快的。
特別是石塊,要搬去更遠的河邊,作為搭建高轉筒車的基石。十米高的筒車,地基必須牢固。
孟昭提筆列出豎式,三兩下便搞定,笑著說:“此題著實容易。”
宋代的中低層家庭,遠沒有明清時穩定。
緊接著,夫妻倆又推敲乘法。
而且,分家也極為普遍,財產是越分越少。
朱院長老臉一紅,被兒子戳中了心事,嘴巴卻死硬:“我是回去把陰干的木材運來,順便招募一些木匠做筒車!”
“你過來這么久,上白村的村學咋辦?”朱銘問道。
朱國祥把兩串阿拉伯數字,列為兩排放在一起,十多秒鐘便給出相加的答案。
“還算聰明,”朱國祥說,“他老婆更聰明,什么東西都一講就會。”
朱國祥點頭贊許:“孺子可教也!乘號是一個×,除號則是這般。今日便學分數與小數。”
說完,朱國祥又寫下中文數字的大寫。
朱國祥又寫下一串數字:“88888888,加上剛才的數字是多少?”
朱國祥安排好每組的今日任務,對孟昭說:“大光隨我來。”
停下數了一陣,孟昭說道:“一千二百三十四萬五千六百七十八。”
“當當當!”
孟昭還以為要學什么秘法,發現只是兩套字符,瞬間就變得興趣缺缺,這玩意兒他多看幾遍就能記住。
“這……這便是朱相公的算術秘法?”孟昭瞠目結舌。
“滾蛋!”
“相公今日有何喜事?”余三娘問。
翌日,學生變成兩個。
朱銘好奇道:“他老婆也在學?”
與經義無關,又這般鄭重其事,那就必為家傳秘法,孟昭連忙作揖:“請朱相公賜教!”
“我不是為了賺那幾個水錢,”朱銘對老爸說,“這是控制村落的一種手段,可以鞏固統治秩序。等收回水利成本之后,就把私產捐贈為公產,此后所收水費,一律計入村中公賬。”
基本了解之后,余三娘又問:“加法是這般,兩兩相減呢?”
孟昭連算盤都不會打,只懂得算籌使用之法。
仔細詢問,原來余三娘是舉人余大淵的族妹,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寫字和算術。若非她家敗落了,也不會下嫁給孟昭。
孟昭對照旁邊的漢字,念道:“一……”
甚至加快教學進度,把運算符號、加法算式和豎式計算也教了。
余三娘頗為好奇,便出了一道加法題,大概就是幾千加上幾百。
孟昭說道:“這個在下明白,是為了防止奸人涂改。”
朱國祥拿出紙筆說:“今日傳伱一法,與那經義無關,你可愿意學習?”
“理解。”朱銘還在笑。
當下,父子倆做工作交接,換成朱銘去堰塘工地盯著。
看著那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朱銘的內心也變得火熱。挖完這口堰塘,就去山下挖水渠,再建起高轉筒車引水入渠。
等完成這兩處水利,明年再種上玉米紅薯,就能快速解決村民的溫飽,為造反大業踏出堅實的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