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宜準備就緒,周文安便坐著牛車往縣裡的十全書院趕去,最近剛開了春,正是書院招收弟子的時期。
同行的還有周文安的表弟劉大富,沒錯,就是這麼一個充滿槽點,而且出現在各種文中的炮灰擔當的名字劉大富。
對於隔壁劉家村沒有一個能幫助鄉親起名字的老秀才周文安表示萬分同情,看著表弟雖然皮膚黝黑,但也機靈結實的樣子,怎麼就給起了這麼一個以聽起來就讓人想起腦滿腸肥的大肚中年來的名字,周文安表示十分費解。
周文安的舅舅劉興旺是劉家村少有的出息人,小小年紀就因機靈勤快被掌櫃相中在鎮子酒樓裡做跑堂,在周文安剛剛穿越之時,周父在鎮子裡做的短工的活便是他介紹的。
雖說不是什麼大人物,這來來往往的見的人多了,便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在鎮子裡做了幾年工,也積累了一些家財,見著周文安要去學堂讀書,便也起了幾分心思。
知道周文安是個懂事的,於是把自家剛剛八歲的孩子打包好一股腦丟給周文安,也也存著讓自家孩子能多與周文安親近一下的心思。
周文安表示,繼小丫頭周小妹之後,他再一次擔起了管教小屁孩的重任。
好在大富小表弟雖然平日裡調皮操蛋的不行,但在周文安這個沒見過幾次面卻被父母掛在嘴邊誇個不停的表哥面前稍稍收斂了幾分。簡單來說周文安就是小表弟爸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看著小表弟時不時瞟來的小眼神和他那探頭探腦一點都坐不住的樣子,便知道這小子是個不省心的,周文安也不忙著與他親近,決定端起架子拿出兄長的氣勢來先唬這小子一陣再說,好讓這小子有個忌諱。
周文安雖說要對自家小表弟上心,可也不想淪落成跟在一個小屁孩身後成天收拾爛攤子的奶爸。
於是周文安一路上拿出一張嚴肅正直臉對著小正太,唬的小表弟,也不自覺挺直了腰板,不敢搭話。
甜水村距它所在的泰安縣,大概有三十多里路,奈何周文安所乘的牛車慢的也是一絕,所以短短三四十里路硬是走了兩個多時辰,也就是將近五個小時。
還有這一路的顛簸讓周文安想起前世小時候在鄉下是坐拖拉機的情形,周文安年齡大一些還好,單看小表弟從一開始的到處探頭探腦什麼都新鮮的看個不停,到現在被顛的兩眼無神,屁股發麻,就是到了熱鬧的縣城也還是打不起什麼精神的樣子就知道這舟車勞頓之苦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阿貴是個機靈的小夥子,周文安家一般出門在外的跑腿活計都是他在忙活。
這次也一樣,這不剛到了縣城,阿貴一邊熟門熟路的引他們往書院走去,一邊給周文安講上次到書院哪裡打聽到的各位夫子的光輝事蹟和一些小道八卦。
“要說這十全書院的院長甄乾楓,那可是個了不得人物,聽說當初可是在京裡裡做過官,見過當今天子的人。這不因年紀大了一些想辭官歸隱,就回來造福鄉里,開辦了這家書院。”阿貴眉飛色舞的說道著。
周文安對這些也是提前做過一些瞭解,書院院長確實是做過幾年京官,算是個有學識的。
只是甄乾楓出身寒門,骨子裡卻帶著一股文人的清高和傲氣,又是個不懂變通的,在京都翰林呆幾年愣是沒找到什麼升遷或外放的機會。
再加上這院長還是個不通庶事的,實政方面也不擅長,官場沒什麼建樹不說,爲官的俸銀,竟隱隱顧不了一家老小的花銷,在加上他在也京裡不受待見,甄乾楓索性來個眼不見心不煩辭官回鄉。
甄乾楓雖說在京師裡是個不受待見的,可在這窮鄉僻壤的泰安縣,那可是一尊了不得的大佛。他返鄉的消息一出,不光是泰安縣,連相鄰的幾個縣的知縣縣丞都紛紛前來拜訪也就罷了,各路的秀才學子也紛紛登門求見,狠狠慰藉了那顆在京師備受摧殘的小心臟。
和家裡人稍稍一合計,便在這縣裡開起了書院,行那教書育人之事,也算是學有所得。
甄乾楓當年乃是二甲進士,在這窮鄉僻壤,舉人都寥寥無幾,秀才一隻手也能數過來的泰安縣當真是名聲顯赫。
所以即使甄乾楓不怎麼通庶務僅靠名聲,這書院也還是開的風生水起。底下的夫子們也是匯聚臨近幾個縣裡的舉人們,可謂是師資力量非常強大。
“要說那高夫子纔是好笑,明明姓高,偏偏是個矮個子,書院的一些婆子都覺得好笑,不過大家可不敢明說,那高夫子個子是小,可人兇啊,書院裡的學生好多都被他打過手心呢。還有那個呂夫子,長得又高又大可結實了,那一張臉也是成天通紅通紅的,聽人說他祖上可是呂奉先(呂布)的後代呢。不過他臉那麼紅不應該是關公的後代麼。”阿貴越說越興奮,顯然已經開始手舞足蹈起來,周文安也不打斷,安靜的聽著時不時回上一句,默默的甄選自己算需要的信息。
十全書院共有五位夫子,分別是高成明、林青陽、馮毅、方澤路、呂西塘五人,除了一位姓林的夫子是本縣的,其他幾位都是臨近幾個縣慕院長之名而來。五位夫子除呂西塘(據說呂西塘專管騎射類的)清一色的舉人,甚至其中兩位林青陽、方澤路還打算參加明年的春闈。
有阿貴在這絮絮叨叨,三人也不覺無聊,轉眼書院的大門就隱約可見,周文安讓阿貴收了那無邊無際的八卦,以免還沒進書院就先把夫子得罪了去。
遠看時這書院就有一番大氣磅礴的厚重感,待走近再看這書院除了院牆高了些倒是沒有那些亭臺樓閣的奢靡氣息,簡單的青磚白牆,只是格局上稍有幾分變動,稍顯出幾分錯落有致來。周文安看著這頗具年代感且又簡樸大氣的建築,一下就喜歡上了。
書院的門檻不算高,但要進書院還是需要一些考覈的,十歲以下識字就行,只要有足夠的束脩就行。但只束脩一條便讓那個很多人望而卻步了,書院的束脩並不是高的離譜的,而是稍微殷實一點的人家還是供得起的那種。
但是普通人家是很少有那個魄力盡一家之力去供一個孩子去走那前程未卜的讀書科舉之路的,更何況這偏僻的縣城也沒什麼靈秀人物出現,反倒是讀出許多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子來,受這些反面教材影響,大多數人家還是覺得學個手藝來的更保險一些。
十歲以上的就複雜些,要考一些子史經義的書文。這點無論是周文安還是表弟劉大富都是早早準備好的,於是情理之中的就很快雙雙過了考覈,進了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