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22日凌晨3時整,超過6.4萬門火炮在相差不到十秒的時間內齊致地發出了怒吼,霎時間地動搖山。每小時80余萬發炮彈的攻擊速率將形成來自浩瀚星海的隕石雨,它們帶著巨大的摧毀能量墜落到了東經30度線以東的蘇軍控制區域,沖天烈焰和滾滾濃煙將數千平方公里的前線地帶變成了可怕的煉獄,“月球表面”迅速取代了原本溝壑縱橫、堡壘遍布的地形。隨著炮擊的持續,一座又一座古老的村鎮消失了,一片又一片剛剛綻放春芽的樹林消失了,只剩下一個飛沙走石、熱浪滔天、人畜不留的世界……
都說戰爭是技術的強力催化劑,與上一次戰略反擊相隔不到半年,這一次德軍不但集結了空前規模的炮兵,其炮群的構成和威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隨著西線戰事的徹底結束,德軍得以放心從英國本土和法國西海岸的要塞陣地拆走大口徑火炮,并組織英、法本國的軍工廠加班加點生產與之相匹配的彈藥。此外,克虜伯等德國本土軍火商研發制造的一批新式火炮也首次投入作戰,這其中除了曾被列入頭號機密的800毫米口徑超級列車炮“多拉”之外,還有改進型的280毫米K5“古斯塔夫”列車炮、新投入使用的210毫米K41列車炮、最新量產型105毫米FH40型榴彈炮以及最新式的210毫米五管火箭炮,這些新武器投入使用的時間都不長,但無一例外地經過了嚴格的檢測,其出色的性能已經得到了專家和將領們的高度評價。
在距離前線800多公里的柏林,當座鐘敲響三聲,羅根心平氣和地轉頭望向窗外。盡管視線無法擺脫客觀限制看到戰場的硝煙,但他的心卻能夠聽到來自遙遠戰場的隆隆炮聲。作為一個對未來有著宏觀預見性的“預言師”,他深知兵器技術的發展趨勢,這一次德軍在東線的炮火準備不僅刷新了歷史紀錄,也極有可能成為日德蘭式的歷史絕唱,要知道隨著技術發展,火炮造價將與射程、精度同步增長,加之長射程、大威力的新型武器擠占了戰術空間,火炮裝備數量將不再是動輒成千上萬。
時間靜靜地流逝著,為了健康而狠下決心戒煙的年輕男人輕輕摩挲著手中的瓷杯,清冷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茶香。目光轉回到面前的茶幾,上面擺著一盤做工頗為精致的國際象棋,從盤面的戰局來看,白棋占據著絕對優勢,黑棋只有茍延殘喘之氣而無反攻之機。
“嗯,輸了輸了這才一年不到,副總理的棋藝進步了許多”
坐在羅根對面的年輕人穿著一套筆挺而整潔的空軍將官制服,穗紋的肩章上點綴著兩顆菱狀將星。一年的時間說短不短,取得進步的又何止棋藝?要知道在整整一年之前,這個滿懷憧憬的舊貴族青年才剛剛獲得空軍準將軍銜,動蕩的局勢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機會,從赫爾曼.戈林將軍團到柏林地區防空指揮部,他盡情施展著自己的才華,并且在政局變換的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現如今,他已經成為德國空軍歷史上第三年輕的中將,并且擔負起了整個德國東部的防空事務——相當于軍團級指揮官。
羅根輕啜了一口茶:“漫漫旅途,沒事的時候就會跟同僚們切磋幾招,但總的來說還是輸多勝少”
“大事既定,小事無妨”年輕的空軍中將羅格.馮.德切斯特神情淡定地重新擺好棋子,“休息,或是再來一局?”
羅根瞧了瞧置于斜對面的座鐘,這才3點一刻,結合預定進攻計劃和彈藥準備情況,重點地域的炮火準備將持續4個小時,而即便在普通地段,猛烈的炮擊也將持續到天明時分。在炮火準備階段,戰局出現意外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
“再來一局吧不論勝負,下完就去休息”羅根說。
馮.德切斯特自是沒有異議,緊接著又笑道:“能在副總理官邸借宿半宿也是在下莫大的榮幸啊”
“彼此彼此”羅根淡然擺出第一步棋,雖無羽扇綸巾,卻也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因為是晴朗的好天氣,6點未到,東線的天空就已明亮。隆隆的炮聲仍不絕于耳,在空前沉悶的轟鳴聲中,由3600多架戰斗機和第一波空襲梯隊以鋪天蓋地之勢飛越戰線。在這由人造飛行器形成的“死亡烏云”面前,臨時升空迎擊的蘇軍戰機顯得勢單力孤。不多會兒,距離戰線兩百公里以內的數十處蘇軍機場就都籠罩在烈焰與彈片交織的火網之中,沖天濃煙即便在好幾十公里之外也能夠望見,湛藍色的天空中很快就只剩下噴涂著鐵十字徽標的作戰飛機,制空權易主的速度之快,竟令人有種目不暇接之感,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蘇軍兵敗如山倒——德軍進攻前的大規模調動雖然在短短兩天內即宣告完成,但蘇軍高層的警惕性顯然遠勝于和平時期,而德國空軍一天前的偵察也證實蘇軍對前線部署的調整,許多機場都只保留用于執行偵察警戒任務的少量飛機,駐扎在兵營的人員車輛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的,大量的戰術偽裝網甚至造成了地形地貌的變幻,這些應急的準備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德軍空前猛烈的炮擊與空襲
清晨7時許,在戰線的一些地段,德軍停止了大規模炮擊,坦克、裝甲車以及步兵則開始向目標地域運動。這時,2400余架斯圖卡分成數百個攻擊小隊出現在了戰場上空,它們全然無懼于蘇軍地面部隊孱弱的防空火力,尖嘯著從高空俯沖而下,把250公斤到1000公斤不等的航空炸彈精準地投向目標,異常猛烈的爆炸交相呼應,升騰的烈焰濃煙此起彼伏,大地受到了強烈震撼,人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仿佛這里的世界面臨山崩地裂,人們逃無可逃、陷入絕境。
上午8時許,在奢侈地消耗了300多萬發炮彈之后,德軍全面停止了炮擊,轉而進入地面攻堅階段。在1100多公里寬的戰場正面,Ju-87、Ju-88、He-111以及掛載炸彈出擊的Bf-109、Fw190漫天飛舞,緊緊壓制著蘇軍一線陣地的反擊火力,并有效隔絕了蘇軍前線與后方的交通聯系;數以百萬計的德軍官兵在上萬輛各型坦克、突擊炮以及自行火炮的支援下以海嘯之勢撲向蘇軍防線,利用兵種之間如火純青的默契配合不斷沖擊和撕裂蘇軍的防御體系。
經過數月來的休整和補充,蘇軍作戰部隊的總兵力已經恢復到了400萬人以上,但即便全部投入一線防御,也無法在橫貫東歐的上千公里防線上做到滴水不漏。在一些地勢開闊、缺乏天然屏障的區域,德軍進攻部隊很快突破了蘇軍外圍雷場、反坦克塹壕以及前沿陣地,并在蘇軍縱深陣地與守軍展開激烈搏殺——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個道理在交戰雙方技戰術存在一定差距的情況下并不完全適用,美國制造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槍用來對付泛太平洋區域的對手或許綽綽有余,對付德軍四號坦克的后期型號和新式五號坦克時本來就力不從心,更何況德軍坦克還得到了己方空軍以及步兵的緊密支援,至于蘇聯自行生產的反坦克武器,受到技術和生產條件的限制,在戰場上所發揮的作用也并不比美國貨好多少。蘇軍官兵們并不缺乏勇氣、意志以及前赴后繼的精神,但他們付諸鮮血乃至生命換取的不過是德軍進攻速度的稍稍放緩,而且處處堵漏處處漏,在德軍全面并且猛烈的進攻下,蘇軍戰線不斷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風雨飄揚中的航船在劇烈顛簸中隨時可能傾覆……
在這個就連空氣都充滿躁動的上午,籠罩在柏林上空的氣氛似乎格外壓抑。總統威廉.弗里克、國防部長雷德爾以及諸多軍政要員據說都寸步不離地呆在自己的辦公室,并且對電話鈴聲和敲門聲十分敏感,副總理羅根則選擇了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那就是設立在柏林西郊的防空指揮部,和自己的老朋友馮.德切斯特將軍呆在一起。除了下棋,兩人基本上什么也不做——部署在德國東部以及丹麥、波蘭、保加利亞等地的雷達一刻不停地嚴密監視著東線的天空,然而正如德軍總參謀部預料的那樣,蘇聯空軍自知實力不濟,并沒有選擇飛蛾撲火式的遠程奔襲,而是從戰斗伊始就選擇了保存實力。
到了下午兩點,前線終于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蘇軍千瘡百孔的防線出現了三個較大的突破口,其一位于白俄羅斯東北部臨近俄羅斯邊界的奧爾沙,由第2裝甲集群撕開的防線寬達20公里,除了固守此地的白俄羅斯方面軍六十余萬蘇軍將士,對德軍來說最具吸引力的莫過于420公里之外的莫斯科;其二位于白俄羅斯東南部的戈梅利附近,15公里寬的突破口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擴大,擁有一個裝甲軍、一個摩托化軍和兩個步兵軍的第9集團軍既可以利用該缺口迂回攻擊蘇軍白俄羅斯方面軍側后,又可以南下攻擊固守烏克蘭北部的蘇軍涅瓦茨河方面軍;其三就是不久之前德軍發起試探性進攻的烏克蘭南部,德軍第4集團軍憑借迅猛而果決的進攻突破了蘇軍新防線,并利用速度優勢包圍了數萬來不及撤退的蘇軍官兵,之后曼施坦因的部隊分兵兩路,一路猛撲克里米亞半島,更為強大的一路則馬不停蹄地攻向蘇俄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