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費城、紐約、波士頓、諾福克,六天的訪美之行,羅根選擇了美國東部最具代表意義的城市和港口進行訪問,在美國的許多大工廠、大造船廠和正規軍兵營、國民衛隊訓練場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正如此前無數次在電視中看到、在報告中聽到的那樣,20世紀的美國以無限活力和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差距。美日戰爭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但在美國本土尤其是東海岸,不論城市或者鄉間,戰爭帶來的惶恐和壓抑是微乎其微的,人類最懼怕卻又始終無法逃避的事物,反而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各大工廠的現代化流水線不分晝夜地生產各種軍事物資,對勞動力需求的大幅上升使得社會失業率近乎於零,而海量的槍炮彈藥、海量的坦克汽車以及海量的罐頭食品都在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經由發達的運輸體系送達到倉庫、兵營、碼頭,讓每一支即將奔赴戰場的軍隊都武裝到了牙齒——即便是在攜大半個歐洲資源的德國,地位崇高的國防軍也未曾享受哪怕一半的後勤待遇,軍隊的機械化程度更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由於一場颶風的到來,德國防訪問團原定的歸國行程被迫推延兩天,羅根並沒有借這個機會再去造訪故人,也沒有留在白宮繼續和羅斯福商談國際事務,而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位於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印第安博物館、戰爭紀念館以及美國海軍部大樓,並且應邀參加了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本森將軍的家宴。來勢洶洶的颶風使得美國沿海地區蒙受了人員和經濟損失,但美國的各大報刊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自然災害以及災後救援上,而是“緊追不捨”地對德國政府首腦的每一個舉動進行跟蹤報道——儘管年輕的德國內閣總理並沒有和美國工人、士兵開展親切交談,沒有前往福利院探望戰爭故而,甚至沒有與民同樂地觀看百老匯的傳統演出,但經過這短短一週多的時間,對歐洲主導者的批評輿論開始轉向:或是探討歐美之間開展更親密軍事合作的可能,或是追根溯源地研究漢斯.羅根的家族背景、個人性格及戰略傾向,亦或是對戰後歐洲形勢進行更爲客觀的分析,不少美國民衆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經過憲政運動的變革,德國早已擺脫了法西斯**的陰霾,並廢除了早先與日本達成的一系列軍事同盟協定,而在結束了規模空前且曠日持久的蘇德戰爭之後,德國軍隊正進行幅度驚人的裁軍行動,看似龐大的海軍造艦計劃即便完成,也僅僅是填補英國沒落遺留的海權空間,尚不足以直接挑戰美國海軍
臨行前的最後一頓晚宴,美國總統羅斯福親自主持,參與者囊括了美國軍政要員、社會名流以及各國駐美外交官員。作爲東道主,羅斯福以滿懷憧憬的開場白讚揚了德美關係的發展,他把德國首腦自1939年以來首次訪問美國稱作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外交活動,其現實意義甚至不亞於美德首腦在大西洋會晤並構建兩國戰略合作框架。羅斯福坦言,歐洲的未來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德國的決策者手中,以他對德國總統威廉.弗裡克、總理漢斯.羅根的瞭解,他相信和平發展將是歐洲未來十年的唯一主題。
羅斯福的讚譽並沒有讓羅根衝昏頭腦,他很清楚美國的孤立主義並不會因爲某一個人的見解而瞬間改變,如今德美關係發展很快,一方面是德國剛剛贏得歐戰勝利,重工業生產力需要一個緩衝的空間,美國的市場需求和雄厚資金恰恰能夠提供這個空間;另一方面,美國擔心遭到德日夾擊,這才暫且放下前嫌與德國人開展合作,並希望從德國人那裡獲得軍事經驗和技術的支持。縱然如此,美國政府並不願將經濟和戰略的主導權拱手相讓,即便是政府造船訂單也還是一場艱難的外交拉鋸戰,而德國政府亦不願將戰爭中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拱手相讓,五號坦克、伍爾夫190戰鬥機以及遠洋潛艇仍舊是絕對的非賣品,這一切的一切,都註定兩個國家不可能像戰前的英美關係那樣徹底戰略化。
在這種情況下,羅根的發言只是簡單展望了遙遙無期的未來,真正的重點是對美國的戰爭前進寄予豐厚的期望和肯定,他鼓勵美國人咬牙堅持直到贏得勝利,鼓勵美國人堅決捍衛百年來逐步在太平洋區域掌握的霸權,爲此,他不惜宣稱戰後德國將不在太平洋南部的殖民島嶼駐紮艦隊和軍隊,而僅僅是對這些小島進行經濟用途的開發,甚至可以考慮和美國進行對等利益下的殖民地交換。
兩位領導者的發言都得到了熱烈掌聲的迴應,然而這些話語中有多少是空話、有多少是反話,雙方各自心知肚明。席間,羅斯福漫不經心地詢問羅根德國發展火箭和噴氣式飛機的進展情況,羅根回答說:“毫無疑問,火箭技術將引領一個全新的時代。目前射程達500公里的v-1火箭已經順利投產,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只要坐在柏林按下一個按鈕,那些安裝有整噸烈性炸藥的火箭就能夠飛到倫敦或者巴黎,我們將不再受到飛行員陣亡或被俘的困擾,而且v-1火箭的成本並不比現役的大型轟炸機昂貴多少”
羅斯福的反應比較平靜:“擁有這種新式武器真是令人羨慕,可惜浩瀚的太平洋動輒以上千公里來計算距離,而且美國在火箭技術方面還完全處於起步階段”
半杯紅酒下肚,羅根故作得意:“只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投入,一切都不是問題”
“那是當然的”羅斯福端著酒杯而不喝,他追問道:“聽我們的專家說,噴氣式飛機也將引領全新的航空時代?”
“也許吧”羅根聳聳肩,壓低了聲音說:“我們現在有兩種劃時代的新式飛機已經進入了試驗階段後期,一種使用火箭發動機,一種使用噴氣式發動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前者的試驗進展比較快,預計1943年底就能夠投入現役,後者涉及的技術較爲複雜,我們已經損失了一架試驗機,但願它在1944年前能夠順利服役”
“德國的技術果然是領先世界的,在我看來,至少領先各國十年吧”羅斯福一面不吝讚美,一面試探性地問道:“在這些新式裝備的研發上,我們兩國是否有共同合作開發的可行性?”
“這個麼……”羅根笑了笑,“您也知道,德國目前是軍政分離,政府不得干涉軍隊的具體事務,我現在也不好直接回答您不過,我覺得這完全可以列入我們下一次會晤的議題,屆時我在柏林等待您的到來”
“那就一言爲定”羅斯福爽快地迴應說。
話題已開,羅根便抓住時機:“對了,說到武器技術,我聽說……美國正大力研發一種威力極其驚人的武器,據說也將是劃時代的?”
“噢?不知總理從哪裡聽到的這個消息?”羅斯福不驚不忙地反問說。
“這個麼……”羅根笑了笑,“上個月的德意首腦會晤期間,我還聽意大利總理說起過,他倒是滿不在乎,覺得沒有什麼武器是可以代替軍隊的”
“是麼?”羅斯福輕皺眉頭,顯然是在思考意大利人的用意,哪裡知道墨索里尼從來就沒談起過這回事,不過是羅根用來切入話題的幌子。
“我還聽說,這種武器利用的是核變技術,而且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經有不少物理專家進行理論探討了”
“或許是我孤陋寡聞,這件事我還真是從未聽說過”羅斯福話是說得毫不猶豫,只是眼神中流露出的些許擔憂讓羅根看出了由頭。
羅根假意惋惜地說:“唉我本來還在考慮用德國的火箭、噴氣發動機或者六號坦克技術中的某一項作爲交換,分享美國政府的新武器計劃”
羅斯福笑道:“是啊,可惜這只是謠傳不過,美國的航空母艦技術也許會是德國海軍希望分享的?”
“航空母艦?”羅根抿嘴一笑,湊近羅斯福耳旁,噴著酒氣說:“總統閣下或許還沒得到消息,德國已經完成了十萬噸級超級航母的設計,第一塊龍骨將於下月在但澤造船廠敷設”
“十萬噸?”羅斯福瞪大眼睛,以不可置信的目光看了看臉頰微紅的羅根。
看到羅斯福的反應,羅根更是滿臉得意之色:“對,十萬噸,安裝六臺升降機和兩臺彈射器,若是搭載普通螺旋槳飛機,載機量達到120架,若是搭載火箭或噴氣動力飛機,載機量減少爲80架”
彈射器並非超時代的裝備,各海軍國家的戰列艦、巡洋艦上多有搭載偵察機,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採用彈射起飛技術,從而大幅提高了偵察機的起飛效率。這一技術固然處於原始階段,但不僅是美國海軍,就連意大利海軍也計劃在建造中的天鷹級航母上安裝彈射
聽到這些,羅斯福雖然還穩穩地坐著,但臉色顯得有些僵硬,似乎震撼於德國在軍事技術方面的領先程度——無奈受到孤立主義的影響,這時的美國情報部門不僅沒有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積極的行動,即便是在歐洲也僅有少量的聯絡站,從前還能夠依賴英軍提供的情報分享,現在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查競爭對手的實際狀況,效率之低完全配不上其工業和經濟頭號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