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標題,緬懷蘋果公司合創始人斯蒂夫?喬布斯辭世)求知和胸懷對一個人的成長關系極大。(_聽說吳天然這一段在研究李瑞環同志的著作,白莎莎就給吳天然找來了一份材料,這份材料是反映李瑞環同志如何刻苦讀書、提升素質的。
吳天然說:“莎莎,謝謝你了。我也在體會,瑞環同志為什么能從一個小木匠轉身成為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呢?原因雖然很多,但讀書在他的身上顯得更為重要。他刻苦讀書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白莎莎說:“就是,最近這幾年整天被雜七雜八的事情纏著,真的沒有好好讀書了。也不怕你笑話,這兩年好像我還真的沒有通讀過一本書,很多時候都是隨便翻翻。”
吳天然說:“那就靜下心來,讀點書。我也推薦你來讀一讀李瑞環同志的書,你就先來看一看他的學哲學,用哲學吧!”
白莎莎笑著說:“好,你的話我肯定會聽的?!?
吳天然看了看白莎莎拿給他的材料,原來是李瑞環同志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寫的,內容很具體,寫的也很感人。
20多年前李瑞環同志剛走上中央領導崗位的時候,人們就曾議論他,說他的成長頗具傳奇色彩。直到今天,人們還是忍不住要問:一個農民的孩子、一個普通工人何以成為一位有成就、有影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個沒上過幾年學、學歷不高的人何以發表那么多膾炙人口的講話、寫出那么多有建樹的論著?這可以說是個謎,它的謎底也可以有不同的說法,但不管什么樣的說法,我認為都不能忽略一個因素,即勤奮讀書。
不久前網上流傳一篇文章——《兩個木匠的成功轉身》,講的是齊白石從一個木匠成功轉身為畫壇巨匠和李瑞環從一個木匠成功轉身為著名政治人物。作者在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時認為,“最根本的是與他們自身的勤奮努力有關?!边@個“勤奮”,當然表現在方方面面,但具體到瑞環同志而言,其中至關重要也是帶有基礎性的一點,就是勤奮讀書。如果沒有勤奮讀書,你就很難理解他為什么知道得那么多、遇事總能說出個一二三;如果沒有勤奮讀書,你就很難理解他為什么腦子里裝著那么多的“理”、對問題總是分析得那么透徹;如果沒有勤奮讀書,你就很難理解他為什么對文法那么熟悉、他的講話和文章都那么講究邏輯講究辭章。
那么,瑞環同志是如何勤奮讀書的呢?我從1995年參加他的寫作班子算起,迄今已在他身邊工作15年。15年,說起來不算短,但相對于瑞環同志的豐富經歷,我所了解的也還只是一鱗半爪。因此對于他的讀書情況,我在這里無法給大家作全面介紹,只能就我所了解的談一些情況,試舉幾例,管中窺豹。
例一:瑞環同志很小就喜歡書。在他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他就到處找書看,親戚、鄰居的書都想方設法借來看。他十幾歲時,有一年春節,母親叫他擔兩捆楂子去城里賣,然后買幾根油條回家包餃子過年。但他卻用賣楂子的錢買了書,書名叫《巧合奇緣》,而買油條的事被他忘得一干二凈,為此事回家還挨了一頓打。這個故事是2002年11月,瑞環同志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即將離開政協主席崗位之際,在九屆政協第十九次常委會議上所作的回憶。這篇講話作為《務實求理》一書的代序收入了書中,這個故事也早已廣為流傳。
例二:瑞環同志“惡補”文化知識。同樣是在上邊那篇講話中,瑞環同志回憶了他的這段經歷。他說,他的初中、高中和大學的課程,他的文化知識、建筑專業知識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幾乎都是利用業余時間自學的。他知道自己底子差,所以幾十年來一直在補課,有時簡直是“惡補”。由于他很早就當了勞模,又是突擊隊長,不脫產,還得多干活,學習的時間只能從比別人更少的休息中去擠。晚上讀書時,為了不影響別人睡覺,他就常常到路燈底下去學習。在路燈下看書,夏天還好辦,冬天就只好穿上棉襖、大頭鞋,戴上口罩。由此所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當然,有一分耕耘便會有一分收獲。葉小文同志在6月10日《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改進文風的功底在“務實求理”》一文中就這樣贊許道:“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
例三:瑞環同志學“毛選”。年齡大一點的同志都記得,上世紀60年代,我們曾掀起過一陣學習**著作的熱潮,到“文革”初期達到了高峰。當時那種學法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但經過那段時期、認真讀一讀**的書,我覺得總還是有益的?!拔母铩遍_始那年,我還不滿10歲,只是跟著形勢的要求背了“老三篇”,即**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三篇著作,也背了《**語錄》全書420多條。年歲稍長以后,在學習“**五篇哲學著作”的時候,又背了《實踐論》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像《矛盾論》,有點長,就沒背下來。我也是個愛讀書的人(小時候書不夠讀,就背《新華字典》和《漢語成語小詞典》),那時候做到這個程度就算不錯。但后來到瑞環同志身邊工作才真真切切有了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才發現瑞環同志學“毛選”也學得那么與眾不同。他作為當時的“學習**著作積極分子”,那才叫名不虛傳!他不僅能背誦一般人所能背誦的**若干有名的短篇文章,而且像《矛盾論》(25000多字)和《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44000多字)等長篇他都能熟背如流,乃至于他在“文革”中挨斗時,能夠巧妙地利用自己對**著作的熟悉程度而反制斗他的人,使斗他的人束手無策,氣急敗壞地說他是“活學活說”。
例四:瑞環同志讀《資本論》?!拔母铩逼陂g,瑞環同志和當時其他“走資派”一樣也被關過幾年牛棚。關牛棚,對一般人來說當然是一種磨難和煎熬,但瑞環同志卻能夠把這種煎熬變得充實起來,把這段時間變成讀書的好時機。許多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包括大部頭的《資本論》就是在這時候讀的。初讀《資本論》,有些地方看不懂,就反復讀,反正有的是時間,直到弄懂為止。還有“毛選”四卷,本來已經很熟了,又利用這個時間重新閱讀,加深理解。
例五:瑞環同志改劇本。大家都知道瑞環同志喜歡京劇,也都知道他搞了音配像,改過劇本。但也許不知道,整個音配像工程一共是460出戲,每出戲瑞環同志都熟悉,很多戲詞他能大段大段地背下來。改劇本更是見功夫。這不僅要有相關的戲曲知識,懂得韻律,會寫詞,而且要有豐厚的歷史知識。他改編的《西廂記》、《金山寺鬀斷橋——雷峰塔》、《劉蘭芝》、《楚宮恨》、《韓玉娘》等都是經典劇目,即使專業人士都是想改而不敢改的,因為因素復雜、難度太大,但他卻改得非常成功。由此不難想見,為了搞音配像和改劇本,這得看多少書(包括劇本)、需要多少知識積累??!
例六:瑞環同志要我們讀《昭明文選》。瑞環同志的講話、文章都是他親自動手的,從選題、主要內容、框架結構的提出到文字表述,甚至包括標點符號的修改,他都是親歷親為。我們所謂的“寫作班子”不過是做一些基礎工作,包括搜集資料、參加討論、起草部分初稿等。由于他對文稿的要求很高,因此能夠參加寫作班子的人都非等閑之輩,都是經過挑選,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知識水平和文字能力,都是讀過很多書的,特別是年輕點的同志都還具有高學歷,不是博士就是碩士。然而,就是我們這樣一干人,在瑞環同志面前卻顯出知識儲備的不足。記得有一次議稿(大概是1996年),他引經據典,很嫻熟地講了《昭明文選》中的幾段話,并要求我們有時間也讀讀這部書。《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主持編選。蕭統死后謚“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對于這部書,我們當時在場的人中,我相信有的人可能讀過,但本人很慚愧,沒讀。于是乎,我利用休息時間,騎著自行車跑了很多書店,好不容易在一家舊書店里找到。買回來一看,好家伙!六卷本,加注釋,共330多萬字。后來我雖然擠時間斷斷續續讀了一些,但遺憾的是,到今天也沒讀完。所以我曾私下里琢磨:瑞環同志事情比我們多,工作比我們忙,那么多大部頭的書都是怎么讀的?
例七:瑞環同志的床頭書。“算計時間,節省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是瑞環同志“一生的習慣”。這個習慣使他比常人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做事和讀書。比如他的床頭書,不管他在位時還是退休后,不管他在北京的家里還是到外地出差,他的床頭始終都放著書,睡前必讀,即使片刻也不放過。再比如他的茅廁閱讀,即利用上廁所的時間讀書,他風趣地稱之為“立體工作法”——“下面拉屎撒尿,上面讀書看報?!碑斎?,這不是健康的讀書法,未必提倡,但這種擠時間看書的精神卻是耐人尋味的。據我所知,瑞環同志讀過二十四史,讀過《資治通鑒》,讀過《聊齋志異》,讀過《三言二拍》,讀過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還能基本背下羅森塔爾和尤金編的《簡明哲學辭典》(68.5萬字),等等,這其中,就有一些是利用這些零碎時間閱讀的。
瑞環同志不僅是一個勤奮讀書的人,而且是一個善于思考和注重聯系實際的人?!扒趭^讀書”只是他整個讀書過程的一個環節,一個基礎環節,這個環節只有和“善于思考”、“聯系實際”統一起來,才完整地反映他讀書的方法和特點。1987年他在天津市調查研究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曾提出“苦讀、多思、常聯系的方法”,也就是“把讀書、學習、工作、生活融為一體的方法”。這是他常用的方法,也是他工作、事業取得成功的秘訣之一。
由以上介紹的情況,我想,我們從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就是要重視讀書,勤奮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我們的古人曾講過很多有關讀書的道理,如“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忠厚持家久,詩書繼世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蹉跎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書山有路勤為境,學海無涯苦作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這些都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我們的老一代革命家如、周恩來、**、朱德等,還有胡耀邦等許多領導人也都酷愛讀書,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好好學習?,F在黨中央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我們強調讀書,當然是要適應這個要求,但又不僅僅緣于此。讀書是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的,是我們搞好工作的需要,是我們個人進步的需要,是我們修身養性的需要,也是我們充實生活的需要。最近傳媒界名人楊瀾寫文章給20歲女孩子提出十條忠告,第二條就是“養成看書的習慣”。近日新加坡報紙也有披露:著名歌手孫燕姿說她自小母親就培養她閱讀的興趣,喜歡寫短文、詩歌,而“熱愛閱讀也成了她唱歌的法寶”。年輕人如果要追星,我希望你們要追就追這樣有品位的明星,追追她們的閱讀精神。最后,我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習近平同志去年在中央黨校講的《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這篇文章。該文對讀書的道理講得非常透徹,對我們會是一個好的引導。
吳天然讀了上面這篇文章,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的狀態。是啊,沒有一個讀書——思考——聯系,再讀書、再思考、再聯系的反復過程,一個人怎么可能會成長、會成熟呢?
吳天然決定,利用在中組部工作不是很忙的特點,集中一段時間把《二十四史》通讀一遍。這可是他一直想讀而又總是望而生畏的巨大工程。
吳天然已經下了決心,一年看不完就兩年,兩年看不完就三年、五年,直到看完為至。
讀史可以明智,以史為鑒賞,可以知興替。面對《二十四史》這部歷時1800多年、總計3200余卷、4000多萬字的皇皇巨著,想通讀一遍,沒有過人的恒心和苦心是堅持不下來的。
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