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隻很醜陋的蝙蝠,書中稱爲“妖面蝙蝠”。裸露的皮膚上全是褶皺,像是乾巴巴的一層死皮。通體漆黑,肚皮底下有一層短細稠密的毛髮,緊貼著肉皮,而後背和兩翼則是黑黑的一層皴皺,大疙瘩上面又長著小疙瘩,蒼蠅蚊子都不敢往上落。
黑蝙蝠那張怪臉上,從鼻孔到兩眼之間,生有一條裂紋,感覺就像是腦袋從中間自動裂成兩半似的,鼻子往前努著,有點兒像是豬鼻子,幾乎佔了整張臉一半的大小,長得十分恐怖,讓人看著噁心。
這種蝙蝠,很多人懷疑是《鬼吹燈》裡提到的豬臉大蝙蝠。在《鬼吹燈》中,對豬臉大蝙蝠的描寫如下:
蝙蝠的臉長得很怪,兩隻菱形大耳直挺挺的,圓頭圓腦,鼻子也是圓的,前肢十分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格外的長,牙尖爪利,它們的學名叫做葉口明齒蝠,又名豬臉大蝙蝠,其生性最是嗜血,也食肉,是蝙蝠中罕見的最兇惡品種,它們喜歡生活在牧區草原的地下洞窟中,夜間出沒撲食牛羊等牲畜,特別是在外蒙草原,曾經一度成災,近十幾年這種動物已經很少見了。——摘自《鬼吹燈》 第 141 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
豬臉大蝙蝠特產於拉丁美洲,因有發達的鼻葉而得名。屬於葉口蝠科,此科成員的耳朵大小不一,均有耳屏。成員無論從體型還是習性上都非常多樣化,除了小型食蟲性蝙蝠之外,也有體型非常大的肉食性成員、食果實或花蜜的成員甚至吸血的成員。
葉口蝠科中體型最大的成員是假吸血蝠比舊大陸的假吸血蝠體型更大,翼展可達1米,是小蝙蝠亞目體型最大的成員,也是新大陸最大的蝙蝠,和舊大陸的假吸血蝠一樣,均可以捕食較大的獵物。
而我提到的妖面蝙蝠屬妖面蝠科,此科成員共2屬8種。分佈地最北到美國西南部,貫穿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島峪的中間地帶。妖面蝠科的蝙蝠體長爲40~77毫米,尾長15~30毫米,翼長35~65毫米。毛髮較短較稠密,爲微紅色到褐色或灰色。外形都缺少一個鼻葉,但是漏斗狀的嘴脣使之成爲盤狀,少數種類背部裸露。
妖面蝠科爲食蟲性,其嘴部結構可能有助於捕食昆蟲,喜羣居,常在洞穴中結成大羣,每隻都佔有較大的地盤。
書上的妖面蝙蝠並不是單純的妖面蝠,而是一種變異體的存在。是妖面蝠科和裂顏輻科二者的變異蝙蝠。
裂顏蝠科包括十多種分佈於非洲和亞洲東南部到西南部的蝙蝠。棲息於乾旱地帶和熱帶雨林中,包括巨裂蝙蝠、粗毛裂蝙蝠和小裂蝙蝠。在蝙蝠中屬中等體形,體長40~93毫米,尾長43~75毫米,翼長32~60毫米。通常毛髮較長,從鼻孔到兩眼之間的凹點有一條裂紋,有時鼻葉和毛髮會從外觀上擋住這條裂紋,長相十分可怕。
裂顏蝠最獨特的地方是尾巴的末端有一個T字形的尾骨,與尾膜相連。裂顏蝠食多種無脊椎動物,既在樹上捕食也在地面捕食,尤其喜歡食蠍子,居住在山洞、樹洞甚至其它動物遺棄的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