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313章 家傳噩耗

bookmark

涼州,北地郡。

一輛奢華的馬車在數(shù)十名鐵甲騎士的護(hù)衛(wèi)下向南而行,車窗敞開,露出一個童子的容顏,他兩三歲大小,頭髮自然垂後,梳理得整整齊齊,稀眉亮眸,脣紅齒白,宛若璧人,任誰看了,都忍不住想要抱入懷中疼愛一番。

幼童好奇心很強,世界萬物在他眼中皆神秘而有趣,不停指著某些尋常之物大喊大叫。而擁著他的母親,年約二十五六,雖是端坐,卻擋不住她的好身量,足有七尺,與普通男子相彷彿,容貌亦是千里挑一。這是當(dāng)然的了,醜母親怎會生出如此可愛的娃娃。

女子身邊則爲(wèi)她的丈夫,此刻他正閉目養(yǎng)神,看不出實際年紀(jì),蓋因他有著一張比其妻更加豔麗三分的絕世容顏,若非頜下淡須,九成九的人會認(rèn)爲(wèi)他是一名美豔女郎。相信他如果此時睜開雙眸,會更添幾分神采。

沒錯,這對夫婦即是楊阿若、蓋繚,童子自然就是他們的愛子楊基。

蓋繚時而傾聽兒子的話語,時而含住兒子的小拳頭,母子倆玩的不亦樂乎,半晌,她眼睛微微瞇起,對楊阿若道:“楊郎,此次父親召我們一家到富平,除了想念我們,當(dāng)還有其他目的吧……”

“……”楊阿若點點頭,丈人蓋勳絕不是那種以私廢公的人,鷹揚中郎將駐地到富平相距數(shù)百里,快馬也要一日時間,坐車更慢,楊阿若很難想象丈人會因想念女兒、外孫,特意把他們叫去富平。

蓋繚一邊把漸漸向下滑的兒子抱正,一邊說道:“讓我猜猜,是爲(wèi)了阿兄吧。”提到蓋俊,她不滿地撇撇嘴,抱怨道:“阿父、阿母眼中只有阿兄,從來不關(guān)心我……”

楊阿若苦笑著搖搖頭,自動忽略掉後面一句話,不過妻子前面所言應(yīng)該不差,此行多半與妻兄蓋俊有關(guān)。不久前,蓋俊成功收復(fù)帝都雒陽,丈人大感欣慰,然而之後蓋俊便駐足不前,似乎已經(jīng)滿足所取得的成果,又引得丈人大爲(wèi)不滿。

楊阿若隱隱擔(dān)心接下來會發(fā)生的事情,妻子蓋繚聰慧過人,顯然也察覺到了,甚至可能比他看得更遠(yuǎn)。這絕非誇張之語,楊阿若有自知之明,蓋繚少時遍覽諸兵史典籍,比他這個十八歲前還是文盲的人高明太多了。楊阿若有時不禁想,蓋繚若是男兒身,他的成就也許及不上乃兄,但肯定會在蓋胤之上。

蓋繚擺弄著膝上如瓷娃娃一般的小人,看似漫不經(jīng)心地道:“站在阿兄這一邊,還是站在阿父這一邊,楊郎,你會如何選擇呢?……”

楊阿若一陣頭疼,他寧願在戰(zhàn)場上挨十刀、挨十矛,也不想面臨這種選擇,只好大打太極拳,“事情未必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也許是我們杞人憂天了。”

蓋繚哼道:“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是啊奪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隨之,夫婦陷入沉默。

“阿母、阿父,快看、快看,那是……”楊基指著車窗外五彩斑斕的世界尖叫。

馬車順著官道飛馳,中午停於驛站小歇半個時辰,而後繼續(xù)上路,最終在日落前抵達(dá)北地郡治所富平。

蓋勳隅中至郡府,主要工作仍然是批公文,忙到午後,遂升郡朝。漢代刺史初時只有監(jiān)督之權(quán),西漢末天下大亂,羣雄割據(jù),光武帝中興漢室後,刺史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但猶不及州牧權(quán)厚。太守自由度極高,郡中吏民視其爲(wèi)君,乃有郡朝之稱。

漢代郡佐吏繁多,大郡千人,小郡兩百,北地郡以前喪土九成,寄居左馮翊,佐吏一度只有百餘人,後來蓋俊驅(qū)逐先零,收復(fù)舊土,聚羌人、流民屯田,使北地郡一躍成爲(wèi)邊地富郡,至此,佐吏人數(shù)開始急速膨脹,如今已有四百餘人。

蓋勳高坐主位,聽取堂下衆(zhòng)吏稟報郡內(nèi)政事,不時回頭對蓋泓低語,後者頻頻點頭,沾墨揮毫。蓋泓字伯深,年三十餘,姿容中庸,他是蓋勳兄蓋衝長子,曾與弟蓋洄蓋仲深同遊太學(xué)數(shù)載,之後隨蓋俊迎親車隊一同返家,目前兩人皆在北地郡任職,泓爲(wèi)門下書佐,洄爲(wèi)金曹掾。金曹主貨幣鹽鐵事,看似弟在兄上,其實不然。如果把金曹掾比作掌管國庫的九卿大司農(nóng),門下書佐則類似常伴君主左右的侍中,兩者談不上誰高誰低。

除開二人外,另有二十餘名蓋氏子弟效命北地郡,遍及軍、政系統(tǒng)。

長史張既位於蓋勳下手,正襟安坐,神情肅穆,到底是當(dāng)過兩任縣長的人,雖年不過二十五,身上卻有一番威嚴(yán)氣魄,再也不是得知蓋俊當(dāng)前便會拘謹(jǐn)不安的少年。

張既見諸人相繼閉口,抱拳道:“府君,今年以來,我郡……”張既忽而頓住,目光掃向從旁門進(jìn)入大堂的蓋氏家僕。

蓋氏家僕快速來到蓋勳身後,俯身耳語。蓋勳斜飛入鬢的劍眉向上一挑,揮手示意他退下,對張既道:“德容,你接著說……”

張既情知蓋勳家中定然有事,長話短說,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完。蓋勳點點頭,說道:“此事你拿主意就好。大家還有何議?”

諸吏哪會不知趣,皆言無事。

蓋勳道聲散朝,在數(shù)百人起立長揖中,由旁門離開,徑直返回官舍。與他堅定而穩(wěn)健的步伐相比,他的內(nèi)心,則很不平靜。

前年,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時任京兆尹的他被蓋俊騙入軍中,裹挾而走,一方面固然是帶有強迫性質(zhì),但另一方面,何嘗不是他心甘情願,他若不想,以他剛烈性格,絕不會向兒子屈服。當(dāng)時他之所以肯棄官與蓋俊一同北上,便是看到董卓入京後,毒殺太后,廢立天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欲伐之以正天下。

兩年過去了,當(dāng)時對他作出種種保證的蓋俊,而今卻只顧爭權(quán)奪利,佔據(jù)三河(河內(nèi)、河?xùn)|、河南)他能夠勉強理解,畢竟成功收復(fù)帝都雒陽,將董卓壓回關(guān)中。然而蓋俊大好局面下,並無西征之意,更有甚者,已過河準(zhǔn)備返回幷州,他書信中的解釋是今年連續(xù)動兵,士卒疲憊,強弩之末,無力再戰(zhàn)。

蓋勳看罷冷冷一笑,何以士卒疲憊?還不是用兵冀州所致,翻越重重險阻的恆山,先後激戰(zhàn)韓馥、公孫瓚,蓋勳相信其難度絕不會下於進(jìn)軍關(guān)中,對壘董卓。換句話說,蓋俊根本就無意拯救天子,振奮社稷。

至於他說最遲明年末,必入關(guān)中討伐董卓……

蓋勳被騙怕了,不敢再相信他的話。

蓋勳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是,蓋俊正在河內(nèi)巡視,不日返回幷州,而破虜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孫堅則在弘農(nóng)同董卓血戰(zhàn)連天……他此次喚來楊阿若的目的很簡單,便是想讓他率軍入左馮翊,將蓋俊強行拉入戰(zhàn)爭的泥潭。

楊阿若會同意嗎……

兩人一個是鷹揚中郎將,主北地軍事,一個是北地太守,掌文武大權(quán),蓋俊在任時自然是以北地太守爲(wèi)首,可其實兩者屬於平級。因兩人有著特殊的關(guān)係,楊阿若素來以恭敬,遇事多俯首領(lǐng)命。

不過,要他揹著蓋俊出兵,很難很難……

畢竟,他是被蓋俊拔於微末之中,又一力支持他與蓋繚之間堪稱曲折的感情,對楊阿若來說,蓋俊對他不啻恩同再造。

蓋勳心中無甚把握,但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要逼迫楊阿若出兵……

楊基伸出肉肉的蓮藕小手,捧著馬昭的臉頰,大眼睛一眨一眨,奶聲奶氣道:“外祖母,你想我了嗎?”

馬昭用力親了楊基粉嫩的臉蛋一口,笑道:“這世上啊,外祖母最想的就是我的乖乖小外孫。”

“我也最想最想外祖母。”楊基不甘示弱,回親馬昭一口,咯咯樂道。

“哎呦呦,我這小外孫啊,嘴巴可甜死人了,長大後還了得?不知要偷走多少女郎之心。”馬昭樂得眼睛都瞇成一條縫。

“嘴甜隨我……”蓋繚一旁得意洋洋道,卻不想惹來母親馬昭的白眼。蓋繚臉一拉,又道:“嘴甜隨我,相貌俊美即可,千萬不要長得和他父親一般模樣,無端惹來許多麻煩。”

楊阿若苦笑道:“怎麼又扯到我身上來了?”

“你自己心知肚明。”蓋繚輕輕哼了一聲。楊阿若姿容無雙,體若白璧,豔逾婦人,引得北地乃至左馮翊、安定、河?xùn)|仕女傾慕萬分,時有女郎乘車數(shù)百里至屯田區(qū)鷹揚中郎將府外,爲(wèi)的只是見上楊阿若一面,蓋繚爲(wèi)其妻,又怎會不打翻醋罈子。

這是北地人所共知的事情,馬昭自無不知之理,笑而不語,逗弄外孫。

楊阿若再度苦笑道:“婦人慾見,我有何法?又非我讓她們來的。”

“都是你這張臉惹得禍,哪天趁你睡覺,在你臉上劃一刀,看還有誰來再觀美男子。”蓋繚氣鼓鼓道。

“小鶴兒,不得放肆。”馬昭板臉低喝道。蓋俊從小對她不加以約束,只有無盡無盡的溺愛,恨不得將天上的星星月亮摘下來送給她,遂養(yǎng)成其刁蠻的個性。世間女子,哪有像她這般對丈夫講話的,自古夫爲(wèi)妻綱,蓋繚堪稱無禮之極。

蓋繚嘟囔兩聲,一臉不服。

楊阿若笑笑,也不生氣,兩人間閨房之樂頗多,此,亦是其一。

三人交談著近來瑣事,楊基,則沒過多久就在馬昭的臂彎睡著,當(dāng)今時代,坐馬車是一件極爲(wèi)辛苦的事情,一天下來,成年人尚且感到疲憊,何況三歲大的小童。

馬昭將他小心翼翼遞給隨身十?dāng)?shù)載的貼心婢女,讓她送其入寢室榻上安睡。婢女抱著楊基剛剛行出門,就看到蓋勳迎面而來,此間行不得禮,只得垂首以示恭敬。

蓋勳用食指側(cè)方輕輕颳了刮外孫的小臉,滿臉笑意,隨後脫履進(jìn)入廳中。

“丈人、阿父……”楊阿若、蓋繚急忙起身行禮。

“不用多禮。”蓋勳微微頷首,剛剛坐到妻子馬昭身旁,蓋繚立刻像歸巢的小雞般撲來,環(huán)住他的手臂連連撒嬌。

蓋勳素知女兒性格憊懶,呵斥全無用處,推兩下推不開,便由著她,問二人道:“你二人吃過飯了嗎?”

楊阿若答道:“午時在驛站食過。”

蓋勳點點頭,轉(zhuǎn)首謂妻子馬昭道:“太陽快落山了,命人準(zhǔn)備晚飯吧。”

馬昭稱好,隨即出門。

蓋勳又對蓋繚道:“小鶴兒,你也和你阿母一起去。”

“不。”蓋繚撥浪鼓似的搖頭,她見到父親的面馬上纏上來,就是爲(wèi)了不被支開。

蓋勳沉下臉道:“你敢不聽我的話?”

蓋繚還真不聽,死活不肯離開。

蓋勳無奈地?fù)u搖頭,心明蓋繚恐怕已經(jīng)猜出自己的意圖,不再理她,對楊阿若道:“伯陽可知我此次爲(wèi)何喚你前來?”

楊阿若干笑道:“豐無知。”平日衆(zhòng)人或言楊中郎、或言楊伯陽、或言楊阿若,其本名豐,則很少有人知道。

女婿明顯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蓋勳單刀直入道:“今年以來,董卓連敗,損兵折將,龜縮關(guān)中,頹勢已畢露無疑。今孫豫州將數(shù)萬衆(zhòng)入弘農(nóng),大戰(zhàn)彌天,勢成膠著,長安兵力空虛,我有意派兵南下左馮翊,直驅(qū)雒陽,營救天子。伯豐意下如何?”

楊阿若低頭佯裝思考,而後面有難色道:“北地兵馬算上屯田兵亦不過兩萬之?dāng)?shù),出兵的話,至多萬人……”

蓋勳目光炯炯有神,斬釘截鐵道:“萬人足矣。”

楊阿若認(rèn)爲(wèi)蓋勳過於想當(dāng)然了,解釋道:“我軍固然精銳,可人數(shù)太少,可能連左馮翊也突破不了。”

“這些你不用管,你只需說,你是否聽我命令,將兵勤王。”蓋勳面無表情道。他自不是想當(dāng)然耳。他當(dāng)過左馮翊、京兆尹,故吏遍佈兩地,南下當(dāng)會獲助良多。且,他沒有天真到以爲(wèi)一萬人就可打下長安,他這麼做的目的,是爲(wèi)將蓋俊拉下水。

“這個……”蓋勳目光過於銳利,楊阿若心虛的避開,下意識瞥一眼妻子蓋繚,後者和蓋勳一般,同樣面無表情。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房中氣氛凝重到了極點,有若實質(zhì)。

也不知是天氣炎熱還是爲(wèi)形勢所逼,楊阿若光潔無暇的額上佈滿細(xì)密汗珠。

“……”蓋繚心疼丈夫,卻有口難言。

蓋勳則不慌不忙,顏色始終,然而他越是這樣,帶給楊阿若的壓力就越大。

就在楊阿若即將繃不住的時候,突然聽到嚎哭之聲由遠(yuǎn)而近。房中三人皆是一驚,起身往外望去,只見監(jiān)奴帶著一名中年人行來,中年人身穿縞素,頭戴白絹,手持白幡,哭泣無度。

蓋勳定睛細(xì)看,這人竟是母親曹氏的管家,心中立覺不妙,臉色“唰”的一下變得慘白,陣陣眩暈襲來,立之不穩(wěn),身形搖晃,幸得楊阿若、蓋繚在旁,第一時間扶住他。

蓋勳奮力掙開兩人,邁過半尺高的門檻,顧不上登履,赤著腳一步一步走到母親管家面前,顫抖著嘴脣問道:“家中、家中可是誰去世了?”

管家垂頭泣道:“老主母、老主母走了……”

蓋勳心裡雖然已經(jīng)猜出,可聽到對方親口承認(rèn),還是感到胸口撕心裂肺的疼,臉部扭曲成一團,痛苦的閉上雙眼。淚水?dāng)D開合攏的眼皮,滾滾而落。蓋勳性格剛毅,沉穩(wěn)有度,自束髮後,他只流過兩次眼淚,一次是祖父去世,一次是父親去世。

“祖母……”蓋繚將頭埋入楊阿若懷中,嗚嗚大哭。

馬昭匆匆趕來,驚聞噩耗,亦是淚如雨下。

蓋勳悲傷良久,勉強打起精神,詢問管家經(jīng)過,得知母親是夢中逝去,並未遭罪,心中稍稍安慰,母親年近八十而終,在這個時代,可謂高壽。

“主人還有一封信……”管家所言主人,即蓋勳兄長蓋衝。

蓋勳展開信件,蓋衝先是寫了一番母親去世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和悲傷,而後寫道:董卓污國害民,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卓爲(wèi)甚弟國家股肱之臣,素懷忠義之心,爲(wèi)天下士民所望。兄才力遜之遠(yuǎn)矣,一生碌碌,別無他能,惟有守孝三年,復(fù)替弟再服三年。弟無須掛心家裡,盼早日誅除董賊,興復(fù)漢室切切切

蓋勳讀罷,潸然淚下,緩緩地走回堂中坐下。自己雖然不能回家守孝三年,但可以按照朝廷制度守孝二十五日。

服喪,孔子云:“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孟子亦云:“三年之喪,自天子達(dá)於庶人。”《禮記》則規(guī)定:“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漢文帝時,詔令以日易月,實服二十五日。東漢以來,君臣曾多次議論“三年之喪。”漢桓帝在位初起,大將軍樑冀一度允許“二千石”級別以上的官員服三年之喪,但漢桓帝親政後便明令禁止,最多服喪二十八日,算上往返所耗時間,最多請假百日。

服喪期間,不宜動兵革,蓋勳勤王計劃自然取消了。

蓋勳長嘆一口氣

蓋俊說明年必入關(guān)中勤王,那自己就再相信他一次吧……

這是最後一次……

第370章 議第182章 春耕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437章 望關(guān)興嘆第456章 平息第339章 歸心第291章 揭秘第150章 玩具第308章 雒陽令第65章 公孫瓚第12章 遠(yuǎn)行第297章 祭祀第394章 盧水胡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零六章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442章 慘敗第397章 宴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200章 婚事第442章 慘敗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88章 狼來了!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33章 潁川之戰(zhàn)第339章 歸心第333章 潁川之戰(zhàn)第103章 瘋子第302章 戲志才第91章 到任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48章 羽林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442章 慘敗第377章 河?xùn)|賢才第82章 遇賊第41章 贈刀第277章 朋友……第65章 公孫瓚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48章 決定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76章 算計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433章 決戰(zhàn)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84章 棄子第458章 轉(zhuǎn)變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zhàn)第316章 到家第317章 妻子第4張 經(jīng)學(xué)第336章 大勝第272章 橫掃第21章 騎射第370章 議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97章 宴第173章 賞賜第169章 北地之戰(zhàn)(一)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376章 天塹第366章 定勢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370章 議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253章 神童第387章 態(tài)度第343章 慘敗第334章 受挫第386章 戰(zhàn)神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168章 民心第8章 琴與人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42章 誓言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30章 赴死之戰(zhàn)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76章 默認(rèn)第459章 自刎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327章 獄第80章 再贈刀第66章 美人舞第183章 屯田、兵第442章 慘敗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04章 幷州三傑
第370章 議第182章 春耕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437章 望關(guān)興嘆第456章 平息第339章 歸心第291章 揭秘第150章 玩具第308章 雒陽令第65章 公孫瓚第12章 遠(yuǎn)行第297章 祭祀第394章 盧水胡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零六章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442章 慘敗第397章 宴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200章 婚事第442章 慘敗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88章 狼來了!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33章 潁川之戰(zhàn)第339章 歸心第333章 潁川之戰(zhàn)第103章 瘋子第302章 戲志才第91章 到任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48章 羽林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442章 慘敗第377章 河?xùn)|賢才第82章 遇賊第41章 贈刀第277章 朋友……第65章 公孫瓚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48章 決定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276章 算計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433章 決戰(zhàn)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84章 棄子第458章 轉(zhuǎn)變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zhàn)第316章 到家第317章 妻子第4張 經(jīng)學(xué)第336章 大勝第272章 橫掃第21章 騎射第370章 議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97章 宴第173章 賞賜第169章 北地之戰(zhàn)(一)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376章 天塹第366章 定勢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370章 議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253章 神童第387章 態(tài)度第343章 慘敗第334章 受挫第386章 戰(zhàn)神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168章 民心第8章 琴與人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42章 誓言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39章 襄陽蔡家第130章 赴死之戰(zhàn)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76章 默認(rèn)第459章 自刎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327章 獄第80章 再贈刀第66章 美人舞第183章 屯田、兵第442章 慘敗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204章 幷州三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正镶白旗| 自贡市| 永兴县| 寻甸| 岱山县| 凤翔县| 尚义县| 河曲县| 定边县| 南华县| 通江县| 临夏县| 阳城县| 宾川县| 射洪县| 申扎县| 阳曲县| 深泽县| 遵义县| 雷山县| 莱州市| 宣武区| 新丰县| 缙云县| 华坪县| 富阳市| 三穗县| 密山市| 麻栗坡县| 扬中市| 巴塘县| 石门县| 博客| 乐业县| 措勤县| 巴林右旗| 武定县| 庆城县| 平乡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