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已經有一百多了,那就是兩張加更,下午兩點後一定補上,現在繼續狂求月票!
“繃繃繃……”
一陣弓弦響動,200支利箭破空而出,飛向了三四十步外的黨項騎兵。而射出這一箭的明王近衛騎兵們也不看戰果,調轉馬頭就跑!
楊婆兒一直注視著前方交戰,見到這一幕大喝一聲:“大王,快走!”
陳千一則大喊:“大王,跟我來!”說著就策馬在前引路。
陳德興也不猶豫,立即驅馬跟上。楊婆兒和另外十餘騎近衛,則在陳德興四下遮護。一隊人馬,就這樣在戰場上撒開蹄子狂奔起來。而在他們的背後,則是200騎負責掩護的近衛弓騎兵。他們和槍騎兵一樣,都穿著精心打造的鋼甲,擁有近乎刀槍不入的防禦。但是他們卻沒有長槍,武器是兩張弓和一把大橫刀。兩張弓是一張步弓,一張馬弓。都是最好的複合弓,由從臨安掠來的弓匠精心打造而成。
而這些弓騎兵本人,也是北明軍中最好的弓箭手,大部分是原來八旗兵的戰士,因功升了漢籍封了士爵後才被調入近衛騎兵。組成了這麼一個不滿員的弓騎兵營除了護衛明王,他們還有一個很特殊的任務,就是在軍事演練中扮演蒙古騎兵,以檢驗明軍對抗騎射的能力!
所以這些弓騎兵都能模仿蒙古騎兵的戰術,現在他們就在陳千一的安排下,用蒙古戰術對付黨項人了。
陳千一設計的這套戰術很簡單,就是讓陳德興在戰場上機動(逃跑),由弓騎兵護衛著他且戰且走,用蒙古式的“放風箏”戰術和追敵遊鬥。同時,再讓槍騎兵不斷衝擊敵人的騎兵,把他們一點點的粉碎。
“第一、第三、第四百人隊,去擋住那些用長槍的明軍!”
“第五、第六百人隊從左右包抄陳賊!”
“餘下的繼續跟某追!千萬不能放跑了陳賊!”
李恆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調整,七個百人隊。包括兩個剛纔被明軍槍騎兵打得落花流水的百人隊負責追擊。另外三個百人隊去和跟在黨項騎兵身後的明軍槍騎兵遊鬥。
在他的吼叫聲中,九百多名黨項騎兵頓時分出了四隊,阻擋的阻擋,包抄的包抄,追擊的繼續舉著盾牌猛追。這樣的戰術彷彿很快見到了效果,因爲陳德興不能在戰場上直溜溜的跑,戰場的情況太複雜。可不是跑馬的地方。蒙古人雖然大部敗退,但還是有不少人留在戰場上沒有走掉。時不時就有小規模的交戰在搜索清剿戰場的唐軍、明軍和沒有來得及逃走。躲藏起來的蒙古人之間爆發。
對陳德興來說,現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明軍在戰場上的三個據點高家樓、餘莊和小李莊。那裡現在聚集了明軍的炮兵、輜重兵、三個師指揮部和好幾千留守的步兵,還有兩三千傷勢不重的傷兵。只要和他們匯合,就是李彥國調動數萬人來攻打,陳德興都有信心把他們打垮。
“向右轉!”陳德興騎在馬上向領道的陳千一大吼,“我們去餘莊!”
“得令!”陳千一一聲怒吼,如猛虎下山,一挺七尺馬槍,雙腿狠夾馬腹。左手扯動繮繩,就這樣迎著從右側包抄過來的黨項騎兵猛撞了出去!
楊婆兒也挺槍上去,策馬就擋在了陳德興面前,她手中梨花槍的噴火筒的引線已經點燃,一顆火星真緩緩的往竹筒的火門中送去。而陳德興只是淡淡一笑,也舞動起了一根馬槊緊隨其後。
自己這一生可是武藝超羣的戰將,想靠這點人馬就取自己的命。簡直是癡心妄想!
而就在陳德興準備再次親手殺敵,一顯猛將威風的時刻。就見策馬衝在最前的陳千一吼聲如雷,七尺馬槍刺出。
迎面的黨項騎兵也不甘示弱,同樣一桿馬槍直刺出來。
這馬上交戰可沒有後世電影電視裡面演得恁般的精彩,可以你來我去鬥上三百回合,而是一擊便分輸贏!
比的就是誰的槍扎得準。扎得狠!而且如果使用木桿並無彈性的馬槍,那麼在馬上將長槍刺入敵人體內後就必須立即放手,否則槍桿會把高速衝撞產生的力量傳遞到持槍的手腕上,這手可就廢了!
轉眼之間,陳千一的長槍已經脫手,對面的黨項騎士翻身落馬,胸口便插著一桿長槍。慘叫都沒有來得及發出就已經丟了性命!
而陳千一更是頭也不會的就朝前猛衝,同時還抽出了三尺多長的夾鋼大橫刀,身子俯臥在馬背上,長刀向前直指,衝著另一名黨項騎兵猛衝。
在馬戰中使刀也有學問,砍和扎都不大好用,一不留神長刀就得脫手!當然,騎在馬上砍步兵那是另一回事兒,居高臨下的揮砍不會給手腕造成太大的衝力。但是在馬上衝著一個迎面高速飛奔來的騎兵揮刀實在是個高難度的事情多半自己的刀還沒有砍下,對方的長槍已經捅過來了!
所以陳千一使得是個劃字訣,就是用刀刃在敵人或敵人胯下戰馬的身上劃過。藉助馬力高速運動的長刀,僅僅是一劃而過,也足夠給目標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轉瞬之間,一個黨項騎兵的大腿上的皮甲便被割開,長刀的鋒口劃過血肉,鮮血頓時噴出,同時還伴隨著撕心裂肺的慘叫!
跟在陳千一身後的騎士,也紛紛撞入了黨項騎兵之中,兵器入肉的聲音,重物墜地的悶響,傷者垂死的哀嚎,還有戰馬負傷後的嘶鳴同時響起。
陳德興手中的馬槊舞動著刺出,驟然就撞上了迎面的黨項騎兵。他這一世可是有一副好身板的,身長力大,使用的也是長達一丈二的馬槊。這長度,都已經趕上鋼甲長槍兵的長槍了!
這槊和槍、矛的外觀所差無幾,但是價格卻昂貴了不止百倍!而且還經常有價無市,因爲馬槊的長桿並不是尋常木桿,而是拿做弓用的柘木爲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篾,用油反覆浸泡上一年,在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爲一把粗,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桿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纔算合格。
這樣製造出了槊桿不僅柔軟有彈性,而且分量比較輕,丈二的長槊也就和七八尺的馬槍差不多重,因此騎士可以單手持槊衝陣。而槊桿的彈性又保證了馬槊在刺中目標後可以彎曲以釋放高速撞擊產生的衝力,不會傷到騎士的手腕。
這種又長又又彈性而且很輕的馬槊,簡直就是騎戰的利器,對方七尺的馬槍還夠不著陳德興的時候,已經被丈二的馬槊掃到地上去了這馬槊比馬槍長五尺呢!
如果要在歐洲找一支類似的騎兵,大概就是使用空心長槍的波蘭鳥毛騎士(翼騎兵)了。不過波蘭鳥毛騎士的空心長槍是一次性的,扎完就斷,以此釋放撞擊的衝力。而馬槊則是可以重複使用的,自然是更上檔次的馬上兵器。
不過這等上好的馬戰兵器卻是極不易得,且不說一支槊要花多少錢,便是這生產的工藝和時間,就決定了馬槊是一種軍事貴族兵器!根本不是尋常士兵可以裝備的。而且不是從小打熬磨練出來的真本事,隨便找個農民伯伯練上幾個月也玩不了馬槊,還是老老實實找根用完就扔的便宜馬槍算了。
如果陳德興真的能打造出三千人的能使用馬槊衝陣的鋼甲騎兵,再配合上青銅大炮、鋼甲長槍兵和八旗輕騎兵,把忽必烈趕出中原,再平唐滅宋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可惜,一支強大的重騎兵並不是那麼容易養成的。必須要有無數個像陳德興本人這樣打小磨練武藝的將門子或者是軍事貴族爲基礎才能出現。唐朝前期之所以能有馬槊流行的空間,就是因爲有關隴勳貴集團的存在。上有關隴,下有府兵,才形成了唐朝前期強大的武力。
而陳德興現在能使上馬槊,就是因爲他是將門出身,這馬槊是他爺爺陳虎山傳下的老古董對將門而言,馬槊、良弓、寶刀都是吃飯的行頭,而且還可以世代相傳,不用心弄好了可不行。
而且他也是從小被當成將種培養,練了一身馬上馬下的陣戰功夫,在如今的大明軍中,他的戰陣功夫絕對可以排到前三位!只有郭侃和張九兩人可以相比。只見他大吼一聲,丈二馬槊展動。
迎面黨項韃子,就在槊鋒亂抖之際,轉眼就捅翻落馬!藉著槊桿的彈性,陳德興猛地抽將槊從敵人的體內抽出,然後狠命一甩,正中另一名黨項韃子的當面,啪的一聲響亮,這黨項韃子竟然被一槊生生掃下馬來!緊接著,陳德興又藉助長槊反彈的力量,順勢將槊桿迴圈,左手甩開繮繩一下握住槊桿,只用雙腿控馬。同時兩手一起舞動長槊,就往迎面撲過來的一個黨項韃子面門招呼,轉瞬之間,這名韃子臉上就開了個碗大的血窟窿!
而在後方追擊的李恆,遠遠看到這一幕都目瞪口呆了。
這人是陳德興嗎?怎悍勇如此?騎戰的本事,馬上的槍法,簡直就是勇冠三軍的拔都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