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出爾反爾

bookmark

九皇子倒也不是什麼大病,不過是夜裡沒蓋好被子,著了涼。可就是這樣,永順伯府的老太太還是領著孫女入宮來了。如今後宮無後,由幾個后妃掌管宮務,按理說后妃家人本該一月入宮一回的。

不過這也就是針對那些沒靠山沒權勢的后妃罷了,像德妃這樣管著宮務的妃子,就算家人多入宮幾次,也不會有什麼人管到這個上頭來。

“娘,小九不過就是受涼發熱罷了,昨個就能活蹦亂跳的了,哪裡勞煩您這般特地跑一趟的,”德妃溫言淺笑,瞧著喬老太太說道。

喬老太太穿著松香色萬字不到頭長褙子,頭髮有些發白,不過還是挽成整齊的髮髻。而她旁邊坐著的小姑娘,十三四歲左右,一身桃粉,映地人面如桃花般嬌豔。每回老太太入宮都是要帶著喬蕓的,誰讓她是喬家的長房嫡孫女呢。

“殿下的身子金貴,豈能有一絲一毫地察覺,”喬老太太莊重地說道,她一向爲人嚴肅,說起話也是古板地很。

倒是旁邊的喬蕓,是個愛說笑的,每次來都能逗地德妃開懷,所以對於這個侄女她也是極喜歡的。況且喬蕓今年已經十三歲了,不論是年紀還是身份,和紀鈺都是相配的,表兄妹之間的親上加親,她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紀鈺到底是她的兒子,她希望他的心是向著喬家的。

之前喬蕓還在宮中陪她小住過幾日,紀鈺每次來請安的時候,她也沒讓喬蕓避開。

“好在他們今日上書房不用上課,聽說他們幾個小皇子在射箭玩呢,我讓人去尋他們過來,”德妃說完,這才端起茶盞,在嘴邊稍微停留了那麼一下。

喬蕓看著她優雅的模樣,心底又是羨慕又是敬佩,只覺得姑姑這般風華纔算得上是寵妃的風範。

德妃瞧見她面頰泛紅,輕輕一笑,溫和問道:“往常來了,總是愛說愛笑的,怎地這次這般安靜了。

正巧有宮女捧個香爐過來,將先前的爐子又端了下去。她抿嘴一笑,狀似不經意地說:“娘娘可是不知道呢,前些日子爲了這香料,女學險些鬧出大事呢。”

“哦?”德妃露出好奇地表情。

因著德妃常年在深宮之中,所以喬蕓進宮,總會說些外面的事情,今日她這般提起,倒也不顯得突兀。於是她便提起了之前發生在黃字班的香料丟失一事。

喬老太太倒是未曾聽喬蕓提起,這會她說起這個,老太太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不滿,覺得喬蕓不該在娘娘跟前說這樣的話。

不過德妃還要問呢,就聽外面回稟,說七皇子和九皇子回來了。

兩兄弟進來之後,便給喬老太太見禮,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九皇子的臉色,這才說道:“殿下身子纔剛好,該好生歇著纔是。”

紀鋌最不耐煩的就是這個了,不過是偶犯風寒,母妃緊張就也罷了,連外祖母都特地進宮來,就好像他得了什麼大病似得。方纔他們一塊射箭來著,要不是母妃派人來尋他們,今個說不定他就能贏了。

不過皇宮裡頭就沒有傻子,紀鋌雖然年紀小,不過面子上怎麼也得做好了不是。所以他立即說道:“不過是受涼罷了,太醫開了兩貼藥,喝下去就好了。倒是讓外祖母這般擔憂,實在是我的不是。”

“殿下這般說,可是折煞老身了,”喬老太太笑了笑,滿意地點了點頭。

德妃讓人給他們搬來了兩把座椅,兩人坐下之後,又聽德妃瞧了眼喬蕓,笑道:“蕓兒,方纔你說到哪兒了?”

喬蕓正偷偷打量著紀鈺,她已經有兩個月沒見著表哥。先前進宮來,不是他出宮了,就是他在上書房裡讀書不得空,這會再一看,似乎長得高了,還曬黑了點,不過眉眼卻越發地好看。

所以德妃叫她的時候,喬蕓被嚇得渾身一顫,待擡頭時,才發現衆人都在看自己。

喬蕓偷瞥紀鈺一眼,見他沒有再看自己,而是轉過臉和旁邊的九皇子在小聲說話,心底有些失望。不過還是揚起笑容,又將之前的話又提了起來。

可是不管她笑得聲音如何地嬌俏,說地話如何地有趣,表哥都不曾再轉頭看她一眼。喬蕓心中有些憋悶,低垂著眼瞼,瞧見他放在膝蓋上的手掌,如白玉般瑩潤的手掌,手指修長而又骨節分明。

不知爲何,她突然想起幾年前在花燈節遇到他的事情,若不是那一次遇到,她還不知道表哥居然有耐性陪著一個小姑娘看花燈。

沈長樂,她心底想起這個名字,就忍不住覺得氣悶。

“沒想到女學之中,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我瞧著如今京中的閨秀,竟還有這般品性的,”德妃搖頭,似乎有些不滿。畢竟她自己有兩個兒子呢,這以後得從這些閨秀中挑選兒媳,可是姑娘家最緊要的就是品性。

紀鈺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情,他擡起眼眸,安靜地看著對面的喬蕓,雖然眼眸如深幽古井般,瞧不出情緒,可是他放在膝蓋上的手掌,卻是一下子握緊了。

喬老太太笑了笑,安慰道:“娘娘只管放寬心纔是,女學之中品性淑良的大家閨秀比比皆是,我瞧著那樣的姑娘纔是少數呢,只不過是有些人家規矩不大好,沒把姑娘教好罷了。”

“娘,說地也是,畢竟女學也有咱們蕓兒這樣的姑娘呢,”德妃滿意地點頭。

只是她剛說完話,旁邊的紀鈺卻已經開口了,“母妃,此事表妹到底未曾親眼瞧見,所聽也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兒臣以爲,這樣的事情,表妹還是不易多說,免得別人會誤會表妹是搬弄口舌是非之人。”

德妃臉上的笑容猶如冰封一般,僵在臉上,而對面的喬蕓,更是一張薄面通紅,連耳垂都紅透了,臉上的笑容早就消失不見了,頭垂地極低,看起來恨不得鑽進地縫之中。

旁邊的紀鋌張了張嘴巴,雖然他也覺得蕓表姐實在不應該說這個,可是他也沒想到哥哥會這麼不給蕓表姐面子,況且外祖母還在呢。他小心地轉頭看著上首的母妃,在片刻的驚愕之後,她臉上已經露出憤怒地表情。

紀鋌見狀,便知不好,他立即哈哈笑了兩聲,試圖開口轉移話題:“母妃,兒臣上回吃了紅鸞做的點心,可是心心念念地很。您讓紅鸞再做一回吧。”

德妃表情還有些僵硬,畢竟紀鈺的一番話,說的雖然是喬蕓。可喬蕓是她的內侄女,又是喬家人,他這般不客氣,那就是在打他的臉。可是她這般想的時候,卻是全然忘記了,上次紀鋌羞辱喬興時所說的話,當時她可是覺得紀鋌做地十分對呢。

“你啊你,可真是個貪吃的,”德妃握著手中的帕子,沉寂了好一回,纔回了他的話。

她臉上的笑容雖然有些勉強,不過既然笑了,那說明這事也算是過去了。紀鋌這才放心,轉頭衝著紀鈺笑了下,紀鈺含笑地點了下頭,算是領了他的好意。

不過德妃到底還是沒留他們兩個用膳,倒是留下了喬老太太和喬蕓。

“七哥,這可不像你啊,”紀鋌一出門,就忍不住問道。

紀鈺轉頭看他,發出一聲輕促地笑,“那你說說,我該是什麼樣的?”

“表姐雖然多嘴了點,可是你在母妃面前這般說她,豈不是掃了母妃的面子,”紀鋌跟著他,輕聲說道。

其實他也說不出來怎麼回事,可是他總覺得母妃和七哥之間怪怪的。有些生疏,當然他也沒敢多想,只覺得七哥的性子有些冷,所以從來不會像自己這樣,喜歡和母妃撒嬌。可是也不知爲什麼,他又覺得這根本不是這樣的原因。若是七哥的性子冷,那依著母妃的性子,就該更加照顧他纔是。

可是紀鋌知道,相交與他來說,七哥從母妃那裡得到的照顧並不多。

“確實是我的錯,明日我會來和母妃請罪的,”紀鈺淡淡點頭。

紀鋌尷尬地笑了,有些著急地說道:“其實七哥你也不必如此,左右你是母妃的親兒子,表姐再如何也不過是外人,母妃肯定不會怪罪你的。”

紀鈺點了點頭,兩人這才往皇子所去。

喬老太太和喬蕓用了午膳之後,便從德妃那裡告辭。喬蕓被紀鈺教訓之後,一直鬱鬱寡歡,雖然在德妃面前不敢表現出來,可是一上了馬車,就是落了眼淚。

“你也是的,這等事情,何苦在殿下跟前說,平白讓殿下覺得你愛搬弄口舌是非,”喬老太太雖然心疼孫女,可也覺得紀鈺說地不無道理。這等事情,乃是那些婦人私底下愛搬弄的事情,這會喬蕓說了,難怪殿下要發火。

喬蕓說這樣的事情,無非就是希望表哥能知道那個沈長樂,是個什麼樣的貨色。可是誰承想,他卻會爲了她教訓自己。姑姑和祖母都以爲他是因爲自己生氣,可只有她知道,他是因爲沈長樂。

這些年來,表哥和安郡王府上的兩個公子走的那般近,而她如何不知道,那兩人乃是沈長樂的表哥。她肯定是藉著這兩人,纔會攀扯上表哥的。

喬蕓越想就越覺得生氣,明明她和表哥纔是青梅竹馬,可是自從有了這個沈長樂之後,表哥不僅待她冷淡不已,今日更是這般訓斥她。

一想到方纔表哥說的話,她心頭便涌上一陣委屈,眼淚更是唰唰地落下來。

枉她利用方婭,讓沈長樂在女學出了那麼大的醜,可到頭來,被羞辱的卻是她自己。

沈長樂因爲生病,在家裡休養了好幾日,再加上今日又是女學休息的日子,所以她就算身子好了,也不用去。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沈蘭在女學裡鬧出的事情,沒過兩日還是在府裡傳開的。

不說別的,就是沈錦差點氣瘋了,聽綠蕪說,要不是她的丫鬟攔著,只怕沈錦就要衝到沈蘭院子裡了。

用綠蕪的話就是,其實沈錦的丫鬟不攔著纔好,也該有人好好治治沈蘭了。

雖然老太太也極生氣,可是如今沈蘭在女學,若是她突然不去了,只怕這謠言會越傳越烈,反而更加讓人看笑話。所以沈蘭依舊上著學呢,不過她的日子卻不好過了。

這一次她做出這樣的事情,就是連沈令昌都不能替她找理由,況且這可僅僅是二房裡的事情,這可是涉及整個衛國公府的姑娘。

其中二太太陳氏的反應最爲激烈,她一向老實,也並非是那等苛責庶出子女的人。可是如今沈蘭鬧出這樣的醜事,第一個牽累的就是沈慧。論年齡,沈慧是整個國公府裡年紀最大的,今年已經十三歲了,明年便可以開始相看親事了。可就在這當頭,沈蘭鬧出這樣的事情,以後再出去,旁人一提沈家的姑娘,只怕就會用鄙夷地口吻說起,哦,就是那個出了個陷害自家姐妹的沈家啊。

陳氏一想到這裡,便無論如何都不能饒恕了沈蘭。

所以沈蘭從下學之後,就得在自己裡的院子裡,不得再外出,就是韓姨娘都不能去看她。而且陳氏讓沈蘭每日抄寫女戒和女則,也沒說要抄多久,就只管抄著就是了。

可就是這樣,她還是覺得太輕了。

沈長樂正在屋子看書,就見春柳匆匆過來,輕聲說道:“姑娘,二房那邊鬧起來了。”

一旁的綠蕪正招呼小丫頭,將條幾上的茶點撤下去,聽到這話,立即擡起頭,驚訝地問道:“誰鬧起來了?怎麼又鬧起來了?”

“怎麼回事,”沈長樂將書扣在桌子上,微蹙了蹙眉頭,問道。

“聽說二太太讓人收拾了四少爺的東西,要把他牽到前院去呢,”春柳輕聲說。

沈長樂點了點頭,沈如誠今年都六歲了,按理說是該不該再在內宅裡住著了,到前院去住,也是應該的啊。她有些不解:“不過是牽個院子罷了,這又什麼好鬧的?”

“韓姨娘不讓,說二太太是怨怪二姑娘,這會是存心要讓他們母子分別呢,”春柳都忍不住嘖嘖了兩句,要說這二房也太不像話了點。一個姨娘就敢這般和正室鬧騰,這上頭還有老太太在呢。這想想在福建那會,韓姨娘還不知地多囂張呢。

沈長樂冷哼了一聲,說道:“我看二嬸總算是做了該做的事情,沈蘭便是跟著韓氏長大的,瞧瞧如今養成什麼樣的性子。這會讓四弟搬出去,請了先生再好好教養,說不定還不會被養歪了。”

那日女學裡發生的事情,沈長樂至今都沒忘記。雖然她處理地有問題,可若不是沈蘭存了害人的心思,何至於弄到如今這個地步。老太太是祖母,不好親自出手懲治沈蘭,可沈長樂始終覺得二嬸對她的處罰太輕了些。

這會聽到這個消息,也算是稍稍放心,看來二嬸還是有法子對付她們母女兩人的。

要說韓姨娘最大的依仗,自然不是二叔的寵愛,而是她生的兩個兒子。沈如訊因爲年紀大些,早已經住到外院去了,這會二嬸把沈如誠也遷了出去,隔開了他們母子,韓姨娘的依仗就少了一大半。

先前沈長樂也是聽過的,韓姨娘那院子裡的吃穿用度,聽說比起二嬸來都是不遑多讓。無非就是仰仗著沈如誠養在她的院子裡,二嬸也不好隨便苛責她的用度,要不然又是一陣哭鬧。

沒一會,沈慧便過來了。她這幾日生病,來的最勤的就是沈慧。兩人也都沒提沈蘭的事情,沈慧只是過來陪她說說話。

“大姐姐,你坐吧,”沈長樂立即起身,牽著她的手,笑著說道。

沈慧點頭,兩人挽著手在榻上坐下了,綠蕪又趕緊下去準備茶點。沈慧打量了她的臉色,問道:“我看你是真的好全了。”

“可不就是,就是受涼了而已,倒是鬧地你們都這麼擔心,”沈長樂柔柔一笑。

沈慧笑了笑,可是再低頭地時候,臉上的笑意都隱了去,“先前二妹妹的事情,雖然你沒說,可是我心裡卻還是過意不去。如今她被娘關在院子裡,也不能過來和你賠不是,所以大姐姐替她跟你說一聲對不起。”

“大姐姐,”沈長樂忍不住拉住她的手,輕聲說道:“大姐姐,你可千萬別這麼說,這事又不是你的過錯。況且二嬸不是已經責罰了她。”

沈慧還是苦笑了一聲,低聲說:“三妹妹,你不懂的。”

沈長樂覺得她擔心太過,輕笑著說道:“她這次闖了這麼大的禍,便是二叔也不會輕饒了她吧。”

沈慧臉上的苦笑更甚,只低聲又重複了一句:“三妹妹,你是不懂的,你是沒見過而已。”

還真讓沈慧說著了,晚上沈令昌一回來,就被韓姨娘請了去。他剛進了屋子,就見韓姨娘一身雪白衣裳,烏溜溜的頭髮半披散在肩上,全無珠寶首飾,臉上也未施粉黛,可肌膚卻是白地欺霜賽雪,一雙眼瞳含珠帶水,端地是楚楚可憐。

“老爺,我知蘭姐兒做了錯事,可她也不過是一時糊塗又受了人矇騙,她年紀小不懂事,如今也在院子裡日日緊閉,”韓姨娘眼淚如泉涌,跪在沈令昌面前,便是急呼道:“可就算蘭兒做錯了事情,千不該萬不該報應到誠哥兒的身上啊,他還沒那麼小,離了我這個親孃,可如何是好啊。”

沈令昌剛從衙門回來,就聽到她這哭訴,立即不耐煩地問:“到底出了什麼事?”

“今個太太不由分說地讓人收拾了東西,說是要將誠哥兒遷到前院去,”韓姨娘淚珠滾滾,沈令昌瞧著她哭地這般悽楚惶然,卻是猶如看見了自己的姨娘一般,當初她也是這般無助彷徨的。

他不由心中一憐,心疼地牽起她的手,輕聲說道:“好了,你別哭了,免得哭壞了眼睛。誠兒的事情,我會去問問太太的。”

“老爺,並非妾身不懂事,只是哥兒遷院子這等大事,太太連您都沒告訴,可不就是惱了蘭兒,纔會如此連累誠兒的,”韓姨娘嚶嚶哭訴,沈令昌先前倒也沒覺得什麼,可是這會她一哭,他也覺得陳氏此次行事實在太過莽撞了。

“我知道誠兒不過是個庶子,比不得長房的幾個哥兒,可是這會蘭兒得罪了長房的姑娘,太太就這般,她何曾想過咱們二房,想過老爺你,”韓姨娘拽著他的手臂,似乎有說不盡地委屈。

這話若是說給旁人聽,韓姨娘只怕就得落一個詆譭正室的罪名,可是偏偏她是說給沈令昌聽的。陳氏是老太太做主給他娶的妻子,而韓姨娘卻是他自己看中的,又因爲韓姨娘乃是他姨娘的親侄女,他的親表妹,所以在他的心底,陳氏到底是不如韓姨娘親近的。

“好了,誠兒的事情,我會和太太說的,你也別傷心了。”

翌日,沈長樂去上學,待上了馬車,就瞧見沈蘭已經坐在馬車裡。

兩人這還是自那日起,頭一次見面呢,沈蘭一想到那日,她怒斥自己的話,便又是羞臊又是氣憤。

所以馬車之上,誰都沒有說話,不過等馬車緩緩停下的時候,突然旁邊沈蘭開口道:“先前的事情,可真是不好意思了。”

沈長樂回頭看著她,沈蘭又繼續說:“不過日後咱們還得一起去女學,所以還請你多擔待些。”

她可真是忍不住笑了,雖說她活了兩世,可真蠢笨成沈蘭這樣的,她也是頭一回見。前一世的時候,大概是她沒有和沈蘭接觸太多,兩人也不過是偶爾說說話,後來二叔一家分出去過,她就更不得而知了。

“是嗎?多擔待什麼?擔待你的蠢嗎?”

第120章 賞賜丫頭第78章 緣分天定第53章 兄弟情深第58章 接二連三第136章 紅豆相思第59章 掩蓋真心第93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討價還價第60章 糕點誘惑第41章 一盞花燈第108章 紅帳之後第74章 一場好戲第86章 相逢偶遇第88章 求助皇叔第134章 突然離開第60章 糕點誘惑第26章 實力虐狗第110章 溫暖如春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95章 準備就緒第17章 揚州瘦馬第136章 紅豆相思第60章 糕點誘惑第61章 毀容之謠第142章 唾手可得第32章 心疼第9章 委屈第116章 德妃訓斥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141章 風雲暗涌第68章 峰迴路轉第18章 撞破第36章 氣急敗壞第16章 前未婚夫第7章 暗戰第49章 姐妹結怨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63章 母女合謀第89章 說出心意第62章 明嘲暗諷第61章 毀容之謠第68章 峰迴路轉第54章 出爾反爾第118章 馬車裡面第77章 寵妹狂魔第53章 兄弟情深第72章 沉默爆發第71章 夫妻亂鬥第100章 相見淚眼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委屈第44章 管教妹妹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87章 難得教訓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126章 人生何處第134章 突然離開第25章 照顧第3章 爹爹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96章 立下flag第78章 緣分天定第124章 心中負累第28章 再次再見第37章 小小少年第15章 借錢第129章 不信輪迴第130章 好事壞事第65章 託人辦事第39章 關於處罰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39章 關於處罰第21章 玩伴第27章 要得承諾第124章 心中負累第110章 溫暖如春第38章 母子之間第29章 天差地別第140章 京城動亂第52章 祖母教孫第30章 時機已到第79章 誤打誤撞第121章 專門準備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83章 一臂之力第40章 花燈之約第21章 玩伴第56章 雪夜出事第94章 被注意了第8章 明察第105章 及笄大禮第65章 託人辦事第22章 可憐第76章 再起波瀾第77章 寵妹狂魔第137章 龍舟餃子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61章 毀容之謠第47章 衆哥之爭
第120章 賞賜丫頭第78章 緣分天定第53章 兄弟情深第58章 接二連三第136章 紅豆相思第59章 掩蓋真心第93章 同仇敵愾第70章 討價還價第60章 糕點誘惑第41章 一盞花燈第108章 紅帳之後第74章 一場好戲第86章 相逢偶遇第88章 求助皇叔第134章 突然離開第60章 糕點誘惑第26章 實力虐狗第110章 溫暖如春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95章 準備就緒第17章 揚州瘦馬第136章 紅豆相思第60章 糕點誘惑第61章 毀容之謠第142章 唾手可得第32章 心疼第9章 委屈第116章 德妃訓斥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141章 風雲暗涌第68章 峰迴路轉第18章 撞破第36章 氣急敗壞第16章 前未婚夫第7章 暗戰第49章 姐妹結怨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63章 母女合謀第89章 說出心意第62章 明嘲暗諷第61章 毀容之謠第68章 峰迴路轉第54章 出爾反爾第118章 馬車裡面第77章 寵妹狂魔第53章 兄弟情深第72章 沉默爆發第71章 夫妻亂鬥第100章 相見淚眼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委屈第44章 管教妹妹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87章 難得教訓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126章 人生何處第134章 突然離開第25章 照顧第3章 爹爹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96章 立下flag第78章 緣分天定第124章 心中負累第28章 再次再見第37章 小小少年第15章 借錢第129章 不信輪迴第130章 好事壞事第65章 託人辦事第39章 關於處罰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39章 關於處罰第21章 玩伴第27章 要得承諾第124章 心中負累第110章 溫暖如春第38章 母子之間第29章 天差地別第140章 京城動亂第52章 祖母教孫第30章 時機已到第79章 誤打誤撞第121章 專門準備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83章 一臂之力第40章 花燈之約第21章 玩伴第56章 雪夜出事第94章 被注意了第8章 明察第105章 及笄大禮第65章 託人辦事第22章 可憐第76章 再起波瀾第77章 寵妹狂魔第137章 龍舟餃子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61章 毀容之謠第47章 衆哥之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和田市| 东丰县| 皋兰县| 金昌市| 张家港市| 丹棱县| 大悟县| 安龙县| 织金县| 四川省| 沙河市| 岑溪市| 裕民县| 建平县| 永康市| 固安县| 邢台市| 封开县| 峨眉山市| 游戏| 镶黄旗| 富顺县| 连云港市| 清丰县| 宝山区| 金乡县| 福建省| 新疆| 东阳市| 敦化市| 潼南县| 鹤壁市| 沧源| 临沭县| 平江县| 玉树县| 舟曲县| 玛多县| 靖江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