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裝甲車火力試探打出的子彈,將那一小片墳地上的并不茂密的草叢,打的是四處橫飛。這塊墳地本身的面積就不大,又隱蔽了足足一個完整建制連的兵力。再加上李子元所部,小兩千的兵力只能編成兩個營,該連的兵力足足有二百多人,都快趕上簡編連了。
這么多人隱蔽在這么一片不大的墳地內,密集度可想而知。日軍這次的火力試探,雖說是瞎打盲射,可也會引起一定的傷亡。至少子彈從腦袋頂上劃過的聲音,也不是一般新兵能夠受得了的。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
日軍在即將全部進入伏擊圈的時候,搞出這么一手讓李子元多少有些緊張。各連都是新兵過多,如果一個新兵沉不住氣,跳起來反擊或是轉頭試圖逃離隱蔽地帶,都會打草驚蛇。自己眼下并不怕這千把日軍,可這樣一來自己的行動就會全盤失敗。
以日軍的反應速度來說,一旦提前發現自己的伏兵,就不是打草驚蛇那么簡單了。那樣一來,隨著日軍后續援軍陸續趕到,自己將有功敗垂成的危險不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后果都相當的難以預料。
好在那邊埋伏的部隊,在日軍火力試探之下始終沒有還擊,更沒有發出任何的動靜。等到日軍車隊放心大膽的繼續前行的時候,李子元才最終的松了一口氣。只要那邊沒有暴露目標,魚進網就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了。
現在需要等待的,就是那枚作為戰斗信號的反坦克雷爆炸了。李子元擦了擦手心之中冒出的冷汗,舉著望遠鏡一邊觀察著日軍車隊的行進速度,一邊心中不斷的在盤算打響之后,撤離的最佳時刻。
心中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并無那么大的胃口吃掉這千把日軍的李子元。認為既要給這股日軍以最大的殺傷,讓他們無力追擊自己。自己又不能被黏在這里,給部隊帶來更大的危險,戰斗節奏的把握一定要準確。
這邊李子元在盤算著戰斗時機把握,那邊的日軍的車隊已經陸續開始過橋。很明顯在周邊最可以的,也是日軍眼中唯一可以作為襲擊者藏身地的墳地安全后,這些日軍行動的很大膽,認為剩下的路應該是安全的。
雖說受到橋梁寬度的限制,日軍車隊在過這座小橋的時候速度減慢,車隊前半部的間距拉的很開,后半部卻是一輛連著一輛,幾乎可以說是首尾相接。打頭的那輛裝甲車在一馬當先沖過小橋之后,后邊的車隊陸續開始過橋。
但日軍整體車隊的行進速度并不快,因為這座小橋很明顯無法承受大量卡車,短時間之內過橋所帶來的壓力。車隊緩慢的通過速度,讓李子元嚴峻的臉色逐漸的開始緩和。當打頭的那輛壓道的裝甲車,壓響那枚反坦克*時候,李子元知道自己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局。
一聲巨響過后,還是第一次接觸反坦克*的李子元,被眼前的一幕給嚇了一跳。這枚威力巨大的美制反坦克雷,直接將這輛日軍裝甲車給掀了一個底朝天。整個底盤被巨大的威力,硬生生的給撕裂成兩半。
美國人的另一位盟友英國人,在地球那一邊遇到的裝甲力量,明顯要遠遠超過日本人。德國人的坦克無論是性能還是火力,包括機動性和防護力,都不是一向皮薄的日軍坦克可以相比的。
反坦克*這玩意造價低廉,便于大量的生產,最關鍵的是巨大的裝藥量,足以讓一輛坦克至少短時間之內癱瘓。英國人與他們的對手德國人,在北非戰場上都大量的使用。這些反坦克雷對付德英兩國的坦克,都基本上可以做到爆炸即摧毀或是重傷。
英國人用著順手,美國人也就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用。以美國人的生產能力,一年就可以造出鋪滿整個日本的反坦克*。給嚴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大部分的戰場上只能用捆滿*的士兵,卻對付日軍坦克裝甲車輛的中國人一些也是沒有問題的。
畢竟這玩意不是大型裝備,生產起來并不比制造一枚*更加的費事。同時運輸上,一架飛機運的就足以應對一次中型戰役所需。美國人給了重慶方面,又被重慶方面在戰場上轉手給了日本人。
最終日本人又轉手給了李子元,繞了這么大的一圈,最終這枚威力巨大的反坦克*,才發揮出他原本應該有的作用,以及當初美國人給重慶方面時候的初衷。這種*對付坦克都沒有問題,對付日本人這種薄皮裝甲車,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之嫌。
李子元現在倒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這玩意一般但凡有點工業基礎的都能制造。只不過土八路的兵工廠實在太簡陋,*能制造出來,可引信的質量上就未必過關了。這玩意是炸坦克的,壓發式引信需要一定的重量。
要是一個步兵上去都能踩響,那也就沒有生產的必要了。不僅浪費本就產能極其有限的*,還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八路一向以山地作戰擅長,除了個別根據地之外,需要面對日軍坦克裝甲車的時候并不多。
不過雖說對這枚反坦克雷的威力有些吃驚,李子元也不是那種動不動就大驚小怪的人,只是稍微一愣驚訝這種反坦克*隨著這聲巨響,李子元對著身后的炮兵狠狠的劈了一下手。接到李子元信號的周同,眼疾手快的隨即打出了第一發的炮彈。
而在炮兵打響的同時,前邊的重機槍手也對著日軍的汽車扣動了扳機。一時之間,戰場密集的槍聲四起。因為之前鶴田沼楠給三十六師團發報的時候,并不清楚西窯溝一戰丟失了多少的武器。
三十六師團在給這支日軍第一封電報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告訴他們,這股八路有炮兵而且輕重機槍數量驚人。等到李子元在長治城周邊大鬧天宮的時候,三十六師團只顧著催促他們加快速度,反倒是忘了告訴他們這股八路的火力配置。
結果,等到李子元伏擊戰全線打響的時候,這股日軍面對著掃過來的密集槍林彈雨,第一時間之內被打的蒙頭轉向。尤其是周同的直瞄山炮,打的是又準又狠。第一炮就摧毀了日軍最后一輛卡車,將日軍車隊后撤的路線直接給堵住。
在擊毀日軍最后一輛卡車,堵住日軍車隊的后撤路線之后。周同反倒是老成持重,很是有些吝嗇炮彈。除了打日軍有機槍的卡車之外,他的山炮基本上輕易不開火。但只要那邊日軍的輕重機槍一開火,這邊的炮彈肯定打過去。
只是到底是日軍精銳,盡管李子元的動作很迅速,周同的第一炮也準確的命中了車隊尾的一輛卡車,將這輛卡車連同上邊還沒有從爆炸聲中清醒過來的日軍士兵,一同炸的粉身碎骨。但日軍到底是日軍,反應的速度相當快。
在開路的裝甲車被炸飛,最后一輛卡車被擊毀之后,后面的車隊立即停了下來,車上的機槍立即掃了過來掩護步兵跳車。盡管埋伏在公路兩側,以及小村莊中的部隊,在爆炸聲為信號的命令之下,立即以密集的火力掃過來,但卻并未能阻止日軍的跳車。
日軍并不傻,知道在敵軍步炮火力配合之下,在車上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如果不跳下汽車等于等死,只要能跳下去也許還有一線的生機。所以在發現遇襲之后,所有的日軍紛紛在卡車上架設的機槍掩護之下,跳車試圖抵抗。
只是相當一部分的日軍在跳車的時候,卻踏響了王均經過縝密計算,埋設在公路車身兩側的*。一時之間,車隊兩側的*爆炸聲不絕于耳。同時伴隨著周同的山炮開火,賀會章那邊的*也同時落了下來。
相對于周同的謹慎,以及珍惜每一發炮彈,選擇目標的時候仔細。賀會章可就有些大手大腳,只要日軍人多的地方,總會落下他的*。這種自由開火戰斗模式,是賀會章在戰斗中的最愛。
而公路兩側埋伏在淺溝,以及墳地中的部隊手中的密集火力,也橫掃了整個日軍的車隊。強行跳車的日軍不是被密集的機槍火力給打倒,就是踩中了車身兩側的*,被炸的死傷慘重。試圖鉆入車底頑抗的日軍,沒有想到車底下也被埋了雷。
幾個鉆入車底的日軍,壓響了幾枚*之后,卡車的車底成了所有的日軍禁地。而面臨著李子元密集的火力打擊,盡管日軍相當的悍勇,還在試圖拼命的抵抗。甚至不斷的在努力集結,試圖發起反沖鋒。
但此刻李子元手中的機槍數量太多了,而且李子元在部署的時候,也做到了最大的火力密集。十余挺重機槍一亮相,再加上大量的輕機槍和步槍以及充足的彈藥,在百余米距離之內短時間造成的殺傷力相當的驚人。
尤其是蘇制轉盤機槍,單位時間火力的持續性遠遠的超過捷克式輕機槍。四十七發的彈盤內的子彈,猶如狂風暴雨一般橫掃日軍的車隊。一時之間,居然很是搶了捷克式機槍的風頭。那幾挺蘇制馬克沁重機槍的火力,也給予日軍造成了嚴重的殺傷。
周同手中的山炮和賀會章的迫擊炮,也不斷的以精確射擊,將日軍的卡車一輛輛的摧毀。尤其是被作為重點火力打擊目標的,那三門在拖車上的日軍山炮,還沒有來得及放下,就被幾發炮彈連人帶著一起炸飛。試圖搶奪山炮的日軍炮兵,被炮彈炸的死傷摻重。
幾個日軍擲彈筒手,試圖架起擲彈筒打掉對面的八路機槍。但被早就有準備李子元,挑出專門對付他們的神槍手,給打的死傷摻重。尤其是被李子元再三交待的大李,手中的那支日制狙擊步槍,幾乎是一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