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二百零五章 盜墓賊的痕跡

bookmark

“找到墓門了?”

一聽說找到墓門了,正在清理東側墓道的社科院考古所等人,全都精神起來了。

這還清理啥墓門啊!

趕緊去湊湊熱鬧啊!

在柯教授的帶領下,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就往墓園內趕。

順著青海考古所下挖出來的通道,大家很快就來到了一面照牆之前。

“照牆”是爲介於墓道與墓壙間的多曲牆。

這面牆東高西低,是從墓道兩側的封土圍牆向西圍合墓道、甬道的一道圍牆。

簡單的說,就是一面從墓門左右兩端,衍生出來的牆,緊挨著墓道,作用就是做支撐固定的,估計也有幾分美觀的作用。

而在照牆中間,便是甬道與墓門了。

甬道與墓道相接,是進入主墓室的通道,同樣東高西低。

甬道南北兩壁均爲石塊壘砌,與照牆共用,石層間夾有穿木,兩壁有二層臺、三層臺,總高226米。

甬道頂部爲木石結構,即兩層棚木中間鋪一層碎石層,非常的堅固,不容易塌方。

“這座墓用了很多棚木來做頂啊,這方面其實還是和九層妖塔有些相似的。”陳翰好奇的說道。

所謂棚木,其實就是一根根圓木排成一排搭建起來的“圓木板”,這玩意在中原墓葬中,是較爲少見的。

中原的墓葬,要嘛像那種豎坑土穴木,不用木頭來搭棚頂,墓室內的牆壁或許用石頭砌,或許乾脆就保持原本泥土的樣子。

只是在封頂的時候,用一排頂蓋板,將墓室蓋上,然後回填。

要嘛,就是後來更加高級的墓,用石頭或者磚頭搭建,搞得和個地下宮殿一樣。

只有主墓室內,會用柏木來做“黃腸題湊”。

但是黃腸題湊和這種直接用木頭搭棚,做支撐結構的形制是不一樣的。

黃腸題湊更多是起裝飾作用,是在主墓室裡塞滿柏木,將主棺包裹在中央,是一種“顯貴”的葬制,而非搭建墓葬的材料。

而這座墓裡的棚木,大部分都是用來搭建墓穴的。

那些殉牲坑的坑頂,是用棚木搭建的。

這甬道的頂部,也是一層棚木做頂,然後鋪一層碎石,再鋪一層棚木。

這就有“九層妖塔”的感覺了。

九層妖塔,就是用柏木,一層一層搭出來的一個塔,也是用木頭做主要的建造墓葬材料。

只是建在出來的墓葬,有些特別而已。

“看來,吐谷渾人雖然放棄了九層妖塔那種葬制,但是也沒有完全拋棄傳統,在建造墓葬的時候,也會大量使用木頭來做原料。”

柯教授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來啦?”青海考古所的副所長李春潮熱情的招呼著他們,往墓門那邊走去。

一邊走,他還一邊介紹道:“墓門位於甬道中部,由緊貼甬道兩壁的門框和板門組成。”

“門框則由南北側兩組東西並列的方木立柱組合而成。”

“簡單的說,這個墓門就是個木板加圓木組成的。”

“而且墓門不大,高度只有一米多,寬度更是隻有七八十釐米吧。”

“就算是一個成年人通行,都很不方便,需要彎腰才能進入。”

“我估計,這個墓門應該是裡面墓室啥的都建好了,棺木都放進去之後,才最後修的。”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能防止盜墓賊將墓主人的棺槨啥的盜出來。

“不過,盜墓賊向來對墓主人的棺槨也不會感興趣,只對裡頭的隨葬品感興趣。”

“而且他們一般都不走正門,直接一個盜洞打到主墓室裡。”

“這個防盜手法,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墓門面前,李春潮指著墓門上的一個洞說道:“不過也是有盜墓賊走正門的。”

“因遭盜擾,板門上部木板有的被損毀,中部木板局部已糟朽。”

“板門上原有泡釘裝飾,甬道底部曾發現鏽蝕嚴重的鐵泡釘帽。”

“應該是曾經有過一夥盜墓賊,從甬道進入,將墓門上部破壞了,但是爲什麼要破壞墓門的上部,有些不好理解。”

“你說要進入裡面吧,破壞底部顯然更方便。”

“而且這個墓門是木板製作的,用鐵釘鉚合固定,只要將鐵釘鉚拔了,就能卸下木板。”

“沒必要這樣去破壞啊,將上部破壞了,難不成盜墓賊通過這個洞,跳進去?”

“可是這個洞這麼小,好像也沒辦法容納成年人進出吧。”

李春潮摸著下巴,十分的無語。

這座墓已經發現了很多盜洞了,從墓道一直到主墓室上方,有七八個盜洞。

以盜墓賊的水平,何必走正門呢,就算走正門,又爲什麼只是在門的左上方打個洞?

“或許,這個洞是用來運送隨葬品的?”

孔建文比劃了一下洞口的大小,不確定的說道:“一個盜墓賊通過盜洞進入墓室,另一個盜墓賊則從甬道進入,在墓門外等待。”

“等進入的盜墓賊搜刮完隨葬品了,就通過墓門上的這個洞,將貴重的金銀器遞出來?”

“然後裡面的盜墓賊從盜洞原路返回,外面的盜墓賊則從甬道上的盜洞原路返回?”

“何必要搞得這麼麻煩?”李春潮不解的說道。

“因爲盜墓賊之間,也怕黑吃黑啊!”孔建文攤了攤手:“你看,古代搞盜墓的,要嘛是同鄉,或者乾脆就是父子。”

“就算這樣, 黑吃黑的事情還屢見不鮮,我們在不少被盜墓穴裡,都發現了盜墓賊的骸骨。”

“爲了防止這種黑吃黑的行爲,不管是下墓葬的,還是在上面留守的,肯定都要防一手。”

“如此一來,兩個人爲團體的盜墓賊,利用這種分頭行動的方法,就最爲保險了。”

“兩個人都下墓葬,但是一個在墓室裡,一個在墓室外。”

“裡面的人搜刮完財寶後,遞出來給外面的人確認。”

“然後兩人都要從不同的盜洞返回地面,耗時也幾乎都差不多。”

“這樣就避免了任何一個人想要將對方弄死在墓室裡,獨享財寶的可能!”

李春潮還是不解:“那沒有人在上面拉繩接應,這兩人怎麼從盜洞爬上去?”

所謂的黑吃黑,通常就是下墓的盜墓賊,在將隨葬品從盜洞送上來後,上頭接應的盜墓賊直接將繩子鬆掉,然後回填土,迅速將下面還沒上來那個埋地下。

“你傻啊,這座墓又不深,從地面建築下到墓室,也就兩三米的深度!”

“這個深度,以唐宋之後的水平,做個梯子不就行了!”

“那有梯子的話,一個人不就可以幹了,用不著兩個人啊?”李春潮繼續追問。

這回,孔建文啞口無言了。

“也許有什麼事,必須要兩個人合力才能做呢,或者兩個人關係非常好,是兄弟倆呢。”

“總之,我就是提出個可能而已!”

第六十章 一封寫給土伯的告地書一百零六章 解釋不通啊!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二百二十章 這是誰的墓?第七章 陳·很有逼數·翰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一百六十七章 隨侯珠與玻璃一百三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一百九十一章 雖然膽子挺大,但是膽子不多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一百二十八章 唐侯送給隨侯的簋!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二百零九章 男女合葬墓一百六十一章 “天命玄鳥”的玄鳥到底是啥?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一百四十三章 寡人是南越武帝,不是越南武帝!三百一十五章 八號祭祀坑三百四十六章 大禹是不是來自良渚?第六十四章 荊州文保中心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二百五十七章 十鼎!第三十八章 漢朝人需要喪葬貸啊!一百四十一章 象崗第二十一章 老孔:我是個好導師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計時工具:刻漏一百五十五章 就你也號文帝是吧?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三百四十四章 良渚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二百二十一章 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十三章 還真是英年早逝啊!第三十二章 兄弟們,撤!三百二十四章 房子第九十六章 開工!一百八十七章 盛開在嶺南的文明之花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二百零八章 無字碑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三百三十五章 祭祀坑是祭祀坑嗎?三百零三章 二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一百一十二章 來早了二百八十九章 玉眼蓋、玉鼻塞一百八十一章 趙胡多高?一百一十一章 再見老同學第三十四章 打造考古學領域的明星學者?第五十二章 幹年,溼萬年,不幹不溼就半年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二百五十七章 十鼎!二百五十章 沒有黃腸題湊第二十七章 餄餎?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第八十三章 吸引年輕人三百四十章 遠古華夏不崇拜太陽!一百一十四章 這算接商單嗎?一百四十四章 趙佗還是趙胡?三百四十四章 良渚第十章 一具23-26歲的年輕女性骸骨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二百五十六章 “大劉記印”一百四十三章 寡人是南越武帝,不是越南武帝!一百八十六章 商亡於酒二百六十六章 清理主棺二百零七章 我棺槨呢?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三百五十九章 良渚研討會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三百六十八章 良渚刻符第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源!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第六十七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很合理吧?第六十章 一封寫給土伯的告地書一百七十九章 埋藏於歷史之下的真相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二百一十七章 鑲綠松石金鳳釵第八章 開工!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也殉葬?第六十三章 做大衆考古,宣誠實史學二百五十六章 “大劉記印”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桿!二百三十章 散發異香的年古墓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三百三十四章 從三星堆遺址到金沙遺址一百五十三章 二個粗心大意的工匠一百八十一章 趙胡多高?三百四十七章 夏商周與良渚的關係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二百二十九章 肯定是劉賀!第三章 喇家遺址,我來了!第八十七章 歡歡喜喜又一年
第六十章 一封寫給土伯的告地書一百零六章 解釋不通啊!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二百二十章 這是誰的墓?第七章 陳·很有逼數·翰二百九十五章 失蹤的海昏侯印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一百六十七章 隨侯珠與玻璃一百三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第九十一章 火線救場第九十七章 被盜掘啦!二百九十八章 海昏侯墓中的傳世典籍一百九十一章 雖然膽子挺大,但是膽子不多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一百二十八章 唐侯送給隨侯的簋!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二百零九章 男女合葬墓一百六十一章 “天命玄鳥”的玄鳥到底是啥?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一百四十三章 寡人是南越武帝,不是越南武帝!三百一十五章 八號祭祀坑三百四十六章 大禹是不是來自良渚?第六十四章 荊州文保中心二百八十五章 玉九竅塞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二百五十七章 十鼎!第三十八章 漢朝人需要喪葬貸啊!一百四十一章 象崗第二十一章 老孔:我是個好導師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計時工具:刻漏一百五十五章 就你也號文帝是吧?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三百四十四章 良渚二百零六章 那個小盒子纔是永遠的家二百二十一章 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十三章 還真是英年早逝啊!第三十二章 兄弟們,撤!三百二十四章 房子第九十六章 開工!一百八十七章 盛開在嶺南的文明之花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二百零八章 無字碑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三百三十五章 祭祀坑是祭祀坑嗎?三百零三章 二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一百零四章 君庇淮夷,臨有江夏!一百一十二章 來早了二百八十九章 玉眼蓋、玉鼻塞一百八十一章 趙胡多高?一百一十一章 再見老同學第三十四章 打造考古學領域的明星學者?第五十二章 幹年,溼萬年,不幹不溼就半年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二百五十七章 十鼎!二百五十章 沒有黃腸題湊第二十七章 餄餎?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第八十三章 吸引年輕人三百四十章 遠古華夏不崇拜太陽!一百一十四章 這算接商單嗎?一百四十四章 趙佗還是趙胡?三百四十四章 良渚第十章 一具23-26歲的年輕女性骸骨二百四十六章 外國人真會玩雙標!二百五十六章 “大劉記印”一百四十三章 寡人是南越武帝,不是越南武帝!一百八十六章 商亡於酒二百六十六章 清理主棺二百零七章 我棺槨呢?一百三十三章 請對人了!二百二十五章 開挖!三百五十九章 良渚研討會一百四十章 所裡纔是你的家!三百六十八章 良渚刻符第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源!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第六十七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很合理吧?第六十章 一封寫給土伯的告地書一百七十九章 埋藏於歷史之下的真相第六十六章 一團盜墓賊看不上的“淤泥”一百八十章 春秋筆法二百一十七章 鑲綠松石金鳳釵第八章 開工!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也殉葬?第六十三章 做大衆考古,宣誠實史學二百五十六章 “大劉記印”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桿!二百三十章 散發異香的年古墓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三百三十四章 從三星堆遺址到金沙遺址一百五十三章 二個粗心大意的工匠一百八十一章 趙胡多高?三百四十七章 夏商周與良渚的關係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二百二十九章 肯定是劉賀!第三章 喇家遺址,我來了!第八十七章 歡歡喜喜又一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梅州市| 蒙城县| 周至县| 平罗县| 万州区| 广昌县| 河北省| 宣恩县| 英山县| 平湖市| 常州市| 清镇市| 五家渠市| 甘南县| 中牟县| 深泽县| 新津县| 白银市| 嘉荫县| 雅江县| 武汉市| 乌苏市| 礼泉县| 大丰市| 杭锦后旗| 闽侯县| 宿州市| 乡宁县| 新源县| 微山县| 广饶县| 屏边| 德保县| 奉化市| 大荔县| 安康市| 汨罗市| 华池县| 美姑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