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一百九十一章 雖然膽子挺大,但是膽子不多

bookmark

“嚯,聽說你們挖出三位夫人的印章了?”

孔建文揹著手,大搖大擺的走進了東側室內。

見到他來了,李教授笑罵道:“你不在後藏室忙活,跑來湊什麼熱鬧?”

“哎呀,應該讓手下的小夥子們多鍛鍊鍛鍊嘛,特別是廣州所的考古人,他們很缺乏這種大型墓葬的考古經驗。”孔建文擺了擺手,無所謂的說道。

後藏室的情況,非常的不錯。

後藏室平面略呈方形,東西寬1.8、南北長2米,與主室之間僅用兩條石柱分隔,作爲門道。

論面積,只有東側室的三分之一大。

實際上,孔建文帶領的考古隊也沒辦法全員進入其中發掘。

所以相對兩個側室,後藏室的發掘工作是最輕鬆的。

“後藏室是儲藏食物和放置炊器與儲容器的重要庫藏。”

“裡面的陪葬品主要以炊器、儲盛器和盥洗器爲主。”

“我隨意打量了一下,都發現了鼎、鑑、烤爐、提筒、盆和陶甕、陶罐等物。”

“其中大部分都是裝滿了食物的,有很多動物骨骼以及水果、農作物碳化殘留的痕跡。”

“這些東西,說貴重吧,也挺貴重,但是清理起來還是很簡單的,都是常見的器物。”

“所以我都放手了,讓手下的小夥子們去清理,多積累積累經驗。”

正如孔建文所說。

後藏室內的隨葬品雖然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常見的文物,基本上只要是發掘漢代之前的墓葬,絕對都會出土這些器物。

可能在廣州這邊,這些東西屬於珍惜物品,之前十分罕見。

但是在中原的考古大省,這些東西的出土量,都足夠堆滿好幾間庫房了。

東西周時期的鼎、鑑、盆、罐,炊器儲盛器和盥洗器,簡直是貴族墓葬的標配。

真不是啥多罕見的東西。

只是因爲廣東這邊是漢代之後纔開始開發的。

漢代又是從青銅器時代躍進到鐵器時代的節點。

這就導致廣東這邊確實是很少見這種大型青銅炊器。

孔建文都看膩了的東西,在他手下那幾個廣州考古所研究員眼裡,一個個都是難得一見的東西。

既然如此,他索性就直接放手了,讓手底下的人去發掘就完事了。

這樣,他還能得到個好名聲。

現在社科院考古所下到地方,還是很愛惜羽毛,希望能留個好名聲的。

不然現在各地的考古力量都越來越充沛了,發現啥重要的項目,都不會讓社科院考古所介入了。

久而久之,那社科院考古所不就成了養老部門了嘛!

這可不行!

所以,適當的讓地方考古所念到社科院考古所的好,是很有必要的。

至少得和北大文博院的那羣餓狼拉開差距!

“怎麼樣,你們這邊的情況如何?”孔建文隨意的問道。

李教授頭都不擡的回道:“你不是都知道了,出土了三枚夫人印。”

“這東側室是墓主人從殉夫人的藏所,隨葬的玉、石器不少,而且多造型精美,凋刻精美。”

“可以看得出來,其中絕大多數應該都是從殉夫人隨身佩戴的組玉佩。”

從殉,其實就是殉葬好聽一點的說法。

而組玉佩,也非常有意思。

組玉佩,一般都由玉璧、玉璜、玉環、玉佩組成。

但是!

在用作玉佩的時候,玉璧、玉璜起的是裝飾作用,而非權利的象徵。

這麼說吧。

將單個單個的玉璧,放在墓主人的身上和身下,這是一種特殊葬制,是高級貴族纔可以使用的葬制。

一般除了諸侯王、皇帝之外,其他的貴族是不會直接使用單個的玉璧或者玉璜覆蓋在身上。

但是!

如果將玉璧和玉璜,與玉佩一起做成組玉佩,那這些玉器就從象徵意義,變成了裝飾意義了。

比如前室的那位“景巷令”,他也有一組組玉佩陪葬,也是由玉璧組合的組玉佩。

他一個宦官,而且還不是宦官中最高等的,只是中層宦官。

按照禮制來說,他是絕對不可能享用玉殮葬的!

更不可能使用玉璧覆蓋身體,這種高級的葬式。

但是,組玉佩卻不算在其中。

他的組玉佩可能是南越王御賜的,甚至是因爲他要陪葬,所以才御賜這麼一件組玉佩,用作陪葬。

這樣,卻不算違背禮制了。

同樣,趙胡的這些從殉夫人,肯定是沒辦法享受到玉殮葬的。

沒有任何非組玉佩的單個玉璧或者玉璜,在東側室發現。

但是,她們卻有好幾件組玉佩陪葬。

這些組玉佩在完好的時候,應該是編織在一起,掛在腰間做裝飾使用的。

其中有一件三鳳渦紋壁,和在主墓室頭箱裡發現的三龍渦紋壁,還算的上是“情侶款”。

想來應該也是墓主人賞賜的物件。

它的主人,應該很受墓主人趙胡的喜愛,所以纔會有這等情侶款。

估計它的主人生前,也是天天佩戴這件組玉佩,以示自己的受寵。

“就找到了三枚夫人印?”

孔建文點點頭:“所以,趙胡應該是隻有三位夫人從殉了?”

就在李教授剛想附和的時候。

埋頭在室內中部偏北的位置清理的陳翰,突然喊道:“不!”

“不止三位!”

“我又發現了一枚印!”

“還是金印!”

刷的一下, 原本還在其他位置清理的考古隊成員,全都飛速的湊到了陳翰旁邊。

李教授和孔建文也立馬湊了過來。

“什麼印?”

“右夫人印!”

“印面方形,陰刻篆文“右夫人璽”四字,有邊欄和十字界格。”

“印章的制式,和之前發現的三枚鎏金銅印一樣,都是龜紐,腹部中空,大小也差不多,只是材質不同。”

聽到陳翰的介紹,李教授深深的看了幾眼他手上的印章,感嘆道:“金印啊!”

“果不其然,南越國也是以右爲尊!”

按照西漢的制度,諸侯王級別的才能用金印。

也就是諸侯王和王后,才能用金子做印章,諸侯王的其他夫人,只能用銅印。

而南越國一向僭越,趙胡自己就製作了天子才能用的玉璽。

那麼理論上,他的正妻王后,應該也是用玉來制璽,而非印。

那麼,在皇后其下的後宮第二人右夫人,用西漢中央諸侯王才能用的金來做印,就合乎正常了。

西漢中央自己,估計也是這麼幹的。

畢竟按照官方說法,西漢皇帝的夫人,是位比諸侯王的,那自然是用金印。

之前只找到了三枚銅的夫人印,李教授還以爲趙胡只敢在自己的用璽上僭越一下,在後宮沒這麼做。

現在看來,他在後宮夫人方面也僭越了。

不過,亦如他對自己的做法一樣,僭越了,但是隻僭越了一點。

只有地位最高的右夫人才僭越用了金印,其他夫人依舊用銅印。

“嘖嘖嘖...這趙胡,是真的雖然膽子挺大,但是卻不多啊!”

第三十四章 打造考古學領域的明星學者?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一十一章 曾經的文物三百一十六章二百一十六章 側室情況如何?一百七十七章 二千年前的“特別款”玉衣!三百一十章 抵達三星堆一百六十七章 隨侯珠與玻璃二百四十章 昏君的另一面一百一十八章 曾孫邵之墓二百零八章 無字碑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二十二章 貝幣的出現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一百四十六章 清理墓道三百二十八章 發掘纔剛剛開始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三百一十六章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一百一十八章 曾孫邵之墓一百二十五章 羋加夫人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三百一十五章 八號祭祀坑一百三十一章 荊州博物館見!第八章 開工!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三百四十八章 虞朝?!二百六十章 開!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二百三十一章 西漢列侯出行儀仗第七十一章 衛思思:陳老師只需要帥就夠了。三百零五章 階段性彙報三百七十六章 這不符合制度啊!第五章 啥?!這玩意是壕溝?一百三十六章 自媒體:我聞著流量來了三百四十一章 帝俊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一百五十二章 官方盜墓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一百七十章 帝印·封泥第二十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第四十一章 有車有房但是沒老婆的貴族一百二十六章 後生可畏啊!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三百零六章 告一段落的考古工作第八十七章 歡歡喜喜又一年三百二十六章 魯米諾試劑!一百六十二章 漢武帝這人行,能處,是真滅國啊!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二百七十三章 熱愛刪改先賢著作的儒家二百五十八章 可惜,遇到的是漢宣帝。第五十一章 它們既年輕又古老三百六十三章 馬橋文化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計時工具:刻漏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第五十八章 原來是位官老爺!二百三十五章 居然還有冬蟲夏草!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第九十六章 開工!二百六十九章 錢山!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一百二十九章 聘禮都下了,新娘進隔壁家洞房了。一百零二章 楚系文字二百九十九章 臣海昏侯賀昧死上拜!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二百一十一章 牛極一時的吐蕃一百九十五章 去地下繼續服侍這位君主三百一十三章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七十五章 劉賀:我真慘啊三百五十二章 土層情況很樂觀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二百二十二章 寶藏男孩劉賀三百六十三章 馬橋文化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國與吐蕃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三百一十三章二百五十五章 二千年前工匠的巧思!第一百章 人殉!二百一十章 盜的真乾淨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章 國除詔書!二百二十六章 被鄱陽湖水泡了一千年三百三十一章 堆積層難分辨二百一十六章 側室情況如何?二百九十九章 臣海昏侯賀昧死上拜!一百五十一章 原來是個閹人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門
第三十四章 打造考古學領域的明星學者?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一十一章 曾經的文物三百一十六章二百一十六章 側室情況如何?一百七十七章 二千年前的“特別款”玉衣!三百一十章 抵達三星堆一百六十七章 隨侯珠與玻璃二百四十章 昏君的另一面一百一十八章 曾孫邵之墓二百零八章 無字碑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二十二章 貝幣的出現第八十六章 每一具不腐古屍,都是獨一無二的孤例一百四十六章 清理墓道三百二十八章 發掘纔剛剛開始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三百一十六章一百二十章 曾國的墓,陪葬吳王的武器?!一百一十八章 曾孫邵之墓一百二十五章 羋加夫人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三百一十五章 八號祭祀坑一百三十一章 荊州博物館見!第八章 開工!三百六十五章 5300年前的榫卯一百七十二章 棺槨呢?!三百四十八章 虞朝?!二百六十章 開!第七十章 興,姓苦。亡,姓苦二百三十一章 西漢列侯出行儀仗第七十一章 衛思思:陳老師只需要帥就夠了。三百零五章 階段性彙報三百七十六章 這不符合制度啊!第五章 啥?!這玩意是壕溝?一百三十六章 自媒體:我聞著流量來了三百四十一章 帝俊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一百五十二章 官方盜墓一百九十章 第三位夫人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一百七十章 帝印·封泥第二十章 組織上決定了,這事就交給你了!第四十一章 有車有房但是沒老婆的貴族一百二十六章 後生可畏啊!一百三十二章 遂先生的地宮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三百零六章 告一段落的考古工作第八十七章 歡歡喜喜又一年三百二十六章 魯米諾試劑!一百六十二章 漢武帝這人行,能處,是真滅國啊!二百九十章 玉九竅齊了三百五十七章 鯀和禹是良渚後人?二百七十三章 熱愛刪改先賢著作的儒家二百五十八章 可惜,遇到的是漢宣帝。第五十一章 它們既年輕又古老三百六十三章 馬橋文化一百六十八章 綾、羅、綢、緞三百二十三章 紅色斑點第九十章 三個大型的東西周墓葬羣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計時工具:刻漏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第五十八章 原來是位官老爺!二百三十五章 居然還有冬蟲夏草!三百六十七章 良渚之高級第九十六章 開工!二百六十九章 錢山!一百一十九章 吳王子光戟一百三十章 曾侯丙與遂先生的直播會!二百七十七章 化驗大法!一百二十九章 聘禮都下了,新娘進隔壁家洞房了。一百零二章 楚系文字二百九十九章 臣海昏侯賀昧死上拜!一百九十四章 一塊博局引發的七國之亂二百一十一章 牛極一時的吐蕃一百九十五章 去地下繼續服侍這位君主三百一十三章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七十五章 劉賀:我真慘啊三百五十二章 土層情況很樂觀一百二十四章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二百五十一章 清理主墓室!二百二十二章 寶藏男孩劉賀三百六十三章 馬橋文化二百一十四章 綠松石 聖石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國與吐蕃二百四十三章 華夏人,從來都是最聰慧的民族!三百一十三章二百五十五章 二千年前工匠的巧思!第一百章 人殉!二百一十章 盜的真乾淨一百五十八章 好慘一樂伎三百章 國除詔書!二百二十六章 被鄱陽湖水泡了一千年三百三十一章 堆積層難分辨二百一十六章 側室情況如何?二百九十九章 臣海昏侯賀昧死上拜!一百五十一章 原來是個閹人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永福县| 客服| 江华| 松阳县| 卫辉市| 竹溪县| 溆浦县| 永登县| 板桥市| 玛曲县| 辽宁省| 张北县| 丰镇市| 北川| 田东县| 壶关县| 芒康县| 金华市| 获嘉县| 陈巴尔虎旗| 茌平县| 七台河市| 淮南市| 鄄城县| 大余县| 新营市| 博爱县| 漠河县| 大港区| 桐柏县| 海宁市| 安仁县| 阿勒泰市| 西宁市| 江永县| 诸城市| 宣化县| 平武县| 图木舒克市|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