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

十一月十一,卸任沂州知府的唐紹儀來到濟南。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陳淑及剛滿週歲的龍振華。

自接到旨意,整整六天,唐紹儀都泡在了酒席上。宴請他的不止是沂州官府,商會,華源公司甚至還有軍方都設宴爲他送行。無法推辭,只好整日泡在酒席上。

唐紹儀對於自己新的任命,心情是複雜的。之前,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會從知府之位直升巡撫。儘管老主公袁慰亭如今位高權重也做不到,他推測原因,大概是因爲滿洲日益緊張的局勢吧,有資格擔任奉天巡撫的都不願往那個火坑裡跳。

朝廷在日俄關係日益緊張的當口在滿洲搞官制改革在唐紹儀看來是不明智的。東三省所設的將軍如故,徐世昌也就沒能坐上東三省總督的位子,這個位子給了趙爾巽。或許是朝廷看出袁慰亭的野心,既然許了自己奉天巡撫,就不能再任命袁世凱的另一位摯友了。

袁慰庭顯然不滿足將自己的勢力侷限在直隸一地,他看中了滿洲了。而太后顯然不糊塗,不準袁世凱過多地染指滿洲。

這兩年多來,唐紹儀一直與袁世凱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書信不斷,基本上半個月通一封信。袁世凱關注著龍謙在山東勢力的增長,總是要索要有關蒙山軍的軍力及魯南實業的情況。起初唐紹儀是盡心收集情報,原原本本地彙報給袁氏的,後來就不免有些敷衍了。

爲什麼會這樣?唐紹儀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答案是已經將魯南當做了自己的基業。

唐紹儀對於軍事一竅不通。蒙山軍的軍事會議基本上不通知唐紹儀參加,但魯南實業的興建卻自始至終參與其中了。留學過美國的唐紹儀是見過世面的,知道完成和正在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是什麼情景,和詹天佑等同學一樣。唐紹儀也抱有實業救國的夢想。對比中國和美國,落後是全方位的。如何追趕上去,在他看來,興教育以培養人才,辦實業以厚國力是強國的不二法門。回國後進入官場飄蕩了這麼多年。自己的夢想竟然在魯南得到實現。

龍謙引入山西票號籌集資金打造華源及中興兩大實業集團的做法深得唐紹儀激賞。尤其是龍謙爲華源和中興擬定的公司章程令他欽佩不已,不愧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人,眼光就是比土生土長的同胞強!

短短兩年多,華源實業從無到有,如今已是資產過千萬的龐然大物,擁有了幾十個廠子。從發電、採礦鍊鋼到民生所需的林林總總的物事,板著指頭都數不過來。放眼全國,即便是張之洞苦心打造的漢陽工業基地,也比不上華源一家了!何況西面還有一個實力不次於華源的中興!

辦實業需要眼光,更需要方法。唐紹儀正是從華源的組建到興旺看到了龍謙超人的才氣,比如股權的設置管理。人才的引進培養,薪酬制度的設計,廣告之宣傳,消費之誘導以及市場之培育,幾乎都是按照龍謙劃定的框架進行的。尤爲可貴的是,龍謙非常注重公司內部制度的指定和執行,嚴格奉行各司其職的原則。股東會是出資人機構,董事會是由出資人代表構成的爲股東會負責的,經理層是董事會聘用執行董事會確定的經營方向,實現董事會確定的經營目標的。而他自己之躲在幕後充當董事會顧問的角色,從來不干預公司的具體運作。而且,勸告官府也不要參與實業公司的具體業務。

唐紹儀尤其欣賞龍謙對他說的一段有些粗俗但含義深刻的話,實業公司是什麼掙錢幹什麼,官府是什麼不掙錢幹什麼。舉例說明吧,實業公司開酒樓,官府修公共廁所。官府的錢從哪兒來?收稅呀!實業公司越發展。你收的稅不是越多嗎?但稅收上來怎麼花,卻能量出政府的水平。

這段話很有意思。不與民爭利是儒家正統的觀點,但沒有哪個朝代,哪個政府真正做到。比如鹽鐵專賣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漢代還有過關於鹽鐵專賣的激烈爭論。爲什麼鹽鐵專賣。還不是其利潤驚人?

不過,有過留美經歷的唐紹儀基本贊同龍謙的觀點。去年,特別是今年,沂州的稅收陡然增高,增量基本來自華源實業。稅收的結構出現了劃時代的轉變,即農稅大幅度降低,破天荒地降至了六成左右。不是農稅少了,而是商稅多了。官府有了錢,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啓動城市道路改造,修建公共浴室等利國利民的好事也就有了著落。隨著中興藥廠的組建,沂州出現了西藥房並且籌劃設立第一所西醫院。

爲此,他這個知府不僅受到朝廷的褒獎,也受到了百姓的擁戴。尤其是對龍謙提出的在各縣設立新式中學,在各鎮設立新式小學校的提議,唐紹儀極爲動心。在文盲率高達九成以上的現實中,普及基礎教育的意義根本不要龍謙提醒。唐紹儀認爲,如果沂州所轄各縣各鎮能實現這個目標,那將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袁慰庭猜忌龍謙有什麼必要?龍謙下大力氣在魯南興建實業,其絕大部分都是民用目的,鋼鐵火藥當然可以用於軍事,但民用不是更迫切嗎?就算建立軍火工廠,那也是爲了減少進口嘛。若是各省各府都有龍謙這樣的人物,國家實力該增強多少?所以,唐紹儀對於袁世凱交代的刺探龍謙軍力和魯南實業的命令,後來就有些應付了。軍隊的事他根本不清楚,隨營軍校他只去過一次,不過是走馬觀花地看了校園景色一番,人家如何培養軍官哪裡曉得?但華源實業的情況是瞭解的,他曾詳細介紹了華源內部的管理細緻,希望老主公在直隸能夠借鑑。他仍將自己當做袁世凱的人,畢竟倆人的交往太久了,沒有袁世凱的提攜。就沒有他唐紹儀的今日。便是這次意外的升遷,不用問,當然是老主公袁世凱的運作。

袁世凱爲什麼猜忌龍謙,是因爲過去的恩怨還是擔心龍謙有朝一日取代其位子?或者是擔心第五鎮的威脅?唐紹儀有些不以爲然。論地位,袁世凱已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進軍機處看樣子也是一兩年的事了。而龍謙不過是山東提督而已,和袁世凱差的遠了。論軍事實力,袁世凱此番主導整編新軍,一舉控制了北洋六鎮中的四鎮,實力數倍於龍謙。有什麼擔心呢?唯有治下實業的興辦,在唐紹儀看來,直隸怕是不如山東了,儘管有李鴻章在天津辦洋務留下的老底子,照華源和中興的勢頭,不出兩年。一定會壓倒直隸的。如今龍謙出任山東提督,立即整合華源和中興,並計劃將華源遷出魯南,到更廣闊的的空間發展。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啊,兩大實業集團侷促於魯南一隅肯定是不行的,唐紹儀並不認爲華源遷至魯南有什麼不對。那些持反對意見的股東們都是一幫缺少見識的土包子,請願什麼?按照公司章程。控制股份的大股東們只要點頭,誰也擋不住。而那幾個大股東,無論是賈繼英還是陳超,誰會對抗龍謙的決定。

唐紹儀當然不知道,賈繼英和陳超不過是龍謙在華源的代理人而已。

但這一切都和他沒什麼關係了。他必須離開魯南了,先去京師,然後去冰天雪地的奉天上任了。

唐紹儀很想在臨別之前跟龍謙推心置腹地長談一次。但龍謙一直飄在外面,連他的兒子過週歲都沒有回去。唐紹儀去了龍府,拜會了陳淑,給了孩子一份禮物——一個他精心收集來的鍍金銀質長命鎖。恰好陳淑接到其父的信函。要她帶孩子去濟南。於是唐紹儀一家便與陳淑在一隊士兵的護送下搭伴來到了濟南。

這是陳淑第二次出遠門。在這之前,也是她的第二次搬家。雖然父親沒有信中沒有講,但陳淑清楚,此番一去,怕是要在濟南安家了。

龍謙這幾個月只回過沂州一次。住了兩晚便走了。不過他常來信,託司令部與沂州老營之間往來不絕的信使給自己帶信來。所以丈夫在外面的情況基本是知道的。從夏天他帶兵走後,大事就一件件接連發生,雖然大多是好消息,但也對陳淑很是震撼。說實話,她雖然在內心極爲崇拜丈夫,也沒有想到丈夫會當上一省之提督!而且,他還不滿三十歲!

沂州的部隊早就跟他北上了,住在前院的司令部機關也不斷有人接到命令前往濟南,司令部搬家早已不是秘密,既然蒙山軍司令部要搬家了,她這個司令太太肯定是要走了。陳淑問張嫂,如果搬家到濟南,你願不願意跟俺走?張嫂立即答應,只要太太願意繼續用我,我當然願意跟你走。

張嫂的兒子在華源做工,平時住在廠子裡,隔上十天半個月會來探視母親,每次陳淑都會待小弟弟一樣招待張嫂的兒子吃上一頓好的,還要給他帶上些熟食。

陳淑問張嫂,你跟俺走了,慶豐(張嫂子名韓慶豐)怎麼辦?張嫂說他已經十七了,成人了,掙著錢,我擔心什麼?

陳淑想了想,也好,據說華源公司要遷至濟南府了,一些廠子要搬過去,到時候俺跟俺叔講個情,讓慶豐到那邊做事,你們母子也好團聚。

張嫂自然千恩萬謝。

臨行前,根據龍謙信中的叮囑,陳淑去了魯山家看望李文秀,順便送去了一百塊銀元。魯山“叛逃”的消息傳來,在司令部引起多麼大的震動陳淑是親眼目睹了的,一批下級參謀情緒激動,大罵魯山等人忘恩負義,豬狗不如,倒是高級軍官們情緒穩定,司徒均還派了警衛營的四個士兵前去魯山家保衛,以免不明真相的士兵上門尋釁鬧事。陳淑極爲困惑,魯山是龍謙手下頭號大將,跟著龍謙那麼艱苦的歲月都度過來了,就因爲沒有當上協統便叛逃蒙山軍?而且,程二虎,範德平,熊勳,鄧清華……哪個不是丈夫的鐵桿?怎麼會一齊跟了魯山跑了?

當時主事的是司徒均,陳淑便去問他。司徒均說,“夫人您就不要管這件事了,你沒有看到魯山他們的眷屬不是過的好好的嗎?沒事,以後會搞清楚的。”

什麼叫以後會搞清楚的!陳淑也是當過蒙山軍的兵的,不過是結婚後在龍謙的勸說下才脫下那身她喜愛的軍裝。就陳淑所知,蒙山軍高級軍官集體叛逃是從來沒有的事啊,假如是真的,還不知龍謙氣成什麼樣子了。司徒均怎麼泰然自若,像聽了一個不相干的事一樣?

“夫人,您千萬沉住氣。如果不是司令有密令,您說我會派兵保護他們的家眷嗎?”

這究竟是是怎麼回事?陳淑猜不透。龍謙後來的信上也沒有提這件事。直到最後一封信,讓她去看看李文秀,送上一些錢。如果她家裡有什麼困難,你跟有關部門說說,一定給解決掉。

於是,陳淑專門去了魯家一趟。李文秀的父母正好在沂州,看上去李文秀還算好,執意不收那一百塊銀元,說家裡的錢夠花了。陳淑直說是龍謙讓她來的,這錢也是龍謙要求給的,你不收,我就是沒有完成他的交代。這樣,李文秀才收下了銀元。臨別之時,陳淑對送出門外的李文秀說,那件事不要放在心上,魯大哥是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怎麼會背叛蒙山軍?俺根本不信,或許是他交給魯大哥什麼秘密任務也說不準呢。

陳淑憑直覺猜中了事實的真相。

陳淑他們的車隊進入濟南是當日的黃昏,進城後便覺得氣氛緊張,城內到處是荷槍實彈的士兵,像是在抓人。寬闊的街道(比起沂州來就雄偉太多了)上看不見一個百姓。他們的車隊至少遇到三撥巡邏士兵的盤查,士兵們甚至要撩開簾子察看轎蓬裡是否藏著人。終於遇到了警衛營的一個連長,認識陳淑,問了,那個連長說今天狗日的巡防營竟然集體鬧事,圍攻司令部,司徒參謀長下令全都抓了,這不,俺們正在搜查呢。

第11節 這一仗五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7節 新軍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10節 沈旦堡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2節 政治版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節 初定軍律第2節 美國特使第16節 肅奸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24節 風箏第3節 端方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4節 周毅二第34節 整編一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4節 各方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2節 擴軍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5節 狄文父子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3節 平叛三第11節 阻擊四第15節 新局面三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33節 大勢二第15節 新局面三第19節 王士珍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4節 各方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5節 白瑞庭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節 繼位爲誰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4節 軍規三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7節 政府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10節 回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8節 日本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8節 變化四第13節 阻擊六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9節 實力對比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3節 伙食問題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8節 戰長沙一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春節二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6節 風波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就職第23節 貪腐案二第9節 彼得堡五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3章 唐紹儀第43節 陳淑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節 要塞二第9節 實力對比第23節 德州之戰五
第11節 這一仗五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7節 新軍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10節 沈旦堡二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12節 政治版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節 初定軍律第2節 美國特使第16節 肅奸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24節 風箏第3節 端方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4節 周毅二第34節 整編一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4節 各方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2節 擴軍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5節 狄文父子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11節 大衛,叛逃第13節 平叛三第11節 阻擊四第15節 新局面三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33節 大勢二第15節 新局面三第19節 王士珍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4節 各方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5節 白瑞庭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2節 繼位爲誰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4節 軍規三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2節 王明遠的疑惑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7節 政府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10節 回國第23節 伙食問題第8節 日本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28節 變化四第13節 阻擊六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29節 戰長沙二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9節 實力對比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23節 伙食問題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8節 戰長沙一第32節 出征二第3節 春節二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6節 風波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3節 陳超和葉延冰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6節 就職第23節 貪腐案二第9節 彼得堡五第23節 趙舒翹的悲哀第3章 唐紹儀第43節 陳淑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節 要塞二第9節 實力對比第23節 德州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