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五章 河池整編
鄧崗和陳豪人離開后,一直爭吵不止的紅七軍指揮部終于清靜了下來。沒有了一天到晚的口頭革命斗爭,閑下來才發現原來部隊已經快要散架了。
七千多人的部隊,中等以上傷勢的傷員就有八百多人,如果再加上帶輕傷的,超過一千五。
部隊有的團有九百人,有的團居然只有三百人,整頓勢在必行。
鄧斌的態度是,先用最短的時間,確定七軍的領導層和調往八軍的人員,七軍組成三個實力相當的師級作戰單位,每師二團,每團千人,加上七軍部直屬部門,七千人左右。
誰留下,誰調走。
取消總指揮部,總指揮李明瑞首先提出要跟八軍留在廣西,但是不愿意出任八軍軍長,力推袁振伍同志出任八軍軍長,自己給袁振伍同志當個參謀長。這個問題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但是,李明瑞一意孤行,堅持個人意見,他這幾天,去到八軍看了幾次,認為八軍的整體風貌已經大不相同,自己對八軍的發展極有興趣,但是對當任這支隊伍的主官卻毫無興趣,因為,這支部隊,對于他來說,太土豪,太奢侈,太講究訓練,太重視個人生命安全,與他過去帶的兵完全不一樣。至于出任參謀長,他認為自己對于作戰還有一點自信,起碼不至于瞎指揮。
取消了總指揮部,總政委也就不再存在,鄧斌同志當任七軍政委,張云逸繼續當任七軍軍長,參謀長是龔楚,政治部主任陳豪人。下轄三個師,
十九師,李謙任師長(后由龔楚繼任),鄧小平兼政治委員,許進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五十五團(團長何莽,政治委員佘惠),第五十六團(團長章健,政治委員漫衍)。
二十師,胡斌任師長(后由李謙接任),陳豪人兼政治委員,下轄第五十八團(團長楊英,政治委員葉季壯)、第五十九團(團長張翼)。
二十一師,(由原第三、四縱隊改編)黃治峰任師長,袁任遠為政委,下轄六十二團(團長李 樸,政委羅少彥)、 六十三團(團長黃昉日,政委何靜山)
三縱隊隊長韋拔群報名留下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二縱隊代理隊長馮達飛也要求留下。經過商量,七軍八百名傷員也留給八軍,組成紅八軍第二團。
這八百傷員表面看來是撂挑子,但是在陳維政看來,就完全不一樣,傷員里有幾個人物,是他一直想要的人,表面上看他是按兵不動,實際已經很想找人談話了。
第一個就是陳洪濤。
陳洪濤(1905-1932),東蘭人,省立第5中學校學生會主席。1925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回鄉隨韋拔群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0月,受黨組織指派回東蘭開展建黨活動,籌辦田南道農運辦事
處。協助韋拔群領導右江地區的農民運動,參與辦農民講習所,11月建立縣農民協會,任秘書,主持日常工作,同時負責建立東蘭中共黨組織。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6月主持召開右江各縣農運負責人會議,成立三南總部,組織農民自衛軍。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8月,調到廣西臨時軍政委員會工作。1928年1月,參與領導發動向都農民暴動,率農民武裝攻占東蘭縣城,隨后轉入農村打游擊。1929年12月,率右江農民武裝參加百色起義。被選為中共右江特委委員、右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任政府裁判兼肅反委員會主任,參與領導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0年9月擔任中共右江特委書記和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鞏固和建設右江革命根據地。1930年11月,紅七軍主力北上后,兼任紅7軍21師政治委員、師黨委書記,與韋拔群等留在右江革命根據地堅持革命斗爭。 1932年12月9日,因叛徒出賣,在鳳凰燕洞遭敵逮捕,轉押于百色敵軍司令部。1932年12月22日,在百色城慷慨就義。
第二個是黃松堅。
黃松堅(1901-1986) 廣西巴馬人。又名明春。1924年起在巴馬參加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鳳山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右江特委書記、紅七軍副師長、中共滇黔桂邊區黨委書記、廣西省工委書記、廣東省委組織部部長、廣州市委書記、粵贛湘邊區委軍委副主席、粵贛湘邊縱隊政委。建國后,任中共華南分局組織部副部長、華南分局紀委副書記、廣西省民政廳廳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是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6年12月2日在南寧病逝。
第三位是黃大權
黃大權(1898-1933) 字子衡,廣西東蘭人,壯族。19l6年,跟隨韋拔群入黔投入護法討袁戰爭。1921年起隨韋拔群參加農運工作,任東蘭縣第一屆農講所政治教員。大革命失敗后,堅持武裝斗爭,擔任右江農軍第一路第二團團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奉議縣縣長。百色起義后,擔任右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紅軍主力北上后,任第二十一師參謀長、中共右江下游特委委員等職,積極參與領導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1933年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英勇就義。
當天,陳維政就去到河池鎮,把800傷員全部接到下吉,第一件是就是給傷員進行個人衛生清理,然后就是系統的治療。
據陳洪濤后來說:我當時被兩個戰士扶著,先把頭發剃掉,再把胡須刮掉,然后脫得一絲不掛,親眼看到他們把我的衣服燒掉。正有點懷疑,你燒掉我的衣服我穿什么?就看到提進一大桶的熱水。我一輩子也忘記不了,這個澡是最舒服的,我傷
的是左腿,他們把我的左腿架起來,讓我慢慢的搓,搓到后面,洗澡水已經變成泥漿了。也不知道換了幾盆水,洗干凈后,就是衛生員來處理傷口,用的是酒,很香的酒味,后來才知道是酒頭。我的腿已經化濃,如果處理不好,只有截肢或者感染而死,結果每天換藥,清洗,還有中藥補氣,大肉大魚,不到半個月,就可以下地走路。
陳洪濤出任紅七軍政治部主任。成立紅八軍二團,團長馮達飛,政委黃松堅。黃大權出任參謀長。
三個營長,都是之前在七軍一縱和二縱擔任營連級干部的同志,一營長廖源芳,政委韋漢超,二營長韋國英,政委覃孔賢,三營長黃恩榮,政委何子礽。
紅八軍的工作安排很簡單,一團出去搞物資,二團養傷,這段時間,一團一營打過一次懷遠,二營打過一次德勝,三營打過一次明倫,雖然每一次都收獲不小,完全足夠八軍的吃喝還略有節余。但是,也出現一個大問題,就是桂軍已經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一地區。陳維政知道,此地不可久留,必須得走。但是既然是走,也必須在七軍離開之后,更何況,傷員的情況也不允許他進行游擊作戰。
終于,到了七軍整頓結束,準備離開的那一天。
陳維政要求八軍在下吉舉行送別儀式,全軍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要求,盡量筆挺,傷員能下地的一定要到場,而且必須表現出自己最好的軍容軍貌,以最尊敬的態度,送別戰友。
八軍政委韋拔群對此極為贊成,與陳洪濤親自負責此事,要黨員帶頭,當成一個政治任務來完成。
當七軍的隊伍來到下吉時,七軍官兵的眼都直了,面前的是什么部隊,軍容整齊倒還算了,表現出來的那份殺氣,簡直讓整個地區的空氣都凝固了。如果不是認出了整齊的隊列中,有一些是熟悉人,他們不敢相信,這支部隊就是在凌云會師的那一支乞丐部隊。每一個七軍官兵看著八軍,眼神里出現的不僅僅是羨慕。
陳維政在這幾次攻打城鎮時,繳獲了不少布縫的米袋子,前幾天,他發動戰士,把三萬多斤大米炒熟,米色泛黃,米香四溢,裝在米袋子里,每袋四斤炒米,總共裝了七千多個。每個七軍的戰士背上一條,李明瑞、韋拔群、袁振伍和陳洪濤對陳維政的這個做法贊不絕口,認為,這樣起碼可以解決七軍五至七天的糧食,七天之后七軍應該抵達長安城。在大路上,四位領導親自發放,并與每一個七軍的士兵打招呼,祝他們旗開得勝。
鄧政委和張軍長、龔參謀長非常感謝八軍,認為他們考慮得十分周到,對他們表示感謝。
直到七軍的人全部走過,一直沒有看到陳維政的身影,他不想見到鄧政委,也不敢見到鄧政委,因為他知道,這一去雖然沒有上一世那么險象環生,血肉橫飛,但是也絕非六六大順,順水順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