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吞并燕國,這可是天下間的一件大事。
當初天下大,到唐末之時,各地藩鎮勢力基本上走向穩固,各自都有了相對穩定的地盤,而且在內部各項制度上也漸漸成型,許多勢力都開始了由家向國的轉變。
而盧龍節度使當初雄踞幽州,乃是天下間有數的強大勢力,雖然與晉、吳、梁這三個大國相比尚有一些差距,不過比起蜀國、岐國等確實絲毫不差,甚至還有稍強一點;若是與南方的那些小勢力相比,那就更是強大太多。
以前不管是被淮南消滅的錢鏐、王審知、江西鐘家、馬殷,或者被朱溫消滅得王師范、趙匡凝等,都是一些三流的小勢力,在天下間的影響力相對有限。
但這一次燕國被晉國吞并,造成的影響就大了許多。
首先感受到壓力的,自然是晉國的老對手梁國。
徐州那邊的梁軍,在楊渥親自領兵抵達宿州后,兩軍便不斷進行征戰;一開始吳軍還大占上風,不過后來等到梁軍援兵抵達后,吳軍的優勢便不那么大了。
梁軍一方,牛存節、劉鄩、謝彥章、賀瑰、王彥章等等,一系列將領,各個都是身經百戰,有名將之稱的將領,尤其是優秀的騎兵統領謝彥章率領騎兵來援,極大的提高了梁軍的作戰能力。
因此自從梁軍援兵抵達之后,吳軍便暫時停下了攻勢,兩軍轉而進入相持階段。
別看這個時候兩軍都沒有展開大戰,但目前兩軍之間的局勢之兇險,甚至比之前還要大;因為暫時的平靜背后,必然隱藏著更大的沖突。
現在兩軍相持,是因為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不過暫時來看,誰也不敢輕易退兵,否則就有可能被敵軍所趁。
而這種兩軍對峙的情形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一旦兩軍中的一方逮住機會,就有可能引發大戰,并且這場大戰就是決戰,決定整個戰爭的勝負。
當然,對于這種局勢,一些有識之士當然能看得清其中的兇險,但對于某些外行來說,這種相持不下的局勢就有些讓人著急了。
比如梁國皇帝朱友貞,現在就對徐州陷入僵持的局勢感到極為不滿。
崇政院中,朱友貞高坐于主位上,一旁趙巖、張漢杰、李振、敬翔等文武大臣肅然侍立,下方卻是一位身材高大,身穿鎧甲的黑臉武人,正在大聲匯報著前方的局勢。
“……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四十多天時間里面,敵我兩軍凡大戰十五次,小戰無一日不戰,斬殺敵軍近萬,繳獲敵軍輜重糧草、兵器鎧甲等不計其數,但我軍自身傷亡亦較為慘重,自開戰至今,共折損將士凡六千七百余人,大小將官凡兩百余人……”
黑甲武將大聲的宣讀著從徐州前方帶來的戰表,而一旁的敬翔等人則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
原來梁軍南下之后,雖然扭轉了一些局勢,使得兩軍轉入相持階段,但隨著燕國覆滅的消息傳來,朱友貞心中擔憂晉軍南下,為此整日憂勞。
所以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危機,他打算派人去催促牛存節迅速與吳軍決戰。
不過好在朱友貞雖然不知兵法,但敬翔、李振等人頭腦還是清醒的。
他們向朱友貞提議說,晉軍雖然攻滅了燕國,但要想南下進犯,那也必須休整較長時間才行;而且北方戰線如今有楊師厚親自鎮守,危險并不大。
反而是徐州那邊,雖然梁軍得到援軍后兵力眾多,實力較強,但吳軍一方的實力同樣很強大,再加上吳王楊渥善于用兵,所以梁軍其實并沒有占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梁軍選擇暫時不應戰,先設法穩住局勢,等待戰機,這是最合適的選擇;若是朱友貞派人催促梁軍強行出戰的話,反而可能落入敵軍的圈套,最終導致戰敗。
敬翔還特意用當年長平之戰的例子來勸導朱友貞說,長平之戰趙軍與秦軍相持三年,雖然未能擊敗秦軍,但也保證了戰線的穩定;而等到趙王更換統帥,以趙括代替廉頗領兵后,強行出兵的趙軍很快就露出破綻,遭到秦軍的圍殲。
而李振則指出,去年吳國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旱,在糧食儲備等方面肯定比不過梁軍,只要繼續相持下去,等到吳軍糧草不足的時候,吳軍自然只能退軍回去;到時候梁軍趁機追殺,一場大勝就能到手。
不管是李振的勸導,還是敬翔的警告,總算是讓朱友貞勉強放下了催促牛存節開戰的心思,不過朱友貞還是下令讓前線派人回來匯報戰況,這便有了今日的這場共議。
“……戰況最為激烈之時,便是牛將軍等人都要親自上陣弒殺,王彥章將軍更是多次帶領騎兵親自突擊敵陣,坐下戰馬都換了好幾次。如今經過多番廝殺,吳軍多次兵敗,損失慘重,故而只能據城退守,與我軍相持。”黑臉武將依舊在宣讀。
敬翔心中當然明白,這份戰報中的水分肯定極大,其中自身的傷亡肯定被縮小了,而敵軍的傷亡卻被夸大不少,這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當年經常隨朱溫出征的他,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沒有絲毫的驚訝。
不過即便是如此,敬翔還是對前方戰局感到心驚。
僅僅四十多天的大戰,自身就損失了七千多將士,這還是經過縮小之后的數據,那么梁軍的實際損失又有多大?
至于吳軍的損失,雖然戰報里面說斬殺敵軍一萬多人,不過敬翔覺得能殺傷敵軍五千多就算不錯的。
不管怎么說,如今戰局平穩下來,這對梁軍來說也是一個修整的機會,至少可以暫時喘口氣;不過下一步到底該何去何從,敬翔心中卻是沒底。
過了不久,那武將宣讀完戰報,向朱友貞行禮道:“陛下,如今前方的局勢便是如此,敢問陛下有什么指示?”
朱友貞面無表情,皺眉問道:“按照戰報來說,咱們殺傷敵軍比我軍自身的損失還要多得多,那么前方的戰局應該是對我方有利了?”
那武將低頭沉吟,隨即小心答道:“啟稟陛下,敵軍的損失的確比我軍較多,不過敵軍的總體兵力也要多過我軍,所以目前前方的戰局勉強只能說持平。”
“勉強持平?”朱友貞心中有些不滿。
但經過之前敬翔、李振等人的勸說,加上剛才聽聞戰報后對前方戰事的了解,他也知道現在強行催促牛存節與敵軍開戰,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或許與敵軍繼續相持一段時間,敵軍就會露出破綻。
當然,繼續相持下去的前提是國庫中要有足夠糧食才行,不然糧食儲備不夠,到時候前方缺少糧食,大軍必敗無疑。
所以朱友貞轉頭看向崇政院使李振道:“目前國庫中存糧可還充足?能供應前方戰事多長時間?”
李振連忙答道:“啟稟陛下,目前國庫之中的存糧尚且足夠,足以供應全軍一年所需;此外,去年吳國雖然遭逢大旱,但中原各地的收成卻沒有受到影響,想來等到五月份各地征集的糧草抵達后,國庫中糧食儲備應該更加足夠。”
朱友貞點了點頭,接著又向兵部、將作監等衙門的官員詢問軍械制造和儲備的情況,最終才放心下來。
晉國和梁國、吳國之間的國力存在差距,這個國力就體現在這些方面。
對于擁有大量人口,而且農業較為發達,地方治理較為完善的吳國和梁國來說,他們的府庫中都有著充足的糧草、軍械儲備,并且必要時候還能征集到更多的糧草軍械;再加上人口眾多,即便是偶爾打了敗仗,也能迅速恢復過來,在短時間內重新拉起一支強大的軍隊。
比如梁國,自從朱溫統領大軍渡淮河與淮南軍一戰大敗以來,這九年時間里面梁軍打了不知道多少次敗仗,但每一次兵敗之后都能迅速恢復過來,這就是梁國的國力體現。
而晉國的國力卻遠遠不如梁國,雖然如今奪取燕國領地后稍微緩減了這方面的差距,不過兩方依舊沒有達到平衡。
當然,國力畢竟只是國力,實際打仗時能否將其轉化為勝利,這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雖然晉國的國力遠遠不如梁國,但晉國卻能不斷的打勝仗;而梁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在戰場上卻是屢戰屢敗。
這與后世北宋軍隊對陣西夏是一個情形。
朱友貞雖然還不明白國力和軍力之間的分別,不過在聽了各方的匯報之后,他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徐州前方的戰局暫時相持,這對梁國來說反而是有利的。
所以他最后做出決定:“既然府庫中各項儲備都還足夠,那么暫時就與敵軍相持一段時間吧。傳令給前方的牛存節等將軍,就說朕等著他們勝利的捷報。”
“臣等遵旨!”眾臣齊聲領命。
朱友貞聽了許久的報告,正有些倦了,想要回去休息,就在這時,敬翔突然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有要事上奏。”
“嗯?你有何要事要奏,速速說來。”朱友貞連忙打起精神問道。
他雖然能力相對平庸,又寵信趙巖和張漢杰二人,使得朝政有些混亂,但總體來說,他還是一個勤政之人,并沒有像那些昏君一般貪圖享樂。
敬翔不慌不忙道:“臣請奏陛下,遷都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