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4日國民黨的陸海空軍官兵薪餉的標準為,陸軍上將月支50萬元;中將45萬元;少將40萬元;上校35萬元;中校30萬元;少校26萬元;上尉21萬元;中尉18.5萬元;少尉16萬元;準尉13.5萬元。士兵5.2萬元至1.5萬元。海空軍薪餉一般高于陸軍一個等級。
1948年8月實行貨幣改革,發行金圓券以后,國防部于1948年11月起按照金圓券調整薪餉,陸軍上將月支948元;中將864元;少將804元;上校744元;中校678元;少校564元;上尉492元;中尉426元;少尉387.6元;準尉362.4元。上士84元,中士60元,下士48元,上等兵36元,一等兵27元,二等兵24元。在長江以北的陸軍作戰士兵每人每月加給6元,駐新疆部隊官兵比內地同級官兵薪餉贈加20%。
由于物價飛漲,官兵的實際薪餉不斷降低。到了1949年2月,國民黨軍官兵每人每月所得的薪餉大致如下:下等兵300元,中等兵338元,上等兵450元,下士600元,中士750元,上士1050元,準尉4560元,少尉5190元,中尉6150元,上尉7800元,少校9600元,中校12450元,上校14100元,少將15600元,中將17100元,上將19000元。
按當時的物價指數,下等兵每月300元薪餉,只購買15個燒餅。上將19000元,也只夠買一擔多米。
也就是說趙繼統作為堂堂陸軍一級上將,作為**的高官,單靠工資只能勉強養活一家三口,還不能算副食和肉類,更別提什么房租水電什么了,可想而知作為普通老百姓和一般的士兵而言,真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種背景之下歷時52天的遼沈戰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三大戰役這里就不再復述了),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余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級軍官186名。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徹底解放東北。
被召回南京的趙繼統,已經瞄準好下一個目標了。濟南市當時有人口70萬,是津浦鐵路(天津至浦口)和膠濟鐵路(青島至濟南)的交會點,與連結華東、華北地區的戰略要地,也是國民黨山東省**、第2綏靖區所在地,北靠黃河,南倚泰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許世友所部控制膠濟鐵路,以及津浦路兗州至濟南段后,國民黨軍部隊在山東省腹地的最后一個堅固設防城市。
國民黨軍第2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指揮整編第96軍(轄整編第2、第84師,獨立嵌)、整編第73師等部,共3個整編師部、9個正規旅、5個保安旅及特種兵部隊約11萬人,控制著東自韓倉,西至長清,南起仲宮、張夏,北迄濼口、齊河之間地區。
濟南市區分為內城、外城和商埠。許世友橫掃膠濟路700里、橫掃津浦路700里后,該城已處在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王耀武以內城為核心防御陣地,以外城和商埠為基本陣地,以城郊100多個支撐點組成外圍陣地,各陣地內筑有眾多永備型和半永備型強固工事,形成能獨立作戰的支撐點,企圖長期固守。
蔣介石為屏障徐州,隔斷華東、華北解放區的聯系,并鉗制華東地區唯一的強大軍事集團----山東兵團不能全力南進,拒絕了趙繼統和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關于“退出濟南,把軍隊撤至徐州”的建議,決定確保濟南,固守省城濟南。
中央軍委和毛**在收到趙繼統發來的濟南兵力部署圖當日就一氣發出五個電報,命令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集中兵團全部“主力應不惜疲勞搶占濟南飛機場,并迅速完成攻擊濟南之準備,以期提早奪取濟南”,“你們應爭取于十天內奪取濟南”。
同時,給此時豫東戰敗后恰在山東的中原軍區豫皖蘇軍區司令員所率兵團確定了“你們應返回鄆、巨以南,將自己處在邱黃兩兵團之間,隔離兩兵團,...保障攻濟勝利”的作戰區域,即貫徹“本次作戰,主要是攻克濟南,其次才是消滅一部分援兵”的作戰方針。
許世友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以及當面敵情,確定了攻城部署的基本方針:首先“攻占飛機場,隔斷長清、肥城一帶保安旅及土頑(約一萬五六千人);爾后再從東向西首先攻占濟南城”。
為阻擊敵人各方向可能的援軍,對阻援方向做出如下安排:“為了確保攻濟安全及足夠時間,提議以冀魯豫之一、三兩旅擔任運河線及其以西地區之阻擊,并以一部配合泰西部隊肅清肥長地區散匪,以鞏固我攻擊兵團之后方;韋吉兵團插入徐(州)、新(安鎮)線上,必要時以個主力縱隊轉入到滕臨之間,阻擊馮治安之北援。膠東集中全力于膠縣、高密線上,堅決阻擊青島敵人之西援。粟陳全力拖住邱、黃兩兵團。”
為此,華東野戰軍代理司令員粟裕對于阻援兵團的戰斗力深感為難,他認為“我西兵團之七個縱隊,除三、八縱隊比較完整外(該兩縱隊每縱亦只二萬三至二萬五),其余各縱既不充實,也不完整”,必須重新組建阻援部隊。
遲滯到9月份,尤其在曲阜會議上與華東局、華東軍區、軍委等多次協商后,決定以“較為充實”的華東七縱(三個師的滿員編制)與粟兵團所屬“不充實”的3、10兩縱(各只有兩個師的不滿員部隊)調換,強化阻援兵團。
之后的時間里,經華東軍區以及山東兵團與粟部反復協商并報軍委確定,以計6個半縱隊約14萬人組成完成“主要是攻克濟南”任務的攻城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