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紀念館
概況
顧炎武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佈爲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學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世名言,成爲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座右銘。顧炎武在故鄉千燈居住了39年,爲了保護這一歷史遺蹟,1997年崑山市政府撥款對顧炎武故居進行了修復,2002年千燈鎮人民政府投入巨資對故居、祠堂和墓地再次進行全面修繕。顧炎武紀念館佔地60畝,建築面積5450平方米,包括顧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顧炎武墓及顧園。
顧炎武故居落西朝東,爲五進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築,自東而西依次爲水牆門、門廳、清廳(轎廳)、明廳(正廳、楠木廳)、住宅樓,北側有背弄連接竈房、讀書樓和後花園,前與千年石板街相接,後與顧炎武墓地和顧園相連。各廳內陳列有顧炎武先生塑像、手跡、著作、生平事蹟和國內外對顧炎武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亭林祠堂和顧炎武墓落北朝南,東側有門與顧炎武故居相通,西側牆外爲顧園,祠內有一祭堂。兩邊牆上及外面走廊牆中嵌有刻碑12塊,記述顧炎武事略。其中一塊有顧炎武所著《日知錄》中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墓露臺均用花崗石砌造,石階七級,圍以石欄桿。
顧園位於故居西南側,佔地30畝,與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園內曲水環繞,有致用閣等10個景點,各
景點以詩文、字畫、語錄、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
清朝開國儒師
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明朝滅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亦自署蔣山傭,世人尊稱爲“亭林先生”。
顧炎武被譽爲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他一生輾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創一種新的治學門徑,成爲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思想家。
顧炎武出身於江東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便與同裡摯友歸莊共入復社。明朝滅亡以後,他與歸莊等人以匡復故明爲志向,在南明政權下兩次參加武裝抗清鬥爭,並決意不與清廷合作。清廷修《明史》,他誓死不入《明史》館。以後,客居山西、陝西,致力於畢生鉅著《日知錄》和《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再入世。
《日知錄》是顧炎武從青年時代開始積累資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讀書筆記。《日知錄》1670年初刻於淮安,當時是8卷本。顧炎武在晚年時期檢討舊作,作了大量的增補,擴充成20多卷,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技、哲學、宗教、歷史、法律、經學、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廣闊的領域。取“日知”二字,反映了顧炎武治學認真的態度。
顧炎武認爲,知識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既要堅持刻苦讀書,又要通過實地考察。
他說:“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
《天下郡國利病書》是顧炎武27歲科場失意後就著手撰寫的資料性較強的經濟地理鉅著。在他生前一直沒有定稿刊刻。其主要內容是研究全國各地的農田、賦役、水利、鹽法、礦產、交通和各地的疆域、關隘要塞、兵防等問題。該書命名“利病”,反映了他“經世致用”的抱負。爲此,他歷時24年,通讀了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國志書、地方誌書、名人文集、奏章典冊等,行程二三萬裡,往來南北東西做實地考查。《日知錄》和《天下郡國利病書》奠定了顧炎武在中國思想史和學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遊歷的20餘年中,顧炎武遍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行了萬里路,也讀了萬卷書。顧炎武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語言文字學)、金石考古、方誌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啓後之功。他繼承明末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做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爲學旨趣。
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爲“善爲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啓蒙思想色彩的“衆治”的主張。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爲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