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革命紀念館
概況
南湖革命紀念館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路,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修建的。1997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基地。
1959年,嘉興市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不僅仿制了南湖畫舫停泊于煙雨樓前,還在湖心島建立了南湖革命紀念館,在煙雨樓大廳內開辟中共“一大”史料陳列。1991年7月在建黨70周年前夕,在湖濱又建成了一座新館。
新館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的現代建筑。步入紀念館廣場,一面長約4米的鮮紅黨旗鑲在西南側的墻壁上,廣場四周筑有四個火炬形花壇,中心4個小花壇向心而抱,數千朵盛開的紅花將廣場映襯得異常燦爛。
站在廣場仰望紀念館,只見寓意新中國度過42級臺階巍然向上(1991年建館時新中國成立42周年),入口處狀似錘柄的長廊凌空伸展,門前6根花崗石圓柱剛健質樸,給人以擎天柱之感。門楣上,鄧小平題寫的“南湖革命紀念館”七個金字熠熠生輝。面積1820平方米的主樓以黃色墻體和茶色玻璃墻組成線條簡潔的對比色調,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紀念館內有兩個展廳。一樓的展廳為輔助陳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湖的關懷》,展示了四十多位副總理級以上的中央領導同志視察南湖的照片或為紀念館題字手跡。二樓的展廳為基本陳列——《中共一大史料陳列》,著重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詳盡過程。
二樓展廳里,一只南湖紅船模型放置在機械轉盤上不停地旋轉。背后一幅絳紅色絲絨展壁上,鑲嵌著鄧小平手書“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60多幅照片、圖片,55件實物,一個上
海“一大”會址模型,一幅標志著1921年嘉興城區風貌和“一大”代表在嘉興行蹤的大型沙盤。紀念館兩側兩塊巨大的玻璃墻像一面巨大的銀幕,折射出南湖旖旎的風光,相距百米的湖心島、煙雨樓、紅船,使人頓覺歷史和現實交融在一起,紅船和紀念館渾然一體。
中共“一大”
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把它與中國正在發展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他們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講解革命道理,組織工人進行斗爭。在這個基礎上,上海、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地紛紛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國的中國共產主義者也成立了這樣的組織。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后,積極開展工作,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越來越緊密,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通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代表到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次全國代表大會。7月下旬,除旅法小組因路途遙遠沒有能夠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陸續抵達上海。由于當時革命活動處于秘密狀態,所以參加會議的外地代表,統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學暑假旅行團的名義臨時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內。
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召開,前后共開了7次會議。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會議(馬林后來又出席了第六次會議)。他們代表共產國際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馬林還介紹了共產國際的情況。
在24日的會議上,各地代表匯報了工作,并交流了經驗。25日至26日,大會休會,由黨綱起草委員會起草黨的綱領和今后工作計劃。27日至29日,大會
繼續進行,連續3天詳細討論了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各地代表在黨的性質、綱領和組織原則等主要問題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30日晚,舉行第六次會議時,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闖進了會場,聲稱走錯了地方。事實上這個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個暗探。他的行動引起了與會人員的警覺,會議立即中斷,代表們迅速分頭離開。十幾分鐘后,法國巡捕包圍并搜查了會場,但一無所獲。當晚,代表們商量改換會議地點,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她是浙江嘉興人)的提議下,決定到嘉興南湖去開完最后一次會議。7月31日,代表們來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舉行了第七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了黨的領導機構。至此,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黨的“一大”通過了黨綱,確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黨的組織方面的規定為,在全黨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等。
“一大”通過的《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會和教育工人,領導工人運動,對黨領導工人運動的任務、方針、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規定或要求。
“一大”選舉的黨的領導機構為中央局。陳獨秀雖然沒出席大會,但由于他當時在宣傳社會主義方面的影響和威望,以及他作為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所作的貢獻,大會選舉他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的另兩位領導人是李達和張國燾,分管組織和宣傳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