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 縣長、技師、傳教士
“好味道”餐館開張不久後,有幾位特殊的顧客,成了餐館的長期固定客戶,他們就是謝縣長、許技師與傳教士“鬼佬”史密特。
“鬼佬”史密特自從認識了何曉軍之後,就與他成了莫逆之交,從他的飲食攤檔開始,一直光顧到了現在的餐館。
“鬼佬”與何曉軍交往,除了他與自己的交流無語言障礙之外,還有的是他們也談得來。
讓“鬼佬”不明白的是,與自己交往的這個大孩子,他的知識怎麼竟那麼的豐富,不要說中國的天文地理,就是外國的雞毛蒜皮,他也能說個一二出來。
更讓“鬼佬”差點掉下巴的是,這位大孩子,竟還會做西餐。
說到了吃上何曉軍做的、在這個縣城兩年來第一次吃的“豬扒”時,“鬼佬”史密特差點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來。
那是有一天,“鬼佬”史密特照常來到了餐館後,何曉軍發覺他神色異常,鬱鬱不樂,就問他何事?
“鬼佬”史密特告訴何曉軍,說那天是他的生日,也是他來到了中國傳教的第三個年頭。這天,他特別的想念故鄉,也特別的想吃上家鄉的食品。
“鬼佬”史密特說,他來到了中國之後,除了在省城吃過一頓的西餐之外,就再也沒有嘗過這種家鄉的食物。而來到了寧城之後,甚至連麪包都沒有,所以,在他生日的這個日子裡,他特別想念家鄉的食品。
剛好那天,也是“好味道”餐館的常客、也與何曉軍莫逆之交、並通過何曉軍與“鬼佬”交往上的火車站那位許技師也在場,他說,他有一個朋友剛從“金山”回來,給他帶回了一瓶的“芝士醬”,他願意拿來貢獻給“鬼佬”享用,以緩解他的思鄉之情。
“鬼佬”聽說有家鄉的食品,先是眼前一亮。但接著,他馬上又興致索然,說有“芝士醬”何用?這裡連麪包片都沒有,難道讓他以“芝士醬”當主食?
何曉軍聽了他們的話後,沉吟了一會,讓許技師回去把那瓶“芝士醬”拿來,跟著,他對“鬼佬”史密特說,今天,他要給“鬼佬”一個驚喜。
在許技師拿來了“芝士醬”之後的半個小時,何曉軍把三樣的食品放到了“鬼佬”的面前。
本來還情緒低落的“鬼佬”,見了何曉軍端來的東西,吃驚得張大了他的“鬼眼”,讓旁邊的大牛見了之後,回去一連做了好幾晚的噩夢。
原來,何曉軍在那天,竟給“鬼佬”做了兩道不算正宗的西餐食品和一道半土半洋的東西出來,當作獻給“鬼佬”的生日禮物。
兩道不算正宗的西餐食品,一道是“小豬扒”,一道是蛋糕;那道半土半洋的東西,是“芝士焗番薯”。
“由於海山這個地方的華僑多,所以,受到了外國文化的衝擊也多,飲食文化當然也就不能例外。在何曉軍的前世時,飲食的行業中,就出現了不少西餐與當地烹調結合的菜式,這“小豬扒”就是其中之一。
“小豬扒”的製作,先把精肉切成半個手掌大的塊狀,用刀背把精肉的筋絡敲斷,然後用調味料醃上,最後伴蛋黃液、沾粉,下鍋煎到兩面金黃就成。
此菜可以沾“番茄醬”佐食,也可以單獨成菜。
“小豬扒”的製作、烹調方式與真正的“豬扒”差不多,只是在大小、口味上與火候上稍有差別,吃起來既有“豬扒”的口感,又帶著濃郁的中國菜風味,可謂是一道別樹一幟的中西合璧菜。
何曉軍做的蛋糕,雖然原料百分百的正宗,但卻因爲沒有烤箱,他只好因地制宜,用了兩個煮粥的薄鐵盒蓋在一起,形成一個簡易的箱體,再用慢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烤制面成。
被烤得四面金黃的蛋糕,抺上了“芝士醬”之後,頗有幾份西式點心的風采。
“芝士焗番薯”則是何曉軍前世時,一些高檔茶餐廳的創新菜。此菜選松香的黃肉薯,用“芝士醬”焗制而成,也算是一道“土洋合璧”的菜式,因爲,它用的原料是一土一洋嘛。
嚐到了久違的家鄉菜味道之後,“鬼佬”史密特的眼睛紅了,他激動地站了起來,做了一個讓旁邊的大牛看得差點噁心到把當天吃的東西全吐出來的舉動。
“鬼佬”史密特激動之下的舉動,就是抱住了何曉軍在他的臉頰親了一下。
經過了這次之後,何曉軍不時做上這幾道東西,讓“鬼佬”嘗,以緩解他的思鄉之情。
用何曉軍的話說,人家飄洋萬里背井離鄉到來他們這個地方傳教,雖然他自己對這個什麼基督阿門並不感冒,但人家的精神可貴,也算爲這個地方的開發做出了貢獻,自己招待一下人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於餐館的常客許技師呢,自從見識了何曉軍修吉普車的技術之後,就與他開始交往。由於兩人對機械知識都有見識,所以,交往的日子裡兩人談得也很投契。
與何曉軍的交往越深入,許技師就越是驚心,因爲,與他交往的這個大孩子,機械方面的認識深厚到了遠遠超越幹了這一行大半輩子的他。
就是因爲看不透何曉軍的機械認知到哪個程度,加上許技師的家人都在國外,只得他單身在此工作,所以,他一有空就到餐館來,抓住每個何曉軍有空的時機,與他探討機械的問題。
許技師是從“金山”回來的人,而“鬼佬”史密特則是標謝縣長在“迎月”那天嘗過了何曉軍做的美味之後,有回味無窮之感。一個休息日,他突然心血**,獨自來到了餐館,要回顧當天的美味。
謝縣長來到了餐館之後,也沒有驚動其他人,他問了正在餐館大院忙碌的大牛,知道了何曉軍正在二樓的“望江房”之後,就自己走了上去。
對了,何曉軍爲這餐館二樓“竹之韻”這個高檔餐廳的五個房間,分別起了雅緻的名字。向西的那間房間,因爲能見到“通濟河”就叫望江;向東的那間房間,叫迎月;向北的房間,叫聽風;向南的房間,因爲向著“醉香樓”,就叫聞香;而剩下的一間,窗外有竹子,就叫觀竹。
“望江房”是餐館最大、也是設置最齊全的“豪華房”,而且,這間房間,能看到了景觀也最美,平常沒有客的時候,何曉軍都會用這間最好的房子,來招待“鬼佬”和許技師他們兩位好友。
謝縣長來到了上次他試菜時光顧過的那間“望江房”的門外時,他聽到了裡面有三把聲音在激烈地爭論著一個問題。
讓謝縣長驚奇的是,房中的三人在爭論中,竟用上了三種的語言。
謝縣長是從省城下來任職的,白話這種省話他當然就熟悉,而海山話呢,雖然這種可能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語種並不好學,但在這裡呆了幾年,縱使不算說個流利,卻也還能應付。
至於房裡的人交談中還有另一種他不會說的話,與華僑打了這麼多年交道的謝縣長,當然就聽出這一種語言叫英語。
謝縣長當時就好奇了,在這個小縣城裡,怎麼一下了竟多了幾個會這幾種語言的人出來,而且,這幾人還呆到了一起。
入房之後的謝縣長,知道了何曉軍竟還會英語時,大嘆他是一個人才,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這個人才卻沒有給他用上。
那天,謝縣長加入了這三個“怪話”連篇的交談中。
隨著與三人的交談越深入,謝縣長就越是驚心,傳教士、許技師這兩個走南闖北、而且還是從國外過來的人,當然就見多識廣。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何曉軍這個大孩子,見識並不比這兩人差,反而好像還在這兩人之上。
經過了這一次之後,謝縣長只要有空,他就會到這裡來,與技師、“鬼佬”和何曉軍聊個天翻地覆日月無光。
謝縣長之所以喜歡上了與何曉軍他們交流,一是因爲他感覺與這些人的相談甚歡;二是他也想增添自己的見識;三是何曉軍這個神奇人物引起了他的就是因爲如此,縣長、技師和傳教士這幾個本不搭界的人,不但成了餐館長期的固定客戶,還與這個餐館的老闆何曉軍一起,成了一個無所不談的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