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楊家將年譜兼府州折氏

907年(后梁開平元年)

唐大將朱溫(全忠)篡唐自立為皇帝,建國曰梁,史稱后梁。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拒梁,占有河東,仍奉唐天佑年號。唐西川節度使據兩川,不附朱溫,自稱皇帝,建國曰蜀,史稱前蜀。其余故唐之節鎮大藩亦皆專土自雄:盧龍有劉仁恭,淮南有楊行密,浙江有錢鏐,福建有王潮,兩廣有劉隱,湖北有高季興,湖南有馬殷,關中有李茂貞,安南土官有丁部領等,或稱帝,稱王,或不稱,或附彼,或附此,實皆獨立國家。“五代十國”自此始。各國間混戰無虛日,人民橫被其禍。

除上述中原諸國外,松花江流域尚有靺鞨人建立的渤海王國,契丹建于西遼河流域的遼國,云南有大理國,青藏高原有吐蕃諸部,新疆地區有于田國,回鶻國。甘、寧、蒙、青一帶尚有分散而獨立的黨項、突厥、吐谷渾、河西回鶻等部落集團。其中以契丹為最強,是年其大酋長耶律阿巴堅率兵入塞,劫掠代北諸州。此后即越雁門、燕山而南,大河之北“日罹其患”。

楊信出身于河曲地帶的“土豪”,本名弘信。其人即楊家將始祖、楊業之父。

楊業之妻折太君,祖上“世居朔方”。有折宗本者,為折太君高祖,事唐,其子折嗣倫為唐麟州刺史。麟州屬河東道,故五代開始即附李克用。嗣倫有子五人,三子曰從遠,時年十六。從遠,即折太君祖父。

楊端者,唐末應募擊南詔(大理),唐亡不得歸,遂據播州(今遵義縣),形成為一支地方勢力,至是附于前蜀王氏。其后人楊昭無子,納楊延昭孫楊貴遷為己子,故播州之主楊昭以后皆楊延昭后人。

911年(后梁開平五年)

八月,劉仁恭之子守光稱帝,據有平、營、幽、薊、滄州諸地,建國月“燕”,與李克用父子爭奪云朔諸州,后三年為李克用子李存勖所滅。

是月,契丹軍陷平州、營州(今唐山、錦州地區),旋退,越三年乘燕國之亡遂據而有之。

楊信據河曲地區自為堡砦以御契丹。河曲古名火山,故人稱之為“火山刺史”、“火山節度使”或“火山王”。

折嗣倫死,子折從遠領府州副使。此后折氏即世有府州之地。

917年(后梁貞明三年)

劉隱弟劉巖據兩廣稱皇帝,建國曰“大越”,尋改稱“漢”,史謂之南漢。

上年,契丹大酋長耶律阿巴堅稱皇帝,史稱其國曰契丹,或曰遼。至此,乘梁將盧文進之叛,大掠幽、薊、涿、易諸州。

折從遠廿六歲,生子德扆。德扆即折太君父。

923年(后梁龍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

四月,李存勖稱帝于太原,國號曰唐,史稱后唐,改天佑二十年為同光元年。十月滅梁,遷都大梁(開封)。梁自朱溫建國,凡三帝,十六年。

契丹乘梁唐大戰,進掠河北,吐谷渾部亦掠朔方。

楊信在火山與吐谷渾部作戰。

折從遠卅二歲,明年升府州刺史。子德扆七歲。

930年(后唐長興元年)

契丹滅渤海國,耶律阿巴堅使太子耶律兀欲領之,稱東丹國主。阿巴堅卒,次子德光奪帝位,與兀欲相戰。至此,兀欲敗,奔降于唐。

楊信守火山地區,無所統屬。

折從遠加檢校工部尚書,子德扆十四歲。

932年(后唐長興三年)

先是,公元925年唐將軍郭崇韜滅前蜀,以孟知祥、董璋分任兩川節度使。至是,孟氏并董氏,全有巴、蜀、漢中、秦川(渭水上游)。

石敬瑭為后唐太原留守兼河東節度使、大同軍蕃漢馬步軍都總管。蔚州刺史張彥超叛結契丹,契丹軍乘勢掠山西,黨項等族也劫云中、朔方。

楊信據火山抵御黨項,生子曰崇貴,是即楊業。

折從遠四十一歲,折德扆十六歲,父子守府州與黨項族作戰。

934年(后唐清泰元年)

閏正月,孟知祥稱帝于四川,國號蜀,史稱“后蜀”,卒,子孟昶繼。

后唐潞王李從珂廢唐帝李從厚,自為皇帝,石敬瑭據太原叛從珂,大戰。

契丹乘李、石混戰,入掠云中。

楊信在火山與契丹侵略軍作戰。子楊業三歲。

折從遠四十三歲。折德扆十八歲,生折太君。

播州楊氏附后蜀孟氏,與附近苗彝諸族作戰。

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后晉天福元年)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十一月護送石氏入洛陽,殺李從珂,滅唐。后唐自李存勖稱帝,凡四帝,十四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地賄契丹,契丹乘勢欲并取朔方、河北、河東諸邊州,諸州皆拒守。

楊信率部曲與契丹大戰晉西北,擴地至于石州(離石)。長子楊業五歲,次子崇訓約生于此時。

折從遠四十五歲,據州自立,不附后晉,與契丹侵略軍作戰。折德扆廿歲,女者太君三歲,生子御勛。

937年(后晉天福二年)

楊行密(時號吳王)部將徐溫養子徐知誥(李昪),代楊行密子楊渭為吳國主,建號稱皇帝,改國號曰唐,是為“南唐”。

黨項、突厥、吐谷渾諸族大酋長拓拔彥超乘石晉棄地,進據麟州等地。

折從遠與楊信結為同盟,共御拓拔彥超。楊信遂自河曲渡河西上,奪取麟州(今神木),自為州主。是年,楊業六歲,崇訓二歲,折德扆廿一歲,折太君四歲,折太君同母弟折御勛一歲。

944年(后晉開運元年)

契丹攻晉。先是石敬瑭死,侄石重貴繼位,告哀于契丹主,稱孫不稱臣。契丹主欲并中原自為中朝之帝,遂以此為借口,問罪興師。晉廷下令所在抵抗。

楊信、折從遠乘勢北攻契丹,取豐州。晉廷委楊信為麟州刺史,折從遠檢校太保,領府州團練使及契丹西南面馬步軍都虞侯。是年,楊業十三歲,崇訓九歲,折太君十一歲,折御勛八歲。

945年(后晉開運二年)

契丹南侵至鄴,晉大發兵反擊,敗之于望都。

楊信與折從遠、折德扆父子北破勝州,東破朔州。晉廷加折從遠振武軍(勝州)節度使、安北都護,任折德扆為府州兵馬都校。是年,楊業十四歲,隨父作戰于朔方,崇訓十歲,折太君十二歲,折御勛十歲。

947年(后晉開運四年,后漢天福十二年)

契丹陷洛陽,俘石重貴,廢之,其帝耶律德光自為中朝皇帝,因懼為中原軍民所滅,尋復北歸,道死于欒城殺狐林。

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號召所在誅殺契丹人,六月入洛陽,自為皇帝,改國號曰漢,是為后漢,仍用后晉天福年號。后晉王朝歷二帝十一年亡。

楊信四十余歲,繼為后漢麟州刺史,兼領豐州。楊業十六歲,崇訓十二歲。

折從遠避劉知遠諱,改名從阮,漢置永安軍于府州,即委之為節度使兼領振武軍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光祿大夫。折德扆加汾州團練使。

949年(后漢乾佑二年)

南唐滅閩王國,置清源軍于泉州,留從效為節度使。此后未久留氏部將遂據地自立。

契丹侵河北。

楊信守麟州。楊業十八歲,與府州折太君結為夫妻。

折從阮入朝,轉威勝軍(鄧州)節度使,子折德扆以團練使主府州,年卅三。

950年(后漢乾佑三年)

劉知遠死,劉承佑繼位,為大將郭威所殺,而立劉知遠弟劉崇之子赟,尋又殺子。后漢歷三主四年而亡。

是年,契丹劫內丘、饒陽。

楊信在麟州。楊業十九歲,折太君十七。

折從阮鎮鄧州,折德扆守府州

951年(后周廣順元年,北漢乾佑四年)

正月,郭威自稱皇帝,改國號曰周,是為后周。

劉崇時為太原留守兼河東節度使,忿郭威亡漢,遂據太原稱帝,國號仍稱漢,是為北漢,仍用后漢乾佑年號。

是歲,遼皇族內亂,相殺,耶律德光子耶律璟立與北漢聯兵攻周。

十一月,南唐滅楚。楚自馬殷建國,共歷六主廿八年。

楊信之麟州屬漢河東,故繼續附于北漢。楊業廿歲(入廿而不足廿周歲沒,故曰“弱冠”)被召入太原為保衛指揮使,折太君相與偕行。楊崇訓避漢主劉崇諱,改名重訓。

折從阮事周,自鄧州改鎮滑州,又改陜州。折德扆以父故,背劉崇歸周。

952年(后周廣順二年,北漢乾佑五年)

正月,北漢攻府州,契丹劫冀州。

南唐將軍周保權守楚地,據地自立,建國曰武平。

楊信卒,年約六十至七十間。先是,上年之下半年麟州為群羌所圍,為求援于夏、府等州,楊信舉州臣周,與楊業分屬兩國,故其州事不得由長子楊業襲領而由次子重訓承嗣。重訓是年十七歲。圍解,因兄楊業在漢,又附漢而背周。

折從阮移鎮邠寧為靖難軍節度使。折德扆敗北漢軍于城下,乘勢渡河下嵐州,以功升永安軍節度使。子折御勛十六歲。

953年(后周廣順三年,北漢乾佑六年)

契丹略河北,焚樂壽。

北漢軍攻府州,折德扆擊敗之。

楊業事北,劉崇賜以宗姓,是為劉繼業,年廿二。

954年(后周顯德元年,北漢乾佑七年)

后周郭威死,正月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周世宗。世宗雄才大略,二月自統大軍敗遼漢聯軍于高平,殲其數萬眾,乘勝入北漢,下忻代,圍太原,幾覆漢王國。五月,以久雨,班師。

劉崇上年十一月死,子承鈞繼位,仍用乾佑年號。

遼人乘劉崇之喪,圖掠漢邊。楊業受命北屯代州以備。

折德扆與柴榮會師太原城下,柴榮嘉其忠勤,再建永安軍于府州,任之為節度使。時,從阮鎮邠寧,父子同是節度,“時人榮之”。

955年(后周顯德二年,北漢乾佑八年)

周軍攻蜀,取秦、鳳、成、階四州。

楊業在北漢驍勇善戰,所向克捷,國人號曰楊無敵。楊重訓在麟州,生子光扆。

折從阮卒,年六十四,贈中書令。折德扆卅九歲,鎮永安軍,子御勛十八歲,為府州軍官。

957年(后周顯德四年,北漢天會元年)

楊重訓年廿一,背漢附周,避周太子宗訓諱,改名重勛。柴榮嘉其來歸,升之為麟州防御使,命其世襲府州軍政。子光扆三歲。

958年(后周顯德五年,北漢天會二年)

后周敗南唐,取江淮間十四州,唐主求和,去帝號,稱臣。

契丹擾河北,取束城,為周軍所逐。

周軍攻北漢,取建德軍(晉州)。

楊業廿七,在代州防遼。北漢移建雄軍于代州,即任業為節度使。是年,子延昭生。

楊重勛守麟州,并有豐州,年卅三,子光扆四歲。

折德扆入朝,以弟德愿主州事,敗北漢軍于沙谷砦。德愿,折太軍叔父,是年生子御卿。御勛廿一歲。

959年(后周顯德六年,北漢天會三年)

柴榮北伐契丹,旬月間收復關南瀛、莫兩州及乾寧軍、淤口關、益津關、瓦橋關,渡易水再取易、涿兩州,軍抵固安,以病,回師。尋死于開封。子宗訓方七歲,由符太后執政。

楊業廿八歲,在代州防遼。延昭二歲。

楊重勛守麟州,御黨項、契丹,時年廿四,子光扆五歲。

折德扆歸鎮府州,年四十三,子御勛廿三,侄御卿二歲。

960年(北宋建隆元年,北漢天會四年)

后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兵變篡周,自為皇帝,改國號曰宋,是為宋太祖,后周凡三世十年亡。“五代”至此結束,共歷梁、唐、晉、漢、周五朝,五十三年。

昭義軍節度使例筠,據澤、潞諸州,結北漢拒宋,趙匡胤攻滅之,乘勢逐漢軍圍太原,不克,回師。

是年契丹宗室耶律壽運、耶律善隱謀反,以故不暇南侵。

楊業廿九歲,在北漢,御宋軍,戰于太原地區。子延昭三歲。

楊重勛扆廿五歲,事宋,仍領麟州防御使。子光扆六歲。

折德扆敗北漢軍于州境,以功加檢校太師。

962年(宋建隆二年,北漢天會六年)

北漢攻宋至上黨地區,敗歸。

楊業歸代州,年卅一,延昭五歲。

楊重勛敗北漢軍于州北,時年廿七,子光扆八歲。

963年(宋乾德元年,北漢天會七年)

宋將曹彬征湖北,二月降高氏,亡南平國。乘勢進至湖南,滅武平國。

宋發兵攻北漢平樂(今昔陽一帶),大敗遼漢聯軍于遼州(今左權)。

楊業在代州備遼,卅二歲,延昭六歲。

楊重勛、折德扆率州軍策應宋兵攻略河東,取石州(今離石),擒漢將楊璘。

964年(宋乾德二年,北漢天會八年)

宋軍敗遼漢聯軍數萬于遼州,克其城。

折德扆卒,年四十八,追贈侍中。子永安軍衙內都指揮使折御勛繼領府州,為團練使,時年廿八。御勛從弟御卿七歲。

965年(宋乾德三年,北漢天會九年)

曹彬滅后蜀,孟昶降。宋拓境西至岷、洮、蘭州、大渡河。

楊業卅四歲,加侍衛親軍都虞侯。延昭八歲,隨父,習軍旅事。

播州楊實歸宋,宋仍允其世領州政。實,貴遷養父楊昭之父。

967年(宋乾德五年,北漢天會十一年)

宋置建寧軍于麟州,以楊重勛為節度留后。重勛時年卅二歲,子光扆十三歲。

968年(宋開寶元年,北漢天會十二年)

北漢主劉鈞死,養子繼恩嗣位。八月,宋軍乘喪伐之。九月,繼恩為部下所殺,弟繼元立,以宋軍入境,求援于契丹。宋圍太原,不克,歸;遼軍劫北漢。

楊業與宋軍戰于榆次及太原城郊。子延昭十一歲。

楊重勛守建寧軍,統兵入河東與宋軍聯合作戰。

969年(宋開寶二年,北漢天會十三年)

宋太祖親征北漢,圍太原,敗遼援軍于陽曲,尋退回,漢軍乘勢反攻,奪宋輜重。

遼穆宗為臣下所殺,世子耶律賢立,是為景宗。景宗不任政事,由妃子肖綽專決,其將于魯古等南下降宋。

楊業與宋軍戰于祁州,部將陳廷山叛,退歸太原城,建策襲擊遼援軍,籍地歸宋,漢主不納。時年卅八,子延昭十二歲。

楊重勛與折御勛各率所部兵入山西作戰,至太原城下。太祖嘉其忠勞,授重勛為建寧軍節度使,御勛為永安軍節度留后。時重勛卅四,御勛卅二。

971年(宋開寶四年,北漢天會十五年)

潘美總軍攻南漢,俘劉鋹,南漢亡。安南土官丁部領篡代靜海軍節度使后,至此亦附宋,為外藩。

楊業歸屯代州備遼。

972年((宋開寶五年,北漢天會十六年)

北漢攻宋邊。契丹與宋修好,劫北漢,為楊業所敗。時延昭已十五歲,隨軍作戰。

楊重勛移鎮保靖軍(皖北符離集),子楊光扆十八歲繼主府州軍政。

折御勛敗北漢軍于州境,年卅五,從弟御卿十五歲。

975年(宋開寶八年,北漢廣運二年)

宋滅南唐。吳越、閩地皆稱藩,江南悉平。

楊重勛卒于保靖軍任所,年四十。子楊光扆仍領麟州,時年二十一。

976年(宋太平興國元年,北漢廣運三年)

八月,趙匡胤派兵伐太原,十月死。趙光義代有其國,是為宋太宗,改元太平興國,下令班師。

楊業追擊宋軍于洪洞。是年,楊業四十五,折太君四十三。子延昭十九,守代州邊塞。

楊光扆在麟州,年二十二。

折御勛徙泰寧軍節度使,年三十九,從弟御卿守府州,時年十九。

977年(宋太平興國二年,北漢廣運四年)

楊業歸屯代州建雄州,年四十六。

楊光扆屯麟州,年二十三。

折御勛卒于泰寧軍任所,年四十,贈官侍中。御勛與折太君皆為折德扆妻路氏所生。

978年(宋太平興國三年,北漢廣運五年)

定難軍節度使李克睿死,李繼筠繼位。李氏之先拓跋思恭,唐末以鎮壓黃巢軍功,受封定難軍節度使,世襲夏州(今橫山),受唐宗姓,故其子孫姓李氏。李彝殷時,歷事梁、唐、漢、周,克睿即其子,而繼筠其孫也,皆臣宋。

折御卿二十一,生子惟昌。惟昌,折太君從侄也。

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北漢廣運六年)

正月,宋太宗發兵北漢,三月敗遼援軍數萬于白馬嶺,四月圍太原。五月北漢主劉繼元納降。北漢起自劉崇,共歷四主二十九年。至是宋遂削平中原。

六月,宋太宗以滅漢之師北伐契丹,七月敗于幽州城下,八月班師。

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死,弟繼捧立,另弟繼遷不服,逃入地斤澤,糾集黨項部落自雄。

楊業隨北漢主降宋,受領軍大將軍。太宗復其姓,止名業,是為楊業。隨太宗伐幽州,以忠勞受鄭州防御使,尋兼判代州,任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入山西屯守。時年四十八,妻折氏四十六。

楊延昭隨北漢主降宋,受供奉官,為武陽峪都巡檢,副楊業守代州,時年二十二。

折御卿二十二歲,以兵助宋攻太原,拔嵐、憲(今靜樂)、隆(在祁縣境)三州及岢嵐軍,以功遷府州刺使。子惟昌二歲。

楊光扆以伯父楊業在漢,未得出師攻太原,時年二十五。

980年(天平興國五年)

契丹乘宋之敗,其皇帝耶律賢自統大軍十五萬犯雁門,楊業以所部數百騎敗之于雁門峽谷,此后,契丹望見楊業旌旗即奔遁。以功遷云州觀察使,仍判鄭、代二州。時年四十九。楊延昭二十三,隨父守代州。

楊光扆守麟州,年二十六,生子楊琪。

982年(天平興國七年)

契丹三道侵宋:東路攻滿城,西路攻振武軍,中路攻雁門。

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獻所領銀(今子川)、綏(今綏德)、夏(今橫山)、宥(今定邊)四州于宋廷。

遼景宗耶律賢死,子耶律隆緒立,是為圣宗,母肖綽專國政,是即中國歷史上著名之肖太后。

楊業敗契丹軍于雁門,乘勢入代北,破壘三十六,獲眾萬余人,時年五十一。子延昭二十五歲,隨父作戰。

折御卿破遼軍萬余人于新澤砦,擒酋長百余。時年二十五。

楊光扆破遼軍數千于豐州,與折御卿聯兵逐北至河套而還。

986年(雍熙三年)

宋軍聯高麗王國五路伐遼。

楊業與潘美統山西宋軍連拔云、應該、寰、朔、蔚、飛狐六軍州。旋為潘美所賣,陷歿朔州陳家谷狼牙村。折太君上書訴,朝廷削潘美三秩,追贈楊業中書令、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業死時五十五歲。

楊延昭北征時為前鋒,以功及父死邊事,遷崇儀副使。時年二十九。弟延玉隨父戰死于陳家谷,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彬皆補官供奉、殿直。

楊光扆前此一年卒于任所,年三十一。子楊琪是年七歲,年幼不足任事,往依從叔父延昭。此后,楊氏遂不專麟州之土。

折御卿錄前后功遷府州團練使,年二十九。子惟昌九歲。

987年(雍熙四年)

契丹大舉攻宋,破宋軍數萬于河間,西路入忻、代,潘美不敢戰,遼軍大掠后出境。

李繼遷策應遼軍,率黨項之眾陷銀州,自稱夏王。折御卿領本州兵與戰。

楊延昭加崇儀使出知景州。楊琪八歲。

991年(淳化二年)

宋廷命折御卿等討李繼遷,繼遷敗降,改賜姓名曰趙保忠。仍令世襲夏州。御卿以功加府州防御使,時年三十二,子惟昌十三歲。

楊延昭改知定遠軍以護山東,時年三十三。楊琪十一歲。

993年(淳化四年)

王小波以均富貴相號召,起義于四川青城,尋戰死,部將李順統眾下蜀中諸州縣,宋廷大震。是時江、淮、浙、陜連年兇歉,民多流亡。

李繼遷叛,劫環、慶諸州。折御卿以本州兵討之,遷永安軍觀察使。時年三十六,子惟昌十六歲。

楊延昭出任淮南路都巡檢使,時年三十六,從侄楊琪十四歲。

994年(淳化五年)

農民軍李順克成都,稱蜀王。宋發大兵攻之,順戰死,余部轉戰川陜,不久亦敗。

折御卿統軍敗李繼遷,盡取其地。繼遷遠遁。

高麗國王約宋夾擊契丹,宋不從。高麗抗契丹不勝,此后即轉臣契丹國。

楊延昭三十七歲,在淮南。楊琪十五歲,補三班奉職。

折御卿以征李繼遷有功,遷永安軍節度使,兼領麟府路兵馬總管、銀夏綏府四州都巡檢使,總西北邊事。是年三十七歲,子惟昌十七。

995年(至道元年)

契丹攻府州。正月,折御卿大敗其大將韓威德數萬眾于子河岔,殺德威子及部眾五千余人。十二月,韓德威復來犯,御卿抱病統軍出戰,德威不敢進。御卿以疾卒于軍,年卅八,贈官侍中,子洛苑使折惟正掌州事。

播州楊昭入貢宋廷。昭,楊實之子。

997年(至道三年)

李繼遷攻靈州,敗,謝罪。宋以銀、夏、綏、宥、靜五州地予之,許為藩國。繼遷由是遂強。

是年,宋太宗死,兒子趙恒繼位,是為真宗。

楊延昭年四十,戌淮南。

折惟正有狂易病,解州事,以弟惟昌主軍政,并領麟府路巡檢使。時,惟昌廿歲。

999年(咸平二年)

契丹集兵于幽州,七月,宋廷增兵河北備之。九月,肖太后及契丹皇帝耶律隆緒率十萬眾南侵,至于深、冀、邢、洺間。

李繼遷乘勢亦侵宋麟州、府州。

楊延昭調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守遂城、梁門、保州。九月廿日大敗遼軍于遂城下。時年四十二。

折惟昌與弟折惟信,從叔海超擊李繼遷于麟州松花砦,眾寡不敵,為所敗,惟昌受傷,惟信及海超陣亡。九月再與李氏戰,擊走之。十一月率軍入河套契丹境,拔黃太耐砦。以功升富州刺使,領府州。時年廿二。

三十一章 驟雨四十三章 慶功二十七章 亂局第六章 閑差三十四章 拓跋三十八章 追奔第十八章 誤解三十一章 燒殺二十一章 報怨六十章 巡城四十八章 常州二十五章 薪火古代中國瓷器如何賺全世界的錢三十八章 借道第九章 敢重任第九章 宮變第三章 亂離人二十五章 恩義五十九章 信仰三十五章 降將第三章 送禮三十五章 拔刀三十二章 上元三十六章 內應外篇:上三軍之承影袍澤 教戎軍十六章 女史邀性格鮮明的南唐群臣三十一章 胡漢五十二章 野戰二十九章 連橫二十三章 國策二十五章 意氣第一章 西行三十六章 聯姻四十一章 奪氣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八章 堅守二十一章 藤甲兵第二章 北風惡第六章 陪審四十一章 潛伏三十五章 遼漢第一章 大國第十章 私學第四章 競土十一章 商賈三十一章 燒殺古代商路的財富第十章 臨機四十三章 安西九十三章 遇襲第二章 華夏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三章 背水八十七章 邊軍四十一章 朔鎮十八章 震怒二十九章 過年二十八章 地運二十二章 天時四十三章 安西二十三章 歸義六十五章 復仇二十七章 賣刀二十二章 必勝遏住需求的文明第四章 進酒二十一章 王佐九十三章 遇襲昏君乎明君乎 ——孟昶形象問題的史源學思考三十章 鐵蹄七十六章 斬姬二十九章 危局六十一章 試膽二十四章 潰圍第九章 陸權第四章 進酒第十六章 雍熙八十八章 雨中十三章 風燭六十一章 試膽二十四章 冷暖十八章 降俘六十三章 折現七十章 倉惶九十一章 交易二十五章 退將八十六章 節鎮六十六章 太祖三十六章 聯姻三十九章 牧軍十八章 震怒第二章 華夏第一章 嵐州第六章 善若水三十四章 迫和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第十二章 示警三十五章 血統二 煮酒閑話
三十一章 驟雨四十三章 慶功二十七章 亂局第六章 閑差三十四章 拓跋三十八章 追奔第十八章 誤解三十一章 燒殺二十一章 報怨六十章 巡城四十八章 常州二十五章 薪火古代中國瓷器如何賺全世界的錢三十八章 借道第九章 敢重任第九章 宮變第三章 亂離人二十五章 恩義五十九章 信仰三十五章 降將第三章 送禮三十五章 拔刀三十二章 上元三十六章 內應外篇:上三軍之承影袍澤 教戎軍十六章 女史邀性格鮮明的南唐群臣三十一章 胡漢五十二章 野戰二十九章 連橫二十三章 國策二十五章 意氣第一章 西行三十六章 聯姻四十一章 奪氣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八章 堅守二十一章 藤甲兵第二章 北風惡第六章 陪審四十一章 潛伏三十五章 遼漢第一章 大國第十章 私學第四章 競土十一章 商賈三十一章 燒殺古代商路的財富第十章 臨機四十三章 安西九十三章 遇襲第二章 華夏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三章 背水八十七章 邊軍四十一章 朔鎮十八章 震怒二十九章 過年二十八章 地運二十二章 天時四十三章 安西二十三章 歸義六十五章 復仇二十七章 賣刀二十二章 必勝遏住需求的文明第四章 進酒二十一章 王佐九十三章 遇襲昏君乎明君乎 ——孟昶形象問題的史源學思考三十章 鐵蹄七十六章 斬姬二十九章 危局六十一章 試膽二十四章 潰圍第九章 陸權第四章 進酒第十六章 雍熙八十八章 雨中十三章 風燭六十一章 試膽二十四章 冷暖十八章 降俘六十三章 折現七十章 倉惶九十一章 交易二十五章 退將八十六章 節鎮六十六章 太祖三十六章 聯姻三十九章 牧軍十八章 震怒第二章 華夏第一章 嵐州第六章 善若水三十四章 迫和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第十二章 示警三十五章 血統二 煮酒閑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佳木斯市| 莒南县| 云霄县| 遵义县| 闵行区| 安阳县| 连山| 宝应县| 大姚县| 金秀| 鹿泉市| 东乡族自治县| 苍梧县| 永新县| 象州县| 普安县| 筠连县| 织金县| 灵川县| 中山市| 桂平市| 鹤峰县| 宁陵县| 涡阳县| 康保县| 洛隆县| 乌兰浩特市| 鄂托克旗| 遵化市| 合江县| 淄博市| 澳门| 元江| 永修县| 鸡西市| 苏尼特左旗| 蓬溪县| 武城县| 城市|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