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南門外十里,有一座亭子,號稱十里長亭,基本上天下所有的城池外都有這么一個亭子。
它的作用不是給行人歇腳用的,而是用來送別或者迎駕。一般能有這種待遇的基本上都是身份尊貴之人。
而今天,這十里長亭外就有一群衣著光鮮的人在此等候,其中為首是一名身材高大,身著魚鱗葉齊腰明甲,腰懸寶劍的武將,他旁邊則站著一名身穿大紅文官常服,胸前的補子上繡著一只孔雀的的文官。
此二人武將為大同總兵李永年,文官為大同知府牧佐。他們身后跟著的一群人自然就是大同城的文武官員了。
在官員們最后面則是大同城有頭有臉的士紳,今日也是人人盛裝,都扯著脖子向南邊過來的官道上瞅著。
官道兩側則站著兩列挺胸凸肚的士兵,只是這些士兵們的戰袍盔甲跟這些達官貴人們的盛裝比起來,簡直跟叫花子也差不了多少。
不同于官員士紳們臉上的期盼,忐忑等各種神情,這些士兵們臉上的神色則是麻木的。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絲毫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地方。
這么多人在這里等待的就是如今大明威名赫赫的兵部尚書袁崇煥。早有消息傳出,說袁崇煥要親自到大同督師,來對滿清發起反擊,以圖收復遼東。
如今消息已經確認,圣旨已經頒布,所以這些人掐著日子在這里等待這位袁尚書,袁督師,都期望能給這位頂頭上司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這位袁大人之所以名聲在外,不是因為他高居兵部尚書,而是因為他一手主持了鎮壓剿滅流賊的戰事,采用了一招十面包圍,指揮各路大軍收網將天下最大的兩支流賊隊伍——李自成和張獻忠給圍在了商洛山谷之中,只等他們彈盡糧絕,然后一舉殲滅。
要知道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支流寇實力非常的強大,流竄天下,攻城略地,多少州縣府城都被他們攻破了,就連當朝皇帝的祖陵都被李自成給掃蕩一空,皇帝的叔叔堂兄弟之類的王爺沒有少被流賊俘虜或者殺死的。
因此,天下官員幾乎無人不談賊色變。
朝廷的各路圍剿大軍在流賊的狂猛攻勢之下紛紛敗退,潰不成軍,以至于流賊更加的肆無忌憚,甚至喊出了要到京城將皇帝拉下馬的口號。
大明皇帝震怒不已,想要再派大軍剿滅流賊,但是卻無人可用。朝廷上各路官員一聽說要去打流賊,一個個都往后躲,氣得皇帝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板子,但是依然沒有一個為帥之人。
就在皇帝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封奏章從江南遞了上來,上表的是江南一個小小的知府袁崇煥,自請帶兵剿滅賊寇,并且愿意立下軍令狀,如果不成,則甘愿掉腦袋。
消息傳出,朝野一片嘩然,基本上全都是譏諷嘲笑的聲音。那么多宿將大臣都搞不定的事情,你一個小小知府竟然敢口出狂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皇帝卻猶如落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派人把袁崇煥招到京城來,跟他細談了一天一夜,次日就下旨擢升袁崇煥為兵部左侍郎,署理尚書事,也就是成了朝廷六部之一的兵部的實際一把手。
并且皇帝還賜他飛魚服,并且授予他調集各省軍隊,挑選將領的巨大權利,全權負責剿滅流賊事宜。
這個消息更是讓朝野震驚,因為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幾個人知道袁崇煥這個名字,最多是吏部和兵部的人對他有點印象,就是這位仁兄在當知府期間有一個很特別的愛好,就是去剿滅山賊。當了三年知府,他管轄的境內各路強盜土匪都被他基本上剿滅的差不多了,就是沒死的也都跑到別的府城去了。
因此這些綠林人士給袁大人起了個外號叫袁蠻子,意思是這人太彪悍惹不起。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這位仁兄好像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事跡。
所以,圣旨一下之后,很多人都是大搖其頭,等著看袁崇煥的笑話,等著看他掉腦袋,等著皇帝陛下的顏面無存。
我們這么多大佬都沒辦法的事情,能讓你一個小小知府給辦成了?
但是袁崇煥這個人確實有一股子軸勁,認準的事情非得給他辦成了不可。他不管別人如何嘲諷笑話奚落,就當沒聽見一樣,天天黑著一張臉四處調兵遣將,從各省選拔了不少他看上的將領,比如說孫承宗,洪承疇,曹變蛟,左良玉等人,然后一方面讓相關各省籌集糧草軍餉,一方面帶著這些將官總兵們研究如何破敵。
最后就研究出來一個十面包圍的戰略,簡單來說就跟圍獵一樣,十路大軍從各個方面把流賊往中間驅趕,最終趕進官兵選好的戰場之中,然后來一個甕中捉鱉。
沒人相信他能干成這件事,因為之前流賊的強橫已經把很多官員給嚇破了膽子,更不用說一個二愣子袁崇煥帶著一群二愣子將領就能把這事給干成了。
但是,事實很快就讓所有等著看笑話等著看袁崇煥掉腦袋的人大吃一驚,臉被打的啪啪響。
不到半年時間,袁崇煥還真就把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支賊軍給逼入了商洛山谷之中了,流賊傷亡慘重,現在就剩下茍延殘喘的份了。
半年之前,流賊勢大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要變天了,開始三心二意的給自己尋找后路了。結果沒想到才半年不到,這情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很多人始料不及,因此對于袁崇煥這個蠻子一下子是刮目相看。
皇帝陛下更是龍顏大悅,直接把兵部尚書的帽子給了袁崇煥,并且還加封他為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雖然在內閣之中是排名最后的一位,但是這已經充分說明了皇帝陛下的信重,一時間袁崇煥成了朝堂之上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原本被人奚落嘲諷的小小知府如今一躍成了當朝最紅的朝廷大員,一時間袁崇煥之前門可羅雀的小院門前登時變得車水馬龍起來。
但是袁蠻子很快就讓大家領教到了他蠻子這個稱號的另一層意思。對于所有帶著禮物來拜訪他的人,一律閉門不見。
并且放出話來,如果要談公事,請去兵部簽押房。要談私事?不好意思,我袁蠻子跟朝堂諸公沒有任何私事可談。
百官吃了閉門羹,紛紛大罵袁崇煥袁蠻子,說他打定主意要做孤臣。
袁崇煥毫不在乎。
但是這種態度卻讓深受黨爭之苦的皇帝陛下大為滿意,對袁崇煥更加信任,并且向他開始咨詢遼東戰事。
正好此時,滿清又進攻大同,大同城派人向朝廷告急。
皇帝招來袁崇煥咨詢,結果袁崇煥又主動提出去大同督師,并且向皇帝陛下立下了五年平遼的軍令狀。
皇帝更是高興,直接加封袁崇煥文淵閣大學生銜,以兵部尚書一職督師大同,節制遼東文武,全權主持對清戰事。
就這樣,袁蠻子躊躇滿志的向遼東而來了。
大同文武官員們心思各異,文官們都有些怕袁崇煥,大家都聽說過他那個臭脾氣,本不想來但是卻不能不來。
武將們卻心中高興,他們更喜歡跟這樣直來直去的上司打交道。
就在眾人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時,一騎飛馬從管道上奔馳而來,馬上騎士高聲叫道:“來了,來了,袁督師來了。”
聽到騎士報信,大同眾文武都是精神一振,睜大眼睛向官道上看去。
只見片刻功夫后,官道上馬蹄沓沓,塵土飛揚,正在向這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