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和張志高按照老太太提示。出門即直接向東拐去。哪知自出老太太家疏籬笆,經過十來家都是鐵將軍把著門。向前就是小學校,再過去幾戶就是袁村隊的袁姓人家。黃石磯的袁家與饒家緊密聯繫,他們認爲極有必要了解這兒的袁姓。
考究袁氏來源,可遠溯至上古時代的嬀姓。據許慎《說文解字》列載,嬀姓爲上古八姓之一(姜、姬、嬀、姒、贏、吉、姚、雲),屬黃帝支系帝舜有虞氏後裔;帝舜爲顓頊後代,是軒轅黃帝的九世孫。
有虞氏聚居於燕山周圍的嬀水,轄有其地,遂以所居之地爲氏,就是嬀。嬀姓之顯則肇始於虞舜時期。舜之子商均在禹執政時被封於虞地(今河南虞城),商均之後爲虞思,虞思封於商(今陝西商縣)。
西周初,虞思的後裔遏父(又稱瘀父、閼父)繼承了先祖高超的製陶手藝,因獲得周人垂青,而擔任了周族的陶正官。周文王並將長女太姬許配給遏父之子嬀滿。
周武王滅商後,分封黃帝、唐堯、虞舜之後,以備三恪。嬀滿是舜的三十二代孫,受封於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州以北),奉帝舜之祀。嬀滿死後。周王室封賜諡號爲胡公,所以嬀滿又被稱爲胡公滿、陳公滿。胡、陳二姓由此始。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袁氏出自嬀姓。陳胡公滿生犀侯,犀侯生靖伯庚,靖伯庚生季子昏,季子昏生仲牛甫,仲牛甫生聖伯順,聖伯順生伯他父,伯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仲爾金父,仲爾金父生莊伯,莊伯生諸,其孫宣仲濤塗。濤塗以王父字爲氏。
唐人林寶在《元和姓纂》中稱:“嬀姓,舜胡公滿之後。以王父字爲氏,代爲上卿。字或作爰、轅,其實一也。”古時候,袁、爰、轅、援、榬、溒,六字相通,實爲六字一姓。
袁姓始於春秋時期陳國大夫濤塗。轅濤塗死後被賜諡號“宣”,所以後人又稱之爲轅宣仲。其後世居陽夏(今河南商水西南),濤塗生子選,選生子突,突生子雅,雅生頗。轅頗之孫轅告於秦末帶領族人遷到河、洛一帶。轅告最小的兒子袁政規定本族人取“袁”爲姓,此後逐漸得到認同與繼承。至此,一姓六字的現象,終於在秦漢之際劃上了休止符。
高良和張志高經過小學校。只見有一個年級的小學生正在操場上體育課。他兩與張老師打個招呼,不想也不能打擾學生上課,就又徑直從學生堆裡cha過去。
又過了兩戶人家,前面有條寬巷斜cha向東北。他們兩個信步走進去,拐了兩拐來到一戶稍大的人家場院,正要找人聞訊,卻聽院內走來一個四十左右穿中山裝的男人招呼道:
“二位是找人嗎”
………
“哦,我是這家的主人,剛從單位回家”中年男人解釋道。
“你好!我們是來修建閘口的技術員,沒事隨便走走”高良道。
“哎呀,貴客!快請進,坐會兒喝口水。”
中年男人話未說完就打開門,非常熱情地將他們兩個讓進屋,讓座,沏茶。只見他上穿藍色中山裝,下穿黑色褲子,一米七以上的個頭,身材頗爲壯實;國字臉、半禿頂,一臉和藹,透出一股儒雅之氣。乘著主人忙乎的檔口,張志高問道:
“你也是工作人員吧。在哪裡上班呀?”
“醫生,醫生。呵呵呵。在利安公社醫院做中醫。”
“喲,失敬失敬。”張志高很是真誠地說。
互相寒暄之後,各自又互通姓名和工作單位。原來中年男醫生就是姓袁,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小隨父親學習醫道,醫術頗可稱讚,故而在五十年代初期即被“公家”招收。
說起治病救人,袁醫生自然可以滔滔不絕,可惜這並不是兩位年輕人現在最想聽的。不過,雖然急躁但還不至於失禮節。勉強附和了會兒,高良終於忍不住cha話道:
“中醫講究人的養生之道,袁醫師出身於中醫世家,生長於黃石磯,想必這兒憑藉山水之秀,壽星老一定不少?”
“呵呵呵。我也是初窺醫道,哪裡談得上‘醫師’之稱呀。至於養生長壽之道,雖是醫生也不能掌控的,主要應在一個‘養’字。淡泊平和、抱良從善,勞而不傷、不飢不脹,可以頤養天年。
你問黃石磯的老壽星,這麼和你說吧,六十歲不算真老人,七十歲以上才稱老爹;八十歲以上的,也比比皆是呀。”
“按你的說法,就是這兒的人都很講究養生了?”張志高問道。
“呵呵呵。也不是這個意思。人的高壽是多種因素起作用的,比如遺傳、心態、環境、處境等等,哪一樣不到都很難高壽啊。”
“這兒的環境和生活處境應該是好的,心態裝在肚子裡卻很難看出。至於遺傳一說,不知歷史上有過百歲老人麼?”張志高暗含挑釁地問。
“喲,你問這個呀。哈哈哈哈,這可不是什麼稀奇喲!”
高良和張志高聽如此一說,霎時一愣一愣地,一時間也不知袁醫生是真話還是調侃他們。百歲老人還不是稀奇,想不到他做醫生的也說天話。但畢竟是初次相識,又不好言辭過分,高良只得明裡後退暗裡譏刺地問道:
“這麼說,百歲老人不僅有,而且還不少了?那真是值得慶賀的事哦。”
“不,不,你理解錯了。”袁醫生聽出高良的“不良”,立即含笑擺手說:“我的意思並不是百歲老人很多,而是說歷史上這裡還有活到一百幾十歲的。”
“一百幾十歲?……”張志高已經不是發愣,而是異常吃驚了。
“那還得了!歷史上?什麼時候呀?”高良既驚詫又疑惑地問道。
“雖是幾百年前的事情,可也是千真萬確呢。”
據袁醫生說,那還是在明代前期,他們家有一代老祖宗,夫婦兩人都活到一百三十來歲。據傳說和他們的家譜記載,夫婦兩在洪武皇帝登基那年,曾搭救過一對遠來的落難夫妻。有說是因爲積了大德,上天給予嘉獎賜壽;有說是被救的落難夫妻。爲了報答救命之恩,也不知傳授了什麼長壽秘訣還是給了長壽靈藥,總之他們夫婦在救過那對夫妻後,又活了整整九十年。因爲在救人的那年,他們家那一代老祖宗,男的已經二十九歲,女的二十七歲,所以一個活了一百一十九歲,另一個活了一百一十七歲。更爲離奇的是,老夫婦兩個竟然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時間,異常清醒地交代過後事。才忽然安靜地無疾而終!
袁醫生後來還補了一句說,他們也很不理解,既然傳說朱洪武禍害了黃石磯,當時的居民就應該很受打擊;可不知怎麼的,他們那一對老祖宗竟然還能活一百多歲。興許是苦難練長壽吧。
“這麼說,那對被救的夫妻不就是神仙了嗎?他們後來到了哪兒,是不是活得更長呀?”高良仍含疑惑地問道。
“呵呵呵,這就不清楚了。”袁醫生眼神躲閃著說:“我們只管自己的老祖宗,哪裡還記得別人喲。呵呵呵。再說也是幾百年前的事,真事當做傳說,傳說的也就可能不是真的。不過,兩家的交情肯定是好的了。”
張志高仍然不甘心,還想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死纏爛打,見高良拉了他一把,知道他是提醒自己打住。心想也是,這個袁醫生如此精明,他既然不想多說,再問也是白費,便只好作罷告辭。
出門走了一段路,見袁醫生已經進屋,張志高便明知的埋怨高良說:
“正在節骨眼上呢,你攔我幹嘛!我就不信,做了好事還真能添福添壽,還說什麼夫婦兩個竟然是在同一時間去世的!”
“怎麼沒可能?按你的意思,我們那些匪夷所思的經歷都是假的了?”
“不是一碼事嘛。袁家的老祖宗是凡人不?是凡人就得接受凡人的正常生命規律。活過一百歲我相信,但是夫婦兩個一起活了一百二十多歲,那就令人懷疑了。更加難以置信的是,竟然在同時無疾而終,這就帶有很大的迷信色彩了!”
“你豬腦子啊,忘記要我們多聯想的話了?”高良捅了他一把說。
“聯想?……”
“真是昏頭了!他的老祖宗夫婦在洪武皇帝登基那年,搭救了一對遠來的落難夫妻,你這還沒明白?你將我們已經知道的,都串聯起來想。這兒饒姓的第一代祖宗是不是洪武登基那年來的?”
“對呀。那又怎樣?”
“他們兩夫妻是不是被袁姓人搭救的?”
“………是。有話快說,別拉稀似地!”
“僅男性祖宗就在黃石磯住了一百二十年以上,是不是?‘一飯永銘’牌是不是報恩的證據?再想想這袁醫生說的話。”
“……對呀!‘跩三江’老頭和他們的家譜上都說得明白,正好和這個醫生的話對上號了呀!”張志高興奮地一拍巴掌說。
“何止如此。遠來的落難夫妻,記住了。是‘遠來的’!”
“那又能說明什麼?”
“我相信,所有線索總會聯繫起來的。”
【……第七十八節??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