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3月21日海因里希邀請希姆萊和執掌黨衛軍安全部門的萊茵哈德.海德里希共進晚餐。希姆萊掌握著納粹黨的情報機構,海因里希則掌握軍事情報局,所謂同行是冤家,倆人的關系一直不是太好。所以希姆萊一開始有些猶豫,但最終他還是答應了海因里希的邀請。
晚餐是在 大街的中國餐館,在品嘗了扒肘子和德州扒雞之后三個人品著紅酒開始話入正題。海因里希問道“英國和美國在倫敦搞得這次針對中國的會議你們有什么想法?”
希姆萊顯然理解錯了,他說“海因里希,元首同意召回在中國的人員是明智的選擇。德國現在還不能和英美法所有國家對著干。日本人有強大的海軍,相比中國來說日本是一個更有實力的潛在盟友,不應該為了中國得罪日本。大家都知道你對中國很有感情,但為了德國,我們不能只靠感情作出判斷?!?
海因里希連忙搖頭“希姆萊先生,您理解錯了。對我來說德意志高于一切,我不會感情用事。我是想問您對這次會議反應出來的某些苗頭怎么看?比如說美國這次很高調,英國人卻對美國人對歐洲國家指手畫腳毫無怨言反而非常配合。還有美國和英國竟然競相向德國表示友好。這是為什么?”
希姆萊說“所有人都認為中國人手里的化學毒劑是來自德國。他們害怕毒氣戰所以想讓德國不再幫助中國人生產毒氣吧?”
海因里希又搖起了頭,說實在的他很看不起希姆萊。就這樣的素養你還搞情報?但是希姆萊在納粹黨里地位重要,他不能把心里的鄙視表現出來,只好耐心循循善誘的說“可是在日本人搞清楚毒氣是俄國人提供的之后英國一點兒都沒有對德國表現出冷淡你不覺得奇怪嗎?所以美國和英國的行為并非是由于中國人手中的毒氣,而是這次會議是美國和英國的勢力對比進一步發生改變后的一次交鋒?!?
希姆萊沒有說話卻示意海因里希繼續說下去。海因里希繼續說“中國和印度都是英國的重要財源,印度的地位更是無可替代。但是現在中國人反對侵略使英國人從中國的收入大為減少,印度的混亂還看不到停止的跡象。由于缺乏財源,英國財政大臣張伯倫提出由政府購買舊工廠和礦山使其倒閉為建立新工廠創造條件的政策估計要胎死腹中。如果英國不能更新工業設備,英國將在這次經濟危機過去后更加失去和美國競爭的能力,因為美國人把一半的機器賣給俄國了。人一旦感到自己的衰弱會對危險更加敏感,大概國家也是如此。美國這次號召控制化學武器實在是搶了英國的風頭,會議當中無論是對德國的態度還是對中國南方政府的援助都有這明顯的挖英國墻角的痕跡。我估計美國已經準備把手伸到歐洲和中國這兩個英國傳統勢力范圍,英國不會不看到這一點。為了抗衡美國的影響英國必然會有所應對,所以我們看到英國一直在對德國表達善意。即使從英國國力衰落后在歐洲大陸制衡法國的角度看英國也會扶植德國。所以我認為在繼續壓制德國的問題上法國已經成為孤家寡人,我準備建議元首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派國防軍進入萊茵蘭?!?
希姆萊臉色有些難看。如果是他希姆萊給元首提出這個建議那會很有助于他在黨內地位的提升。但是偏偏這個主意被海因里希提了出來,軍情局又壓了自己的情報部門一頭。這讓他心里很不舒服。
海因里希見識了納粹黨在長刀之夜表現出的無情,很不愿意和希姆萊這樣在納粹黨中炙手可熱的人物為敵。所以他很高興的欣賞著希姆萊精彩的臉色,知道希姆萊應該已經了解了自己在情報工作方面的強大,下面自己提出的建議希姆萊應該不會拒絕。
海因里希呷了一口紅酒接著說下去“總監先生(當時希姆萊是德國警察總監),如果國防軍能夠重新控制萊茵蘭將是帝國復興的象徵。帝國將從此走上復興的道路,法國已經無法再成為阻礙。德意志重量級的敵人只有英國、美國和俄國?!?
海德里希輕蔑的說“美國是一個腐朽的國家,他們也有資格作為德國的敵人嗎?”
海因里希說“不要大意海德里希。不要忘了上一次戰爭就是因為美國人在俄國退出戰爭的關鍵時刻加入了戰爭才改變了戰爭的結果。美國擁有無以倫比的地理優勢可以讓美國在最恰當的時候參與戰爭。美國工業的潛能使它可以改變戰爭的天平。這兩點決定了德國只要必須與英法或者俄國這樣的國家發生戰爭就必須時刻注意美國的動向。美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英國的衰落讓美國有了強大的擴張欲望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人把手伸向了歐洲?!?
海德里希和希姆萊都點頭表示同意,海因里希接著說“所以我有一個提議,軍情局以后會需要加強在美洲和亞洲的工作。這需要大量的人手,在歐洲的工作需要我們兩個機構加強合作才行。”
希姆萊聽了海因里希的提議議立刻明白這是海因里希在向自己示好,表示不會和希姆萊爭奪在歐洲大陸情報工作的主導權。希姆萊很喜歡海因里希這樣有眼色的人,所以他立刻說道“我認為這很有必要。這件事情應該向元首建議。對了,你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海因里希說“除了收集情報外軍情局還可以直接打擊英國和美國,讓它們自顧不暇,沒有精力來干涉德國的行動。英國是靠殖民地支撐強大的經濟,一旦殖民地出了問題英國不但搞不到錢還要去救火,就像現在印度一樣。英國在亞洲擁有最富饒的殖民地,如果以民族自決的武器讓這些殖民地謀求脫離英國的統治,英國將徹底失去成為大國的依據。至于美國就更有很多工作可作。我在中國待了一段時間,你知道日本人是怎么對付中國的嗎?中國有很多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軍閥,日本人就挑動各個民族相互斗爭,支持軍閥之間的戰爭使中國一直處于內亂之中。美國也有很多民族,更重要的是美國人都是移民,是為了尋求財富才到達美洲的,這樣的人群中更容易挑動內亂。而且我們可以促進美國人的孤立傾向和親德情緒,讓美國政府不敢輕言戰爭?!?
戈培爾說“我想元首對此會感興趣的?!?
兩人達成了妥協,后面的氣氛就真正的融洽起來。眼看戈培爾和海德里希要告辭的時候海因里希又引出一個話題“總監先生,最近有很多猶太人移居國外呀。”
戈培爾冷冷的說“這些劣等民族應該消滅,讓他們離開德國已經是德國的仁慈?!?
海因里希憂慮的說“這帶來一個問題。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科學家,他們一直在德國的國家和公司的研究機構從事研究或者在工廠里進行生產,隨著他們去別的國家德國的技術狀況會輕易的暴露在英法美這些國家面前,德國在技術上的優勢會完全喪失。這樣的前景不知道元首是否認識到了?”
海德里希說“那就消滅他們,不讓他們開口?!?
海因里希大搖其頭“這不好,雖然我相信你有辦法讓這些人合理的死亡。這里面有很多人在學術界享有聲譽,突然之間大批死亡會給帝國和元首的聲譽帶來危害。所以應該想一個更穩妥的解決辦法?!?
希姆萊問“你有什么辦法?”
海因里希說“只要不讓他們去將來有可能和德國為敵的國家就可以了。當然,他們去的地方要保證不能讓他們為將來可能和德國發生戰爭的國家工作。只要他們自愿的去這樣的國家,誰也說不出來什么。我想秘密警察有辦法讓他們自愿去那樣的國家。”
希姆萊和海德里希對視了一眼,海德里希問“有這樣的國家嗎?”
“當然有。中國的華北已經和英美法這些國家都發生了沖突,至少在近期我不認為他們之間會和解。那里的中國人對俄國的態度也很耐人尋味,雖然他們一直在和俄國進行貿易,但是對俄國的戒心卻非常明顯,兩國在蒙古和新疆的歸屬問題上一直暗中爭斗。所以讓你們要趕走的那些人到那里去吧,那些人必然會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系。而且……”海因里希意味深長的一笑“而且讓這些人去中國是中國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可以向中國人索要相應的報仇。以我對中國人的了解,他們會非??犊模瑫苯影彦X交給我們本人。”
納粹黨的領導們大都出身小資產階級,對于撈錢是出自本能的需要。海德里希還則罷了,希姆萊的眼睛立刻閃現出貪婪的光芒“如果這樣的話為什么不廢物利用一下呢?這是一個好主意。你估計中國人愿意付多少錢?”
海因里希說“中國人喜歡按質論價,如果是大學教授也許他們愿意付出與體重相等的黃金?!?
這下希姆萊的眼睛里全是黃金的顏色“那么好吧。如果中國人愿意作這個買賣我不介意把這些垃圾賣給他們。也許你最好先聽聽中國人的意思?”
雖然這事是姚松志和海因里希鼓搗出來的,但海因里希還是裝模作樣的同意先和姚松志接觸一下。希姆萊離開時還一個勁兒對海因里希說“和你在一起真高興?!本拖髢蓚€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樣。
到了6月份,已經有6名教授級的人物、幾十名猶太技術工人和他們的家庭在蓋世太保的
押送下到達中國新疆,希姆萊的銀行賬戶里也多了相當于二百公斤黃金的財富。希姆萊對這樁買賣非常滿意,表示可以一直進行下去。海因里希也因此成了希姆萊的朋友,在海因里希向希特勒提出派兵收回萊茵蘭之類建議的時候希姆萊都是立刻表示贊成。
在和希姆萊達成諒解之后海因里希開始接二連三的向希特勒提出建議,在6月份他又提醒希特勒考慮和意大利結盟的可能性。因為羅馬剛剛宣布在利比亞發現了巨大的油田。海因里希指出現代戰爭離不開石油,歐洲的石油卻并不豐富,象德國這樣既沒有本土油田又沒有殖民地的油田可以使用的國家必須找一個有石油的國家結盟。雖然墨索里尼出于雄心的緣故非常提防德國的崛起,但是兩個國家成為敵人的可能性也很小。希特勒對此深以為然。
墨索里尼可以說是志得意滿,中國和意大利聯合勘探隊探明了一個巨大的油田。這個油田不但儲量大而且品質好,含硫量低,蠟油產率高,最重要的是利比亞就在地中海邊上,不像中東的石油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成本自然要低很多。估計油田投產之后意大利會日進斗金。這可是墨索里尼了不起的政績,為此意大利報紙稱利比亞的油田是“領袖帶給人民的禮物”。不過凡事都有兩面,墨索里尼在興奮的同時也有些煩惱。那就是開發油田需要打井,需要建輸油管、需要建煉油廠、需要擴建港口,這都需要大筆的錢。這筆錢意大利也不是拿不出來,可是墨索里尼已經打算入侵埃塞俄比亞了,連軍隊都動員了,打仗也需要大把的軍費。在打仗的同時開發油田錢就不太夠。不過領袖是不會被幾個孔方兄難住的,油田可以晚點兒開發,可是一旦印度的動亂被平息英國在非洲的力量就可能恢復,要想再去搶地盤受到英國阻撓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很多。所以墨索里尼下定決心立刻進兵埃塞俄比亞。
于是1935年7月3日意大利軍隊發起入侵行動,歐洲震動。英國此時卻深陷印度的危急中,英國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相比意大利這個“胃口很大但卻滿嘴蛀牙”的家伙來說英國更應該小心野心勃勃的美國。而6月14日在印度孟買監獄中發生的謀殺尼赫魯等人的事件更是讓英國人驚出一身冷汗。
尼赫魯等國大黨領袖在印度的暴動開始后被英國人投入監獄。在6月14日獄警發現尼赫魯等人有中毒跡象,結果尼赫魯被搶救回來,但另外兩個人不治身亡。英國警察一調查就發現尼赫魯等人是被投毒,而投毒的正是一個監獄的小頭目。警察趕到此人的住處卻發現人已經被滅口,然后警察逮捕了幾個嫌疑人。其中有兩個美國人很可疑,但是由于沒有足夠的證據,警察們只得在美國外交官的壓力下釋放了這倆人。
但是隨后的事態發展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在這兩個人被看押在印度的時候美國的報紙、廣播和新出現的電視節目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有國會議員跳出來發表言論說英國人是抓美國頂缸想轉移矛盾,進一步痛斥英國的殖民政策是違背上帝旨意的暴行,說應該讓印度人進行民族自決。這可正是英國人最怕的。雖然這種言論在倆人被釋放后很快便銷聲匿跡,但是不能不加深英國人對美國的憂慮。丘吉爾就曾經問過一句話“難道美國人想把手伸進印度了?也許我們需要扎緊籬笆?!?
其實如果詳細調查一下兩個美國人就會發現他們的檔案已經進行了微小的改動,把德國裔改為愛爾蘭裔和英格蘭裔,而跳出來的議員正是德國裔。
這個世界注定在1935年發生一系列的混亂。比如日本特務田中隆吉搞到了確切情報說中國的化學武器是俄國給的。日本人為了證明“不是我無能,是敵人太狡猾”,所以把這個消息散布的滿世界都是。雖然俄國和中國華北政府一致否認,可列強都是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
出于蔑視中國的傳統,列強都不愿意相信中國能自己造出如此厲害的化學武器,那么俄國給中國化學武器就成了一個愿意被相信的理由。何況俄國給中國化學武器既可以直接抗衡日本,又可以警告日本“我有這種東西,你不要打我遠東地區的主意”。不過這下問題就來了。既然俄國擁有的先進的化學武器,那么是否會用在和紅色俄國不共戴天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身上呢?在遠東地區一旦沒有了日本的壓力,俄國是否可能全力突破歐洲或中東地區呢?這種猜想會讓很多人不寒而栗,比如張伯倫。張伯倫從這一年起一直在起勁兒的叫喊擴充軍備。張伯倫的理由也越來越充足了,因為8月28日兩萬德國國防軍開進了萊茵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