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津,軍營。
瓢三郎一頭細汗,和盆四郎拿著抹布拼命擦洗地板,連邊邊角角也沒遺漏。鍋太郎則帶著碗次郎、桶五郎在門口仔細刷洗竹蓆、木盆、陶盆等生活用具。
鍋太郎是副小旗,算是其餘四人的“上級”,一邊在門口拼命洗刷,一邊緊張地嘮叨:“快些,都快些,快到檢查時間了。”
盆四郎嘟囔了一聲,似乎在抱怨,但聲音很含糊,根本聽不清楚,同時哪怕在抱怨,手上也不由自主加快了速度。
瓢三郎沒吭聲,繼續努力擦洗地板,哪怕這地板比他以前伺候的主家的臉蛋都乾淨了,還是不敢放過任何邊邊角角,全都要再擦洗一遍,不然回頭受罰,誰也跑不掉。
好在這只是一間十人木屋,還沒什麼傢俱,又原本就很乾淨,五個人一起動手沒多久就整理完內務。
到這時,瓢三郎才鬆了一口氣,趕緊去洗了把臉,坐到地板上喘口氣。
鍋太郎還在四處檢查,嘴裡默唸著內務條例,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等又折騰了兩遍,終於才放了點心,轉頭又叮囑四名同伴先別亂走動,一切等檢查完再說。
盆四郎又忍不住嘟囔一聲,這次瓢三郎多少聽清點了,大概意思是“休息半天還不如不休息”之類屁話,不過他也沒接話,萬一被“白棍子”聽到,少不了又要挨兩下子。
桶五郎年紀較小,才十六七,一閒下來就想聊聊天,向鍋太郎搭話道:“太郎大哥,聽說今天就要發錢啦,領了錢你想幹點啥?”
“我要攢著,將來買塊地。”鍋太郎隨口答了一句,不過說起這話題倒是心情好轉,沒那麼緊張了。
桶五郎對買地不感興趣,又轉向碗次郎問道:“次郎哥,你呢?”
碗次郎隨口道:“攢著娶老婆唄!”
桶五郎對娶老婆同樣不感興趣,又向瓢三郎問道:“你呢,三郎哥?”
瓢三郎猶豫一下,對朝夕相處的好兄弟也沒隱瞞:“我也攢著,將來想做點……小生意。”
這次桶五郎來了興趣,追問道:“做什麼生意?三郎哥將來要去當行商嗎?”
瓢三郎如實答道:“我會煮漆種出蠟,等服完軍役成了自由民,我想去賣蠟燭。”
“賣蠟燭好啊!蠟燭值錢!”
桶五郎一拍大腿,沒想到瓢三郎還有手藝在身,是技術工,臉上露出羨慕之色,正想口嗨一句將來帶帶他這個小兄弟,盆四郎先在一邊潑冷水了,“先熬過這兩年再說吧,死了只能吃蠟燭!”
“又不是一定死,這幾天咱們不是已經不捱打了嗎?”桶五郎熬了這一個多月,倒已經有點習慣軍營生活了,反正只要把條例記熟,讓“白棍子”挑不出毛病,“白棍子”也只能乾瞪眼。
鍋太郎對盆四郎這個總抱怨拉所有人後腿的傢伙也很不滿意,在旁邊罵道:“老五的話沒錯,就你害人最多,你平時管好嘴,老實一點,大家都沒事!”
“是啊是啊!”
這次連瓢三郎都忍不住開始附和,他也被盆四郎連累過好幾次,剛開始他陪著盆四郎一起抱怨,不小心被“白棍子”聽到了,結果一羣“白棍子”突然就衝了上來,一腳把他們踹倒就開始打,打得他們倆像狗一樣在地上亂滾哀嚎,渾身疼了五六天,真是受了老大活罪了。
但他剛附和完就注意到門口冷不丁冒出一個腰間別著白色短棍的人,他看到這根短棍就是一激靈,本能就記起被這根白色短棍支配的恐懼,立刻彈身而起,站得筆直,順便提醒同伴,大喊一聲:“旗士官!”
鍋碗盆桶們立刻也彈了起來,站得筆直,目視前方,眼睛都不敢亂看,而那位名叫旗三郎的“旗士官”也沒說什麼,默默走進室內,先是嗅了嗅了味道,沒發現有什麼臭味,然後就在屋子裡轉悠起來,發現地面牆壁都乾淨,灰塵黴菌都沒有。
他又去架子那邊,看到洗臉洗澡用的木盆都整整齊齊,擺在了規定的位置,裡面用來吃飯的木碗竹筷也都乾乾淨淨,挑不出什麼毛病。
他想了想,又彎腰從架子底下把陶盆拖了出來。這陶盆是用來點幹浮萍驅蚊蟲的,現在是夏天,彎津外圍植被茂盛,天黑之後蚊蟲巨多,不薰一下根本沒法睡覺,但他伸了手指使勁蹭了蹭盆底,竟然也沒蹭出灰來,陶盆同樣洗得乾乾淨淨。
他還不死心,把陶盆重新放回架子底下,又去抖開一牀涼蓆仔細看了看聞了聞,也沒發現有蟲子、鹽粒或是汗臭味,只能無奈再把涼蓆重新卷好擺回原位,一聲不吭出門去了。
鍋太郎等他消失了直接一屁股坐倒在地,抹了一把頭上的虛汗,而碗瓢盆桶也都鬆了一大口氣,看樣子這次檢查又過關了,今天不會捱打了……下午沒訓練,不可能捱打,內務也過了,只要晚上室內體能別偷懶,注意好防火工作,睡覺後別吵鬧,輪哨時別睡著,就不可能再捱打了。
檢查過了一切都好說,碗次郎和盆四郎直接歪倒在地,想好好躺一躺休息休息,但他倆剛躺倒,門口又出現一名“白棍子”,直接命令道:“第九小旗去營校領月俸。”
“報告,第九小旗人員……那個,那個,未曾到齊,小旗及四人今日廚房輪值幫廚。”鍋太郎立刻又蹦起來大聲答道,不過卡了一下,汗立刻又下來了。
這名“白棍子”倒沒計較,直接留下一句“知道了,你們先去”就又往隔壁走去,而鍋太郎也沒敢猶豫,趕緊催促四名同伴整理著裝,排好隊出發。
…………
原野在營校里正挨個兒給士兵“發餉”,不算前期亂哄哄籌備的的十幾天,這幫人已經在軍營里正式訓練了一個月,也到了開工資的時候,他也不能食言,所以今天發薪,順便休息半日,晚上再吃頓好的,也算讓他們緩一緩,開心一下。
他親自把錢遞給每一名士兵,每個人都要笑瞇瞇交談幾句,遇到這一個多月裡發現的好苗子,能進營校上晚課的預備軍官人選,更是會多聊幾句,給他們的餅上再畫點芝麻。
他也不清楚這有沒有用,但他記得袁大頭就是這麼幹的,七千多人挨個兒發餉銀,比他還辛苦,那真論才能,袁大頭肯定比他強,向強者學習肯定沒錯,他也就比著葫蘆畫瓢,依樣照辦。
不過話說回來,僅僅是廢點嘴皮子也稱不上辛苦,這一個半月出了無數破事,比這麻煩的事多了,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一樣,知易行難啊!
他把這一百四十多個人湊在一起,遇到的第一個麻煩就很奇葩,這一百四十多個人的重名率太高了。以前這些人分在不同工坊,不同隊伍還沒什麼感覺,但擠在一起,需要點名了,他這才發現這些人裡面叫“太郎”的有十一個,和他重名的“三郎”也有六個,其他像是“次郎”、“次郎三郎”這類農村男性大衆名字,基本都一個鳥樣,全都是好幾個人在共用一個名字。
這些人從小在家裡就被父母“太郎”、“次郎”、“三郎”這麼叫,壓根兒也沒正經給他們起過名字,然後他們長大後就把這些稱呼默認成名字,點名時喊一聲“太郎”,要有十多個人應聲。
所以,他建軍第一件事就是先給士兵起名字,一百四十多個人裡面有近六十人需要互相區別開,他被迫搜腸刮肚,什麼草樹石土,鍋碗瓢盆,房井河湖全都用上了,這才能順利整隊點名。
軍紀整頓也很麻煩,他之前也猶豫過,從袁大頭那裡抄來的軍紀會不會太嚴苛了,是不是過於缺乏人性,但實際應用起來,發現有些條款還真有必要,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些人幹起事來肆無忌憚,不砍幾顆人頭下來,有些歪風邪氣根本剎不住。
比如,軍紀裡寫得明明白白,“憲兵”也都反覆宣講過,帶著他們背誦過,他們清清楚楚知道不準聚賭,但仍然有人頂風作案,私下裡偷偷開賭,有一個傢伙把發給他的衣服鞋子全都輸掉了,第二天竟然光著屁股去參加訓練。
原野也沒招,只能執行軍紀,把這六個敢頂風作案,私下聚賭的白癡全砍了。
真的沒招,不殺一儆百根本不行。
再比如,有拒絕去輪值的,根本不知道犯了什麼病,就是不肯服從命令去輪值掏廁所;
再比如,有兩個傢伙輪班夜裡當哨兵,按條例該一明一暗,算是一種模擬訓練,結果這兩個人湊到一起,半夜公然升火烤田鼠吃,軍紀一犯就是好幾條。
甚至還有私自翻牆外出的,有怎麼也不肯背誦軍紀軍規的,有毆打他人強搶財物的,有偷竊他人衣服鞋子的,有裝傷偷懶耍滑不想訓練的,有使用暴力逼迫他人替班輪值幹活的,有企圖向“憲兵”行賄的……
在出了這麼多屁事的前提前,只能說哪怕再嚴苛的規定也有內在原因,袁大頭當初管著七千多人八成也焦頭爛額,遇到了種種奇葩事,這纔不得不拼命砍人頭,不然根本練不成兵,直接完蛋。
原野和他一樣,同樣只能狠殺了一批,幹掉了自己差不多10%的軍隊,日常又指揮阿滿率領資深郎黨嚴格要求,每天都要檢查軍紀軍規背誦,一段一段背,一有磕巴踹倒就打,打到他們哭爹喊娘,痛到深入骨髓,幹什麼事之前都要先背一遍軍紀條例纔算完。就這麼打了一個多月,纔算把剩下的人給整治服了,多少有個人樣了。
反正最近五六天,已經沒人敢偷懶耍滑,沒人敢偷盜鬥毆,沒人敢拒絕服從命令,更不會有人在放哨時再去烤田鼠吃了。
原野自己也拿不準這麼練下去到底能練出個什麼樣的玩意兒,不知道能不能算近代軍隊,畢竟他真的沒經驗,不是什麼兵仙軍神轉世,但想來,至少應該能比“郎黨+足輕”的模式強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