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

哥侖波的發現美洲,事在1493年,葡萄牙人的發見印度新航路,則事在1498年,較鄭和的下西洋,實後十年。西人東航之初,中國人的足跡,早已遍佈南洋了。中國西北負陸,而東南面海。閩、廣之北,限以重山,其民不易向中原分佈,所以移徙到海外的很多。南洋羣島,氣候和煦,物產豐饒,實在是中國的一片好殖民地。不但如此,中國人作事平和,凡事都以共存共榮爲目的。假使開發南洋的責任,而由中國負之,南洋羣島的土人,決沒像現在飽受壓迫,瀕於滅亡之慘。徒以昔時狃於“不勤遠略”之見,有此基礎,不能助以國力,向前發展,這真是一個大錯誤。不但如此,因海防的廢弛,通商政策的不得宜,反還因海洋交通,而深受其害,這便是所謂倭寇。

倭寇是起於元、明之間的,至明中葉而大盛。原來日本自與元構釁後,禁止其人民,不許和中國往來。於是冒禁出海的,都是無賴的邊民,久之遂流爲海寇。當元中葉,日本分爲南北朝。後來南朝爲北朝所並。遺民亦有入海,與海寇合的。朝鮮沿海,受患最深,而中國亦所不免。所以明初,於沿海設衛甚多;而明代的市舶司,意亦不重於收稅,而重於管理制馭。世宗時,廢司不設。貿易之事,移主於達官勢家。多負倭直不償。倭人貧不能歸,遂都變爲海盜,沿海的莠民,亦都附和他;或則冒其旗幟,以海島爲根據地,飢則入掠,飽則遠揚。沿海七省,無一不受其患。甚至沿江深入,直抵南京。明朝竟無如之何。直至1556年,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誘誅奸民,絕其內應,倭寇勢才漸衰。又約十年,乃爲戚繼光、俞大猷所剿平。然而沿海之地,已凋敝得不堪了。

倭寇平定未幾,復有朝鮮之役,則其事已在神宗時了。日本自開國以來,世與蝦夷爲敵。八世紀之末,日本拓地益廣,乃於東北邊置徵夷大將軍。源、平二氏,世守其地。後來中央政爭,多借源、平二氏爲助。平氏先以外戚執政,後爲源氏所滅。乃遍置武職於諸州,以守護封土,而總其權於徵夷大將軍。於是大權盡入幕府,皇室徒擁虛名而已——日本皇室,所以始終未曾易姓,就是爲此。源氏之後,北條氏、足利氏,相繼以家臣覆滅幕府,格外大封將士;而其將士,又以其地分封其下,遂成全國分裂之勢。十六世紀之末,有個喚做豐臣秀吉的,起而平定全國。

因念亂源終未盡絕,意欲把一班軍人,趕到外國去,遂有1592年渡海攻朝鮮之舉。朝鮮開國之主李成桂,本是以打倭寇出名的。當元朝時候,屢次干預高麗的內政。其國王,多數是元朝的女婿。舉國多剃髮易服,習爲胡化。明興之後,高麗王氏的末主,還想扶翼元朝。李成桂則傾向中國。於是覆王氏而自立。革新內政,輸入中國的文化,氣象一新。然而承平日久,兵備亦不免於廢弛。日本兵一至,遂勢如破竹。其王先奔平壤,後走義州,遣使求援於中國。神宗命李如鬆前往。一戰而勝,盡復漢江以北之地。旋因輕進,敗於坡州的碧蹄館。於是撫議復起。遷延數年,終不能就。直至1598年,豐臣秀吉死,日本兵乃解而東歸。這一次,明朝運兵籌餉,**全國,而竟沒有善策,可見其政治軍備的廢弛了。

第四、明末的政局

明朝當世宗之時,萬事廢弛,本已成不能復振之局。世宗崩後,穆宗立,在位六年而崩。神宗立,時爲1572年。穆宗時,張居正、高拱,相繼爲相。神宗立,年幼,拱復罷,居正輔政。居正有綜覈之才。史稱其當國之時,一紙文書,“雖萬里之外,無敢不奉行維謹”的。當時吏治敗壞,又承累朝的奢侈,國計民生,均極困難,居正乃裁減用度,刷新庶政。“行官吏久任之法,嚴州縣諱盜之誅。”在相位十年,頗有“起衰振敝”之效。然神宗本性是昏惰的,所以自居正死後,綱紀便又廢弛了。而中年後的怠荒,尤爲前此列朝所未有。

明朝的君主,視朝本不甚勤謹的。神宗則中年以後,不視朝者至二十餘年。專一聽信中官。派他們出去做稅使,併到各處開礦,藉端誣索,毒流天下。皇帝既不管事,羣臣就結黨相攻。而言路一攻,其人即自去,於是言路之權反重。明朝人本來和宋朝人一樣,喜歡爭意氣的。當時顧憲成等講學於無錫的東林書院。往往諷議執政,裁量人物。即朝士亦有遙相附和的。於是黨禍復起。

清室之先,就是隋唐時的白山靺鞨。遼時,謂之長白山女真。清人自謂國號滿洲。據近人所考證,則滿洲二字,明人寫作滿住,乃大酋之稱,不徒非國名,並非部族之名。清室之先,實在是明朝的建州女真。明朝分女真爲三衛:曰海西,在今吉林的西部,遼寧的西北部。曰野人,在今吉、黑兩省的極東。曰建州,初設於朝鮮會寧府的河谷。事在1412年。受職爲指揮使的,名猛哥帖木兒,即清人所謂肇祖。後爲七姓野人所殺。弟凡察嗣職,遷居佟佳江流域。後來猛哥帖木兒的兒子董山出來,和凡察爭印。明朝乃將建州分爲左右二衛,以董山爲左衛,凡察爲右衛指揮使。董山漸漸桀驁。1466年,明朝檄調他到廣寧,把他殺掉。並出兵攻破其部落。部人擁戴其子脫羅擾邊,聲言復仇。久之,也就寂然了。於是左衛衰而右衛盛。右衛酋長王杲,其地在今寬甸附近,爲李成樑所破,逃到扈倫四部中之哈達。據《清實錄》所載,當時的女真,分爲滿洲、長白山、扈倫、東海四大部。

滿洲、長白山,就是明朝的建州衛。東海爲明朝的野人衛。扈倫則野人部落,南遷而據海西之地的。其中哈達、葉赫,明人稱爲南北關,倚以捍邊,視之尤重。王杲逃到哈達後,哈達酋長把他執送李成樑。李成樑把他殺掉。王杲的兒子阿臺,是清景祖的孫婿。景祖,《清實錄》名覺昌安,明人謂之叫場,即清太祖之祖。其第四子顯祖塔克世,明人謂之他失,爲太祖之父。阿臺既抱殺父之怨,助葉赫以攻哈達。滿洲的蘇克蘇滸部長尼堪外蘭,爲李成樑鄉導,以攻阿臺。阿臺被殺,叫場、他失亦俱死。清太祖嚮明邊吏呼冤,明人乃將叫場、他失的屍體還給他。此時清太祖勢甚微弱。至1583年,乃起兵以攻尼堪外蘭。1586年,尼堪外蘭奔明邊。明人非但不加保護,反把他執付清太祖。並開撫順、清河、寬甸、靉陽四關,許他互市。從此滿洲,就漸漸強盛起來了。清人既漸強,滿洲五部,都爲所征服。扈倫、長白山聯合蒙古的科爾沁等部來伐,亦爲清太祖所敗。太祖又聯合葉赫,以滅哈達。至1616年,遂起兵叛明。

清兵既起,明以楊鎬爲經略,發大兵二十萬,分四路東征,三路皆敗。清人遂陷鐵嶺,進滅葉赫。明以熊廷弼爲經略,旋代以袁應泰。應泰有吏材,無將略,遼、沈遂陷。清太祖自赫圖阿拉遷居遼陽。1625年,又遷居瀋陽。儼然和明朝對抗了。

邊事如此,而明朝方忙於三案之爭。東林、非東林,互相攻擊。熹宗時,非東林黨人結中官魏忠賢,把東林黨人一網打盡。忠賢的驕橫,尤其前此宦官所未有。直到1627年,毅宗即位,才把他除掉。然而外患未平,流寇復起,終於不能支持了。

流寇是毅宗初年,起於陝西的。流入山西,又流入河北。渡河,犯湖廣、四川、襄鄖。明朝命陳奇瑜督剿。1634年,奇瑜蹙賊於車箱峽。賊勢業已窮蹙,而奇瑜信其僞降,受之,賊出峽即大掠。於是分爲兩股:一爲高迎祥、李自成。一爲張獻忠。四處流竄。1636年,迎祥爲孫傳庭所擒,自成逃向甘肅。獻忠亦給盧象昇打敗,詣湖北僞降。賊勢又已衰挫。而滿洲又於此時入犯,諸將都撤兵東援,賊勢遂復熾。

明自遼、沈陷後,再起熊廷弼爲經略。因爲廣寧巡撫王化貞所掣肘,計不得行。遼西城堡多陷。明逮廷弼、化貞,俱論死。以王在晉爲經略,在晉主守山海關。時袁崇煥以僉事監軍關外,主張守寧遠。大學士孫承宗是崇煥議。乃罷在晉,代以承宗。旋又代以高第。第性恇怯,盡撤守備入關。崇煥誓以死守寧遠。1626年,清太祖見明大兵已撤,以爲機有可乘,自將攻寧遠。大敗,受傷而死。太宗立,先定朝鮮。還攻寧遠、錦州,又大敗。1629年,太宗乃避正面,自喜峰口入長城。崇煥亦兼程入援。兩軍大戰,勝負未分。先是崇煥以皮島守將毛文龍跋扈,借閱兵爲名,把他殺掉。

毅宗雖加撫慰,實則不能無疑。至是,清人縱反間之計,毅宗遂將袁崇煥下獄殺掉。於是邊事愈壞。毛文龍死後,其部將孔有德、耿仲明等逃到登州。後來造反,給官軍打敗,浮海降清。引清兵攻陷廣鹿島,守將尚可喜降,皮島亦陷。明人前此,常藉海軍勢力,牽制遼東,至此亦消滅了。然而遼西兵力還厚。太宗乃仍繞道長城各口,於1636、1638、1640等年,入犯京畿,蹂躪山東。明朝剿匪的兵事,因此大受牽制。1640年,清兵大舉攻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往援,戰於松山,大敗。明年,松山破,承疇降。錦州亦陷。於是關外重鎮,只有一個寧遠了。然而明兵塞住山海關,清人還不敢深入。

李自成、張獻忠再叛之後,獻忠竄入四川,自成則再攻河南。是時,河南大飢,民從之者如流水,勢遂大熾。1643年,自成陷西安。明年,稱帝。東陷太原。分兵出真定,而自率大兵陷大同。遂陷宣府,自居庸關陷京師。毅宗自縊死。毅宗死的前一年,清太宗也死了。子世祖立,年才六歲,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同攝政。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聞京城被圍,發兵入援。至豐潤,京城已陷。李自成招他投降,三桂已經答應了。後聞愛妾陳沅被掠,大怒,走回降清。多爾袞方略地關外,聞之,大喜,疾馳受其降。合兵打破李自成,自成逃回陝西。清兵遂入北京,世祖即遷都關內。

第五、明的制度

有明一代,政治雖欠清明,制度則頗爲詳密。其大部,都爲清代所沿襲,有到現在還存在的。所以明代的制度,在近世的歷史上,頗有關係。

明太祖初仍元制,以中書省爲相職。後因宰相胡惟庸謀反,遂廢省不設。並諭後世子孫,毋得議置丞相。遂成以天子直領六部的局面,這斷非嗣世的中主所能辦到的。於是殿、閣學士,遂漸起而握宰相的實權。前代的御史臺,明時改稱都察院。設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都分左右。又有十三道監察御史。除糾彈常職外,提督學校、清軍、巡漕、巡鹽諸務,亦一以委之。而巡按御史,代天子巡守,其權尤重。給事中一官,歷代都隸門下省。明朝雖不設門下省,而仍存此官,以司封駁稽察。謂之科參,六部之官,沒有敢抗科參而自行的,所以其權亦頗重。外官則廢元朝的行省,而設佈政、按察兩司,以理政事及刑事。但其區域,多仍元行省之舊。巡撫,本系臨時遣使。後來所遣寢廣,以其與巡按御史不相統屬,乃多以都御史爲之。再後來,則以他官奉使,而加以都御史的銜。其兼軍務的,則加提督,轄多權重的稱總督。已有巡按,而又時時遣使,實亦不免於駢枝。但在明代,還未成爲常設之官罷了。

明朝的學校選舉制度,是很有關係的。原來自魏、晉以後,國家所設立的學校,久已僅存其名,不復能爲學校的重心;而且設立太少,亦不足以網羅天下之士。所以自唐以後,變爲學問由人民自習,而國家以考試取之的制度,而科舉遂日盛。科舉有但憑一日之短長之弊。所以宋時,范仲淹執政,有令士人必須入學若干日,然後得以應試之議。王安石變法,則主張以學校養士。徽宗時,曾令禮部取士,必由學校升貢。其後都未能行。然應舉之士,仍宜由學校出身,則爲自宋以來,論法制的人所共有的理想。到明朝,而此理想實現了。明制:京師有國子監。府、州、縣亦皆有學。府州縣學,初由巡按考試,後乃專設提舉學校之官。提學官在任三載,兩試諸生。一名歲試,是所以考其成績優劣的。一則開科之年,錄取若干人,俾應科舉。應科舉的,以學校生徒爲原則。

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
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