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一點,那就是與中國遍布山地丘陵的地形不同,西歐的地勢相對平坦,而基建狀況更是遠非現在的中國可比,這些都有利于正規軍而不利于游擊隊。但這只是一個相對次要的原因,硬實力的對比、外部環境乃至雙方策略等因素對游擊戰最終的結果影響更大,要不然抗戰時期也不會有名聲赫赫的“平原游擊隊”了......
經過這番探討,胡衛東意識到了一個目前還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正確地理解人民戰爭思想,這一點從很多軍官習慣于將軍隊“現代化、正規化”與“人民戰爭”對立起來就可見一斑。事實上無論是重視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而輕視“人民戰爭”思想;還是重視人民戰爭思想,而反對解放軍進行“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都是錯誤的。
作為一個軍工專家,胡衛東對于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的意義比任何一位其他將領都更清楚,但他并不認為人民戰爭只是國力不如人的無奈之舉,因為即使是實力相當的兩個國家交戰,一方只有軍隊投入戰爭,另一方卻是舉國上下全民動員,那么哪方會贏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胡衛東認為“人民戰爭”這個大殺器如果用好了,不但能夠讓弱國戰勝強國,同樣可以讓強國的戰爭能力變得更加強大。
考慮到“人民戰爭”這個詞已經約定俗成地與全民游擊戰聯系在了一起,胡衛東不得不在偉人默許后。將“人民戰爭”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概念。其中廣義的“人民戰爭”指的是一種建設國防的思路,其核心思想為“軍民一體”,而這又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廣泛的軍訓和國防教育,提升普通平民的軍事素質和國防意識,這樣一則可以令其在戰爭爆發時可以更快地成為合格的戰士,如果遇到強敵,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該怎么組織抵抗乃至轉移婦孺和物資等重要工作,而不致像抗戰初期的大部分平民那樣,很多人別說抵抗了,就連逃都不知道該怎么逃(例如家中財物哪些優先帶走哪些可以放棄之類);二則利于養成“不好戰。也不畏戰。”的良好國民心態。這樣即使戰爭突然爆發,也不會出現大的混亂,利于國家集中力量反擊侵略者。這兩點自然都不容易做到,但以此作為努力的目標。卻是沒錯的。
而另一方面。則是指國內的經濟要同時考慮到國防的需要。從小的地方說,“軍民兩用”要大力提倡,無論是產品還是設備;從大處說。則是要求全國的經濟和工業布局必須兼顧國防安全,這個時空新中國建立后之所以將條件較好的沿海地區放到一邊(除了青島、上海與大連這三個造船基地。),而優先建設內地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城市,固然是因為洛陽工業區的基礎與蘇援的幫助,也同樣有這方面的考慮。
誠然,這么做在經濟上往往不太劃算,尤其是短期來說,但現在二戰局面漸趨白熱化,中國要想獨善其身,就得預先作好準備才行,因為對戰爭準備得越充分,就越能避免戰爭。歷史上偉人力主建設了大三線工程,甚至因此嚴重影響了經濟建設(當時大三線建設不過其中也有一部分經濟建設的項目就是了】的總投資比同時期對經濟建設的投資多了好幾倍),而后來核戰爭并沒有打起來,很多人就認為這么多錢白花了,要是都用到經濟建設上多好?殊不知正因為中國準備充分,當時的蘇聯政府覺得即使對中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手術”,也沒法將中國一下子打倒,而給美國留下插手的時間,那場核危機才得以避免......
而如果日后真的又與外國打了起來,那這些工作就更有必要了,歷史上蘇聯若不是未雨綢繆,提前在東部建立了烏拉爾、新西伯利亞等新的工業區,日后蘇德戰爭初期被德國一波流打懵而丟掉大部分老工業區后再想翻盤,即使有美國的援助,恐怕也會十分艱難,而抗戰爆發后才開始轉移工業的南京國民政府就更是一個反面典型了......
不過,胡衛東也反對將國防安全的需要無限拔高,而完全無視經濟上的效費比。例如英國水壩被炸后很多同志都覺得水庫在戰爭時期太危險而反對建設,胡衛東為此還以“不要因噎廢食”為標題讓秘書按照他的意思寫了篇文章,指出只顧經濟效益固然只能建成“脆弱的繁榮”并因此變得無比畏戰(經濟體系對戰爭的承受能力極差,一打起來、甚至只是被經濟封鎖了,國內經濟就要崩潰,對外自然就硬不起來了。),但為了國防安全或者別的考慮而完全忽視經濟效益更不可取,因為這是極大的浪費,畢竟現在的中國可沒美國那么雄厚的本錢,在這些矛盾中統籌兼顧、綜合平衡,才是正確的做法。
而在只交給偉人、周公等少數幾位中央領導看過的一份秘密報告中,胡衛東還展望了未來熱核武器(氫彈)恐怖的威力與遠程彈道導彈防不勝防的特點,并指出這兩樣武器被世界主要強國掌握后,將很可能會形成一種恐怖的核平衡,從而為世界主要強國帶來長期的和平,到那個時候,國防安全的重要性肯定就會相對下降了。
而且在核戰爭的背景下,類似大型水壩這種遭到攻擊后會釀成可怕后果的設施,只需要提高要求,令其達到“非核彈不能毀”的堅固程度,別為了省錢造那種結構上存在著明顯弱點的拱形水壩,到時候就不再是國防安全的隱患,因為若是敵國敢于用核武器攻擊大型水壩,那就意味著一場核大戰的爆發,在雙方核彈數量都足以“確保毀滅”的前提下,被洪水洗地與被核彈洗地,又有多大差別,何必多此一舉呢?或者換句話說,即使多此一舉了,反正都是同歸于盡,又有什么差別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