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過後,曹志強再次投入緊張的拍攝中。
怎麼說呢,如果說剛開始第一天的時候,曹志強在拍攝方面還有些生疏跟不適應,那麼連續拍攝三天後,他已經完全進入狀態,甚至可以說是演瘋了。
那種狀態很奇怪,就好像曹志強突然變成了兩個人。
一個是他自己,也叫本我,依舊是他原來的樣子。
而另外一個,則是劇中人物夏秋,一個被曹志強想象並創造出來的人物。
雖然夏秋是曹志強創造出來的人物,借鑑了很多他前世看過的影視人設,但其中也添加了一下他自己的東西。
比如曹志強前世小時候的一些小動作,還有一些曾經年少時候的感悟,都被他揉進了夏秋這個人物當中,然後又在跟朱霖以及其他人飆戲的過程中釋放出來。
怪不得前世看很多人說,當演員很爽,不是指賺錢多少,而是拍戲過程很爽。
配角跟跑龍套的啥感覺,曹志強不清楚,反正演主角的話,那感覺是挺爽的。
那種暫時代入別人的人設,去演繹別人的人生,然後還跟美女演對手戲,感覺確實不錯。
其中,跟朱霖飆戲的過程是最爽的,因爲跟朱霖演戲,主要是愛情戲。
那種心裡想卻不敢說,似有還無的曖昧感覺,還有隻想多見對方一面,只想跟對方多待一會兒的糾結心理,不是一般的癢癢。
哪怕是演的,可深入其中,也是特別的爽。
只是這種爽,不是那種一爽到底的爽,而是一種暗爽。
怪不得大家都喜歡玩曖昧。
這種拉拉扯扯糾纏不清,卻又扯不斷理還亂的曖昧感情,確實讓人著迷啊。
除了跟朱霖的感情戲,曹志強的其他感情戲,主要就是親情跟友情了。
親情線,主要是指他跟兩個妹妹相依爲命的情節,這主要體現在影片一開始,影片中間,以及影片結尾部分。
跟兩個妹妹互動的整體戲份其實不是很多,但都很重要。
可以說,兩個妹妹,其實是男主角的牽絆之一,或者說是阻礙之一。
在曹志強設定的這部劇中,雖然有大量的旁白,但主要是把曹志強的背景交代的比較明確,但對朱霖飾演的女老師文雪,卻故意交代的很模糊。
比如說,整個影片裡,只知道文雪是知識分子家庭,但具體文雪父母是誰,有沒有兄弟姐妹,影片裡都沒有提。
這主要是因爲文雪自己不提,她從來不提自己家的事情。
但是從她的言行舉止,她的吃穿用度,就能看出她的家庭條件不一般,甚至從她口裡偶爾說出的熟練日語,甚至知道日本詩歌總機裡《萬葉集》裡的詩歌,也會有很多不一般的猜測。
也就是說,文雪的定義,是優雅中帶著神秘,她本身是一個看起來溫和可親,其實很難與人融洽接觸的存在,是一種骨子裡的高冷。
故意模糊化文雪的背景,就好像畫作裡的留白,可以給人更多想象空間,也讓這場愛情變的更加純粹,以及變的更加不可捉摸。
換言之,先不說男主角跟女主角的年齡身份差距,單純從兩個人的背景差距來看,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正常來說,這兩個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而讓曹志強飾演的夏秋多了兩個妹妹當累贅,看似是累贅,其實是一個臺階,或者說是一個藉口。
因爲表面看,阻止夏秋追隨文雪而去的原因,是夏秋還要照顧兩個妹妹,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如果仔細深入思考下去,就會發現,哪怕夏秋已經成年,哪怕夏秋是單身一個,沒有兩個妹妹拖累,那麼當文雪選擇離開的時候,夏秋也無法同行。
因爲文雪是要回老家,必然要面對文雪的家庭,而文雪那樣的家庭,必然是容不下夏秋這樣一無是處的底層學生的。
可以說,曹志強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小心而刻意的埋藏了很多細節在裡面,然後又用親情跟愛情當主線,把那些隱藏的黑暗面給壓了下來,讓整體風格呈現光明的色彩,讓這出悲劇性的愛情,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或者說充滿了希望跟可能。
所以曹志強跟兩個妹妹,也就是俞飛紅與喬四美的戲份中,就表現出一個有些笨拙,但卻非常有擔當的大哥哥形象。
老媽早死,酗酒老爸突然跟寡夫跑了,不要他們三個孩子了,從而逼的大哥不得不提前擔負起養全家的責任。
這樣一個設定,既接地氣,又引人同情。
大哥知道自己父親跑後的失望到絕望,最後再從絕望中重生,一肩挑起養全家的重任,開始一邊學習一邊給人修皮鞋的樣子,怎麼不惹人同情憐惜?
至於兩個妹妹,則各有不同。
俞飛紅演的大妹夏花,屬於一開始就很懂事的人設。
在父親跟人跑了後,又偶然間知道大哥爲了養家,每天晚上偷偷出去給人擺攤修皮鞋。
不過知道大哥給人擦皮鞋這件事後,夏花沒有聲張,也沒有覺得丟臉,反而爲了給大哥面子,一直裝作不知道,每天不但幫著做家務,還幫大哥掩飾,是個非常懂事,非常理解大哥苦楚,並經常跟大哥聊天的知心人。
喬四美飾演的小妹夏月,則屬於一開始啥也不懂的毛孩子人設。
由於父親跟寡夫跑的時候,下月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大哥也好,二姐也罷,一直都騙她,說父親去外地做大生意去了,導致這個夏月一直以爲父親很厲害。
因爲被大哥跟二姐保護的太好,導致夏月一開始有些不知收斂,吃喝用度都大手大腳,動不動就哭,說要去趙爸爸。
簡單來說,一開始,夏月是個討人厭的角色。
不過很快,隨著一件衝突之後,夏秋在懊惱中說出了事情真相,然後夏月哭著跑出家門,再然後就是一家人一起找妹妹。
等找到妹妹,就是一家人重新和好,並且共渡難關的故事了。
可以說,跟兩個妹妹的互動,是親情的互動,也是夏秋從一個孩子,逐步變成大人的過程。
如果說,與文雪的相遇相知,讓夏秋懂了愛情中的付出。
那麼與兩個妹妹的互動跟交流,就讓夏秋懂了親情中的責任。
當愛情跟親情產生矛盾的時候,到底怎麼選,就是個難題。
從個人角度看,夏秋當然更喜歡文雪,更渴望愛情。
可從家庭角度看,夏秋不能放棄兩個妹妹,他必須擔負養家的責任。
表面看,這是親情跟愛情的衝突,是個人慾望跟個人責任的衝突。
但實際上,裡面的衝突可不止這一點,還包括身份地位的衝突,人情世故的衝突。
只不過,身份地位的衝突是隱藏的,不如親情跟愛情的衝突那麼明顯。
在跟兩個妹妹的互動中,跟曹志強飆戲最多的其實是俞飛紅,並非喬四美。
這除了喬四美年齡太小,沒有演戲經歷,不適合拍太多戲份之外,主要也是人設的關係。
喬四美的設定就是先淘氣,後懂事的小孩子設定,她就是個單純的孩子,突出一個可愛跟單純。
俞飛紅就不一樣,她的設定是早熟女孩兒,是夏秋這個大哥的背後軍師,夏秋的很多不能跟別人說的話,會跟她說。
所以,會有不少曹志強跟俞飛紅的單獨對話場景,突出夏花這個大妹的人小鬼大跟聰慧狡黠。
比如支持大哥勇敢追愛,支持大哥跟對方表白,支持大哥不要管世俗的眼光等等,都是借大妹之口說出來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大妹夏花,其實是某些觀衆的嘴替,說出了很多人想說的話。
而且,裡面金句頻頻。
比如夏花鼓勵大哥夏秋,就有一句:“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不行呢?”
還有其他像:“只要堅持不放棄,總會有成功的希望!”
“喜歡一個人,非得弄的那麼麻煩麼?”
“大哥,加油,永遠支持你!”
其實俞飛紅的戲份原本沒這麼多,是俞飛紅要求加戲,而曹志強也覺得適當加點親情戲,不但可以延長電影時間,也可以充實更多內容,讓人物更顯得飽滿,於是就同意了。
所以,曹志強跟俞飛紅的戲份就多了起來。
甚至是,曹志強還有種感覺。
那就是如果繼續這麼給她加戲下去,那這部戲,恐怕就成了西廂記。
他是書生,朱霖是小姐,而俞飛紅就是那個紅娘。
所以,爲了讓這部戲別那麼冗長,不要喧賓奪主,讓親情部分奪過愛情,因此曹志強後來果斷拒絕了俞飛紅的許多要求,減少了他跟兩個妹妹的親情互動。
畢竟這部戲的主題還是純純的愛情,並不是親情。
稍微加點親情戲可以,加太多就不好了。
至於友情,也就是同學情,街坊情,這裡相對刻畫的就比較淡。
而且,曹志強也沒有刻意把友情刻畫的高大上,而是更接地氣,或者說更現實。
這時期的電影,往往都喜歡刻畫鄰居多麼和藹友善,多麼喜歡幫助別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看看老四合院的情況就知道了,那種互相防備互相算計的情況,纔是真實的人間百態。
至於同學之間的情分,曹志強也罷男主角夏秋,設定成一個不愛社交,平時沒什麼朋友的樣子,身邊唯一的朋友,就是一個關係還算可以的發小兼同學。
而且借他這個同學的嘴,也說了一些學校的現實。
那就是在學校裡,只有那些學習好的學生,纔是學校跟班級裡的風雲人物,老師也好,那些學習一般的學生也罷,平時都圍繞那些學習好的同學轉悠。
至於像他們這種學習不好的學生,自然沒人關心,沒人關注,大都是自生自滅。
這時期的老師,或許真的公德不錯,但老師也是有所偏愛的。
學習好的同學,嘴甜的同學,老師自然就關愛多一點。
而那種學習不好,平時又悶的同學,老師自然就關愛少一點。
也就是說,在學校裡,同學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可能大家不怎麼以父母的身份地位分階層,但卻會根據你的學習成績分階層。
學習最好的是一層,學習其次的是一層,學習不好的又是一層。
不同的階層,涇渭分明,底層圈子想融入上層圈子,基本是難上加難。
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現實。
只是對這些現實的展現,曹志強表現的很隱晦,沒有明著說,而是通過發小不服氣的說辭,還有一個個現實實例,來把這個現實悄然展現出來。
比如說,夏秋在知道那個陷害文雪老師的男同學後,鼓起勇氣去找對方,讓對方說出真相併道歉的過程中,立刻就遭到對方的嘲笑。
最大原因不是因爲那個男同學不知羞恥,而就在於那個男同學是學習好的好同學,跟曹志強的階層相差懸殊。
所以哪怕爲了面子跟身份,那個偷文雪老師的文胸,並且又讓文雪老師陷入謠言中傷中的男學生,也不會同意,並且在夏秋不斷嘲諷之後,惱羞成怒的找人一起動手打了夏秋。
整個過程中,那種學生的怯懦跟虛僞,展現的淋漓盡致。
同時也說明了,學習好的學生,未必就是品德好的學生。
換言之,曹志強在這部電影裡,處處埋隱喻,這要換了後世二十一世紀,肯定是大爛片的節奏。
可在這個時代,這反而是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代名詞。
而現在的電影,尤其是故事片,講求的就是一個深度。
你要沒點隱喻,都不好意思跟人說你是故事片。
當然,曹志強隱藏的不只是普通的品德問題,還有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這七宗罪,是一種更偏向西方的隱喻。
比如那個壞同學的父親,就是一個喜歡拿公家飯菜回家吃的大胖廚子,平時還喜歡暴飲暴食,外面還跟一個寡夫相好,對應了暴食跟貪婪,很明顯是拿傻柱當原型。
而那個壞同學的母親,則很明顯是暴怒跟傲慢的代名詞。
至於那個偷文雪老師文胸,事後又不敢承認的壞同學,很明顯就是色慾、嫉妒跟懶惰。
總之,曹志強從沒想過,他可以如同寫文作畫一樣,把他想表達的內容,在一部電影中,讓各個演員用表演去表達出來。
這種指揮他人,表演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感覺,真不是一般的舒服,甚至有一種掌控人生的感覺。
怪不得都說,電影是導演的天下,果不其然。
原因就在於,電影劇情更加濃縮,也更加連貫,屬於一氣呵成的觀影體驗,所以更多是導演的統合能力。
不像電視劇,一集一集的斷開拍,更多是看編劇的劇本能力,導演好壞不能說不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
電影就不同了,導演掌握鏡頭,可以隨便更改劇本跟人設,握有絕對的大權。
但最有統治力的,還要屬曹志強這種狀態,也就是製片、導演、編劇、主演、四位一體!
這裡面,最不起眼,但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是製片。
因爲他這個製片人,是負責發錢的。
而大家肯過來拍攝,本就是衝著賺錢來的,並沒有其他多餘的想法。
在這種掌握錢袋子的情況下,曹志強才擁有了最高決定權,自然也就掌握了整個片場的話語權。
掌握話語權的情況下,再有好的導演跟演員輔助,其他攝製組成員也乖乖聽話,那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因此,哪怕這是曹志強第一次試水拍電影,但他由於從一開始就屬於高屋建瓴,一開始就地位不同,所以他也一開始就享受了至尊待遇。
結果就是,整個劇組,簡直就像是在圍著他一個人轉,像是他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劇組。
這當然是錯覺,現實並非如此。
但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人撐起整個劇組,這句話其實也不無道理。
畢竟從一開始,整個劇組的所有開銷,其實都是曹志強一個人來負責。
給錢的纔是大爺,誠不我欺。
這也讓曹志強想起了西門大娘。
難怪西門大娘當時長得那麼辣眼睛,還能跟一羣當時的小鮮肉配戲,硬演第一美女,還不就是因爲她是金主?
金主爸爸,纔是真爸爸!
就這樣,在這種近乎一言堂,或者說是一個劇組圍繞一個人轉的情況下,拍攝進程相當快。
原定用一個月,實際上只用了二十一天,整個電影就拍攝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