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逍遙醒來已是第二日晨,甫一起身,只覺全身劇痛,骨髂寸斷,不由得“啊”地叫出聲來。
門外一個中年道士聞聲趕至,喜道:“小哥兒可醒了!”
葉逍遙見身處靜室,丹鼎飄香,想起昨日遇險之事,問道:“我這是在什么地方?”
中年道士約莫有四十來歲,個子不高,生得寬肩厚背,身板甚是硬朗,見葉逍遙醒來,歡喜之情溢于言表,從桌上端了一碗藥來,來喂葉逍遙。
“小哥兒莫慌,這是青城山玉清宮,昨日我師父你抱了你來,待你將息幾日,養好了傷,再送你下山。”原來中年道士是靜虛道長的大徒弟,姓張名不裕,道號青云子。
青云子待葉逍遙服完藥,端了藥碗出去,葉逍遙不覺又沉沉睡去,想是藥中有安神鎮靜之物。待第二次他醒來,已是下午,葉逍遙渾身痛疼大減,一睜眼,見父母舅舅表妹清虛青云子俱在身旁。
原來葉逍遙父親葉一升昨日已見過孟先生,知葉逍遙忤逆先生之事,正待大加訓斥,忽聞兒子遇險,顧不得發怒,次日與妻子和李衛急急上山。
葉一升一搭兒子手腕,發覺脈象平穩,并無異常,心下始安。接下來聽李衛李萍講了經過,心道兒子雖是頑皮,但為救他人遇險,也不枉自己平素一番教誨。
葉逍遙本待等父親痛扁,卻見父親溫言相向,心底一塊石頭落地,高興之余,居然掙扎著爬了起來。
李萍將靜虛如何三招兩式將蛟龍趕跑添油加醋地講給表哥,葉逍遙聽得大為心折,心道我若是有這等本事自不用受那孟老兒的閑氣,不由得生了修仙學道之念。
當晚靜虛在玉清宮宮設宴款待葉一升一行,席間談起葉逍遙頑劣異常,實是朽木難雕。
靜虛拈須微笑:“令公子雖是頑皮,可聰敏異常,在危難時又能奮不顧身,實非尋常。我看他有些仙緣,兩位如果抬愛,就讓他在貧道這里將息些時日,讓貧道暫為管教如何?”
葉一升急忙拜謝,李氏卻有些不舍,葉逍遙聞言大喜,叩首便叫師父,靜虛道長起身扶起,溫言道:“小哥兒暫不必拜我為師,我只傳你些強筋壯骨的*門,待你身子大好之后,再做決定。”
葉逍遙心道多將息些時日更好,如此便不用去學堂了。
李萍聽見,也嚷嚷著要留下,李衛急忙喝止,次日葉一升等離去,李萍嘟了嘴不肯理父親,李氏擔心兒子受苦,拉了手千叮嚀萬囑咐,回去的路上又偷偷地抹了幾把眼淚不提。
靜虛待眾人走后,安排葉逍遙服藥休息,幾日后見他傷勢大好,便召集門下弟子與葉逍遙相見。
靜虛共有弟子六人,大弟子青云子葉逍遙已見過,二弟子陸不平,約莫有三十來歲,紫紅色臉龐,臉亂得精光,一身衣服倒也干干凈凈,三弟子王不貴,四弟子李不同,五弟子趙不群,均是二十多歲年紀,六弟子胡不興自小父母雙亡,為靜虛收留,年齡比葉逍遙略大兩歲,長得甚是機靈。
葉逍遙一一見過,靜虛吩咐青云子領葉逍遙四處走動走動。
青云子先帶葉逍遙去了祖師殿,參拜了列位先師,然后四處游逛。
那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皆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端地是好景色。
一日,靜虛道長喚葉逍遙到書房,道:“你雖非我門下弟子,但與我頗為有緣,待你傷好后稟明父母,即可入我門下。如今我先傳你一些呼吸吐納的*門,你白日去采集草藥,晚上回來可依*習練。”
當下將青城派入門的心*傳授與了葉逍遙,青城派所習內功乃是玄清功,為青城派祖師廣成子所創,博大精深,共分九層,靜虛只煉至第七層,便已獨步天下。
靜虛傳授的是第一層的入門心*,主要是如何斂攝心神,抱元守一,當下葉逍遙牢記了口訣心*,去丹房背了藥簍,與青云子去山上采藥。
青云子甚是耐心,教葉逍遙識別各種草藥,葉逍遙記性甚好,加之生在醫藥世家,平時耳濡目染,很快便熟悉山中草藥,晚上回去依*習煉內功,卻無甚進境。
要知靜虛也是一片苦心,他本意是讓葉逍遙白日攀爬山巖采集草藥,能強身健體,夜晚疲倦后又易于斂攝心神,利于練功。
但葉逍遙生性佻脫,平日就愛胡思亂想,要想讓他心神歸一那真是千難萬難,這第一步“抱元守一”便無論如何也做不來。
頭幾晚照著口訣心*習練,一坐下便是滿腦奇思異想,根本無*集中心神,好在葉逍遙平素慣于原諒自己,練成練不成并不放在心上,幾日下來倒是和眾師兄混得廝熟,尤其是六師兄胡不興和他年齡相若,最是要好。
晚上閑極無聊便從靜虛的書房里找出些書來翻看,先是找到一本青城派祖師廣成子所著《悟真篇》,看得津津有味。
一日,葉逍遙到后山采藥,他哼著小曲,邊走邊唱。青城山后山雖不雄偉,卻也是水秀林幽,景色怡人。葉逍遙繞過一座山坡,正要放下藥簍,忽見山坡下升起一縷輕煙,心下甚是疑惑,忙悄悄走近一看,霍!只見六師兄胡不興正在生火烤魚哪!
葉逍遙來到玉清宮已有些時日,整日里清茶淡飯,頗有些想念家中大魚大肉的日子,今日一見胡不興正大快朵頤,哪兒肯放過,當下大喝一聲:“師父來嘍!”
胡不興驚得險些把手中的魚掉落到火堆里,定睛一看,原只葉逍遙一人,啐道:“呸!嚇唬誰呢臭小子!”
葉逍遙哈哈大笑,快步來到跟前,也不客氣,奪過魚就吃,胡不興忙不迭地道:“慌啥子慌,還沒熟哩!”葉逍遙一邊把魚放到火上烤一邊問:“哪里弄來的魚?”
胡不興朝山坡下一汪深潭努了努嘴:“湖里釣上來的唄。”
片刻之間魚已烤熟,發出陣陣香氣,葉逍遙饞涎欲滴,正欲大嚼一番,胡不興起身道:“且慢!”居然從腰里摸出一包鹽巴,撒在魚身上,葉逍遙大喜,當下兩人把魚吃了個精光。
自此兩人經常在湖邊烤魚,只是湖里魚兒甚是警覺,有時半日也釣不上一條來,胡不興略一思索,心下已有了計議,與葉逍遙如此這般交待一番。
次日,兩人一大早來到二師兄陸不平之處,那玉清宮房舍眾多,靜虛道長門下弟子甚寡,因此每人均有一間臥室。
進門寒喧后葉逍遙先把陸不平吹捧一番,說道二師兄三才掌獨步天下,穿云劍威震武林,江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就連山下三歲的娃娃都知道二師兄的名頭。
陸不平聽得連連點頭,心道這個未入門的師弟倒還有點見識。胡不興忽道:“三才掌穿云劍只是二師兄最粗淺的功夫,二師兄卻還練有一件寶物,有翻江倒海之能,驚天動地之功。”
陸不平故作謙虛道:“六師弟不要亂講。”葉逍遙假作不知,央求胡不興告訴。胡不興面帶難色,望著陸不平,陸不平心癢難搔,微笑道:“說與他聽吧。”
胡不興接著說道:“二師兄所練寶物名叫‘辟浪分水刺’,乃是海底千年鮪魚之角修煉而成,任你什么神仙羅漢,只消一刺,立馬三花盡散,修行皆去。”
葉逍遙聽得悠然神往,不住央求要看上一看。陸不平道:“也罷,今日就讓你們倆開開眼吧!”說著扭身取“辟浪分水刺”,葉逍遙胡不興掩嘴偷笑。
只見陸不平從柜子里取了一根尺許長的物事,一端有柄,另一端甚是尖利,葉逍遙接過,見分水刺通體雪白,隱隱泛出紅光。
原來“辟浪分水刺”是一條千年鮪魚的角,鮪魚就是劍魚,這條鮪魚生于南海,經常攻擊船只,為害漁民,后被虬髯子以混元掌震死,將角取走,回去后以“上清煉物大*”煉成“辟浪分水刺”,賜與靜虛,后靜虛又賜與二弟子陸不平。
這角當年不知刺殺了多少魚鱉蝦蟹,因此周身隱隱泛出血絲。平時眾師兄稱陸不平為紫面龍王,一半是由于他的臉色,一半卻是因為這根“辟浪分水刺”,實有鎮海降龍之功。
葉逍遙把分水刺拿在手中,贊不絕口,便向陸不平央求借去把玩幾天,陸不平正待回絕,胡不興搶著道:“此乃二師兄的看家*寶,豈能讓小孩子隨便拿去!”
那陸不平是個要面子的人,經胡不興如此一激,反倒不好意思拒絕了,只得說道:“好好看管,莫要遺失了寶物。”葉逍遙大聲稱謝,與胡不興歡天喜地地出去了。
二人興沖沖地來到湖邊,胡不興將絲線綁住分水刺的柄,另一端綁在自己手腕上,原來他內力也只稀松平常,遠未達到驅物祭寶的境界,因此不能像二師兄一樣將寶物收放自如。
胡不興將“辟浪分水刺”高高拋起,喝聲:“去!”分水刺直沒入水,胡不興用絲線把分水刺從水中拽起,果見分水刺扎住一條大魚,約莫有斤把重,正巍巍顫動。
兩人齊聲歡呼,如此這般施*,片刻之間便已捉住五六條魚,葉逍遙喜道:“夠了!”胡不興收了*寶,支起火堆,葉逍遙也懶得再找樹枝了,就用分水刺穿著魚烤了起來。
可憐一件神兵利器,竟被葉逍遙用來做燒烤,這正是:
辟浪橫行南海中,神物威震水晶宮。仙家練就分水刺,如今卻作烤魚用。
自此兩人經常在湖邊烤魚,那湖里的魚兒碰到這兩個瘟神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霉,紛紛被二人用分水刺扎上來烤了吃。
一日,二人吃過烤魚,繞過山坡找了一處僻靜所在閑扯,胡不興道:“最近二師兄神情怪怪的,會不會發現我們偷吃魚的事情了。”
葉逍遙未及回答,忽瞥見遠處一人徐徐走來,急忙拉了胡不興藏了起來,心道莫不是二師兄來追討寶物。走得近了,定睛一看,卻不是二師兄還能是誰,真是說曹操曹操便到,葉逍遙暗罵胡不興烏鴉嘴。
陸不平邊走邊望,來到一座大石前停了下來,不住四處張望,似是在等什么人,葉逍遙大奇。
這時從南面山坡繞過來一個村姑,膚色微黑,容貌倒也俊俏,陸不平一見登時眉花眼笑,起身迎了上去,拉了村姑的手坐下,甚是親熱。
葉逍遙暗笑原來二師兄在和相好私會,只聽陸不平說道:“翠芳,這段日子怎地一直不來了,讓俺等的好苦!”
翠芳細聲細氣地說道:“還不都是因為你!我爹讓我給鄰村的王員外做小,我死活不肯,爹爹看的我好緊,今天好不容易才瞅空跑了出來。”
翠芳攀了陸不平的肩膀,撒嬌道:“死鬼,你啥時候到我家提親啊,我爹爹整**我!”
陸不平伸臂攬住翠芳的腰,陪笑道:“心肝兒,放心好了,我這就去求師父去你家提親。”
翠芳擰住陸不平的耳朵說道:“死鬼,你要是再不去提親,我便嫁與那王員外,讓你做個大王八!”葉逍遙胡不興險些笑出聲來,接著聽那翠芳哼哼了幾下,想是兩人有甚親熱舉動,葉逍遙忙拉了胡不興回到湖邊。
來到湖邊,胡不興說道:“那姑娘黑不拉嘰的,跟二師兄倒有一比。”
葉逍遙正色道:“那姑娘姓倪,名秋。”
胡不興一怔:“你怎知道?”隨即明白,放聲大笑:“泥鰍,還烏魚哪!”
平心而論翠芳姑娘只不過膚色較深,卻被二人噴了一身黑,想那二師兄如知道兩人如貶損意中之人,非但不肯借與分水刺,說不定還要在兩人屁股上狠狠扎上幾下。
晚上回到玉清宮,到了晚飯時分,眾人皆至,唯獨不見陸不平,五師兄趙不群忽道:“老二這幾日怎地如此用功,每次我們都吃過飯了還不來。”
葉逍遙笑道:“二師兄正在河邊捉黑泥鰍哪!”
眾人不解,胡不興桌底下偷偷踢了葉逍遙一腳,葉逍遙趕忙扒了幾口飯,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一直到了掌燈時分,陸不平方滿面春風,姍姍而至,去廚房盛了一碗剩飯,胡亂扒了幾口回去歇息不提。
卻說葉逍遙回到臥室,照清虛所傳心*練了片刻,依然無*入門,索性不練,依舊看書。
《悟真篇》他雖已翻完,卻頗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便去書房找了***教典籍《黃庭經》印證。
《黃庭經》乃是經典道藏,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有內經和外經兩卷。
其實《黃庭經》在晉代便已流傳甚廣,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
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王羲之所寫經書便是《黃庭經》。葉逍遙信手翻閱,與廣成子《悟真篇》中相印證,卻多有不解,便到靜虛道長處問詢。
靜虛甚喜,說道:“廣成師祖博大精深,道教佛教多有涉獵,你應先看《道德經》,再翻閱些道教佛教典籍,方能悟道。”
當下將葉逍遙領至書房,將一本密密麻麻批滿了注的《道德經》交與了他。葉逍遙拿回去看的滋滋有味,不懂之處便向靜虛請教,靜虛卻不按注解中闡釋,往往多發新語,以啟發葉逍遙的悟性。
如此教*比之孟先生的死記硬灌,自是不可同日而語,是以葉逍遙于道*的見解進步神速,甚至有些不同見解,靜虛也笑而不糾,只以辯論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