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十一年十一月十九夜,大梁城突遭破襲。
只是一夜,四座巍峨的城門樓在熊熊火焰中倒塌成爲一片廢墟,而大梁城內六座儲樑的糧倉和三座兵器武備庫房也全數被毀。昔日高聳入雲,象徵著大梁繁華與富庶的城門通衢此時已經被城門樓倒塌下來的殘垣堵死,此時的大梁城門遠看去就像是一個沒了頭髮的禿子,十分的突兀。
近百車柴木加上猛火油的燃燒效果確實可觀,由於昨夜火起突然,大梁守軍雖然已是進入戰備狀態,可城門附近根本就沒備著用於救火的水。而縱火之事又是有意爲之,早用猛火油將柴木澆了個通透,待守卒們冒著高溫奮力提水從城牆上澆下的時候,反倒還助長了火勢,十餘丈高的火焰只是半盞茶的功夫便將門樓吞沒。
戰國時代的戰爭藝術當中,用柴木火油堵著人家的城門猛燒,這樣的戰術雖說不是開創了先例。可讓大梁人更爲奇怪的是,大梁城燒得一塌糊塗了,卻是反倒沒人來攻城。怪事,用瞭如此多的柴木猛火油,只爲燒著玩兒?燒完了就這麼拍拍屁股走人,既不攻城,也不斷掉驛路,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對此事,大梁城守想不通也就罷了,可大梁城內的百姓想不通問題可就大了。相對於城門的慘狀,似乎並不比糧庫和武備庫被毀讓城守王大人更鬧心些,真正讓他鬧心的是城內百姓當中開始風傳起了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消息。十一月二十這日一早,大梁城內風言頓起,先是城內百姓蜂擁至四門觀看在一夜之間被燒燬的城門樓,接著百姓們便轟然四散,有去搶購糧食日用的,也有去風傳八卦的,而這八卦當中稍微靠譜一些的說辭是齊軍要攻城。最不靠譜的說辭竟是魏王無德犯了天忌,因此上天降下天火把城門和糧倉給燒了。要知道大梁可是大魏國地陪都,是天下有名的“魏市”,燒了城門和毀了糧倉這預示了什麼?顯然是預示大梁將成爲一個無門可守、無糧可活的危城。
一時間大梁城內蜚語紛紛,可是嚇壞了駐留在大梁的外國商人。未至中午時分大梁城內的外國商家、旅客、商隊便紛紛起行。要求出城避禍。戰國時代,天下各國征戰時都有著一條不成文地規矩,那就是不斷商路,不害商旅。因此在圍城戰前客商都是可以自由離開地。城守王桓正著急上火的佈置安排人手大索全城,想要將那些縱火燒燬糧倉武備庫的敵軍細作抓出來。這個時候怎會放任各國商人離開。
當下王桓便按照魏軍城守操典閉鎖城門。管制***,派遣傳令軍驛分別向附近魏國郡縣和桂陵、安邑傳出警訊。又派出士卒將樑城百姓各自區分,青壯、老弱、婦孺各自整編爲營,統一調度,而外國客商則財貨封存,人畜全部安置到大梁城中的官驛嚴加看管。
待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王恆所下地最後一道軍令,便是用守城所備的木石將城門完全堵死。堵死城門之後。要想出入大梁。便只有從城牆上放下吊籃用作轉運了。
也就在樑城之內鬧得不可開交地時候,藏在城西山區內地秦軍也沒閒著。正加班加點的砍伐柴木,製作引火用的柴扎。主帥帳內,正用早食的無敵聽著斥候回報,差點樂得將口中食物噴將出來:“樑城門樓皆被焚燬?難道魏人也搞豆腐渣工程?”
按照無敵的計劃,運送柴木火油堆積在樑城門下焚燒,目的不外是擾敵而已,誰曾想居然能把城門樓給燒塌。先早無敵也曾遠遠看過樑城,那樑城的城門樓看上去巍峨挺拔,城牆部分約有四丈(約今9.2米)門樓爲三層木製結構,至不濟最多也是燻黑而已,怎會倒塌?
秦國的城池多是用方石磊建,就說櫟陽此城便是採用取之驪山地黑石(大理石)修建,異常地堅固。即便遭遇敵軍火攻,想要燒穿厚達兩尺有餘的城門也是需要耗費些時日,更別說燒燬上面地門樓了。
日暮時分,六千秦軍分爲四隊再次向樑城進發。
入夜,整個大梁城暗無***,宛如一頭潛伏著的巨獸,只有城牆上間隔數十步的盞盞***和城牆上隱約浮現的身影昭示著這座城市並非是一座不設防的死城。由於昨夜遭襲的緣故,大梁內外都加強了戒備,可亙古以來攻城戰都是白天開打,晚上最多襲擾而已,因此守軍也沒真正將戒備這種事情放在心裡。
才過三更,城內報時更鼓尚且還在此起彼伏,巡夜的城卒便發現城外的通衢主道上似乎隱約傳來了蹄聲。今夜烏雲遮月,遠遠望去也不見來騎舉火,但隆隆蹄聲卻是顯而易聽,顯示著來敵人數絕不低於萬人。立時間,如此狀況嚇得城上守卒頓時雞飛狗跳亂作一團,不過盞茶的功夫來人便已馳到城前在護城河前停下腳步。
大梁城守王恆此時正在東門查勘,按照王恆想法,襲城之敵定是齊人無疑,因此在防禦方面多注重的是東、北、南三個方向的防務。就見此時,來敵與樑城相隔一條寬逾三百步的護城河,距樑城千步由於,恰好在城上守軍的機弩射程之外停下腳步,其後便在震天馬嘶之中聽見了軺車所特有的咯吱聲由遠處緩緩逼近。
探望許久,王恆正驚疑這來人爲何駐足不前之時,有令卒來報西門外有敵軍逼近。緊接著南門、北門也是先後來報,都道有過萬敵軍來襲。王恆立時愕然,大凡攻城,除非兵勢極強,否則斷然沒有一上來便圍堵四門的道理,如圍堵四門,封死城內之人的逃生之路,勢必會逼得城內民衆拼死抵抗。
也就在王恆愕然之時,只見城前敵軍騎兵突然左右退走,卻是從後陣推上來數十輛形狀甚是怪異的軺車。遠遠看去。在城頭火光的隱射之下,只能看清這些軺車上立有巨大的架子,正待想要看清這些木架子車有何奇特之處時,一陣響亮的號角聲悠悠響起,隆隆戰鼓震天雷鳴。四野八方突然響起整齊的呼喊。竟是地道的秦腔:“殺!殺!殺!搶錢、搶糧、搶娘們!”
呼嘞嘞一陣轟響,也不知城下敵軍用了什麼器物,只見原本幽暗地城下先是暴起一星火點,接著便以迅馳之速蔓延開來。
很快。城下便被火把照的一片雪亮,只見光映人影。延綿至少三裡。若以每五人燃一隻火把的軍旅標準配置來計,城下的敵軍何止過萬,怕是五萬都不止了。當下王恆嚇得腦門上冷汗直冒,急忙下達軍令讓軍士傳令全軍戒備,並且讓城中官吏馬上去動員百姓,將青壯民夫召集起來準備守城死戰。
也就在這個時候,好玩的來了。
就在城下“搶錢、搶糧、搶娘們!”地秦腔聲中,那數十輛造型怪異地軺車突然集體發出了劇烈摩擦而產生的“咯吱”聲。未待城上守軍反應過來。數十枚碩大的飛火流星騰空而起,徑直向大梁城飛來!
也在這時。城下敵軍齊聲喊道:“飛星!飛星!飛星!”
“轟!”一顆飛火流星在半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拋物線,重重地砸在了樑城東門已被焚燬的門樓殘垣上,飛星落地時只聽一聲雷鳴巨響,飛星化作無數四散飛落地火花將殘垣再次點燃,而一名閃避不及地城卒被飛落的火花落在了身上,立時便被火焰吞沒,稱了一個活人兒。
看著眼前同袍慘叫哀嚎,城卒當中有些見識的老卒立時便驚叫起來:“猛火油!是猛火油!”
“轟轟轟!”數十顆飛星不斷落下,立時便在城牆前後及牆頭上綻開了數十朵絢麗的死亡之花。城頭上本就還在愕然之中的魏軍立時遭受重創,往往一顆飛星落上城頭,立時便可點燃數個火人。
也就在城上的守軍亂作一團之時,只聽見城下又是齊齊響起了“咯吱”聲響。接著,又是數十顆飛火流星騰空而起,慌亂之下,城上守軍立時做鳥獸散,紛紛奪路而逃不說,一些身上沾了猛火油的兵卒更是發出絕望的慘叫,縱身向城外地護城河躍下。
被親衛拼死護下城頭地城守王恆慌亂中舉目一望,只見大梁城的西、北、南三面,正火光映天車、十七車、二十二車各曾一人!二車、五車、十一車各減三人!”
“軍令:藤火彈三發、猛火彈三發交錯急速射!”
“預備!發射!”
“嘿呀!”
三十六輛投石車的牽引繩索同時被打著赤膊的壯漢用力拉起,高達三丈六尺(今8.3米)的擺臂被急速提升之半空,擺放在擺臂末端託鬥裡,正燃起熊熊烈火的藤球被巨大的作用力拋射出去。這種藤球也叫做藤火彈,它的外部是用柴木和樹藤編織而成內部填充著大量的蒿草,在它的內部還有一罈封好口的猛火油。一旦這種藤火彈發射出去,如果在落地時油罐沒有被摔破,那麼待它燃燒到一定程度時油罐便會爆炸。至於剛纔發射的猛火彈,則直接是用蒿草包裹起來的大號油罐,落地必然破裂。
如此這般,經過兩輪試射之後,三十六輛投石車都已各自試出彈道和力度,近失率大大降低,所投射的彈藥也幾乎全數跨過大梁城外那五百餘步寬的護城河,城牆上和城內時不時暴起的美麗火焰宛如後世節慶時燃放的絢麗煙花。
不過半個時辰,正個大梁城四面都被熊熊火海所淹沒,劇烈燃燒的火光將天空映的雪亮,以至於原本呆在家中祈禱上蒼讓兵禍消弭的樑城百姓也忍不住好奇之心,紛紛走出家門駐足眺望。黑暗之中,大梁城上數十丈高的火焰,以及漫天的紛飛的星星光點,豈是百姓們生平所能見過的。而不時躍過城牆飛入的飛火流星,除了留給樑城百姓無限的遐想之外,也點燃了一棟又一棟城下的宅院,而時不時突然爆然炸響的轟隆聲在樑城百姓的耳中聽來,竟是宛若春雷。
滔天大火足足燒了一夜,以至天明時分,樑城百姓惶目四顧時,整個樑城竟是被濃濃黑煙所籠罩,十步之內難見路徑。房屋損毀、人員傷亡更是難以計數,負責清理的民夫更是時不時從殘垣廢墟當中發掘出已經被燒得難以辨認的殘屍骸骨。
而讓樑城城守王恆百口莫辯的是,當天色大明之時,樑城之外四野如洗,昨夜那些用怪異軺車投擲飛火流星的敵軍,竟是半點痕跡都沒留下。如此一來,王恆也就無法向樑城百姓說明,昨夜大火究竟是敵軍所放,還是如傳聞中所描述的那樣是爲懲罰魏王不義惡行的“天火”!
“蒼天吶!”一名士子打扮的老者手抱烈酒,在大梁的街頭仰天狂呼道:“魏王無德,背信棄義,蒼天何以罪要吾百姓吶?”
以下字數免費!
本章關注焦點:樑文道譚作人
港人樑文道先生近日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個旨在聲援成都公民譚作人先生的簽名活動。
譚作人,成都人,環保人士,近日此君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有司拘捕。汶川國殤以來,此君便一直致力於統計此次汶川國殤所遇難的學生情況、遇難人數及學校倒塌的背後是否存在著豆腐渣工程和有司以權謀私、官官相護、隱瞞遇難學生人數以逃避罪責的情況。
詳情請搜索樑文道先生所撰之文:真相是雷區